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445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温馨提示:

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5分)

1.按要求默写。

(11分)

A、曲径通幽处,.

B、,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C、《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D、请你写出课外积累的带“花”字的两句诗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中离不开思考的一句是:

,。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7、子曰:

“,可以为师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A、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jiàn的水花。

C、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当我爬上那一座座yòuhuò着我的山顶。

3.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当初中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

(表达不能超过40字,4分)

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3分)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5.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分)

名言:

理由:

6、下列行业用语比较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液化气站广告)到家服务,送气上门。

B、(宾馆招贴)衣冠不整,拒绝入内。

C、(路边小店)赚钱不多,概不赊账。

D、(鞋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①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枝头②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③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8、下列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起四季如春的昆明,只听他(夸夸其谈),使得在场的人非常向往。

B、无论学习哪一门知识,都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C、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就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D、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俩都是世界级的球星。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21分)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

”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⑤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⑥“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⑦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出左脚去那块岩石,而且

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在崖下的岩石上,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6.在⑦⑧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动词。

(4分)

7.解释下列词语。

(4分)

A、寂静:

B、小心翼翼:

8.最能表现“暮色四合”带给我直接影响的词是:

,结果是:

(2分)

9.“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细致生动,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

(3分)

答:

10.“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

(2分)

11.照应题目,表现主题的一句是:

(2分)

12.简述你从作者的经历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4分)

答:

(二)《人生如月》(14分)

天上的月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随随便便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

渐渐地,它大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

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

到了阴历的十五。

这月便是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

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

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便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

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随形,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

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升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

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

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

人若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能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

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

如此立身处世接物待人,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益。

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

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

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

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

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3.文章第1段“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中的“斯”具体指什么?

(2分)

答:

14.人处于顺境时,常会有什么感觉?

作者是如何告诫的?

(3分)

答:

15.针对有人身遭恶时厄运的种种实际,作者是如何劝告他们的?

(4分)

答:

16.文章第4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答:

17.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3分)

答:

(三)(20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

“其恕乎!

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18、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6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5)人不知而不愠(6)其恕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2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3分)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择其善者而从之D.人不知而不愠

[三、写作能力(60分)

题目:

我变了

提示: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

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

现在,你走进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

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变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注意要有自己真切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