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878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docx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

各类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

一、成片树林的整形修剪

成片树林的修剪整形,主要是维护树木良好的干性和冠形,解决通风透光条件,修剪一般比较粗放。

对于有主干领导枝的树种(如杨柳等)组成的片林,修剪时注意保留顶梢,以尽量保持中央领导干的生长势。

当出现竞争枝(双头现象),只选留一个,如果领导枝折断,应选一强壮侧生嫩枝,扶立代替主干延长生长,培养成新的中央领导枝。

适时修剪主干下部侧生枝,逐步提高分枝点。

分枝点的高度应根据不同树种、树龄而定。

对于一些主干很短,但树已长大,不能在培养成独干的树木,也可以把分生的主枝当做主干培养,逐年提高分枝,呈多干式。

对于大面积的人工松柏林,常进行人工打枝,即将生长在树冠下方的衰弱侧枝剪除。

打枝的多少应根据栽培目的及对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而定。

一般认为打枝不能超过树冠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二、行道树和庭荫树的整形修剪

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整齐列植的树木,每条道路上树种相同。

城市道路行道树主要作用有城市遮阴、美化街道和改善城区小气候等。

行道树要求枝条伸展,树冠开阔,枝叶浓密。

行道树一般使用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主干高度要求2.5-6m之间,行道树上方有架空线路通过的干道,其主干的分枝点高度,应在架空线路的下方,而为了车辆行人的交通方便,分枝点不得低于2-2.5m。

城郊公路及街道、巷道的行道树,主干高可达4-6m或更高。

定植后的行道树要每年修剪扩大树冠,调整枝条的延伸方向,增加遮阴保湿效果,同时也应考虑建筑物的采光问题。

行道树树冠形状依栽植地点的架空线路及交通状况决定。

在架空线路多的主干道上及一般干道上,常采用规则性树冠,修剪整形成杯状形、开心形等立体几何形状。

在机动车辆少的道路或狭窄的巷道内,可采用自然式树冠。

行道树定干时,同一条干道上分枝点高度应一致、整齐划一,不可高低错落,影响美观与管理。

1、几何形体行道树的修剪

1.1杯状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杯状形行道树具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之”的冠形,主干高在2.5-4m。

整形工作是在定植后的5-6年内完成。

以法桐为例,春季定植时,于树干2.5-4m处截干,萌发后选3-5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与主干成45°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梳枝,冬季对主枝留80-10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并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其均匀生长;第二年夏季在剥芽疏枝,如幼年法桐顶端优势较强,在主枝呈斜上生长时,其侧芽和背下芽易抽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为抑制剪口处侧芽或下芽转上直立生长,抹芽时可暂时保留直立主枝,促使剪口芽侧向斜上生长;第三年冬季于主枝两侧发生的侧枝中,选1-2个为延长枝,并在80-100cm处再短剪,剪口芽仍留在枝条侧面,疏除原暂时保留的直立枝、交叉枝等,如此反复修剪,3-4年后即可形成杯状形树冠。

骨架构成后,树冠扩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发侧生枝,内堂枝可适当保留,增加遮阴效果。

上方有架空线路时,勿使枝条与线路触及,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靠近建筑物一侧的行道树,为防止枝条扫瓦、堵门、赌窗,影响室内采光和安全,应随时对过长枝条进行短截修剪。

生长期内要经常进行抹芽,抹芽时不要损伤树皮,不留残枝。

冬季修剪时应把交叉枝下垂枝、枯枝、伤残枝及背上直立枝等一一截除。

1.2开心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多用于无中央主轴或顶芽能自疏的树种,树冠自然展开。

定植时,将主干留3m或者截干。

待春季发芽后,选留3-5个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匀的侧枝进行短剪,促进枝条生长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

生长季节注意将主枝上的芽抹去,只留3-5个方向合适、分布均匀的树枝。

来年萌发后选留侧枝,使全部共留6-10个,使其向四方斜生,并进行短截,促发次级侧枝,以使冠形丰满、匀称。

2、自然式冠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在树木有任意生长的条件,但不妨碍交通和其他公用设施的情况下,行道树多采用自然式冠形,如塔形、卵圆形、扁圆形等。

2.1中央领导干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这类行道树主要是一些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如杨树、银杏、水杉、圆柏、雪松、枫杨等。

中央领导干形的行道树分枝点的高度按树种特性及树木规格而定,栽培中要保护顶芽向上生长。

郊区多用高大树木,分枝点在4-6m以上。

主干顶端如受损伤,应选择一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或在壮芽处短截,并把其下部的侧芽抹去,抽出直立枝条代替,避免形成多头现象。

阔叶类树种如毛白杨,不耐重抹头或重截,应以冬季疏剪为主。

修建时应保持冠与树干的适当比例,一般树冠高占3/5.树干(分枝点以下)高占2/5、在快车道旁的分枝点高至少应在2.8m以上。

注意最下的三大主枝上相位置要错开,方向匀称,角度适宜。

要及时剪掉三大主枝上最基部贴近树干的侧枝,并选留好三大主枝以上其他各主枝,使其呈螺旋形往上排列。

再如银杏,每年枝条短截,下层枝应比上层枝留的长,萌生后形成圆锥状树冠。

成形后,仅对枯病枝、过密枝疏剪,一般修剪量不大。

2.2多领导干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这一类行道树树种的主干性不强,如旱柳、刺槐、白蜡、榆树等,分枝点高度一般为2-3m,留5-6个主枝,各层主枝间距短,使其自然长成椭圆形或扁圆形的树冠。

每年修剪主要对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虫枝和伤残枝等。

庭荫树一般栽植在公园(或庭院)的中心、建筑物周围或南侧、园路两侧,具有庞大的树冠、挺秀的树形、健壮的树干,能造成浓阴如盖、凉爽宜人的环境。

一般来说,庭荫树的树冠不需要专门的整形,而多采用自然树形。

但由于特殊的要求或风俗习惯等原因,也有采用人工式整形或自然和人工混合式整形的。

庭荫树的主干高度应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一般无固定的规定,主要视树种的生长习性而定。

庭荫树的树冠与树高的比例大小,视树种及绿化要求而异。

孤植的庭荫树树冠以尽可能大些为宜,以最大可能的发挥其遮阴和观赏效果,而且对一些树干皮层较薄的种类,如七叶树、白皮松等,可有防止烈日灼烧树皮的作用,一般认为,庭荫树的树冠以占树高的2/3以上为佳,不小于1/2为宜;如果树冠过小,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及健康状况。

庭荫树在具体修剪时,除人工形式需每年用较多的劳动力进行休眠期修剪整形以及夏季生长期修剪外,对自然式树冠则只需每年或隔年将病枯枝,扰乱树形的枝条,基部发生的枝以及主干上由不定芽发长的冗枝等一一剪除,对老弱枝进行短剪,给与刺激使之增强生长势。

三、花灌木与小乔木的整形修剪

花灌木与小乔木的修剪整形需依据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长势强弱及其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修剪与整形。

按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可分为以下几类修剪整形方式:

1、观花类的修剪与整形

1.1根据树势强弱修剪与整形

幼树生长旺盛,以整形为主,宜轻剪。

直立枝、斜生枝的上位芽在冬剪时应剥掉,防止生长直立枝。

一切病虫枝、干枯枝、认为破坏枝、徒长枝等用疏剪方法剪去。

从生花灌木的直立枝,选择生长健壮的加以轻摘心,促其早开花。

壮年树木应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促使多开花。

休眠期修剪时,在秋梢以下适当部位进行短截,同时逐年选留部分根,并疏掉部分老枝,以保证枝条不断更新,保持树形丰满。

老弱植株以更新复壮为主,采用中短截的方法,使营养集中于少数腋芽,萌发壮枝,及时疏删细弱枝、病虫枝和枯死枝。

1.2根据季节修剪与整形

落叶花灌木依修剪时期可分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花后修剪)。

冬季修剪一般在休眠期进行。

夏季修剪在花落后进行,目的是抑制营养生长,增加全株光照,促进花芽分化,保证来年开花。

夏季修剪宜早不宜迟,这样有助于控制徒长枝的生长。

若修剪时间稍晚,直立涂长枝已经形成。

如空间条件允许,可用摘心办法使其生出二次枝条,增加开花枝的数量。

1.3根据花灌木生长和开花习性修剪与整形

(1)早春开花,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二年生枝条上的花灌木。

如连翘、榆叶梅、碧桃、迎春、牡丹等灌木是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温时段进行花芽分化,经过冬季低温阶段于第二年春季开花。

因此,应在花残后叶芽开始膨大尚未萌发时进行修剪。

修剪的部位依植物种类及纯花芽或混合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连翘、榆叶梅、碧桃、迎春等可在开花枝条基部留2-4个饱满芽进行短截。

牡丹则仅剪除残花即可。

(2)夏秋季开花,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当年生枝条上的花灌木。

如紫薇、珍珠梅等是在当年萌发枝上形成花芽,因此应在休眠期进行修剪。

将二年生枝基部留2-3个饱满芽或一对对生的芽进行重剪,剪后可萌发出一些茁壮的枝条,花枝会少些,但由于营养集中会产生较大的花朵。

有些灌木如希望当年开两次花的,可在花后剪除残花及其下2-3个芽,刺激二次枝条的发生,适当增加肥水则可二次开花。

(3)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多年扩枝上的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虽然花芽大部分着生在二年生枝上,但当营养条件合适时多年生的老干亦可分化花芽。

对于这类灌木中进入开花年龄的植株,修剪量应较小,在早春可剪除枝条先端枯干部分,在生长季节为防止当年生枝条过旺而影响花芽分化时可进行摘心,使营养集中于多年生枝干上。

(4)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开花短枝上的花灌木。

如西府海棠等,这类灌木早期生长势较强,每年自基部发生多数萌芽,自主枝上发生大量直立枝,当植株进入开花年龄时,多数枝条形成开花短枝,在短枝上连年开花。

这类灌木一般不大进行修剪,可在花后剪除残花,夏季生长旺时,将生长枝适当进行摘心,抑制其生长,并疏剪过多的直立枝、徒长枝。

(5)一年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花灌木,如月季,可在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进行短剪或回缩强枝,同时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并生枝、弱枝及內膛过密枝。

寒冷地区可进行强剪,必要时进行埋土防寒。

生长期可多次修剪,可于花后在新梢饱满芽处短剪。

剪口芽很快萌发抽梢,形成花蕾开花,花谢后再剪,如此重复。

2、观果类的修剪与整形

观果灌木的修剪期和方法与早春开花的种类大体相同。

但需特别注意及时疏除过密的枝条,确保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促进果实着色,提高观赏效果。

为提高结实率,一般在夏季常采用环状剥皮、疏花、疏果等修剪措施。

观果类灌木种类丰富,如金银木、枸杞、火棘、沙棘、铺地蜈蚣、南天竹、石榴、金桔、南蛇藤等。

3、观枝类的修剪与整形

观赏枝条的灌木如红端木、金枝柳、金枝槐等,一般冬季不做修剪整形,可在早春萌芽前重剪,以后轻剪,以促使多萌发枝条,以便冬枝充分发挥观赏作用。

这类灌木的嫩枝颜色鲜艳,老枝颜色一般较暗淡,除每年早春重剪外,应逐步疏除老枝,不断更新。

4、观叶类的修剪与整形

观叶灌木有观早春叶的,如黄连木等;有观秋叶的,如黄栌等;还有常年叶色均为异色的,如金叶女贞、紫叶李、金叶圆柏等。

其中有些种类的花也很有观赏价值,如紫叶李,以后进行轻剪,以便萌发更多的枝和叶。

5、萌芽力极强或冬季易干梢类的修剪与整形

这类灌木如胡枝子、荆条及醉鱼草等,可在冬季自地面剪去,使来春重新萌发更多新枝。

四、攀缘植物类的整形修剪

为充分利用城市的绿化空间,近年来人们愈来愈重视垂直绿化。

由于垂直绿化是通过攀缘植物来实现的,故垂直绿化的特点实质上也反应攀缘植物自身的特点。

攀缘植物时蔓生植物,无一定形状,为使植物按照绿化要求合理配置,并培育成牢固的形体骨架,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

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修剪则是在整形的基础上疏除或短截植株某些枝蔓部分,从而起到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作用。

攀缘植物的整形要根据设计意图进行。

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有主干式的品种

幼苗定植后,主干留10cm剪断;春季萌芽抽枝后,留3-4个芽形成侧蔓并做扇形引缚。

夏季可在各级枝蔓上留一定长度后反复摘心。

冬季剪除瘦弱顶梢,并在最后一级侧蔓上留7-8个芽剪截,以促使多生枝蔓,逐步布满架面空间,形成自然扇形。

2、无主干式的品种

幼苗定植后,常在植物基部直接生出几个主蔓,可留3-4根,按照上述办法摘心、修剪、引缚,便形成无主干式自然扇形。

许多墙面攀附品种如爬山虎、五叶地锦等,甚至不用人为引导和修剪摘心就能自然长成这种形式。

五、绿篱、色块和色带的整形修剪

绿篱是选用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栽植而成,起防范、美化、组织交通和分隔功能区作用的绿化形式。

适宜做绿篱的植物很多,如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侧柏、小龙柏、冬青、火棘、野蔷薇等。

绿篱的高度依其防范对象来决定,有绿墙(160cm以上)、高篱(120-160cm)、中篱(50-120cm)和矮篱(50cm以下)。

绿篱进行修剪,既为了整齐美观,增添园景,也为了使篱体生长茂盛,长久不衰。

1、绿篱的修剪形式

1.1自然式绿篱的修剪与整形

自然式绿篱一般可不进行专门的修剪和整形措施,仅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将病老枯枝剪除即可。

自然式绿篱主要是绿墙、高篱和花篱采用较多。

修剪时只要适当控制高度,并疏剪病虫枝、干枯枝、任枝条自然生长,使其枝叶相接紧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即可。

可用于防范的枸骨、火棘等绿篱和蔷薇、木香等花篱一般以自然式修剪为主。

开花后略加修剪使之继续开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虫枝。

但对蔷薇等萌发力强的树种,盛花后也可进行重剪,可使新枝粗壮,篱体高大美观。

1.2整形式绿篱的修剪与整形

中篱和矮篱常用于草地、花坛镶边,或组织人流的走向这类低矮绿篱需要定期进行专门的修剪整形工作。

(1)整形式绿篱的形式

整形式绿篱的形式。

整形式绿篱的形式各式各样。

目前在园林绿化中多采用几何图案式修剪整形,如矩形、梯形、篱面波浪形等;也有修剪成高大的壁篱式,给雕像。

山石。

喷泉等景观做背景用或将绿篱本身作为景物。

整形式绿篱在栽植的方式上,通常多用直线形,但在园林中为了特殊的需要,例如需方便于安放座椅、雕像等物时,亦可裁成各种曲线或几何形。

在剪整时,立面的形体必须与平面的栽植形式相和谐。

此外,在不同的地形中,运用不同的整剪方式亦可收到改造地形的功效,这样不但增加美化效果,而且对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亦有着很大的实用意义。

(2)整形式绿篱的修剪与整形的方法

绿笆种植后剪去高度的1/3-1/2,修去平侧枝,统一高度和侧面,促使下部侧芽萌发生成枝条,形成紧枝密叶的矮墙,显示立体美。

绿篱每年最好修剪2-4次,使新枝不断发生,更新和替换老枝。

整形绿篱修剪时,顶面与侧面兼顾,不应只修顶面不修侧面,这样会造成顶部枝条旺长,侧枝斜出生长。

从篱体横断面看,以矩形和基大上小的梯形较好,下面和侧面枝条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生长茂盛,不易发生下部枝条干枯和空凸现象。

组字、图案式绿篱,一般用长方形,要求边缘菱角分明,界限清楚,篱带宽窄一致,每年修剪次数应比一般镶边、防范的绿篱多,枝条的替换、更新时间应短,不能出现空秃,以保持文字和图案的清晰。

用植物修制成的鸟兽等立体造型,为保持其形象逼真,不能任枝条随意生长而破坏造型,应每年多次修剪与整形。

在整形式绿篱的剪整中,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可随手修剪既能达到整齐美观的要求,不熟练的则应先用线绳定型,然后以线为界进行修剪。

2、绿篱的更新

绿篱的栽植密度都很大,无论怎样精心地修剪和养护,随着树龄的增长,最终都无法控制在应有的高度和宽度内保持美观,从而失去规整的状态,因此绿篱需要定期更新。

对于常绿阔叶树种绿篱,其萌发力和成枝力都很强,当他们年老变形后,可以用平茬的方法来促使萌发新梢。

方法是不留主干或只留很矮的一段主干,主干一般保留30cm左右,这样抽发的新枝在一年中可以长成绿篱的雏形,两年左右即可恢复原来的篱体形态;对萌发力一般的种类也可以通过逐年疏除老干的方法更新,由于常绿叶类绿篱一般很难更新复壮,只能将他们全部挖掉,另植新株,重新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