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029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docx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

建筑艺术赏析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

 

姓名:

李德星

班级:

建筑101班

学号:

201000503007

指导老师:

罗锐东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

埃及是世界上做古老的国建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

古埃及建筑规模庞大,其石结构建筑已达到很高水平。

古埃及建筑有着与时间一般永恒的纪念性,主要体现在各个时期所建造的陵墓和宫殿上。

无论是造型简洁的金字塔,还是整体有序的神庙建筑群,无不述说着古埃及建筑的辉煌艺术成就。

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可以断定,在这个文明时代诞生之初,曾受到与尼罗河相距不远的苏美尔文明的某种影响,然而埃及人在开发尼罗河流域以及三角洲丛林沼泽地带的过程中,创立了具有独特风格并且极为安宁持久的地区文明。

古埃及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国。

埃及全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依斯兰教国家。

位于非洲东北部,领土还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是地跨两洲的国家。

海岸线长约2700千米,境内多为海拔200-700米的高原。

沙漠占全国总面积96%以上。

尼罗河三角洲为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

西奈半岛沙漠遍布。

南部山地上的凯瑟琳山海拔6671千米,在境内长1350千米。

埃及现存金字塔107座,主要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吉萨(Giza)高原。

这一地区有三座较大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也叫大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它是吉萨金字塔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建筑成就最高的一座。

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也是埃及的象征。

埃及大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漠,只有尼罗河冲刷而过的地方是孕育埃及的绿带,1/30的面积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人口。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

古埃及建筑史的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古王国时期公元前三千纪。

这时候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

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陵墓。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

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

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

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

一、古王国时期

从公园前3100年到公元前2150年这段时间,埃及经历了历史上第一个持久的政治稳定期,史称古王国时期。

古埃及人相信法老是太阳神的儿子,是活着的神,它的灵魂石永恒的。

法老活着的时候是灵魂在躯体内做短暂的停留,他死后,灵魂会伴随尸体度过一段极为漫长的岁月后,升入极乐世界开始新生。

法老作为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幻想死后作阴间的主宰,同时庇佑世上的子子孙孙,代代为主。

法老死后被制成不腐的“木乃伊”,放置墓中,金字塔就是法老为自己准备的“永久”宫殿。

所以,每位法老即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

    埃及人普遍认为,只要他们倾尽全力为法老修建已给特别的陵墓,以让法老顺利升天,而永享极乐天国,那么神就会保佑人间繁荣。

因而陵墓成为了古埃及最重要,最值得耗尽心血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古代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的西岸,这是因为古埃及人对死后的生活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们看到太阳升起在东方,而降落在尼罗河的西边,便认为尼罗河的东岸是活人的世界,西岸是死人的世界。

于是,就把日出比作生命的开始,把日落比作生命的结束,所以总是把死者埋葬在尼罗河的西岸。

早期的帝王陵墓地表部分呈长方形平台状,侧面略有倾斜,多用泥砖建造,内有厅堂,用于放置死者在陵墓中将要“使用”的一切“生活”用品。

这种陵墓形状看起来与当地常见的板凳相像,后来人们习惯用阿拉伯语的“板凳”——“玛斯塔巴”来称呼他。

墓室部分则深埋在玛斯塔巴的地下,用阶梯或斜坡通道与地面入口相连。

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玛斯塔巴”式

随着岁月的流逝,帝王的陵墓逐渐改用更具有永久性的石头建造,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用作“通天梯”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化对法老本人的崇拜,在平顶的玛斯塔巴上部用重叠的方式进行加高,逐渐形成阶梯状金字塔形状陵墓。

公元前2650年,第三王朝的创建者法老昭赛尔委托建筑师伊姆荷太普(Imhotep,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建筑师,死后被尊奉为神)在孟菲斯洗脚的萨卡拉设计建造了埃及历史上第一座阶梯状金字塔。

这座里程碑式的金字塔底边呈长方形,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06米,高约62米,上下分为六层,完全用石头建造,是历史上第一座使用如泥砖般平整的石材兴建的建筑。

法老的墓室按玛斯塔巴的习惯深埋在塔下25米深的竖井中。

他的周围还建有祭祀用的神庙、模仿王宫的附属建筑物以及陪葬的墓群,整体占地547米×278米,有一道10米的石墙围合。

总入口设在东南角一个方形门洞,祭祀的人有这个入口进去,里面是一个70米长的黑暗甬道。

走出甬道,明亮的天空和巨大的金字塔突然呈现在眼前,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造成人从现实世界进入冥界的假象。

对于法老来说,陵墓就是他在阴间的宫殿,因此陵墓建筑与宫殿十分相似,如入口大厅的柱子就模拟早期用木材和芦苇建筑的宫殿的细节,陵墓内象征死者与生者的精神连接的“假门”上甚至连芦苇编的帘子都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

昭赛尔金字塔

昭赛尔阶梯型金字塔的建造开创了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奇迹般的阶段。

接下来古埃及人用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来探索更加完美的金字塔形式。

大约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第三王朝后期的美杜姆金字塔开始时仍然延续了阶梯式金字塔的特点,但在公元前2575第四王朝建立者法老赛尼发鲁执政后,对这座已有八层的阶梯形金字塔进行了改造,用石块将所有的阶梯填平,使之成为了一座拥有52度倾斜角、正方形底边长144.5米的真正金字塔。

这种造型不仅更加简洁,而且与阳光穿越云层时呈现的放射状光芒极为一致,象征着天堂的召唤,成为了后来金字塔的标准造型。

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后来几乎被人盗光了,留下的仍是早年建造的阶梯状内核,残高约76米。

塞尼发鲁法老在孟菲斯以南的另一个叫达舒尔的地方还修建了两座金字塔,为金字塔的最终造型奠定了基础。

其中之一建于公元前3570年,底边长187米,原本大约是要建为方锥形,单由于倾斜角过大(约60度),工程难以继续,所以在一般的高度将倾斜角改为45度,使之成为一座总高约为105米的奇特的“弯曲金字塔”。

达舒尔的第二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60年,因其使用红色的石灰石建造,而被称为“红色金字塔”。

它是一座倾斜角为52度的真正方锥形金字塔,它的完成清楚地表明了金字塔的造型已经成熟。

埃及金字塔陵墓建筑的巅峰时刻来了。

公元前2500-前2465年,塞尼法鲁的儿子胡夫,胡夫的儿子哈夫拉以及哈夫拉的儿子门卡乌拉等三位法老相继在孟菲斯西北的吉萨建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其中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4米,底边长108米;哈夫拉金字塔,高143.5米,底边长215米;胡夫金字塔原高146.6米,现为137米,底边长230米。

这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艺术成就的代表,塔身倾斜均为52度,几乎都是典型的正四棱锥。

此外,他们的排列方向与夜空著名的猎户星座要带上的三颗亮星的位置几乎无二致,为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

它是由大约两万名劳工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利用每年定期的洪水泛滥季节,运送约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块叠砌而成。

这么一座亘古未有的巨大体量的人工建筑物,其施工精度之高简直令4500年之后的当代人自愧不如。

据现代,胡夫金字塔东、南、西、北各面底边长分别为230.56米、230.63米、230.53米、230.42米,其中最长边与最短边的差距只有21厘米,而南北两边的间距误差只有3厘米,两个对角高度误差仅有1.24厘米,即使在当代建筑中能够实现这样小的误差率也堪称奇迹。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而配着狮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狮身人面像.除狮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从吉萨金字塔区的北门入口,游客可依次经过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在埃及发现的9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

从南面观看三座相连的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群,哈扶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在右,左侧的门卡乌拉金字塔前面还有三座一字排开的小型王后金字塔.因胡夫金字塔较远,哈夫拉金字塔成为视觉效果中最大的一座。

有趣的是,左金字塔的形状与其他两座有所区别:

顶部有一个更为平整的锥尖,象是一顶王冠.三座金字塔相互重叠,东侧的棱线严格平等,那气派容不得人喘息。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二、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在十二王朝时达到了鼎盛,他们向南征服了今埃及、苏丹边境地区的下努比亚,向北深入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第十二王朝将首都迁回到孟菲斯附近,底比斯成为了国家的宗教中心。

在孟菲斯,中王国的法老们继承了修建金字塔的传统。

但在经历了第一中间期的动荡以及不断出现的盗毁金字塔的事件之后,法老们的威信和神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们对修建金字塔的热情和信念已近远不能同第四王朝相比。

新建的金字塔已不再能完全用石头建造,许多金字塔的核心部分改用更廉价且牢固性大大降低的泥砖砌筑,只在外表覆上石块。

但就是这些仅有的石块有的还是从包括胡夫金字塔在内的古王国金字塔上劫掠来的。

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黄金时期已经成为了历史。

大约公元前2000年,在戴尔—埃尔—巴哈利(Deir-el-Bahari)造的曼都赫特普三世的墓(MausoleumofMentu-HotepⅡ),开创了新的形制。

一进入墓区的大门,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首像石板路,长约1200m。

然后是一个大广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

由长长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紧靠它正面和两侧造着柱廊。

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的。

在这座陵墓里,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作用势均力敌,前者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增加,而后者还保持着相当重要性。

它的小小的金字塔是古王国传统的遗迹。

金字塔打断了内部空间的序列,妨碍着强有力的内部空间艺术的发展。

旧传统同新形制、新构思尖锐地矛盾着,它标志着一个过渡阶段。

在建筑的历史中,新与旧的矛盾是多方面的,新的形制和新的构思的产生,同样要经历破旧立新的过程。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三、新王国时期

  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在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的北边建造的女皇哈特什帕苏(Hatshepsut,公元前1525~前1503或者前1479~前1458)的陵墓,这个建筑群的布局和艺术构思同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基本一样。

但是它还附有另外一个皇帝的墓和其他的神庙,圣堂。

在建筑规模也更大,正面更开阔,因此和悬崖的结合更紧密。

轴线也更长,并且多了一层前沿有柱廊的平台。

因此哈特什帕苏墓比赫特普三世的陵墓更加壮丽。

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的柱子,柱高在柱宽的5倍以上。

柱间净空间将近柱宽的2倍柱廊显得很庄严。

它的一个重要性,是彻底的淘汰了金字塔。

他的建筑师珊缪(Senmut)说,金字塔已经过时了。

抛弃了这个传统的遗迹,新陵墓的轴线纵深布局就更加的统一了,新的艺术构思就完整了。

 

金字塔等陵墓建筑的建造,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和传承,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