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5833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docx

明代家具风格特征

9中国家具鼎盛风格的形成过程

中国家具和其它文明一样,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到明清两代王朝时期,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艺术价值,达到鼎峰。

基于实用需要的漆木家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

一方面以宫廷家具为代表的高档型家具由明朝时期的造型素雅简洁、设计科学合理,到清朝时期的追求装饰华美和做工繁细,甚至发展为一味讲求雕磨工艺和富丽的装饰技巧,而在形体设计上却显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气,成为与实用需要相脱离的纯工艺型陈设品和奢侈品。

另一方面,以平民大众为基础的普通漆木家具则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特色,注重简便、实用的造型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装饰工艺,处处体现着民用家具的质朴、古拙,反映了劳动阶层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

9.1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

9.1.1社会背景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手工业和农业不断发展,商业和城市经济也相应繁荣。

纺织、炼铁、制盐、制瓷、采煤、造船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当时的制瓷业已非常发达,江西景德镇已成为当时的瓷业中心,制瓷技术与工业也大大地超越前朝,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也驰名于海外,成为国外贸易的主要产品。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及与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足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由于手工业、农业的生产需要,自然科学特别是生产技术也随之得以发展,因而涌现了一批有关农业、水利、冶炼、建筑、家具、交通工具、化学等方面的专门著作。

这些理论著作指导着社会实践,提高了各行业的生产,并促进它们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住宅建筑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特别是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住宅,更是辉煌豪华。

劳动人民所建造的这些民间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还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格,放射出夺目的异彩(胡文彦,1988)。

9.1.2住宅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大、中小城市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

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官僚地主等为了显示其富豪及其男女仆裨之多,宾客往来之频繁,都需要大量的房屋和活动场所。

骄奢淫逸的生活,需要有不同用途的建筑和观赏性建筑。

并且在当时,人们己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建筑与家具的关系,一般认为建筑是表,家具是里,是充实建筑的具体内容和完成建筑功能的具体条件。

随着住宅建筑的发展,不论是统治阶级、地主富商,还是城市平民,都需要大量的家具。

从而影响和推动了家具的发展。

9.1.3园林

大修园林也成了当时统治阶层腐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花园一般靠近住房或接近住宅,形成一个建筑群。

厅堂轩馆、亭台楼阁、假山池塘,这些园林不仅数量众多,种类繁杂,而且建筑物的位置、形体、尺度、比例等艺术处理,都要根据其功能的要求有所变化。

由于建筑物在园林中占主要位置,相应地就需要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家具。

所以说,园林的发展促进了家具的发展(刘森林,1999)。

9.1.4海外贸易

明朝为了与中亚沟通商业,曾出使各国了解政治、经济情况,随之也进行了贸易与外交活动,特别是与盛产木材的南洋间的关系比中亚更为密切。

由于海外贸易的发达,东南亚的热带硬木大量输入中国,使得家具的零部件截面变小,并开始应用精密的卯樵结构。

在高级家具中,由硬木家具取代了漆绘家具。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在北京、苏州、扬州、宁波、广州等地形成了家具生产中心。

9.1.5家具书籍的出现

我国古代家具大师,首屈一指的当为鲁班,他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

从春秋时代起,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变迁,到了明朝后才把鲁班一生的实践总结成一部伟大的科学理论著作—《鲁班经》。

它是由当时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午荣汇编。

《鲁班经》分为建筑与家具两部分。

它是一部建筑的营造法式和家具制造的经验总结。

《鲁班经》一书的问世,对明式家具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都起了推动作用。

《髯饰录》是我国明代黄成(号大成,生于隆庆年间,新年平沙人。

是一名漆工)所撰,是我国仅存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

在文震亨所编的《长物志》卷六中,对椅、凳、机、几、方桌、书桌、橱、床、榻;架、箱、屏等,都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同时对家具的式样及用材,也给予了优劣雅俗的评语。

这些专门书籍的出现,丰富了家具制作理论,指导了家具设计,对其制作与生产,都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

总之,明式家具是在上述诸种条件之下形成的。

特别是政治上的暂时稳定和经济上的恢复与发展,是明式家具得以成熟的主要条件。

这一时期的家具在总结宋、元家具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家具用材极为讲究,在造型设计和形体结构上更加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上则形成了精细、雅致、秀美的时代特色。

因此,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阶段,是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典范。

她所具有的独特魁力不仅在于她的形体美、做工美和装饰美,而且在于她蕴藏着一种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极具特色的东方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艺术的表现形式很有时代性,她不仅注重材料的质地、颜色和纹理,而且善于运用线条的起伏变化和构件的精巧设计来体现家具的简洁明快和典雅柔美;她所体现的工艺风格已成为传统家具艺术的划时代标志,她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中国家具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并在世界家具艺术体系中独树一帜,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以至于被国外学者盛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常说的“明式家具”,通常是指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生产的、具有鲜明工艺特色和制作风格,在家具发展过程中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典型家具群体。

9.2明式家具的风格特征

明式家具在历史的长河里总结了历代匠师们的智慧与创造,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放射出灿烂的异彩,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式家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9.2.1造型简炼,以线为主

总结我国历代家具的造型,都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大体是古时简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渐渐趋于繁杂。

明式家具造型则简炼质朴,比例匀称,线条雄劲,以线为主。

在明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等,都可以看到其造型的特点。

(l)比例匀称,尺度适宜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主要基础。

明式家具对于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问题,处理得比较恰当,充分体现出比例和尺度适宜的特点及与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

如一张官帽椅,上半部(靠背)与下半部(坐高)形成了很恰当的高矮比例关系。

上半部的高度是根据人坐时的脊椎而定,下半部是根据人的下肢而定,而搭脑的高度与人的颈部平齐,头部正好搭靠上面。

靠背的曲率是依据人体坐时的脊椎曲线而定,靠背的曲线和背的高度,都是为了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坐高也是如此。

至于靠背的宽度也是很讲究的,若靠背过宽,显得沉闷窒息,若靠背过窄,显得脆弱纤细、一触即毁。

对于过窄的靠背,采用在靠背两边加上牙条、在搭脑与后腿交角处加上牙头的结构来加宽靠背,同时也加强其强度。

总之,靠背的宽窄,扶手的粗细,座面的高低等,都在人体舒适,结构科学,用材合理的条件下,对长短、曲直、宽窄、高低、粗细、大小等进行权衡比例,使之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稳重挺拔收分有致

我国家具与建筑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和一脉相承的制作方法。

明式家具的立木支柱(腿子)与横档(帐子)连接,吸收了建筑中大木结构的特点,有类似建筑的棵、仿、柱子和替木牙子等部件。

在椅凳、几案、橱柜、台架等都可以见到“收分”,明式家具腿部收分的不同是根据腿的长短而定的。

腿架部位从下端到上端渐渐的收置,并且各腿下端比上端渐渐的纹细,并向外略侧(侧角),使家具既有挺拔向上之式,又有安定稳重之感。

(见图9-2)(李宗LlJ,2001)。

(3)以线为主,线型丰富

明式家具的造型,除简炼质朴,比例匀称外,家具的线脚,也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它吸收了青铜器、陶瓷等其它工艺美术的线脚,经过匠师们的融汇贯通,在传统技法上提炼成简炼挺拔、流畅刚劲的特殊线脚,起着一定的作用。

明式家具的线脚种类很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有:

文武线、竹板线、碗口线、挖角线、阳凹线、活线、半凹线(泥鳅背)、凹线、阳线、鱼即鱼背线、双螂鱼线、芝麻梗、方线、皮条线、半混面单边线、双混面单边线、凹面梅花瓣线、平面双皮条线等。

明式家具不以繁缉的花饰取胜,而着重在造型中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线脚来体现造型的完美,这是明式家具造型的另一特点之一。

现从以下几方面看线型的作用:

①搭脑:

官帽椅、灯挂椅、交椅等椅子的搭脑是运用了多种自由曲线所组成的。

交椅的搭脑、靠背扶手浑然一体,雄劲生动。

(见图9一3)(胡文彦,1988)。

另外扶手,矮姥的曲线也是流畅自如、长短宽窄有变化的。

②腿部:

腿的线脚也丰富多彩。

明式家具一般圆脚居多,但其腿的上下粗细变化自然,流畅秀丽。

有的座面以上的后腿用圆形,坐座面以下用外圆内方形,显得线脚变化多样。

③脚部:

脚部的形状变化,有的根据腿的形状或圆或方,上下一致的延续下来;有的则是腿部上端需留出榫头,与攒边的格角部分交接,使脚部收进而腿部突出,随之,这条曲线产生了向里勾与向外翻的式样,形成所谓的内翻“马蹄脚”和外翻“马蹄脚”。

这条由直线过渡成曲线的马蹄脚,衔接得非常自如流畅,光挺有力,好似抛出的绳索急速收回,尤如奔马勒疆之势,它在明式家具中屡见不鲜。

这种向里勾的马蹄脚在架子床、罗汉床、机凳、几、桌案等家具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见图9一4)(阮长江,2001)。

9.2.2做工精细结构严谨

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是非常科学的,它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大木结构的优点,做法巧妙灵活,牢实耐用,经过了几百年的变迁,流传至今仍很坚固,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

例如,不用鱼胶结构而达到严谨就是一个具体表现。

此外,攒边作法也是一个科学创造。

把心板镶入用45°格角榫组成的有通槽的边框之内,使边框与心板牢固的成为一体,使中央的心板有了伸缩的余地,既防止了因空气干湿变化而造成的涨裂现象,又可避免截板纹外露,造成色泽和纹理不美的缺陷。

所以说,卯榫结构是我国明式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卯榫种类:

格角榫、综角榫、明榫、闷榫、通榫、半榫、抢角榫、托角榫、长短榫、勾挂榫、燕尾榫、穿带榫、夹头榫、削丁榫、走马榫、盖头榫、独出榫、穿鼻榫、马口榫、独个榫、套榫、穿榫、挂榫等。

以上结构类型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的接合:

平板拼合;平板角接合、横竖材丁字形接合;直材或板条角接合;直材交叉的接合:

弧形短材的接合;格角榫攒边;攒边打槽装板。

上部构件的接合:

腿与边抹的结合;腿与帐子、矮姥与掐子花与面子(或牙子)的接合;霸王帐与腿及面子的接合;腿贯穿面子的接合;各种角牙与横竖材的接合。

下部构件的接合:

腿与托泥的接合;腿与座墩的接合。

各类接合形式见图9一5(李宗山,2001;唐开军,2001;王世襄,1999)。

9.2.3装饰手法丰富多样

(1)装饰与结构相结合

明式家具的装饰与结构是一致的。

牙头、牙条、卷口、花饰和雕刻不是另外的附加物,而是与整体融汇在一起,成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运用多种牙头和牙条,如替木牙子、托角牙子、云拱牙子、云头牙子、坐角牙子、马背牙子、权隔牙子、悬鱼牙子,以及吊挂嵋子、搜空嵋子等。

这些富有装饰性的各种各样的牙子,不仅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支撑重量,加强牢固的作用。

在四周边框之间,采用造型简炼,富有变化的各种券口,如壶门券口、鱼肚券口、椭圆券口、长方券口、圆形券、海棠券口等,发挥了装饰与结构统一的作用。

此外,还有挡板,形式有云头、灵芝、万字、草龙、葫芦、灯笼等。

明式家具的装饰,没有虚设的或单纯的装饰,它的一招一式都与结构有关,可以说,装饰与结构的结合是明式家具的又一特点之一(李宗山,2001;阮长江,2001)。

(2)局部雕镂,突出风格

我国的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题材和技法丰富多彩。

到了明末,木雕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时期。

木雕艺术的发展与建筑的发展和明式家具的兴旺是分不开的。

在明式家具中,常以很小的面积,饰以精微雕镂,点缀在最适当的部位上,与大面积的素件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家具整体显得明快简洁。

雕刻的题材相当广泛,在家具上应用的有(林东阳,2001,吕九芳,20。

濮安国,2001):

植物一一灵草、柿子、牡丹、玉兰、秋海棠、荷花、石榴、松竹梅、葫芦、菊花、秋葵、慈菇、桃子。

(见图9一7)。

其它一一间柱、栏杆、玉环、锦纹、绳纹、凤纹、云头、云水等。

(见图9一8)。

明式家具中的木雕构图,多是采用对称与均衡图案,形象生动活泼、神态自若。

明式家具的雕刻有浅浮雕、深浮雕、阳刻、阴刻等。

但雕刻形式主要是以线刻和浮雕为主。

它的风格特征概括起来是:

线条挺秀,健而不硬,柔而不弱,洗练利落,刀法简炼,层次分明,转折灵活,光滑润泽;虚实相称,疏密适度,造型完整,形象生动。

(见图9一9)(林东阳,2001)。

(3)金属饰件增生风采

使用金属饰件是明式家具装饰的又一个特点。

在柜、箱、橱、椅、交机等家具上,根据功能要求,配置金属饰件。

这些金属饰件中,所用铜最多。

它们种类繁多,用处很广,造型也丰富多彩,因而使质地优美的木材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明式家具的铜饰件有:

合页(铰链)、抢角、画页、提手、钮头、吊牌、环扣等,均为白铜所制。

这些饰件起到了保护家具的作用,如箱子的抢角和桌案的脚,橱、柜、箱、闷户橱的面页、合页、提手、环扣等,不仅发挥了良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增强家具性能的作用。

尤其是在大面积的柜橱上,配置白铜饰件,形成了不同质感,不同色彩,不同体量的对比,使闪烁发光的铜饰件,在花梨木、紫檀木等所制作的家具上,放射出奇异的色彩,明亮似锦。

铜饰件的式样也是种类繁多和千变万化的,有圆型、长方形、如意形、海棠形、环形、桃形、葫芦形、蝙蝠形等。

(见图9一10)(李宗山,2001;王世襄,1999)。

这些富有民族色彩的金属饰件,至今在广大城乡中还大量存在,深受人民喜爱。

9.2.4用材讲究质地优美

选用优质木材制造家具,是古今中外从事家具制造的人们所熟知的。

从明式家具的用材中,可以见到,我国家具用材的范围很广,选料、配料的技术非常高超,经验也很丰富(李宗山,2001;王世襄,1999)。

(1)木材

明式家具的用材,可分为硬木与紫木两大类。

硬木包括紫檀木、铁力木、花梨木、鸡翅木、红木、乌木等。

柴木包括楠木、榆木、据木、樟木、柞木、核桃木等(柴木是指一般中硬性木材,不包括松、柏、杨、柳等)。

上等的明式家具主要采用稀有的黄花梨、紫檀等硬木作原料,由于这类木材十分昂贵,所以在设计制作时惜木如金,不仅用料讲究,而且做工精细,每一块木料都是在深思熟虑后才动手制作,件件堪称艺术精品。

因此,人们在欣赏明式家具时,不仅为其优美的造型和素雅的装饰所折服,而且常常惊叹于它的用料简洁和准确。

(2)石材

大理石:

大理石产于云南大理苍山,白如玉黑如墨者为贵,微白带青、微黑带灰者为下品。

白质绿章与白质黄纹者,纹理多呈山形人物飞禽走兽之形。

白质青章呈山水者名春山,绿章者名夏山,黄纹者名秋山。

石纹美妙富于变化的春山、夏山为最佳,秋山次之。

永石:

永石即祁阳石或称祁石,出于湖北祁阳县,质不坚。

色好者有山水日月、人物形象,但多是以刀刮成,不是自然产物,用手摸就能发现。

永石有紫花和青花之分,青花比紫花美。

永石板材可镶桌面,大的可制屏风。

土玛瑙:

土玛瑙产于山东衰州沂州县,花纹如玛瑙,红多而细润,石面有胡桃花者最好,大云头花及缠丝的差之,还有红白花鹿纹等。

南阳石:

南阳石有纯绿花、淡绿花、油色云头花等。

此石性坚,极细润,锯板可嵌桌、面、屏风等。

另外还有红丝石、川石、湖山石、竹叶玛瑙石等。

明式家具用优美的石材嵌镶桌而、屏风、形成独特风格。

(3)附属用材

明式家具的用材,除了木材之外,还有棕、藤、绳、竹片等附属用材,它也是明式家具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一部。

明式家具的类型

明式家具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按照家具的功能不同,归纳起来可:

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屏座类。

现分述如下(陈增弼,1982):

(1)椅凳类有机凳、长凳、坐墩、交机、椅。

机凳:

凳子在古代主要是上床用的一种工具一一凳具,相当于脚踏。

凳、机,墩都是没有靠背的坐具,按现在的习惯都可称为凳子。

也有把方凳和圆凳统称为机凳的,然而长形板凳则无机凳之称,这也是机与凳的根本区别

机凳是普通的家具,上至官宦下至平民,都可以有。

当然在用材和工艺上则有所不同,有榆木等一般木材的,也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楠木等贵重木材的;有全用木料制成,也有用台湾席衬板,硬心,或丝绳藤皮编织软心以及“以川柏为心,以乌木镶之”的,做工精细、梭角圆润平滑,不作雕饰。

长凳:

有板凳、春凳之分。

前者一般用硬杂木本色,七寸宽独板,作法与案同,四足起线,四周边加牙子,吊头,两端刻粗线条,三纹或如意纹。

春凳一般用硬杂木木色和刷色罩油,四边加牙子,吊头,攒边薄膛或藤心,与机凳做法相同。

坐墩:

在用材方面有木制、蒲制、藤制等。

木制坐墩多用高级木材,如紫檀木坐墩。

还有瓜墩、梅花墩、鼓凳。

交机(胡床):

交机也称胡床,交床,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马扎。

它是从北方少数民族那儿传到中原来的,是可以折叠,可以携带的轻便家具。

椅:

椅有如下多种样式。

灯挂椅一一从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宋墓壁画和河北拒鹿出土的两件宋代家具中,可以看到灯挂椅的形象。

灯挂椅圆腿居多,靠背板上承两端,挑出为一横梁,整体光滑,有的只在背板上雕一组简练的图案。

一般使用柴木制做,高级的则使用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等高级木材。

官帽椅—官帽椅的式样有四出头官帽椅、梳背式官帽椅等。

官帽椅中有比较特殊的一种,坐面为六边龟背形,有六足,扶手是八字式,坐宽与坐高的尺度适宜盘足与垂足。

用材方面,在民间多用柴木、刷色罩油。

仕宦之家则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硬木所制。

交椅一一是带靠背的马扎。

有轻巧扶手,可以折叠,游猎时携带方便。

花梨木制交椅,用鉴花铜片饰件,背板雕云龙和五岳直形,花纹金罩漆,足、腿及扶手处有云龙花牙子。

金交椅之称亦源于此。

圈椅一一俗名罗圈椅,是从交椅发展而来的。

圈椅上半部仍保持交椅的形式,坐有用丝绳和藤皮编织的,也有硬板的,背板中心有一组雕饰图案。

明清两代式样差别不大,惟明代在两扶手顶端或云头上雕花,还有背板上端突出圈外向后微卷的。

玫瑰椅—椅背的高度低于一般椅背,靠背与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其造型与比例有其独到之处。

明代玫瑰椅多圆足,方足圆棱者为清代作品。

明式家具常见椅凳形式见图9一11(王世襄,1999;阮长江,2001)。

(2)几案类

几:

炕几、条几、香几、茶几、花几。

炕几置于炕上,上面陈设陶瓷日用器具之类。

一般用硬木制做,以乌木制的最佳。

条几主要陈设古玩、书籍等。

香几、茶几和花几,顾名思义是摆设香炉、茶具、花瓶用的。

案:

有平头案、翘头案、条案、书案等。

明代早期就有平头案,到了中期出现了翅头案,明末又有了架几案。

案,一般都

用乌木做心板,边柜用花架包银。

平民所用的大多用榆木和锯木做成。

案的台面一般用乌木做心板,边柜用花架包银。

桌:

有炕桌、书桌、方桌(八仙桌)、油桌、琴桌、棋桌等。

桌子的用途最广,上自帝王下至平民,人人必需。

所以桌子的种类比较多,有长有短,长者为油桌(长方桌),短者为方桌。

而油桌是桌子的基本形式,是最普通的长方桌。

他的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几百年来一直别人们所喜爱。

在用材方面,有高级木材和一般木材之分。

几案类家具常见形式见图9-12。

(3)橱柜类

橱柜即皮具,是贮藏东西的家具,有箱、官皮箱、炕橱、柜橱、顶竖柜、闷户橱、连三橱、架格、柜格等。

闷户橱和连三橱是案与橱的结合,是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

上面为桌案的形式,中部(大部分)是四面封闭,体量很大的橱。

因具备案与橱的功能,深受广大平民的喜爱,至今在城镇或乡村使用。

橱柜用材较多广泛,除黄花梨、鸡翅木外,还有杉木、豆瓣楠、赤水锣及其它杂木。

床榻类家具常见形式见图9一13(刘森林,1999)。

(4)床榻类

床榻类有榻、罗汉床、架子床、暖床等。

床的历史比较长,在椅子还没有产生的时代,床和榻既是卧具又是坐具,兼备两种功能。

床与榻两件家具,难以区别出它们的截然不同之处。

它们在功能要求上是一致的。

但是,一般来说,榻是狭而长的家具,而床则比榻宽。

罗汉床又名弥勒榻,高尺许,长四尺,三面靠背,有的后背稍高。

架子床是在罗汉床上面加一个衣罩(有的四根柱,有的六根柱),四周挂有慢帐,形成一个小空间。

床榻类家具常见形式见图9一14(王世襄,1999;阮长江,2001)。

(5)台架类

台架类有面盆架、巾架、衣架、灯台、镜架等,有高低花素之分,巾架、衣架也有花素之别,而灯架则更是品种繁多,形式多样。

明代衣架至今还用于民间家庭。

台架类家具常见形式见图9一15(杨耀,1999;阮长江,2001)。

(6)屏风类

屏风有座屏风、围屏、插屏式座屏风等;从用材的不同上有木屏,有镶大理石、祁阳石、花蕊石或用纸裱糊、雕饰文绘的围屏;从结构的不同上有3迭、4迭、6迭、8迭等式样。

屏风不仅在室内起间隔作用,而且能搬到室外使用。

屏风类家具常见形式见图9一16。

9.4清式家具的形成

从十八世纪开始,清朝经济由恢复进入繁荣和发展的阶段,农业经济的复苏呈现了繁荣景象。

对外贸易也相当兴盛,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己破土而出。

满汉权贵显要们大兴土木,大肆修建住宅、园林并配置相应的家具。

历康、雍、乾三代盛世而臻清朝顶峰。

这里谈的清式家具是指出现于清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时期,具有典型清式工艺美术风格的家具。

清式家具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满汉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1644年,清帝国定都北京。

清圣祖康熙皇帝继位后,国力日益强盛。

康熙皇帝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所建树,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业。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工艺美术有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清式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式风格,变化不大。

到了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式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

根据清式家具的造型风格,通常大致划分为清初、乾隆、嘉道、晚清四个时期。

清初即顺治、康熙、雍正年间的家具,工艺制作,造型风格基本传承明代样式,工匠还是明天启、崇祯时代者及传衣钵者。

故海内外家具史研究学者将清初家具归入明式家具的范畴,而不以王朝的更迭改变而划定明式清式。

因此清初中清式家具之内,制作新颖、质美工巧、富丽堂皇的为乾隆制品;制作工艺近似乾隆,但工料不够精良则为嘉庆、道光制品;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制统称晚清家具。

其中到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并以乾隆制品最能代表清式家具的特点。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在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军事上远征制服,稳定了政治局势。

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使统治阶层的靡费奢侈之风日益滋长,贵胃显要们竞相斗奇夸富,无休无止地追精巧新奇。

流风所及,使民间也颇受影响,同时,为炫耀统治者的“文治武功”,网罗包括汉人在内的海内文人名士著书立说,大肆封官晋爵,修建行宫府第,并调集驱使各地名工巧匠,为其奢望服务。

清初,为满足皇室官宛之需,清宫每年都要耗费巨资和人力制作生产大量高档家具,充实各宫殿、园林和行宫。

清廷为此专门成立了“内务府造办处”。

下设漆作、木作、雕蜜作、广本作等三十余作,乾隆年间归纳合并为五处,至光绪年间单独设有木作和广木作专门承担木工活计。

清宫家具除了造办处,另外来自于各地方政府采办。

主要通过大运河由南往北传送销售。

潜运为南方家具文化传播光大至北方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式家具大量运用紫檀、红木、酸枝、袖木等优质木材,使家具得以质量和品质的保证。

清代家具色彩贵黑不尚黄,所以故宫传世遗留珍品以紫檀、红木居多,黄花梨也改染深色,民间家具即便是杂木也要染成紫黑色。

清式家具不但品种繁多,而且制作工艺也有超越,家具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传统家具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作法、新的造型和新的装饰,成为清代的式样,尤其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是历代都无法相比的。

9.5清式家具的风格特征

9.5.1造型凝重形式多样

清式家具和明式家具在造型艺术特征上凸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

清式家具变肃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