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431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docx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第一节组织措施

一、指挥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㈠、总指挥部的任务和职责

1、矿抢险救灾时的指挥部:

总指挥:

李延奎

副总指挥:

张青云、朱云龙、金玉华、王树臣、田发成、王安毅、

刘耀宗、康林、张宝森、康成、曲宝

成员:

孙学强、侯巍、李鑫、王兆辉、胡成忠、马立功、陈光焰、王晓伟、邓成军、解玉红、孙彦秋、王伟、薛明、董崇军、谢志军、刘铁臣、王庆林、张跃军、付守杰、周崇军、孙庆龙、李庆池、冯青林、李井华、焦福良、董永泽、张子良、汪洋、靳瑞、张学元、孙爱国、张德军、杨军、李树臣、毛建业、潘洪满及事故所在区、队长。

总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矿领导负责指挥),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执行落实救灾方案。

(总指挥部组成人员按附件二)

矿长责成专人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4、矿总值班责令矿调度室立即通知救灾指挥部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然后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积极参加救灾工作。

5、指挥部责成人事科井口考勤站、运转队矿灯班统计升入井人员情况。

6、保健站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工作。

7、救灾方法和原则:

根据灾害事故[换行](瓦斯、煤尘、水、火灾事故)的具体地点,应首先切断通向灾区的电源进行直接救灾,在直接救灾无效和不可能情况下,可采用封闭灾区等方法。

8、凡是下井人员必须随身佩带合格的自救器,每月进行打压,入井人员要熟悉工作区域的避灾路线,根据事故性质和地点,由最近的路线到达安全地点避难或直接由附近安全出口升井。

㈡、井下基地指挥部的任务和职责

井下基地指挥部设在灾区附近支护完好、进风侧、又不受重复发生灾害事故时波及到的地点。

根据指挥部命令及制定的作战计划,由矿长责成专人为井下基地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到灾区附近建立救灾、救护基地,基地总指挥依据作战方案组织井下灾区侦察探险、组织营救遇难人员,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果断的救灾措施,及时向总指挥部汇报灾害处理情况及听候命令。

(井下基地指挥部的人员组成见附件二)

㈢、后勤指挥部的任务和职责

1、后勤工作要按总指挥部的命令及制定的作战计划,立即组织各方面人员待命,做好救灾物资和抢救受灾人员的准备工作;

2、及时向矿总指挥部提供图纸资料;做好灾区与地面指挥部的通讯工作;

3、做好向灾区运送物资的运输工作;

4、接待上级支援人员;并将总指挥部命令及时传达到井下基地指挥部和有关人员,组织人员分兵把口,确保救灾物资和人员畅通无阻到达灾区救灾。

5、组织医务人员成立抢救队伍;妥善安排参加抢险救灾人员的食宿及遇难人员的安置,组织好矿井保卫、治安工作,给需入井人员发放入井许可证,非抢险救灾人员不准入井(后勤指挥部人员组成见附件二)。

二、矿调度的任务和职责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发现险情人员必须立即就地就近用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

报告内容:

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性质、遇难人员情况、事故程度。

矿调度值班人员接到报告事故的电话后,立即向矿值班领导、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

并要求矿调度主任、值班调度员必须做到:

[换行]1、负责记录(录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长、矿总工程师、公司调度室以及矿其他领导。

并通知矿山救护队做好准备,同时向有关单位及时、准确的传达指挥部的各种命令;通知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掌握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情况,统计掌握升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

2、指令电话员按照本计划附件一的事故报告系统,迅速、清楚、明确的向有关人员、单位通报事故情况;通知召集指挥部人员到指挥部待命(按附件二)。

配合值班矿长组成临时指挥部。

3、按指挥部命令通知救护队行动,查明灾区情况,通知灾区撤出人员。

4、下令切断通往事故地点及有关区域的一切电源。

对水源井、储水池、水泵、压风机、主井、东风井通风机、主副井绞车、中央配电室、瓦斯机、注砂井等要害部门,除因直接受灾外,非指挥部同意不得停电,并通知上述地点做好救灾准备工作。

5、如矿井反风或停风,须全井停电时应提前通知供电部及主要通风机做好准备。

6、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派通讯电工,在救护队协助下接设通往灾区电话。

7、派有关人员到灾区附近安全地点进行抢救或抢险协调工作。

8、通知运输队,掘进准备队准备好机车及车辆并安排运输队保证运输线路畅通。

三、矿属科室、区队有关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1、各有关副矿长:

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人员配合,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2、矿副总工程师:

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

3、矿山救护队队长:

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换行]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抢救和事故处理。

如果与外单位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指挥部,由集团公司救护大队的大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4、安全监察处处长:

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5、保安区长:

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6、调度室主任:

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

7、有关的队、班长:

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的报告给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处理灾害任务;

8、考勤站和矿灯班负责人:

根据入井人员的打卡和领取矿灯情况,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对没有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同时,井口信息中心在井口严格检查,制止入井;

9、供应科长:

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10、机电科长:

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并保证正常运转;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相关任务;

11、运输队队长:

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救灾器材、材料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2、工程地测大队队长:

负责准备好必要的[换行]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设计工作;

13、保健站长:

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以及联系上级医院;

14、后勤科科长:

保证对遇难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15、武保科科长:

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16、值班电话员:

接到矿调度室的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通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计划(预案)》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到矿调度室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及时传达矿长的命令。

四、必要的物资准备

1、地面设置消防材料库,仓库器材品种、数量按本计划规定,由供应科负责储备和管理;井下在-385m运输大巷设中央非常仓库,库内设消防列车并备足有关材料和设施,为各采区灾变消防急用,仓库器材品种、数量按本计划规定,由保安区负责储备和管理。

2、掘进工作面及独头作业地点风筒、管路接设到位,冒顶人员被堵住时,将其它管路改成风管,阀门打开,使人员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

3、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设非常材料点,器材工具的储备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4、机电峒室、库房设消防器材点,由所在单位负责储备管理。

5、各种非常备品按明细表、数量配备,由所属单位做计划领取,备品只准抢救事故使用,用后必需及时补齐。

6、井下非常仓库由救护队、保安区、安监处及有关单位每月清检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救护队对高倍数泡沫灭火机及其附属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以备急用。

8、武保科对地面防火设施如消火栓、有关厂房、存料场、油库等灭火器材设置及完好情况定期检查。

地面消防材料在安装队厂房对面。

井下非常仓库备品明细表见附件四。

库房峒室材料备品明细表见附件六。

第二节应急救援措施

一、[换行]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1.矿井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员必须立即就地就近用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

汇报内容:

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性质、遇险人员情况。

矿调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电话后,必须立即向值班矿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及其他矿领导进行汇报,同时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

2.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及其他矿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根据事故性质启动晓南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救援工作完成后,由集团公司应急救援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同时由矿制定预防事故和恢复生产措施,经集团公司[换行]应急救援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后进行实施。

二、事故行动原则

1.凡是井下工作人员,发生灾害事故时要根据事故性质和地点由最近的避灾路线到达安全地点或直接升井到地面

2.事故发生后尤其是“一通三防”事故,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责成安监处对矿灯房、井口考勤室准确统计出勤人数及升入井情况。

3.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确定井下救灾基地,救灾人员根据事故性质和地点,选择捷径尽快到达事故发生地点,以抢救和搜寻遇险人员。

4.根据灾害性质和具体地点,首先切断通向灾区的电源,直接救灾。

在直接救灾无效和不可能情况下,可采用封闭灾区等方法进行(指瓦斯、煤尘、火灾事故)。

5.在抢险救灾中必须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切忌令出多人,乱做主张,议而不决,贻误战机。

同时应有组织地分步,分期,分批实施,不允许搞人海战术。

三、灾区人员的行动

1、及时报告灾情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的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换行]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带领,根据晓南矿2008年度《煤矿企业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预案)》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自救的成败。

4、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动。

四、抢险救灾时基地设置及灾区救援人数控制

表一

假设[换行]事故地点及事故性质救援基地救援人数

井下中央变电所火灾井下副井信号房9

整流室火灾中央变电所9

副井口及井筒火灾井口信息中心9

西二皮带大巷中央人车站9

西三皮带大巷中央人车站9

表二

假设事故地点及事故性质救援基地救援人数

SW1406工作面内外因火灾二水平配电室9

W3415工作面内外因火灾西三二期配电室9

W3710工作面内外因火灾西三二期配电室9

W3713工作面内外因火灾西三二期配电室9

W2704工作面内外因火灾西二配电室9

SE1405工作面内外因火灾二水平配电室9

W3710运回顺内外因火灾西三二期配电室9

W2704运回顺内外因火灾西二配电室9

SE1405运回顺内外因火灾二水平配电室9

W3412运回顺内外因火灾西三二期配电室9

W2722运回顺内外因火灾西二配电室9

二水平南翼回风大巷内外因火灾二水平配电室9

二水平南翼东皮带大巷内外因火灾二水平配电室9

表三

假设事故地点及事故性质救援基地救援人数

SW1406工作面水灾南一材料上山9

W3415工作面水灾西三二期回风上山9

W3710工作面水灾西三二期回风上山9

W3713工作面水灾西三二期回风上山9

W2704工作面水灾西二注浆绕道9

SE1405工作面南一材料上山9

W3710运回顺水灾西三二期回风上山9

W2704运回顺水灾西二注浆绕道9

SE1405运回顺水灾南一材料上山9

W3412运回顺水灾西三二期回风上山9

W2722运回顺水灾西二注浆绕道9

二水平南翼回风大巷水灾南一材料上山9

二水平南翼东皮带大巷水灾南一材料上山9

表四

假设事故地点及事故性质救援基地救援人数

SW1406工作面冒顶SW1406配电点9

W3415工作面冒顶W3415配电点9

W3710工作面冒顶W3710配电点9

W3713工作面冒顶W3713配电点9

W2704工作面冒顶W2704配电点9

SE1405工作面冒顶SE1405配电点9

W3710运回顺冒顶W3710局部通风机处9

W2704运回顺冒顶W2704局部通风机处9

SE1405运回顺冒顶SE1405局部[换行]通风机处9

W3412运回顺冒顶W3412局部通风机处9

W2722运回顺冒顶W2722局部通风机处9

二水平南翼回风大巷冒顶局部通风机处9

二水平南翼东皮带大巷冒顶局部通风机处9

表五

假设事故地点及事故性质救援基地救援人数

SW1406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二水平配电室29

W3415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西三二期配电室29

W3710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西三二期配电室29

W3713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西三二期配电室29

W2704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西二配电室29

SE1405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二水平配电室29

W3710运回顺瓦斯、煤尘爆炸西三二期配电室29

W2704运回顺瓦斯、煤尘爆炸西二配电室29

SE1405运回顺瓦斯、煤尘爆炸二水平配电室29

W3412运回顺瓦斯、煤尘爆炸西三二期配电室29

W2722运回顺瓦斯、煤尘爆炸西二配电室29

二水平南翼回风大巷瓦斯、煤尘爆炸二水平配电室29

二水平南翼东皮带大巷瓦斯、煤尘爆炸二水平配电室29

五、矿山救护队的行动

1、救护队值班员接到矿调度下达的出动命令后,立即发出警报,报告值班队长,根据事故性质按规定要求,迅速把值班队派往灾区抢救受灾人员,待机队转为值班队,同时组织辅助队,按总指挥部命令参与救灾。

2、基地位置、携带器材用具、战术应用由指挥部和救护队队长负责制定。

3、救护队出动的战斗原则是:

抢救遇难人员是首要任务,要创造条件以快速、最短路线将遇难遇险人员运送到新鲜空气地点进行急救,尽量缩小事故范围,迅速安全地消除事故危害,防止灾害事故扩大。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救护队战斗在最前线,直至事故处理结束。

4、如果在爆炸以后,[换行]发现仍有明火、残火或隐蔽火源时,应按灭火的要求进行慎重处理,防止在抢救中再次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第三节避灾措施

一、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避灾措施

1、减轻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瓦斯爆炸前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嘶嘶的空气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

具体方法是:

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

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

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应急措施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人员未受直接伤害中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

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新鲜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

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人员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并撤到新鲜风流。

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

对于受伤严重的人员要为其佩戴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

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人员的应急措施

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

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可迎风撤出灾区。

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带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

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积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该范围所有人员都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

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

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如果冒顶严重撤不出来,首先要把自救器佩带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

二、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的避灾措施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换行]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晓南矿2008年度《煤矿企业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预案)》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

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尽量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

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独头巷或硐室、两道风门之间)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

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

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避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10、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少的低温空气流动。

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

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避,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12、在撤退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暂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有些相似),有可能的话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

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

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变化迹象,就要辨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三、水灾事故的避灾措施

1、发生透水[换行]事故时的处理措施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最先发现透水的现场工作人员首先报告矿调度室,同时迅速组织抢险。

水势凶猛来源不明时,人员应立即向高处撤退,安全出井。

井下突然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避灾路线上的指示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而又能通达风井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切勿进入独头下山巷道。

2、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程度等情况,根据晓南矿2008年度《煤矿企业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预案)》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在水中行进时,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3)如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抢上。

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如唯一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营救。

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3、透水后被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

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

如系老窑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风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毒有害所体伤害。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

要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