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079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docx

化学史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

第十三章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

第一节有机化学工业原料路线的转变

人类利用有机化合物最初来自生物有机体,除了从天然产物提取一些有机物质外,进而还通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生产某些有机制品。

例如用粮食、薯类发酵制酒精就是一个例子。

其后,煤又成为有机化学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因为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炼焦工业随着兴起,从炼焦副产物煤焦油可以提取多种芳烃,于是在十九世纪中叶,煤焦油化学便发展起来,关于这一时期的有机化学,我们已在第九章中作了介绍。

焦炭进而又可以做成电石,二十世纪初,因为电力工业有了大发展并日益强大,于是又崛起了电石化学。

一电石化学

在现代有机化学工业中,电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

早在1839年,美国人黑尔(Hare)曾将氰化汞与石灰混合,用电弧加热,所得产物遇水时产生出一种气体,这便是最早获得的电石和乙炔。

1862年,维勒将碳和锌钙合金一起加热,也制得了电石,并鉴定了电石遇水所产生的气体就是乙炔。

1892年,美国人威尔逊(T.L.Willson,1860——1915)发明了以廉价的石灰和煤为原料在电炉中加热制取电石的方法,美国并于1895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石工厂。

工业制造电石要在高温电炉中进行,这就需要有相当雄厚的电力资源。

十九世纪末,电力工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从而使电石工业有了兴起与迅速发展的可能。

在电石工业发展的初期,电石仅用于制取照明用的乙炔。

以后虽出现一些电石和乙炔的新用途,例如电石可用来制造碳氮化钙,进而制造氨肥;乙炔的高温火焰可用于切割、焊接金属等,但应用仍有限,因此,美国在电石生产工业化后的初期,电石生产曾一度过剩。

到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合成氨工业出现,虽然用电石生产化肥的方法也逐渐被淘汰了,但这时由于人们已探索到乙炔可以制造醋酸、乙醇等多种基本化工原料,并实现了工业化,这样电石——乙炔的原料路线便开始形成,电石化学成了有机合成工业的基础之一,随之也出现了电石工业的大发展。

乙炔是一种性质活泼、分子结构简单的化合物。

因此,它可以作为合成许多较复杂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1870年,法国人贝特罗(M.Berthelot,1827——1907)在实验室中就曾以乙炔、乙醇、乙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通过热管反应首次得到了苯、苯酚、萘等;1881年,俄国人库切洛夫(M.T.KyqepoB,1850——1911)将乙炔与水反应合成了乙醛,找到了现代合成醋酸的主要原料。

其后,化学家们又从乙炔成功地试制出了乙醛、醋酸、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基乙炔、丙烯腈、四氯乙烷、丁二烯等化工原料,并且很快地投入工业化生产。

二十世纪初,由于德国化学家列培(JuliusWalterReppe)发现了乙炔及其衍生物的一些新的特殊反应,并在工业上制成了合成品,丰富了乙炔化学的内容。

随后,以乙炔出发的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合成树脂相继出现,使乙炔的应用更为广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乙炔的需求量更加猛增,电石工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全世界电石总产量成倍地增长。

例如1959年时,四十个国家每年电石生产的能力已达930万吨。

二石油化学和现代重有机工业的发展

(一)石油的早期使用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石油被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只是近百年来的事。

但发现和利用石油(包括天然气)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

我国远在汉、唐时就已有关于石油的确切记载,其中尤其对陕北、甘肃的石油有相当详细的介绍。

例如,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就记有:

“高奴(今延安一带)有淆水,可

(古“燃”字)。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提到:

“清水又东迳高奴县合丰林水,地理志谓之淆水也。

故言高奴县有淆水,肥可

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

”关于我国古代利用石油的情况,已在第二章第二节作了介绍。

在欧洲的历史上,有过一些关于古巴比伦和古罗马人利用沥青的记载。

但利用沥青还不能说是对石油已有所认识。

到1625年,英国学者约翰·沃尔克(JohnVolk)曾著书介绍早期石油的生产过程、石油的药用性能,并指出石油有作润滑油、油漆、凡立水、软膏、灯油等的用途。

1694年,英国人汉考克等人曾发明从沥青沙石中提炼沥青、焦油和石油的方法,并曾建厂提炼。

并将沥青残渣用于嵌补轮胎,轻馏分用作制药原材料。

但当时石油制品除了制成照明用油脂和药用外,应用的方面仍是很有限的。

1782年,瑞士人爱玛·阿尔贡鲁发明了平织灯芯的近代油灯,对灯的质量有很大改进,但原用的菜油、鲸油和蜜蜡等都不适用于这种新光源的需要。

煤油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

1850年,苏格兰科学家詹姆士·扬恩(JamesYoung,1811—1883)从煤和油页岩中提炼出了煤焦油。

其后,英国人亚伯拉罕·格斯纳(AbrahamGessner1791-1864)又把从沥青岩中提炼出的油液进行再处理,去掉焦油成分,加工成最初的煤油。

1856年,詹姆士·扬恩便建厂专事提炼照明用煤油。

从此,近代煤油灯的使用即迅速扩大到世界各地。

因此,可以说石油首先给予人类的是光明。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煤油灯显然就相形见绌了,而有逐渐被淘汰之势,而恰在这个时候,内燃机的发明相继完成。

如德国戴木拉(GottliebDaimler,1834—1900)于1883年发明了汽车用汽油引擎,狄塞尔(RudolfDiesel1858-1913)在1893年发明了柴油发动机等。

到十九世纪末,以石油为燃料的各种内燃发动机都先后发明了,从而灯用石油也开始转变为动力的来源。

1903年以后,随着航空事业的诞生和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

相继出现了大型客机及喷气式飞机,要消耗大量的汽油;在海上,远洋船舶和海军舰艇也都逐步用石油为燃料,取代了锅炉用煤。

因此,不论是在陆上、空中或海洋,对提供动力来说,石油都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石油,就完全不能设想创造出现代文明的高速度和提供巨大的能量来源。

二十世纪初,石油除大量用于动力燃料外,还少量用来制作颜料和油漆,同时也是机械必不可少的润滑材料。

因此从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石油资源大量发现,开采石油的技术迅速提高,石油的产量猛增。

同时也促进了采油与石油地质学、物理探矿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二〕石油的炼制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

开采出的原油,直接加以应用是很少的,最早只是用于照明或作为锅炉燃料。

现在看来这显然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1854年,美国人西利曼(BenjamanSilliman,1779——1864)建立了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

可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对石油进行分馏时,还仍然只把重油用作燃料,却认为挥发性油是有危险的,而竟将其扔掉。

如前所述,到十九世纪末,以汽油为燃料的各种内燃机都先后诞生,石油从此便以提炼供灯用的煤油为主,转变为更多地提炼汽油,而做为以动力燃料为主。

二十世纪初,汽车工业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此挥发性油不仅找到了它的重要用途,而且对它的需要急剧增加,促使炼油工业迅速发展。

二十世纪初,人们试用水平直立圆罐,借通水蒸气分馏石油,并在1906年开始把酒精精馏塔用在石油精馏上。

1909年水管锅炉式预热装置出现,1911年人们连接上了冷凝装置,进而形成了现代的连续精馏装置。

到1920年,人们用石油精馏过程中的废热预热石油,出现了换热器。

到1923年出现了减压蒸馏法。

至此,通过减压蒸馏可以获得更多的汽油、煤油和轻、重柴油。

与此同时,由于原油本身含挥发油组分通常不超过20—30%,所以只采用以往的精馏方法要增加挥发油产量的可能性是有限的。

为适应汽车工业的需要,分解重质油为轻质油的裂解蒸馏法便发展了起来。

裂解原理是英国人瑞特伍德(BovertonRedwood)于1889年首先提出的,他通过高温加热,把分子量大的烃类分解成分子量小的烃类。

最先工业化的裂解法是1915年由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实现的巴顿式裂解法。

后经克罗斯与达布斯改良,出现了液相裂解法。

1921年提出了连续裂解装置。

1923年以后实现了低压裂解流程。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通过裂解得到的挥发油比直接蒸馏所得到的更适于内燃机使用,在探明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烃类辛烷值的概念。

人们为了提高内燃机效率,必须提高内燃机压缩比。

可是由此会产生“异常燃烧现象”,发生爆鸣,并降低内燃机效率。

因此就需要一种在压缩比很大时不产生爆震现象的汽油,即高辛烷值的汽油。

同时人们又开始寻找抗爆添加剂,1922年发现四乙基铅具有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性能,并在1923年建成了第一个生产这种添加剂的工厂。

随着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二十世纪以来大型客机和高速战斗机相继出现,海军舰艇也逐渐以石油产品为燃料,因此迫切需要大量高辛烷值的汽油。

为适应这种要求,液相裂解、气相加热裂解、催化裂解等裂解手段,在三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石油炼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催化裂解比加热裂解能更高效率地得到高辛烷值的挥发油。

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催化裂解方式是赫得利法,于1936年在美国工业化,这种方法是以含水硅酸铝做催化剂,可得到大量的辛烷值为80的挥发油。

1938年又出现了流动床式催化剂连续裂解装置,1942年后这种方式大规模被采用。

近年来又发明了分子筛型催化剂。

加氢裂化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炼油过程,它逐渐成为公认的炼油工业中最灵活、最先进的过程。

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研究公司又试验成功了加氢异构裂化过程。

这是第一套工业加氢裂化装置,它是在氢气和催化剂存在下把使用价值低、沸点高的馏出油分转化为沸点低、辛烷值较高的液体产品,基本上不产生废气。

随后,美国通用石油产品公司的罗麦克斯(Lomax)过程、联合加氢裂化过程先后试验成功。

第一套罗麦克斯加氢裂化装置于1961年8月投产,这是加氢裂化在炼油工业中工业化的开端。

从第一套巴顿-汉姆弗列斯热裂装置运转,发展到六十年代后期的最新加氢裂化装置,时间相隔半个多世纪,经过了几千项的改进和革新。

重整是石油炼制过程中另一个重要工艺过程。

重整过程的最初目的也曾是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但后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对芳香烃原料的需要日益增长,人们便试图从石油生产芳香烃,这就成为重整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从石油生产芳香烃最早采用的是热重整,以后发现催化裂解过程也有芳香烃生成,但其产率不高,且组分中又含有大量不饱和烯烃,并且分离极为困难。

因此人们进而转向研究以芳构化为主要反应的催化重整过程,第一个催化重整过程是固定床临氢重整,于1930年由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研究成功,1940年11月实现工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用以生产甲苯,供应制做战争急需的TNT(三硝基甲苯)炸药。

由于这一过程中,催化剂寿命短,需周期再生,而不能连续操作,而且芳香烃收率又低,所以战后这一装置就没有再进一步发展了。

催化重整的真正发展,是从1949年美国联合石油生产公司研究成功的铂重整过程实现了工业化时开始的。

由于铂催化剂的寿命长,选择性高,不仅芳香烃收率高,可连续操作,而且建设投资和操作费用都比固定床临氢重整过程经济,因而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以后数年在铂重整过程继续有所改进的同时,非铂催化剂在此期间也有所发展,但以流动床代替固定床,使催化剂循环再生,以消除非铂催化剂寿命短的缺点,使操作有了连续化的可能。

例如出现了使用钼催化剂、铬催化剂和钴—钼催化剂等的工业化过程。

这些成就对于陈旧的固定床临氢重整是极大的改进,但生产成本仍高于铂重整,所以发展速度远不如铂重整。

1969年又发明了铂—铼双组分催化重整,效果更好,芳烃产率高于一般铂重整。

目前,重整催化剂继续在向双金属及多金属催化剂方面发展,固定床反应器也在向连续移动床方面过渡,将使重整技术更臻完善。

(三)石油化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石油作为化工原料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1919年,美国新泽西州美孚标准石油公司以石油轻馏分丙烯为原料,采用硫酸水合法,建立了生产异丙醇的工业装置。

于1920年投入生产,这可以说是石油的化学利用的开端。

在石油化学产品的历史上,乙二醇是继异丙醇之后的第二个大吨位工业产品。

1922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采用氯醇法建立了生产车间,生产的乙二醇当时绝大部分被制成硝化乙二醇用于矿山炸药。

1925年,该公司又建立了以氯醇法生产环氧乙烷的工厂,1930年,该公司以乙烯为原料,采用硫酸水合法,进行了合成乙醇的生产。

1936年,美国开始了氯丙烯法合成甘油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1940年壳牌石油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建设成第一个合成甘油的工厂,于1948年正式生产,它是从丙烯出发,通过3—氯丙烯和3—氯—l,2—环氧丙烷而制成甘油的。

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的另一个较早采用的资源是天然气。

早在1920年,由天然气制得的碳黑就开始作为轮胎的填充料。

以后通过费希尔和陀罗普希法制乙醇和醋酸,以及使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醛、甲醇等的工艺也试验成功。

不久,人们又借电弧或热裂解使天然气成为生产乙炔的主要原料。

过去只作为产地使用的燃料的“干性气体”(只含甲烷),这时也已发展成为可用来生产氨、甲醇、碳黑、乙炔、氢氰酸、丙烯腈等的重要化工原料了。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以石油为原料制取过一些醇类、杀虫剂、合成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等,但石油化学的大规模发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开始的。

随着塑料、合成纤维的惊人发展以及使汽油辛烷值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石油提炼技术与化学工业技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了石油化学工业大发展的新局面。

在石油炼制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石油裂化后所得炼厂气中,烯烃含量相当多,通过各种反应,可以制取一些醇类、二元醇、乙炔等,或直接将其聚合,生成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

当然,在最初,利用炼厂气制造化工产品,无论在品种或质量上都受到一定限制,而利用炼厂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也只是属于废物利用的范畴。

但炼厂气若能做化工原料,成本最为低廉,所以它能否大量加以利用很快就成为化学工作者十分关切的问题。

由于在炼厂气中乙烯含量较少,而乙烯却是化工最主要的原料,乙烯系产品,无论从重要性,还是从产量方而来看,在石油化工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必须设法扩大乙烯来源。

1920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完成了将乙烷和乙烷、丙烷混合物进行脱氢和高温裂解以制取乙烯的实验工作,于1923年建成了工业装置并投入生产,建成了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

到五十年代,热裂解石油烃以制烯烃便成为发展石油化工以取得基本原料的重要方法。

裂解原料较为广泛,从分馏所得的汽油、石脑油直至煤油、轻油、重油都可利用。

至此,石油化学工业才脱离废物利用的领域,作为真正的石油化工而出现,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在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初期,是以利用乙烯作为重点。

由于高温裂解生成乙烯时,同时也生成丙烯、丁烯、丁二烯、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这样一来,就逐步发展起了C3和C4馏分及裂解汽油的利用。

其中特别受到重视的是丙烯。

自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异丙醇投产以来,一系列丙烯衍生物,除异丙醇外,又如丙酮、环氧丙烷、氯丙烯和合成甘油也相继投入生产,而且它们的用途日益扩大,需求猛增。

原来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某些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如丙烯腈、丙烯醛、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也逐步改用廉价的石油丙烯作原料而大规模生产。

再加上新的丙烯衍生物,特别是一系列丙烯高聚物(如聚丙烯)及低聚物、共聚物的研制成功和投入生产,使得丙烯在石油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虽逊于乙烯,但其消耗量一直在迅速增长。

作为石油化工的大宗原料,除以上两种烯类外,还应特别提到由石油裂化取得的乙炔。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由于三大合成材料的迅猛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乙炔的需求十分紧张,但电石法生产乙炔需消耗大量电能,成本较高。

于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开始考虑到:

天然气和石油的资源是很丰富的,石油化学又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这种基础上能否也以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取得乙炔,补充或改变电石-乙炔原料路线,从而扩大乙炔的来源,降低其成本,以适应急速发展的有机合成工业对乙炔的需求。

这时各工业发达的国家便都开始十分关切并积极探讨这一课题,并且很快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以美国为例,当1951年第一批天然气氧化热裂解装置建成时,美国1吨乙炔的成本、如以电石法为100计,则天然气电弧裂解法为80,丙烷热裂法(吴尔夫法)仅为40,氧化热解法也仅为55。

当然应该指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乙炔生产路线的成本计算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地理、资源和动力来源以及装置的规模及对副产品能否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因素作全面具体的分析,来分别对电石法及非电石法的经济价值作出恰当的评价。

这也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电石法和非电石法仍然同时发展的原因。

但近十几年来,以天然气和石油化学为基础的乙炔生产路线已逐步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此外,关于芳香烃的来源,在1939年以前,炼焦工业曾几乎是芳香烃的唯一来源,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钢产量相对比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为慢,因而炼焦工业的芳香烃产量不能适应于有机会成工业日益增长的需要,促使人们寻找新的芳香烃资源。

而随着石油产量和炼制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从石油制取芳香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940年以来,从石油制芳香烃的工艺经过铂重整、加氢脱烷基化、各种深度热裂以及裂解产物轻油的精制分离等过程的出现和改进,为生产芳香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石油裂解产物的综合利用还扩大到重芳香烃。

到六十年代末,国外有机化工产品已有80-90%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石油化学工业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主要基础。

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几乎全部来自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和三大合成材料工业已融为一体。

近年来,石油化工发展迅速,裂解原料供应渐趋紧张,因此在对重油采用深度裂解的同时,又扩大了裂解的原料范围,开始采用了丁烷、液化石油气、煤油、粗柴油等轻油作为裂解原料。

也就是说,过去炼油厂只是将生产燃料后的特定馏分提供给石油化工厂的局面,这已不能满足石油化工的需要。

因此开始出现以生产石油化工原料为主,而只少量生产燃料或完全不生产燃料的石油化工炼制厂。

至于石油化工的产品制造方面,目前更加注意对合成法进行简化。

手段之一是采用直接合成法代替传统的合成方法。

例如乙醇和异丙醇的合成,以前是用乙烯、丙烯和硫酸的加成反应生成硫酸氢酯,硫酸氢酯再进一步水解得到乙醇和异丙醇,这一流程通常叫做间接水合法;但目前大都采用乙烯、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水合得到。

又如环氧乙烷的合成,以前是先用乙烯、氯和水反应制成氯乙醇,再使氯乙醇在石灰乳的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而目前大都采用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方法。

这种具有直接合成法特点的,还有将乙烯直接氧化生成乙醛、乙烯氯化生成氯乙烯,丙烯氨氧化生成丙烯腈,以及羰基合成、氧化脱氢法、烷基化法、加氢脱烷基化、异构化等。

直接合成法流程短,产率高,成本低,另一简化手段是联产合成法,例如异丙苯法联产苯酚和丙酮;过氧化物法将丙烯与乙苯联产环氧丙烷和苯乙烯;歧化法由甲苯联产苯和二甲苯;由丙烯歧化联产丁二烯和乙烯等等。

近期新型合成工艺已工业化的有低压法、光化法和电化法等。

随着现代重有机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是七十年代石油化工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各国为寻求解决的办法,开展了环境保护的研究,一方面发展了三废治理技术,如尾气脱硫、脱氮,以及含酚、含腈污水的处理等技术;另一方面进一步改革工艺流程,使其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

七十年代以来,已有一些不产生污染物质的新工艺和闭环生产工艺流程诞生。

第二节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石油化学和高分子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染料、农药、医药等有机合成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二十世纪合成染料的发展

合成染料工业,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那时,苯胺染料、合成茜素和靛蓝类的染料、偶氮染料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合成染料已经成为有机合成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十九世纪末、茜素和靛蓝人工合成后,人们陆续又合成了不少蒽醌类和靛蓝类的染料。

邦恩(ReneBohn,1862——1922,德)企图制取一种蒽醌的靛蓝衍生物,1901年他以β—氨基萘醌为原料,使之与氯乙酸缩合,然后用苛性钠处理,结果得到了一种蓝色染料——还原蓝,俗称阴丹士林(indanthrene)。

邦恩不久发现,这个染料并不是靛蓝类的染料,而是蒽醌还原染料。

它可以直接用强碱在150—200℃熔融β—氨基萘醌取得。

但若在高于27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那么得到的将不是还原蓝,而是还原黄——阴丹士林黄。

还原蓝和还原黄都属于蒽醌还原染料,这类染料,色泽鲜艳,坚牢度较高,耐洗、耐磨、耐漂、耐烫。

继还原蓝和还原黄合成后,人们又陆续合成了多个这类染料的品种,因而色谱也较完全。

蒽醌还原染料适于棉纤维染色,这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大类合成染料。

在二十世纪,除蒽醌还原染料外,硫化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中性染料、酞菁素染料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型活性染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活性染料,是指染料上有活性集团,可以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染料和纤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早在活性染料出现以前,有些商品染料就已引入了活性基团,但当时是作为酸性染料在市场上出售的,人们还未认识到这些就是活性染料。

1956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首先生产了活性染料,其中最早使用的一个活性染料结构如下:

这类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是三聚氯氰,它可以与纤维素中所含的羟基进行化学反应,于是便和纤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活性染料色泽鲜艳,坚牢度较好,耐洗,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可印可染,不仅可以用于棉纤维,有些还可以用于羊毛、丝绸,甚至可用于合成纤维。

因此,近年来活性染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纤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与此相适应,合成纤维染料也就受到了重视。

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涤纶纤维染色较困难,目前一般都用分散染料染色。

所谓分散染料,是指它不溶于水,而用分散剂使它分散在水中使之染色的染料。

1920年醋酸纤维开始生产,为了满足醋酸纤维染料的需要。

1922年开始生产分散染料。

1941年涤纶投入生产后,分散染料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

腈纶也属于难染色的一种纤维,现在一般用阳离子染料染色,阳离子染料是从碱性染料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染料工业,解放前仅能生产硫化染料、直接染料等少数几个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那时我国成了帝国主义染料进口的市场。

解放后,染料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基本上满足了国内的需要,根本上改变了依赖进口的局面。

1958年,上海、天津等地染料战线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攻克了活性染料的生产工艺,先后试制和生产了多个品种。

经过后来的改进、提高,许多已用于印染工业。

1970年,又试制成功了M—型活性染料,使我国活性染料工业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为了满足合成纤维的染色,我国还试制和生产了多种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

二农药工业的发展

广大劳动人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很早试使用了农药。

早期的农药都直接来自矿物和植物,例如利用红砒、硫磺、鱼藤根、菸叶水、除虫菊粉等杀虫,利用硫酸铜、硫磺等防菌病。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代农药。

到了二十世纪,有机合成的农药出现,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才大量推广使用。

有机合成农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农药。

品种很多,应用范围很广,其中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最早开始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是有机氯杀虫剂,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滴滴涕和六六六。

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oroethane,简写为DDT)是第一个大量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

1936—1938年间,P.缪勒(PaulMüller,1899——1965,瑞士)发现它具有杀虫效力,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在四十年代就已经广泛使用了。

滴滴涕是由氯苯和三氯乙醛缩合而成:

这是1874年齐德勒(OthermanZeidler)就已使用的方法。

滴滴涕对害虫有强力的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