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379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6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docx

初三化学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汇编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知识归纳

1.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存在,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

在固体、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所以,气体通常比较容易被,固体和液体。

答案:

空隙不同较小较大压缩很难被压缩

2.高锰酸钾是一种色固体,取一小颗粒的高锰酸钾放人5mL水中,会看到溶液变成色,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

紫黑色紫红色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

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很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

这其中的原因是。

答案:

微粒在不断运动

4.将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这是因为

答案:

微粒之间存在空隙,酒精微粒分散到水的空隙中

5.取2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往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人。

内装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中的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答案:

空气微粒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体、固体间的空隙要大得多

6.物质的微粒性是指:

(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构成的;

(2)微粒是在的,并且温度越高,;(3)微粒之间存在,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答案:

微粒不断运动运动越剧烈间隙较小较大

7.请你将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与其相应的原理用连线连接。

⑴热胀冷缩a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⑵花香四溢b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⑶食物腐败c发生化学变化,微粒种类发生改变

⑷空气看不见、摸不着d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答案:

⑴d⑵a⑶c⑷b

方法研习

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微粒构成的

B.同种微粒的性质不同

C.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微粒之间是紧密排列的,没有空隙

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C)

A.微粒都很小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3.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汽中都存在碘的微粒,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

这一实验事实说明了(D)

A.微粒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C.微粒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又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C)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C.固态碘受热变为蒸汽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

5.夏天,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不要充得太足,其原因是(C)

A.温度升高,构成气体的微粒体积增大

B.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太大,使轮胎爆炸

C.车轮摩擦时会产生热量,使气体的微粒间间隙更大,造成气体体积膨胀而爆炸

D.夏天温度高,使空气中可能含有的可燃性气体因达到着火点而发生爆炸

6.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D)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柜里卫生球消失了仍可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7.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水的微粒间的间隙(B)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

8.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是化学变化的是(C)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9.为了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的气味。

这种现象说明(D)

A.微粒的质量很小B.微粒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C.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D.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

A.洁净的空气B.碘酒C.碳酸氢铵D.河水

11.利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1)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容易干,是因为;

(2)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3)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一定体积的蓝色钢瓶中,是因为;

(4)一滴水中的微粒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这是因为;

(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6)糖块放进一杯水里,整杯水都有了甜味,说明。

答案:

⑴水的微粒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⑵花的微粒在不断运动⑶氧气的微粒间存在间隙,气体间隙较大

⑷水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很小的微粒构成的⑸水的微粒间存在间隙,温度上升,间隙增大

⑹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12.如图3–1所示,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当抽出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最后,上、下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后微粒(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答案:

变浅相同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继续

13.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氢气球升空到一定高度会爆炸,火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爆炸,他们有什么不同?

(2)打开酒精瓶,会嗅到一股特殊的气味,为什么?

(3)有时向冷的玻璃杯中倒开水,玻璃杯会破碎,为什么?

(4)白糖放到水中后逐渐会消失,为什么?

答案:

⑴氢气球爆炸是因为上升至高空后,外界的大气压强减小,气体的微粒间隙逐渐增大,最终无法承受压力,而使气球爆炸,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而火药爆炸则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了大量的热和气体,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过程。

⑵微粒在不断运动,酒精易挥发,打开瓶盖后,构成酒精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

⑶微粒间存在间隙,温度升高,间隙增大。

向冷的玻璃杯中倒开水,使玻璃的温度骤然升高,构成玻璃杯的微粒之间的间隙骤然增大而无法承受,从而使之破裂。

⑷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白糖放入水中后,白糖微粒就被分散到水的间隙中。

拓展探究

1.水煮沸时水蒸气为什么会将壶盖顶开?

答案:

微粒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水煮沸时,使构成水蒸气的微粒运动变得很剧烈,足以将壶盖顶开。

2.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

微粒在不断运动,酒精具有挥发性,气化的过程中需要热量,酒精由液体变为气体扩散到空气的过程中,从手臂上吸收热量,从而使人感觉到十分凉爽。

3.长期堆放煤球的地面泥土为什么会变成黑色?

答案:

微粒在不断运动,构成煤球的微粒扩散到了地面上,使泥土变黑。

4.某同学在家做如图3–2所示实验: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在容器外壁划一条线,然后向水中放人一块蔗糖,再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在原来那条线的(填“上方”或“下方”)。

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填“上升”或“降低”)了。

通过这一现象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

上方降低构成蔗糖的微粒扩散到水中,使总体积变小

5.如图3–3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就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发生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⑴;

⑵。

答案:

⑴微粒在不断运动⑵二氧化氮密度比氢气大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归纳

1.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答案:

分子、原子、离子氧分子铁原子氯离子和钠离子二氧化碳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

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所带正电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

原子核又是由和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答案:

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等于质子和中子中子正

3.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

(1)水是由水构成的,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和氢,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每两个氢构成一个氢,大量的氧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

聚集为氢气。

(以上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

答案:

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分子原子分子分子分子

(2)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由此说明原子是最小微粒。

答案:

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化学变化中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

(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答案:

⑴分子⑵原子⑶分子、原子⑷质子和中子⑸质子、原子核、阳离子⑹电子、阴离子⑺分子、原子、中子

5.国际上是以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而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如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

一种碳原子1/12比值原子核12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44

6.将下列的科学家与其贡献用连线连接。

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a精确的测量出铈(Cs)和铕(E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⑵英国科学家卢瑟福b发现电子,证明了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c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⑷我国科学家陈青莲d提出了原子学说

答案:

⑴b⑵c⑶d⑷a

方法研习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D)

A.氯化钠B.水C.液氧D.水银

2.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正确的是(B)

A.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

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5.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D)

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

6.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

A.分子种类B.相对分子质量C.原子种类D.相对原子质量

7.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B)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

8.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C)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9.下列各种原子各lg。

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括号内是该原子的相对原予质量)(C)

A.氧原子(32)B.铁原子(56)C.氢原子

(1)D.碳原子(12)

10.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当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的是(D)

A.质子B.原子核C.阳离子D.带负电荷的离子

1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C)

A.碱式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B.冰和水混合体

C.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D.碳酸氢钠

12.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运用了激光光谱技术来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的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方向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13.已知两个离子Am+与Bn–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A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B原子的质子数为。

答案:

x–m–n

14.由某科技节目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一个H3+粒子中含有质子,个电子。

答案:

32

15.美国在2003年对伊拉克战争中,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投放了大量的贫铀弹,贫铀弹中的铀元素核电荷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则它的核内质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若已知在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该铀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答案:

9292146

16.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Cl2

(2)P2O5(3)KMnO4(4)Ca(OH)2(5)AgNO3(6)BaSO4

答案:

7114215874170233

17.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何区别?

请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答案: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为氢气,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拓展探究

1.下列化学变化中原子发生改变(变成为其他原子)的是(D)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D.原子弹爆炸

2.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特征,下列属于等电子体的一组微粒是(D)

A.NO和COB.NO2和CO2C.SO2和CO2D.CO和N2

3.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B)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4.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撒落出来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有危害。

此时可以用些硫粉撒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

(1)写出硫与汞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现象。

答案:

⑴硫+汞→硫化汞

⑵温度上升后,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增大,使水银的体积增大

5.1911年,一位科学家用一束平行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出现了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了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顺利地穿过了金箔,原因是

(3)极少数α粒子轰击金箔时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答案:

⑵原子内是“空”的,存在很大的间隙⑶原子内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

6.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

下表是有关于原子的一些信息。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你还能总结出哪些信息: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l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26

30

26

56

⑴;

⑵;

⑶;

⑷。

答案:

⑴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⑵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⑶数值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⑷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知识归纳

1.元素是的总称。

由组成的叫单质;由

组成的叫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答案:

同一类原子同种元素纯净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两氧

2.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以外,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如Cl表示了

或。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应写,第二个字母应写,如镁和锰的元素符号为和;如果利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时,离子的和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

如带2个正电荷的铜离子的离子符号为,带1个负电荷的氯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答案:

一种元素1个原子氯元素或1个氯原子大小Mg和Mn电荷数和电性Cu2+Cl–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答案:

氮氧铁氢氧氧

4.现有氧气、碳、镁、氧化铜、水、空气、碳酸氢铵、氢氧化钙、食盐水9种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答案:

镁氧气、碳氧化铜、水氧化铜、水、碳酸氢铵、氢氧化钙空气、食盐水

5.用化学符号表示:

磷元素;2个硫原子;钠离子;n个镁离子。

答案:

P2SNa+nMg2+

6.写出下列各化学符号代表的意义:

⑴3H;⑵O;;

⑶nCa2+。

答案:

⑴3个氢原子⑵氧元素;1个氧原子⑶n个钙离子

方法研习

1.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原子的(A)

A.核内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

本品每100mL含碘5mg、镁65mg、铜2mg、铁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A)

A.元素B.原子C.分子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B.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它们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

C.高锰酸钾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所有发现的元素中,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

4.有一种物质通过物理方法(物理变化)能得到两种不同的物质,该物质一定是(D)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5.人们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D)

A.铁B.碘C.硒D.铅

6.有关氢气、过氧化氢、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单质C.都是纯净物D.都是氧化物

7.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C)

A.金属、非金属B.纯净物、混合物C.氧化物、化合物D.单质、化合物

8.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能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C)

A.CaB.NC.2ND.He

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纯净物不一定是有同种分子构成的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0.凉开水中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B)

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水分子

1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D)

A.Mg2+B.HC.O2D.Fe

12.加热下列物质后,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的是(C)

A.高锰酸钾B.金属铜C.氯酸钾D.铜绿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C)

A.OB.SiC.AlD.Fe

14.甲醛(化学式为CH4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水分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15.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考察和研究,认为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C)

A.价格便宜,不易生锈B.铁锅中含有碳元素

C.烹调的食物中留有人体所需要的铁元素D.传热快,保温性能好

16.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C)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Na+比Na多一个电子D.Na+最外层电子数为稳定结构

17.在符号2H、2SO2、2Ca、2H2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表示分子个数的有(B)

A.1个B.2个.C.3个D.4个

18.填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C

H

Hg

S

答案: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N

Cl

Al

P

Ba

Fe

19.用大写字母H、N和小写字母a、e、g可以写成的元素符号有。

答案:

HNHeHgNaNe

20.

(1)研究发现,我国某些地区居民喜欢食用腌制食品,该食品中容易产生一种物质为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式为(CH3)2NNO,它与导致癌症高发有关,它是有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有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23NO3,它是由种元素组成的,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

⑴41174⑵448337

21.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碱式碳酸铜10种物质。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其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物质为;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纯净物为。

答案:

⑥⑧①③④⑦⑩②⑤⑨①③⑦⑤⑥⑤⑩

2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

(1)2H;

(2)S2–;

(3)2Ca2+;。

答案:

⑴2个氢原子⑵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⑶2个钙离子;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拓展探究

1.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这里的“铜”是指(B)

A.铜元素B.铜单质C.氧化铜D.铜原子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它的分子中含有60个原子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C.它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物D.它是一种单质

3.有下列两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括号内写出该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在横线上写出原因。

(1)食醋、白酒、加碘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