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164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docx

第一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文本表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居家生活安全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烧水时;

②使用高压锅时;

③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

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活动收获

了解家庭生活中发生伤害事故时,自己应该怎么做。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活动目的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

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年级和班的界限,学生跨年级和班级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学校的校本课程评估小组对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实施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估。

5、动员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

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2、研究的主题由各年级定,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

活动收获

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好看的动画片

活动目的

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定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二、制定方案

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

交谈、采访、问卷调查等。

2、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和家长

3、学生分组:

(1)学生调查小组

(2)家长调查小组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记者进行采访、记录。

2、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

3、对采访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写出调查报告。

四、交流汇报,成果展示

(一)、导入主题

1、播放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说出动画片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2、谈话导入主题

(二)、现场调查

1、现场采访

2、小结调查结果

(三)、汇报交流前期调查结果

1、展播采访短片

2、展示调查问卷

3、汇报调查结果

(四)、观看评谈动画片

(五)、方法总结,积累活动经验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五、活动小结

活动收获

培养学生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对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生活中的标志

活动目的

(1)作用:

引导、指示、识别。

(不能、应该)

(2)特点:

简单、醒目、直观。

(一般来讲,绿色表示安全、环保等含义,红色表示紧急或禁止含义)

(3)认识标志的基本分类(从作用、颜色、代表含义)

活动过程

一、场景导入

同学们,这周末过得快乐吗?

都去老师和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放假到各处走走,请大家猜猜看,老师这天都去什么地方了!

二、新授:

(一)揭示课题

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对比分类

出示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辨识,简介标志的分类。

1、按作用分:

(1)引导;

(2)指示;(3)识别。

2、按颜色分:

(1)红色;

(2)绿色;(3)其他。

3、代表含义:

(1)商标;

(2)公共标识;(3)徽标标识。

(三)对比分析

(图画和标志)

我们已然知道,标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指示、引导我们的生活,请大家看下面一组图:

(保护环境&游泳)

对比:

1、图画与标志的区别,抽象出标志特点:

简单、醒目、直观;

2、不同的设计,有相同的符号。

小结:

标志其实就是从图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语言符号。

(四)引发创作

(过渡:

标志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连我们的校园里也比比皆是。

1、看图回忆:

作为大红门一小人,你了解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存在标志吗?

2、看图思考:

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缺少标志?

3、引发创作:

做为大红门一小的一名小主人,请你为学校缺少标志的地方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标志,使我们的校园萦绕在美丽的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和谐氛围中。

4、提醒学生创作注意,加深学生对标志用途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1)标志的特点;

(2)美感、有独创性。

(五)提创作要求

1、用绘画的方法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

2、抓住标志的特点;

3、设计时注意颜色的运用。

(六)学生创作

1、巡视,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2、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合作完成或自己独立完成标志设计。

(七)展示评价

采取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评价导向:

1、评价自己或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独创性;

2、小组创作的过程中的点滴体验。

(七)小结。

活动收获

使学生认识标志的分类并正确运用。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玩纸

活动目的

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教师:

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学生:

查找收集折纸资料。

二、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

(一课时)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

(一课时)

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

(四课时)

4、展示成果(一课时)

5、活动评价(一课时)

三、活动方式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

1)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

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知道些什么?

2、自主研究

1)记录同学提出的问题。

2)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些问题?

3)自己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寻找规律。

4)设计折纸作品。

3、交流汇报

大家认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

对折纸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

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总结与评价:

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结。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

活动收获

使学生了解折纸的特点、用途,并自己设计折纸。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打绳结

活动目的

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关挂图向学生说明:

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或在日常生活里,需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连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

二、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在自己坐位上跟着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三、组织学生前后座位的4人小组,就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四、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大课室教坛前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活动收获

了解打绳结的方法。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光线游戏

活动目的

了解光的相关知识和光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初步了解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探究光线特点

光是如何传播的,光线的强弱与什么条件有关?

二、学做万花筒、玩双影游戏

制作万花筒和双影游戏,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愿选择其中一个开展活动。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只具备初步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初步感知光线游戏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示范,为日后学生开展各种实验活动打下基础。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还可乘机提出:

利用光线的特点,还可设计那些游戏?

引导学生利用刚刚了解到的光的特点,分组设计自己的游戏。

三、交流总结

在学生玩了很多光线游戏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亲自参与实践的感受进行交流:

你们是怎样利用光线的?

设计了什么游戏?

有哪些创新与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光的奥妙,总结、反思活动过程中的得失,为后面的主题活动打好基础。

活动收获

了解光线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光的奥秘。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影子的游戏

活动目的

探讨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讲故事<<熊的影子>>。

(这是一个讲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提问:

(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影子?

2、引导学生在室内做影子。

(1)教师启发:

你在教室里看见过影子没有?

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看到影子?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

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电筒、蜡烛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关系

(1)带学生去阳光下,让他们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观察他们怎么做。

(2)提问:

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会怎么样?

在游戏场的阴凉处呢?

(3)启发学生动脑:

怎么改变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的影子变得大些、小些、瘦些、宽些?

怎样改变影子的形状?

并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如伞、书等.

4、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并学习记录。

(1)让学生结对在走道上游戏观察,并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

(2)每2-3小时回到同一点,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变大了、变小了、还是变宽了、变长了?

(3)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么样子?

5、游戏:

<<捉影子>>。

一个学生试着通过踩另一个学生的影子去捉住他。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踩影子,如用自己的影子去碰别人的影子或用自己手的影子去碰别人的影子等。

活动收获

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班级

三年级

活动时间

2014年8月

活动课题

我与动物交朋友

活动目的

愿意与动物交朋友,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能够善待它们,并与动物友好相处。

活动过程

一、介绍分组,调动学习激情

老师发现,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分成了四个小组,老师把你们的组标请到黑板上,先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有精神。

小兔组(生:

到) 小象组(生:

到) 小猫组(生:

到) 小熊组(生:

到)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公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