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085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docx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1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特征、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以及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重点及难点]

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目标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特征

第三节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一、会计确认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二、会计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1.可理解性

2.有用性

3.相关性

4.可靠性

5.可比性和一致性

6.重要性

第四节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第二章货币资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与核对方法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

一般了解银行存款转账结算的种类及程序。

[重点及难点]

1.备用金的核算

2.库存现金的清查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一、货币资金的性质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控制;

2.职务分离控制;

3.凭证稽核控制;

4.货币资金定期盘点与核对控制。

第二节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1.规定现金使用范围;

2.库存现金限额与送存银行期限;

3.不准坐支现金

4.不准携带现金到外地采购;

5.现金管理的其他规定。

二、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

三、备用金的核算

1.账户设置: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2.一次报销制(报销时,一次性核销,多退少补,需用现金再办借款手续)

预借时,借: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

现金

报销时,借:

管理费用

贷: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3.定额备用金制(按定额预借,报销时,用现金补足定额,不再使用时交回)

预借时,同上

报销时,借:

管理费用

贷:

现金

不再使用交回定额备用金时,借:

现金

贷: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四、库存现金的盘点与清查

1.现金多余

借:

现金借:

其他应付款—现金长款

贷:

其他应付款—现金长款贷:

营业外收入

2.现金短缺

借:

其他应收款—现金短缺借:

现金

贷:

现金贷:

其他应收款—现金短缺

第三节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和使用

二、银行存款结算方式

三、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四、银行存款的核对

1.原因:

记账凭证登记错误或记怅差错;未达账项。

2.未达账项:

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取得有关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取得凭证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未取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3.未达账项的内容:

银收企未收

银付企未付

企收银未收

企付银未付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企业账面余额

银行账面余额

加:

银收企未收

减:

银付企未付

加:

企收银未收

减:

企付银未付

调节后账面余额

调节后账面余额

 

第四节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1.外埠存款

2.银行汇票存款

3.银行本票存款

4.信用卡存款

5.信用证存款

6.在途货币资金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1.账户设置:

“其他货币资金—***”

2.核算:

划拨款项时,借:

其他货币资金

贷:

银行存款

支付款项时,借:

有关账户

贷:

其他货币资金

多余款项退回,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应收账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坏帐的核算;应收票据的取得、到期及巾现的核算以及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重点及难点]

1.应收账款的总价法和净价法

2.备抵法处理坏账损失

3.预付账款

4.应收票据贴现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性质与特点

二、应收账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1.发生赊销业务时,借:

应收账款价税合计

贷:

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价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增值税

2.应收账款收回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帐款

三、总价法和净价法

总价法净价法

1.赊销时

借:

应收账款(总价)借:

应收账款(净价=总价-折扣)

贷:

主营业务收入贷:

主营业务收入(扣除折扣)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2.折扣期内收到货款时

借:

银行存款借:

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折扣)贷:

应收账款(净价)

贷:

应收账款(总价)

3.折扣期后收到货款时

借:

银行存款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总价)贷:

应收账款(净价)

财务费用

四、坏账损失的处理

(一)直接销账法

1.发生坏账时,借:

管理费用

贷:

应收账款

2.重新收回时,借:

应收账款]

贷:

管理费用

同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二)备抵法

1.每年年末预提坏账准备,借方余额用加法,贷方余额用减法

借:

管理费用

贷:

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时,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3.重新收回时,借:

应收账款

贷:

坏账准备

同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第二节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种类

二、应收票据取得和到期的核算

1.取得应收票据时

借:

应收票据面值=价税合计

贷:

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价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增值税

2.到期时收回款项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3.到期时无法收回票款

借:

应收账款

贷:

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三、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一)计算贴现净额

1.票据到期值=面值×(1+利率×期限)

2.贴现息=1×贴现率×贴现期

3.贴现净额=1-2

(三)账务处理

1.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贴现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2.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贴现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贴现

财务费用

到期付款方如期付款时,借:

应收票据贴现

贷:

应收票据

到期付款方无力偿付时,借:

应收账款借:

应收票据贴现

贷:

银行存款贷:

应收票据

第三节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

1.预付货款时,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2.收到采购材料时,借: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预付账款

3.补付货款时,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4.余款退回时,借:

银行存款

贷:

预付账款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是指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利息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三、待摊费用的核算

——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以后各期或本期和以后各期(不超过一年)负担的各项费用,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仓库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以及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印花税等。

第四章存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存货的概念与分类、自制和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其他存货的核算、存货盘盈和盘亏的核算;重点掌握存货的计价与核算。

[重点及难点]

1.存货的发出计价

2.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法

3.商品的售价金额法

4.包装物的核算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一、存货的概念

二、存货的分类

第二节存货计价

一、收入存货的计价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

1.先进先出法

2.后进先出法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5.个别计价法

6.计划成本法

7.毛利率法

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是指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1.单项比较法

2.分类比较法

3.总额比较法

——账务处理

1.直接转销法

确认损失时,借:

存货跌价损失

贷:

有关存货账户

2.备抵法

计提时,借:

存货跌价损失确认损失时,借:

存货跌价准备

贷:

存货跌价准备贷:

有关存货账户

第三节原材料

一、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此种核算方法在原材料入库和发出时,都按实际成本结转,故没有差异。

1.账户设置:

原材料、在途物资

2.外购材料核算

1结算凭证到达同时材料入库,借: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到,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时,借:

原材料

贷:

在途物资

3材料先到,结算凭证后到,暂不入账,月末估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待材料到达时,再按实际成本入账。

估账时,借:

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3.材料发出核算

借: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委托加工存货

贷:

原材料

二、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此种核算方法在原材料入库和发出时,都按计划成本结转,故需调整差异。

1.账户设置:

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采购”以实际成本入账:

不含税价款+费用

实际

实际

“原材料”以计划成本入账

计划

计划

“材料成本差异”在入库时,结转差异;在发出时,分配差异

借差

(超支)

贷差

(节约)

分配差异时,一律记贷方,借差用蓝字,贷差用红字

2.材料收入的核算

1结算凭证到,同时材料入库,并结转差异

借: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借:

原材料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材料成本差异借差

贷:

银行存款贷: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贷差

2材料先到,结算凭证后到(同实际成本)

3.材料发出的核算,并分配差异(一律记贷方,借差用蓝字,贷差用红字)

借:

生产成本借: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营业费用

委托加工存货委托加工存货

贷:

原材料贷:

材料成本差异

4.材料成本差异率(借差为“+”,贷差为“-”)

 

第四节商品

一、商品购销业务的确认

(一)商品购进

在商品核算中,以转卖为目的并通过货币结算而购进的商品。

(二)商品销售

指通过货币结算出售本企业经营的商品。

二、商品购销业务的核算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1.购进时,借:

在途物资入库时,借:

库存商品

营业费用贷:

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2.销售时,借:

银行存款结转成本时,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主营业务收入贷:

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三)售价金额法

1.购进时,借:

在途物资不含税进价入库时,借:

库存商品含税售价

营业费用贷:

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商品成本差异

贷:

银行存款

2.销售时,借:

银行存款同时,借:

主营业务成本含税售价

贷:

主营业务收入含税售价贷:

库存商品

3.月末调整,借:

主营业务收入借:

商品成本差异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贷:

主营业务成本

(四)进价金额法

本月已销商品进价成本=月初结存成本+本月购进成本-月末结存成本

 

第四节其他存货

一、自制半成品的核算

二、产成品的核算

三、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

1.发出材料委托加工时,借:

委托加工存货

贷:

原材料

2.发生加工费和税金时,借:

委托加工存货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3.收回加工后的材料时,借:

原材料

贷:

委托加工存货

四、包装物的核算

1.购入时,借:

包装物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2.生产领用时,借:

生产成本

贷:

包装物

3.随商品出售时,不单独计价,借:

营业费用

贷:

包装物

单独计价,借:

银行存款借:

其他业务支出

贷:

其他业务收入贷:

包装物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4.出租包装物

1发出时,借:

其他业务支出

贷:

包装物

2收取押金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应付款

3没收押金时,借:

其他应付款借:

其他业务支出

贷:

其他业务收入贷:

应交税金

4收取租金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5.出借包装物时,借:

营业费用

贷:

包装物

6.包装物摊销(一次摊销、分次摊销、五五摊销)

“五五摊销”

①发出时,借:

包装物—出租(出借)包装物

贷:

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

同时,借:

其他业务支出

(50%)营业费用

贷:

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②收回时,借:

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

贷:

包装物—出租(出借)包装物

同时,借:

其他业务支出

(50%)营业费用

贷:

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3报废时,借:

原材料同时注销成本及已摊销价值

贷:

其他业务支出借:

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营业费用贷:

包装物—出租(出借)包装物

五、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第五节存货盘盈盘亏

一、账户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盘盈时,记贷方;盘亏时,记借方。

2.查明原因处理时,冲减相反方。

二、非常损失的处理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借:

营业外支出

贷:

产成品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第五章对外投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对外投资分类、短期投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

了解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

[重点及难点]

1.短期投资的核算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3.长期债权投资核算

4.实际利率摊销法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外投资概述

一、对外投资的分类

二、对外投资的核算要求

 

第二节短期投资

本节主要介绍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的核算。

一、有价证券的购入

1.短期股票投资

借:

短期投资—股票投资购入成本=买价+手续费+佣金+印花税

应收股利所购股票中包含的股利(不能计入成本)

贷:

银行存款

2.短期债券投资

借:

短期投资—债券投资同上

应收利息所购债券中不能计入成本的利息

贷:

银行存款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二、有价证券的出售

1.短期股票出售

借:

银行存款出售所获价款=售价-印花税-手续费

贷:

短期投资—股票投资按购入成本注销账面价值

应收股利扣除所含股利

投资收益收益贷记;损失借记

2.短期债券出售同上

借:

银行存款

贷:

短期投资—债券投资

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三、有价证券出售前的收益

1.取得现金股利

借:

银行存款

贷: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2.取得债券利息

借:

银行存款

贷: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3.应计入本期而尚未收到的债券利息

借:

应收利息

贷: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四、有价证券的期末计价

1.成本法

2.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若成本低于市价,则不作调整

若市价低于成本,则借:

投资收益

贷: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若调整后的短期投资市价又回升,则借: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

投资收益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种类

二、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三、长期投权投资核算的账户设置

1.“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四、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1.现金投资的成本=投资款+税金+手续费

2.非现金投资成本=资产的公允价值+税费

五、长期投票投资的核算

(一)成本法

1.投资发生时借: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买价+税金+手续费

贷:

银行存款

2.宣告发放股利时借:

应收股利

贷: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清算股利

3.发生损失可能导致长期投资低于账面价值时

借: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贷: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二)权益法

1.投资发生时借: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

贷:

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2.宣告发放股利时借: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贷: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净利润的权益份额

借:

应收股利股利份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3.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借: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净利润的权益份额

—股权投资差额成本低于权益份额的摊销

贷: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成本高于权益份额的摊销

4.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核算(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外币折算差额)

借: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准备)

贷:

资本公积

(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互转换

(四)长期股票投资的处置

借:

银行存款处置收入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注销

贷: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注销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六、其他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一)现金投资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贷:

银行存款

(二)固定资产投资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累计折旧

贷:

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

(三)原材料和无形资产投资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评估确认价值+增值税

营业外支出评估价值小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

原材料

无形资产

应交税金

资本公积评估价值高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四)投资收回

借:

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累计折旧

 

第四节长期债权投资

本节主要介绍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券。

一、债券购入的核算

1.不含利息

借: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以面值入账

—债券投资(溢折价)溢价

财务费用税金+手续费

贷:

银行存款购入价格+税金+手续费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溢价

2.含利息

借: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以面值入账

—债券投资(溢折价)购入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

银行存款发行价格+实际利息

二、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

(一)直线法

此种方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内平均摊销。

溢价的摊销借:

应收利息

贷: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折价的摊销借:

应收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

贷: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二)实际利率法

三、收回本息的核算

1.到期收回时,借:

银行存款

贷: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2.提前收回本息时,借:

银行存款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

贷: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债券投资(溢折价)

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四、可转换债券的核算

借:

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投资(溢折价)

贷: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投资(面值)

—可转换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可转换债券投资(溢折价)

五、其他债权投资的核算

1.发放贷款时,借:

长期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本金)

贷:

银行存款

2.每期计息时,借:

长期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

投资收益—其他债权投资收益

3.到期收回本息时,借:

银行存款

贷:

长期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本金)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其他债权投资收益

 

第六章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掌握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固定资产修理与改扩建的核算以及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重点及难点]

1.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核算

2.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3.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

一、固定资产的性质

1.一次性投资,分期收回,价值较高;

2.使用期限大都在一年以上,科技含量较高;

3.价值双重存在,要分期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按使用情况分,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

3.按所有权分,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

1.原始价值:

是指购建的全新固定资产在达到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全部耗费的货币表现。

(买价+增值税+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

2.重置价值:

是指在当前条件下,重新购置同样全新固定资产所需用的全部耗费的货币表现。

3.折余价值:

原值-已提折旧

四、固定资产核算的账户设置

1.“固定资产”

2.“累计折旧”

3.“工程物资”

4.“在建工程”

5.“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固定资产清理”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增加

一、购入的核算

(一)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1.全新,借:

固定资产原值

贷:

银行存款

2.旧的,借:

固定资产重置价值

贷:

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原值与净值的差额

(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购入时,借:

在建工程购买成本=买价+包装运杂费

贷:

银行存款

2.支付安装费时,借:

在建工程安装实际成本

贷:

银行存款

3.工程完工时,借:

固定资产重置价值

贷:

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原值与净值的差额

参看练习册61页习题1

二、自行建造的核算

(一)采用自营方式建造

1.购入工程用材料时,借:

工程物资

贷:

银行存款

2.领用材料时,借:

在建工程—××工程

贷:

工程物资

3.负担职工工资,借:

在建工程—××工程

贷: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4.支付其他支出,借:

在建工程—××工程

贷:

银行存款

5.负担长期借款利息,借:

在建工程—××工程

贷:

长期借款

6.领用本企业产品时,借:

在建工程—××工程

贷:

产成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7.辅助生产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时,

借:

在建工程—××工程

贷:

生产成本

应交税金

8.报废残料时,借:

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在建工程—××工程(或营业外支出)

贷:

在建工程—工程支出

9.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借:

固定资产

贷:

在建工程—××工程

(二)采用出包方式建造

1.预付工程款时,借:

在建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