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626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docx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摘要:

生存质量,作为评价人健康的重要模式之一,其研究在近20年来已成为我国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研究针对生存质量的概念、研究领域、理论、测量和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生活质量;研究领域;测量与评估;现状

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方面是由于国外生活质量概念的引入,以及受国外指标研究、理论及经验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如何评价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

最早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探讨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和研究方法,而且大多集中在城市居民层面上。

一、生存质量的概念

“Qualityoflife”一词在1957年以后在医学文献中才开始以关键词出现。

1993年WH生命质量研究组给Qualityoflife下的定义为:

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同时强调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国内将其翻译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存质量。

因为主要面向病人,我们倾向于万崇华提出的生存质量的译法,其内涵指病人对其疾病和相关的医学治疗所产生的在躯体、心理、社会地位和作用上的影响的主观认知和体验。

一些医学专家和学者也主张在医学领域将其翻译为生存质量。

(一)从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方面进行理解。

此类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是指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生活条件的改善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国不少学者持这种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

“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

生活质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等;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等。

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的生活质量概念也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即居民生活环境的美化和净化;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教育、卫生保健、交通、生活服务、社会风尚乃至社会治安等条件的改善。

在罗斯托的理论中,生活质量概念是与经济增长阶段相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经济增长过程的必然产物。

我国很多人口学家倾向于从客观方面理解生活质量。

冯立天教授主要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方面对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价;陈深则将生活质量定义为:

“反映人类为了生存与提高(生存)机会所进行的活动的能力和活动的效率”。

活动能力是指:

“人们生存能力和提高生存机会的潜力”。

他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唯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方法方能转化为现实效率。

(二)从反映人们生活舒适、便利程度的主观感受方面来理解。

持有这观点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

美国经济学者加尔布雷斯(J・K・Calbrith)在1958年所著的《富裕社会》(TheAfflentSociety)一书中认为,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在生活舒适、便利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或乐趣。

1957年古瑞(Gurin)等人在美国进行的首次生活质量调查具有明显的注重精神健康取向。

60年代以后,研究内容转向更为宽广的领域:

既有情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包括对认知层次满意程度的研究,对满意度的研究占上风。

坎贝尔(AngusCampbell)等1976年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

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生活的全面的评价”。

为了使一般满足与某个特殊满足相区别,人们习惯上把两者分别称之为“整体性(global)满足”和“专门性(domainspecific)满足”。

(三)将主、客观两方面结合来理解。

此派学者把生活质量定义为:

“社会提高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

生活质量是:

“社会成员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方面情况特征的综合反映,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社会个体对自身及其社会环境的认同感”。

(四)从人们生活总体上的好坏来理解。

此派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是指人们的生活的好坏优劣的程度,即将生活质量看作生活等级的代名词。

在生活质量优劣的判断标准上,日本学者认为主要有4个方面,即方便、健康、安全和舒适。

我国学者卢淑华也认为,“把生活质量看作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生活等级的代名词似乎比较适当”。

她认为对生活质量主、客观两方面理解的是有关生活质量的两个操作性的定义。

二、不同领域的研究

(1)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1983年,国家统计局提出关于社会统计指标的提纲草案,并从1984年起陆续公布社会统计的系列数据。

1985年11月,美国社会学家林南教授和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合作在天津市进行了千户居民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他们采用因素分析法和结构模式分析法,通过测量人们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和满意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活质量结构与指标模式。

1986年,北京市社科院承担了“首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该课题组在其《首都社会发展指标及其评估方法》一文中指出,“生活质量是全面衡量生活优劣的尺度,既有物质水平的提高,又有精神道德的内容。

物质条件是生活质量的基础,生活质量的提高又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1987年3月到8月,林南又与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合作在上海市进行了一次关于市民生活的千户居民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建立了关于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

10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社会改革与生活方式理论研讨会”上,不少学者先后就生活质量的概念、指标及国外研究情况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此后,全国各地社会学界纷纷展开对这一课题的讨论和研究。

从1988年开始,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在与有关单位联合组成的课题组进行的“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研究中,提出了衡量地区社会综合发展的5组指标。

此后,朱庆芳研究员等人对我国社会质量和社会发展进行过多年的追踪评估,提出了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穿用住、能源消费、生活方便程度、精神生活等在内的指标体系。

1989年,江苏社科院社会学所“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人”课题组对江苏、河南、吉林、四川、广东等五省城乡发出问卷,调查居民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态度。

他们把生活质量分为两方面进行测量:

第一方面为职业生活质量,包括和同事关系、和领导关系、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待遇、职业技术难度与职业声望、职权范围晋级机会、本单位改革情况等10个项目;第二个方面为社会生活质量,包括物质文化生活各方面的14个项目,以五级计分方法测量出生活质量的综合数值。

1987〜199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生活质量课题组在北京、西安、扬州三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多次抽样调查。

他们除引入客观指标外,还对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这一项增加了参照标准,并通过中介评价指标将客观指标系列进行综合,形成了三级主、客观作用机制的生活质量模型。

通过验证,此模型可较大地增加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解释力。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领域进行的。

1992年,卢淑华和韦鲁英的研究测重于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客观指标,但他们并没有否定人们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样的主观指标,他们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等级的代名词”。

生活等级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物质生产发展的程度或等级,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量和质也会发生新变化,从而把生活质量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

同年,叶南客将生活质量视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主体要素由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活感受四个范畴构成。

1995年,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厦门进行了千户问卷调查,了解厦门市民的生活质量状况。

1995年12月,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居民生活质量”课题组在武汉市进行了千户居民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全面分析了武汉市民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1999年,陈义平认为应从社会生活的供给与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两个方面来定义生活质量,即生活质量是社会提供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

通过权衡社会生活的供给水平,可以体现人们生活的发展阶段和程度,通过以满意度作为评判关键词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评估,能体现人们在不同生活发展阶段中生活各方面的优劣好坏。

这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和完善的一个生活质量定义,将生活质量必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条件与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满意度结合起来,克服了单纯强调两者之一的片面性。

2002年,夏海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首次将提高人口生活质量与增强综合国力这两个重大论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吸取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紧密联系实际,对我国人口生活质量与综合国力竞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二)人口学领域的研究1991年12月,由复旦大学人口所、南京大学人口所、北京经济学院人口所等共同组成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召集全国生活质量学术研讨会,就生活质量的定义指标以及评估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以此次论文为基础,于199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活质量研究的专著《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

这部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上的成果。

1996年前后,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生活质量课题组在北京等几个城市做过调查和研究,主要以生活的环境质量为对象,调查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

1996年,冯立天、戴星翼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是侧重于中国面临的现实生活质量问题研究的第二部专著。

构建了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从教育、健康、经济和居住环境4个方面揭示了我国人口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还分别讨论了大城市、小城镇、农村、老年人口、妇女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的生活质量问题,对生态环境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将提高生活质量纳入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大格局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3年3月,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和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大学生活质量研究与评价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该中心除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全面小康和生活质量:

主观指标的构建与评价”外,还承担了武汉市政府的重点咨询项目“武汉全面小康比较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该中心主任周长城教授等人在《全面小康:

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中国生活质量:

现状与评价》等专著中,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国居民生产质量状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三)其他领域的研究

1.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经济学理论强调人们合理分配资源以满足需要,从而产生效用和满足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活质量的问题就是通过给予有用的资本、时间和条件,以取得生活质量的最高产出。

在我国经济学领域最早研究生活质量的当属历以宁,他于1986年出版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

他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生活质量的定义,并提出生活质量的高低与人们的福利增减直接相关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的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活环境比过去美化了、净化了,社会各种文化和生活服务比过去方便了,社会风尚和社会治安好转,那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改善和福利增长。

他还明确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也都需要研究生活质量问题,居民追求生活质量的改善是一个确定不移的趋势。

他还借鉴西方经济学对生活质量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的尺度——福利与发展指标系。

2.医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我国医学界也较早提出并使用了“生活质量”一词,但其内涵不如社会科学广,且更大的不同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生活质量的优势主要是从个体出发,虽然有时也谈到个体的社会功能、也谈到其他方面(如环境问题),但大多主要是用来评价个体身心健康水平和个人功能的完美状况。

因此医学、心理学中的“QalityofLife”一词译为生命质量(或生存质量)更准确、更达意。

生命质量在生活质量中的地位,在不同学科、不同时空、不同人群之间是有差异的。

近年来,生命质量研究发展较快。

以中山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为首的几家单位参与了WH0Q0L-1和0WHOQOL-BF量表的制定,在量表的制定、翻译、应用等方面都作了许多尝试,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在方积乾的主持下,还翻译出了中文版的SP-36,WHOQOL-1,00WHOQOLBRE个量表。

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李凌江、杨德森等学者对湖南省城乡家庭抽样,就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研制出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万崇华等人制定出吸毒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V2.0和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LCV2.0)。

1994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推出了《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建议(草案)》。

第一军医大学许军等人研制出自测健康测定量表(SRHMS。

)2000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首届中国生活质量学术会议。

三、生活质量的理论

生活质量研究涉及不同的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和环境学等,各种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它们对事物的认识、感情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也不一样,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质量理论。

生活质量理论试图通过个人评价决定他们对生活质量的体验,来描述认知、感情和表述的过程。

每种理论均按各自对个人和社会的观点展开讨论其中几个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坎贝尔1981年强调用心理学人以区别经济学人。

心理学人或自我,当他明显感到需要减少了,就会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这一过程的详细情况在不断变化,因为自我有许多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又有许多方法。

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幸福的感觉就被给予一个负值。

盖森对生活质量的分析是米德思想的具体化,他认为,自我与社会的细节这个社会进程的面貌。

生活质量包含在正负自我感觉之中,随着过程的展开而形成。

现象学理论的特征是,它坚持认为反映生活质量体验的感情是表达不出来的。

席勒于1974年依照科学研究提出了有关生活质量的现象学理论。

他认为,生活质量包含在自我评价,同时存在于自我与他人相互作用之中。

对生活质量的现象学研究,其侧重点放在观念的主观性、相互性和复杂性上。

(2)经济学的观点

经济学的理论是强调人们合理分配资源以满足需要,从而产生效用或满足的过程。

经济学家把资源分配问题表述为最大的效用,加强资源的利用性和替代性,发展取得最大效益的普遍方法。

刘本杰(Liu•B•C)1976年试图把生活质量观念综合到微观分析生产理论的一般框架中去。

杰斯特等人1981年寻求如何把经济学者考虑到的物质利益和其它社会科学家考虑的社会指标两者结合起来。

作为生活质量功能的投入,杰斯特等人考虑,除了时间与金钱等一般基本的实物外还要加上无形的资源和技能,例如知识和社会网络中的成员身份。

此外,还有影响时间分配的条件和提供资源分配的环境或背景。

经济学的问题是通过给予有用的资本、条件和时间,以取得生活质量的最高

(3)生态学的观点

生态学的观点是折衷的,它把社会的与物质的世界看作一回事,或者从物质的和社会的方面来看同一世界。

按照这一观点,生活质量被看作是一个因素,而在整体进程中每一因素都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生活质量依赖于广泛意义的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因为人们改进生活质量而不断变化。

这样,生态学的观点就集中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上,包括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东西。

米尔布拉斯认为,生活质量不能被看作是生态过程的容貌,而只是构成生态容貌的一个因素。

自然环境与生活质量在不断的输入和输出的变化过程中互相改变。

米尔布拉斯的生态理论体系提出,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生活质量水平,都将不断变化,因为它是运动过程中的一个内在因素。

拉斯.安德生(LarsAndersson)和雷纳特.列维(LennartLevi)在其献给联合国世界人口大会的5人口、环境与生活质量6一书中,提出了一套关于人口、环境和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强调,生活质量是在与人口和环境要素互动关系中不断变化的。

四、生活质量的测量与评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活质量主要存在3种不同的理解,在对生活质量的测量与评估上也存在3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大都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理解生活质量,因而他们主要用反映人们生活态度和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来测量与评估生活质量。

例如,1976年,美国学者坎贝尔等人建立了一种感觉指标模型(有人称之为Cs-Cd等级模型)来研究美国社会的生活质量。

他们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感觉分成完全满意到完全不满意等几个等级,重点研究对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对13个具体领域的满意度。

美籍华裔学者林南教授通过对天津和上海居民生活质量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测量人们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和满意度,提出一系列生活质量结构与指标模式。

?

第二种是从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方面来理解,因此在测量与评估时也都主要运用衣、食、住、行等反映人们生活条件的客观指标。

例如,美国未来学家J.福雷斯特在1972年发表的5增长的极限6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一套生活质量客观指标模型,它包括生

活水平、人口密集程度、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

1976年,美国学者刘

本杰根据美国1970年人口普查资料提出了一套由客观因素构成的生活质量指标,它的分项包括5个主要方面:

经济、政治、环境、健康和教育,其中每一分项又包括许多不同的个体指标。

在我国,由朱庆芳研究员主持的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对我国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发展作过多年的追踪评估。

在对我国建国40年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评估时,共选择了12个指标(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穿住用、能源消费、生活方便程度、精神生活和物价指数等)来作为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

在对1987年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估时,生活质量指标选择了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穿用住、物价、劳保福利、环境保护等15个指标。

在对1989年各地区作同样的研究时,生活质量方面选择了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穿用住、能源、通讯、劳保福利、文化支出、物价、三废处理率等16个指标。

1992年,该课题组在研究全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时,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扩充为23个指标,增加了日常生活消费品人均指数的数目。

?

第三种是将上面两种理解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认为生活质量是由反映人们生活的客观观条件和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两部分组成,因而,在对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时,有选择性地从上述的两个指标体系中选用部分指标。

以上从3个方面对目前的国内外生活质量研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概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已逐渐从把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局部指标转向将它作为社会发展的标识,即核心指标来研究;在生活质量的研究上有着主、客观指标复合的趋势,即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研究生活质量。

而且,今后世界上对生活质量的研究还将稳定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参与生活质量研究。

在发达国家,有的只是精心研究主观的幸福,但更多的将要研究以下基本课题:

生活质量更加恰当的定义:

个人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感达到的程度;社会生活感觉,包括快乐、满足、失权和异化间的关系;社会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社会过程和微观社会感觉的联系;以及试图探求长期的生活质量变化轨迹等。

而在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重点仍将放在客观指标物质基础方面。

同时,生活质量的跨文化、跨时期研究也将进一步发展。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比较研究将引起学者越来越重视。

五、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以往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生存质量的英文翻译为qualityoflife(QOL),也可译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等。

20世纪30年代,生存质量作为社会学领域一个专业词汇的出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此诞生。

50、60年代是其研究的成熟阶段,国外的研究相继蓬勃发展,尤其是关于生存质量与人的幸福感、精神健康的研究竞相涌现。

70年代末,在医学领域对生存质量的研究尤为突出,并形成一个研究热潮。

因领域的不同,目前对生存质量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存质量的定义是:

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其表明,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和精神支柱(个人信仰)6个领域。

我国关于生存质量的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较晚,不同领域对其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主要是在医学领域进行研究,后来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以对病人、大学生、老人的生存质量的研究居多。

赵静波(2005)等人对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军医大研究生的生存质量水平较好,认为保持情绪稳定、寻找社会支持、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是他们提高生存质量的途径。

李家才(2006)等人对大理学院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大理学院的大学生的生存质量属于中等水平,较发达地区低,其对环境方面的适应能力较差。

谢威士(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新生的生存质量差于老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生存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

万崇华(1999)对生存质量的测定做了详细的讨论。

张静(2006)对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年龄、患病种类、

文化程度及工作能力是影响老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六、研究展望生存质量的量化评价方式使健康测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客观到主观、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从不同的维度反应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水平,将人作为社会人对待,并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来探讨人的健康状况。

但是,虽然对生存质量的研究取得了以上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其不足之处。

据此,笔者对生存质量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

(一)定义表述尚不一致。

对于生存质量定义的探讨,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解释。

先从字面来理解,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或者其生活、工作经历的优劣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健康角度对生存质量做出的定义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同时强调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国内万崇华教授将生存质量翻译为人类对其生活的自然、社会条件以及其自身状况的主观评价和体验,亦即对其整个生活条件和状况(物质

的和精神文化的)的主观满意度的评价。

此定义是基于哲学、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