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712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甜瓜栽培技术.docx

西甜瓜栽培技术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教材——西甜瓜作物生产

第一章安徽省西甜瓜主导品种

第一节西瓜品种

西瓜品种向多样化发展,大果型和中小果型,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各占部分市场。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安徽省西瓜经历了由大果型向中小果型转变的演变特点,95以前以大果型品种为主,95年以后,以中果型品种为主,以小果型西瓜品种开始登陆,21世纪初,中果型品种比例进一步扩大,大约占80%左右,大果型和小果型西瓜分别占10%左右,小果型西瓜受中小家庭消费者欢迎,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近年来,大果型小型西瓜品种受种植户青睐。

小果型以早春红玉类型为主,中果型以京欣和84-24类型为主,大果型以西农8号类型为主。

主推品种有:

一、小果型西瓜

1、秀丽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极早熟,果实发育期24-26天,全生育期80-85天。

植株生长健壮,耐出:

低温弱光,早春大棚栽培条件下易坐果。

果实椭圆形,外皮鲜绿色,其上覆有锯齿形窄条带15-16条。

瓜瓤深红色,肉质细嫩酥脆爽口,中心含糖量13-14%,且中边糖度梯度小,风味极佳。

单瓜重2-2.5千克左右。

,最大果达3公斤以上。

爬地栽培每667m2产量3200公斤左右,立架栽培单产3500-4000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

最适宜春秋季大棚等保护地种植。

春季栽培,12至2月份育苗,秋延后栽培7月份播种。

施足基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合理密植,2蔓整枝。

吊蔓栽培,可加大密度,花期辅助授粉,果实膨大期间要追肥灌水,棚内通风换气。

2、春艳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果实长椭圆形,瓜皮底色深绿,单瓜重2-2.5公斤,中心含糖量13.5%,少籽,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纤维均较少,不裂瓜,耐贮运。

货架期10天以上。

比对照品种“早春红玉”增产10.5%。

栽培注意事项:

春季专用型品种,适宜春季小棚和露地栽培的小西瓜品种,12至3月份育苗。

采收前1周内控制浇水。

3、秋艳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果实椭圆形,单瓜重2公斤,外皮鲜绿色,皮薄有韧性,瓜瓤深红色,肉质细嫩,中心糖量达12-13%,中边糖梯度小,风味极佳。

早熟,易坐果,果实发育期22-23天。

一般亩产可达3500公斤左右。

抗病性极强,耐重茬。

栽培注意事项:

适合秋季栽培,7至8月中育苗。

其他注意事项同“秀丽”。

4、丰乐小天使

品种来源: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选育。

特征特性:

特早熟种,生长势稳健,座果率高(一般在300%左右),长椭圆果,鲜绿皮覆墨绿细齿条,平均单果重1.5公斤,果肉红,质细脆,品味极佳,特别适合早熟保护地栽培。

栽培注意事项:

同“秀丽”。

5、秀雅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极早熟种。

花皮极薄,黄瓤,肉质细嫩,品质优,种子少,果实高圆形,单瓜重1.5-2.0公斤,中心含糖量12%-13%,比对照品种“台湾小兰”提高0.5度。

极易坐果,裂瓜率低,耐贮运,货架期10天以上。

比对照品种“台湾小兰”增产12%以上,一般每667平方米产达3000千克左右。

栽培注意事项:

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

春季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下旬大、小棚育苗。

2月下旬至3月下旬定植于大棚或小拱棚内。

秋季育苗,于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上旬至8月下旬定植。

通常于5片真叶的摘心,留2-5条子蔓。

两蔓整枝留两瓜,第二雌花留瓜;一般四蔓整枝留3个瓜;五蔓整枝的留4个瓜。

果实生长期间供水要均衡,切忌大小漫灌,棚内要充分通风换气,降温排湿,提高品质和产量,临近收获期切忌高温、高湿。

6、迷你红玉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80--85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

单瓜重2-2.5公斤,商品瓜产量3500公斤左右。

植株生长势强,易坐果。

果实高圆形,花皮,红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中心糖含量13%-14%,中边糖梯度小。

栽培注意事项:

无籽西瓜种壳厚,浸种4h后,要破壳,破口为种缘的1/3,掌握“控湿、高温催芽”的原则进行催芽,催芽应放在较高的温度(33-35℃)下进行,保持较高的湿度,但不能渍水,育苗过程中注意提高地温,防止低温导致僵苗,幼苗出土后及时去帽。

适时定植,配置普通授粉西瓜品种,人工辅助授粉。

二、中果型西瓜品种

1、京欣一号

品种来源: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90-95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28-30天。

单果重5-6千克,在嫁接栽培条件下,单果重在6千克以上,最大可达18千克。

每亩产量4000-5000千克,肉质是脆沙,肉色桃红,纤维量极少,爽口,含糖量在11-12%,在嫁接栽培条件下,含糖量在12.5%以上。

果实圆形,外有明显的绿色条带15-17条,果皮为绿色,上有一层薄薄的腊粉,果皮厚为1厘米左右。

栽培注意事项:

该品种适宜作保护地栽培。

果皮较脆,不耐长途运输。

但如嫁接栽培,则耐运输性加强。

三蔓整枝,留一个果。

生长期忌大水漫灌,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

2、春宝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果实为花皮圆球形,红瓤,比对照品种“京欣”的中心含糖量提高0.5度,增产幅度9.5%,单瓜重5-8公斤左右,瓜皮薄,韧性强,不易裂瓜,耐贮运。

高抗枯萎病。

栽培注意事项:

适宜春季大棚和露地栽培。

爬地栽培,每亩种植600株,座果前三蔓整枝,座果后放任生长。

主蔓第二雌花留果。

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该品种糖分积累主要是在果实发育中后期,为保证果实品质,应以果实九成熟时采收。

生长期忌大水漫灌,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

3、早佳(84-24)

品种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早熟种,全生育期为70-76天,果实圆球形,绿色覆墨绿色条带,较耐运输。

红瓤,质地细脆,多汁,不易倒瓤,抗湿性较强。

含糖量11%,高者达12.8%,风味好,单瓜重5公斤左右,大瓜重可达9公斤。

大棚栽培,易座果,采收期长,可采收2-5茬瓜,每667m2产量在3500-4000公斤之间,最高可达5000公斤以上。

栽培注意事项:

适宜春季大棚栽培。

露地栽培受气候影响严重,产量、品质不稳定,小拱棚早熟栽培需在梅雨之前产收完毕。

该品种抗病性强,注意田间温、湿度,利用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可保持全生育期内不发病。

三、大果型西瓜品种

1、西农8号

品种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特征特性:

为中熟杂交一代品种,开花到成熟约35天,全生育期95天,茎蔓粗壮,座果力强。

果实椭圆形,浅绿色果皮覆有深绿色条带,耐贮运,单果重一般为8公斤左右,肉质细脆,中心含糖量11%以上,品质好、高抗枯萎病,较抗旱耐湿。

一般亩产可达4000公斤。

适宜在我省中晚熟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适合露地、地膜覆盖以及大、小拱棚保护地栽培。

每亩定值500-600株,5-6叶打顶3条蔓,第2-3雌花留果,一株一果;坐果前适当控制肥水,坐果后要及时供应肥水,适时采收。

 

2、丰抗八号    

品种来源: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天,植株生长势强,抗枯萎病。

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0-12节,雌花间隔4-6节。

果实椭圆形,花皮,外观光滑丰满,皮厚1.1厘米,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平均单果重6-7公斤左右。

平均亩产4277公斤,比西农八号增产7.5%。

栽培注意事项:

同“西农8号”。

3、金绿红铃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上有墨绿色锯齿条带,果瓤鲜红,中心含糖量12-13%,抗裂,果皮坚韧耐贮运。

单瓜重8公斤左右,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

栽培注意事项:

春季早熟栽培1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育苗,秋季7月上旬至立秋前育苗。

爬地栽培,每亩600-700株。

根据栽培密度可采用3蔓或2蔓整枝。

注意加强肥水、温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4、华蜜十号

品种来源:

安徽省种子公司。

特征特性:

中熟品种,开花至果实成熟33天左右。

植株生长稳健,易坐果,果实发育整齐度好。

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上覆有深绿色锯齿状条带。

瓤色大红,色质鲜艳,中心糖含量可达13%左右,口感好,风味佳,果皮薄而坚韧,不裂果,耐贮运。

单瓜重11-13公斤,大瓜可达30公斤以上,一般亩产达5000-6000公斤。

抗病性强,高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

 栽培注意事项:

同“西农八号”。

三、无籽西瓜品种

1、郑抗无籽1号

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

中晚熟花皮无籽西瓜新品种。

全生育期约110天,果实发育期约38天。

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

生长势强,抗病耐湿。

坐果习性好。

平均单果重6公斤左右,每茄7时产量高者可达5姗公斤果实短椭圆形,果皮浅绿底上覆数条深绿条带;红色脆肉,果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以上,品质优。

栽培注意事项:

种子必须经过浸种、破壳和催芽。

55℃温水浸种,自然冷却,浸泡6-12小时后破壳,35℃恒温及适宜湿度下催芽24小时发芽。

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直播,但须注意整地应精细,严防地下害虫。

可稀植,但不宜过密。

配植授粉品种与人工授粉。

选瓜留瓜与采收选留主蔓第3、4雌花所坐之果,九十成熟采摘。

以施优质有机肥为主,适量施氮、磷、钾化肥为辅,苗期少浇水炼苗蹲苗、中后期小水适时灌溉。

2、郑抗无籽8号

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

中晚熟,果实发育期37-40d。

生长势强,抗病耐湿性好。

果个大,产量高,单果重可达8-10公斤,普通栽培667m2产量4500公斤左右,温室嫁接栽培在5000公斤以上。

果实圆球形,纯黑皮,幼果转黑快,外形美观。

瓜瓤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1.8%以上,边部8.5%以上;瓤质硬脆,白秕籽小、少,味好,品质优,极耐贮运。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栽培注意事项:

由于该品种生长势强,栽培时可适当稀植,多雨地区和嫁接栽培,667m2定植400-500株。

其他同“郑抗无籽1号”。

3、皖蜜无籽1号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早熟无籽西瓜杂交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强;果实圆球形,果皮青绿色,覆盖有青黑条纹。

瓤色鲜红,单瓜重6.0-8.0公斤,中心糖含量12%,中边糖梯度小,不易空心崩裂。

栽培注意事项:

12至2月份,采用温床育苗(地热线温床、酿热温床育苗等方式),可等待气温已稳定升高时直播。

适时定植,行株距以2.0米×0.4米为宜,每亩600-800株,嫁接育苗可适当稀植。

其他同“郑抗无籽1号“。

4、皖蜜无籽2号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早熟无籽西瓜杂交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强;果实高圆形,深墨绿色皮上有隐网纹,瓤色大红,,外形美观,皮薄耐贮运。

平均单瓜重4.0公斤以上,中心糖含量12.5%,边部8.5%以上,瓤质硬脆,白秕籽小、少,风味好,品质优。

栽培注意事项:

同“郑抗无籽1号“。

5、黑蜜5号

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

该品种抗逆性强,易坐果,属中晚熟品种。

果实圆球形,黑绿色果皮上覆有暗宽条带,果实圆整度好,果皮较薄在1.2-1.3厘米以下,果肉大红,剖面均匀,纤维少,汁多味甜,质脆爽口,中心折光糖含量11.0%左右,中边糖梯度较小,白色秕籽少而小,无着色籽。

果皮硬度较大,耐贮运,在室温下一般可贮存20天以上。

平均单瓜重6.6公斤左右,最大可达12公斤以上,一般单产4500公斤/667m2,高者可达6000公斤/667m2以上。

栽培注意事项:

植株生长势中等,抗逆性强,第一次果采收后一般茎叶仍可保持健壮,无衰老现象,通常可结二次瓜。

其他同“郑抗无籽1号”。

 

第二节甜瓜品种

甜瓜品种主要有薄皮、厚皮和厚薄皮中间类型。

我省多以厚皮和厚薄皮中间类型为主,少量种植薄皮甜瓜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

一、厚皮类型甜瓜品种

1、早甜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早熟性突出,低温生长能力强,容易坐果。

单瓜重1-1.2公斤,果形长椭圆。

果肉白色,肉厚3厘米以上,含糖量15-18%,脆甜情香,品质佳,耐贮运。

每亩产量2500-3000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

适宜早春保护地栽培,爬地双蔓栽培,每亩定植600株左右,坐果节位以10-12节为宜,每株留果3-4个。

坐果40天左右,果皮及果柄部位转成黄绿色时采收。

2、风味四号

品种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75天,果实发育期40-45天,风味独特,单瓜重在1-1.5公斤左右,果肉细腻如晶玉,含糖量在16%,风味酸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抗疲劳的烟酸。

风味四号甜瓜的柠檬酸含量达1100-1200mg/100g,是哈密瓜的3倍以上。

亩产量2000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

适合大棚温室栽培。

及时整枝,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

立架栽培,每亩1200株左右。

采用单蔓整枝,坐果节位以10-12节为宜,每株留一果。

后期控制肥水管理,防治裂果。

3、网蜜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95-105天,瓜发育期45-50天。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耐高温;瓜圆形,瓜皮灰绿色覆网纹,瓜肉浅黄绿色,肉厚4-5厘米,肉质松脆、风味好、有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16度以上;耐储运,自然存放20天商品性仍较好;平均瓜重1.5公斤,亩产量2000-2500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

适宜春秋季大或小拱棚栽培。

江淮地区一般春季在2-3月份播种,秋季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播种。

采用立架式栽培,每亩定植1200-1500株。

及时整枝打杈,在主蔓11-13节上留瓜。

开花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每株留1个瓜。

注意温、湿度管理。

秋季栽培,重茬地应在夏秋季灌水、高温闷棚,以减轻甜瓜连作障碍;大棚门口、通风口设防虫网,控制瓜螟危害。

适时采收。

4、西薄洛托

品种来源:

日本引进。

特征特性:

果皮白色,果肉厚,果实高圆型,果形圆整,单瓜重1.1公斤左右,开花后40天左右成熟。

成熟果中心糖度15-16度,风味佳,品质优。

栽培注意事项:

适宜春秋两季栽培,春季大棚栽培一般于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份播种,秋季大棚栽培一般于8月上旬播种,利用大棚避雨栽培。

合理整枝、留果,立式双杆整枝的每一子蔓留一果,单杆整枝每一主蔓留一果,爬地栽培的,每根子蔓留1-2果。

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二、厚薄皮类型甜瓜品种

1、中甜一号

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

高产、耐湿、抗病、易于栽培,果实发育期25-28天,果实长椭圆形,果皮黄色,上有10条银白色纵沟。

果肉纯白色,肉厚2.5厘米左右,肉质细脆爽口,单瓜重1.0-1.5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5.5%,耐贮运性好,常温下可存放20天以上。

一般亩单产2500-3000公斤,高者可达3500公斤。

对霜霉病、白粉病等有较强抗性,坐果性好。

栽培注意事项:

适应性广,在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和露地条件下均可栽培,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商品流通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

高畦立架栽培,单行种植行株距1.0×0.35米,双行种植株距0.4米,畦距1.5米,单蔓整枝。

坐瓜节位主蔓12节左右的子蔓坐瓜,坐瓜节位的子蔓摘心后留1-2片叶,主蔓25-30片叶打顶,每株留瓜l-2个。

爬地栽培行株距1.5×0.33-0.5米,根据株距大小采用2-4蔓整枝,子蔓5-8节上的孙蔓坐瓜,坐瓜节位的孙蔓摘心后留l-2片叶,主蔓18-20片叶打顶,每株留瓜3-5个。

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时注意防治病害。

2、金丽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抗病抗逆,适应性强,极易坐果。

果实发育期35天左右。

单果重1.2-1.5公斤,果肉白色,肉质细脆,香味浓,含糖量15-16度。

适宜温室、大棚、小棚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栽培注意事项:

同“中甜一号”。

3、白玉玲

品种来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

果实高圆形,单瓜重2公斤。

果皮浅白,皮薄,不易裂瓜。

外观漂亮,含糖量16%左右。

极早熟,植株生长势强,丰产性好,耐贮运。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春夏季均可栽培。

栽培注意事项:

同“网蜜”。

 

第二章西甜瓜栽培技术

第一节育苗技术

一、常规育苗技术

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确定育苗时期,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专用型品种。

2育苗技术

2.1.育苗时间

春季育苗一般12至2月上中旬。

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底至5月中播种。

秋季栽培7月上中旬至8月初播种育苗。

2.2育苗土配制

选择5年以上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菜园土,过筛后菜园土:

灰粪土=2:

1,或者园田土:

腐熟堆肥:

腐熟过筛鸡粪=6∶2∶2混合配制育苗土,或选用商品化的育苗基质作育苗土。

1%福尔马林或福美双粉剂500倍液及敌百虫800倍液均匀浇于营养土中,然后用薄膜覆盖堆闷3天,揭膜后露放7-10天即可装钵。

2.3育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高、较干燥、避风向阳、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的非重茬地块,上面加设大棚。

整平苗床,床宽1.2-1.5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要求床土细碎平整。

选用10×10厘米规格塑料营养钵,或50穴的育苗盘,装好土后紧密地排列于苗床上,边上用土封牢。

早春低温季节需在育苗盘(钵)下加设地热线。

方法如下:

拍平土面,先在苗床上铺垫2-4厘米厚的干砻糠或稻草,表面喷施多菌灵,防治杂菌的生存,每8平方米苗床布1000瓦电热线,按S形平行布线,杜绝线与线间的交叉,一般地热线间距5-10厘米,畦中间稀些,两边稍密。

如果采用直接撒种育苗,应在电热线上覆盖3-5厘米厚的营养土待播。

2.4种子处理

将种子晒2-3小时后,用干布包好放于恒温箱中,70℃热处理4-5小时。

将种子放入55℃左右的温开水中浸泡,不断搅拌,保温20分钟后自然降温,30℃下继续浸2-3小时,然后取出种子。

或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将种子表面药液冲洗干净,在30℃下用清水继续浸2-3小时,然后取出种子。

再将消毒浸种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于恒温箱或温室中,28℃-30℃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30℃清水冲洗种子。

当种子胚根达3-4毫米时,分次捡芽播种。

无籽西瓜品种催芽温度33℃左右,催芽前需破壳处理,破口长度约为种缘的三分之一。

2.5苗床播种

营养钵内装上营养土,整齐排列于床内,在播种前3-4天,将营养钵浇透底水,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再盖上一层地膜,促使钵内温度提高,并保持湿度。

播种时将芽长0.5-1厘米的瓜种排放在钵内,再盖上1厘米厚的细土,最后铺上地膜。

寒冷季节,四周用土填实,上加盖草帘或保温被,以利于保温。

夏季育苗要要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

2.6苗期管理

2.6.1温度管理

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

待70%的种子破土出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5℃-26℃,夜间15℃-18℃。

第1片真叶出现后,白天20℃-25℃,夜间15℃-16℃。

移栽前5d-7d开始炼苗,逐渐通风降温至与定植环境一致。

2.6.2湿度管理

播种前一天浇透底水,出土前一般不再浇水,子叶期应控制地面见干见湿,以保墒为主。

真叶展开后可适当加大喷水量,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阴天不宜浇水。

结合浇水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预防苗期病害。

2.6.3光照管理

出苗时,及时揭除土面覆膜。

不透明保温材料要早揭晚盖,尽量加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

2.7壮苗标准

幼苗株高10厘米左右,子叶完整,3片-4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节间短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二、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育苗可以防止枯萎病、提高植株抗逆性,促进瓜苗生长,提高产量。

主要育苗技术如下:

1、砧木的选择

选择抗土壤传播病害、与所用接穗品种嫁接亲和力强、嫁接后品种不受影响的砧木品种。

2、砧木、接穗的播期

通过调节播种期使砧木和接穗适期相遇。

采用顶插接法时,砧木应提前接穗6-7天播种,采用靠插接法时,砧木则应比接穗晚4-5天播种。

一般嫁接后需8-10天才能恢复正常生长,故播种砧木和接穗应较常规育苗稍提前,江淮地区早熟栽培采用顶插接砧木的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一般露地栽培嫁接期为4月上旬。

温度过低,需采用加温设施,否则成活率会明显下降。

砧木种子播种于50孔育苗穴盘,保证每穴一苗。

接穗播种撒播于苗床。

3、苗床和嫁接

3.1、苗床

淮河以北地区可利用早春光照条件,可在大棚或日光温室中设置冷床、酿热温床或电热温床培育西瓜嫁接苗。

江淮之间和长江流域游地区采用宽约4米,高1.5米竹木或钢架结构的中棚,中棚里设置宽1.5米,高约0.5米的冷床、酿热温床、电热温床培育嫁接苗。

必须保证嫁接苗生长需要的温度,大棚保温性能好,透光性好,空间较大便于操作。

3.2嫁接工具

3.2.1刀片:

即刮脸用的双面刀片,使用时纵向分成两片。

刀片切削不利时要及时更换,以免切口不齐,影响嫁接苗的成活。

3.2.2竹签:

顶插接法用于插孔和剥去砧木生长点的工具。

竹签可用竹子或竹筷削制而成,其粗细与接穗茎粗相等,长8-10厘米,先端削成楔形,长1.0-1.5厘米,尖端稍钝,用火轻烧一下,使尖端变硬而无毛刺。

3.2.3捆扎用具:

嫁接时为了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紧密接合,在嫁接部位要用塑料嫁接夹子或塑料带子进行捆扎。

嫁接夹可在市场购买,使用旧塑料夹时,应事先用200倍福尔马林浸泡8小时进行消毒。

可将小麦杆或稻草杆落去碎草,沿一边切开,展成扁平状用作捆扎带,但嫁接苗成活后需要及时解开。

3.3嫁接方法

嫁接应在没有直射阳光、温暖、背风和湿度大的场所进行。

早春嫁接一般在塑料大棚、温室或中棚内进行,若是晴天必须进行遮光,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嫁接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6-28℃,湿度越高越好,有利于嫁接苗伤口的愈合。

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为顶插接法、靠插接法。

3.3.1顶插接法

适期嫁接砧木苗为具有一片刚展开的真叶,或一叶一心,接穗为刚展开的子叶苗。

先用竹签去掉砧木两子叶间的生长点及真叶,然后竹签削面朝下,从一子叶叶脉处向另一子叶方向斜插入下胚轴,深约7-10毫米,以不扎破外表皮,隐约可见竹签为宜。

签插入砧木胚轴后,马上取出接穗苗,左手拇指与中指轻轻夹住子叶,下胚轴放在食指上,用刀片将一侧表皮轻轻削掉,再翻转接穗,在另一侧距子叶下1-1.5厘米处斜削一刀,削成长7-10毫米的斜面,切面一定要平直。

然后左手捏砧木,右手取出竹签,随即把接穗削面朝下插入孔中,使砧木与接穗切面紧密吻合,注意使砧木与接穗子叶呈十字形。

然后用嫁接夹子在嫁接处夹紧,用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压一下夹子,使砧木与接穗切面紧密结合在一起。

3.3.2靠插接法

靠插接法又称舌接法。

嫁接时,砧木与接穗苗大小相近,茎粗细一致,长短一致,否则嫁接困难,不好栽植,影响成活率。

取出大小适宜的砧木与接穗苗,先将砧木生长点去掉,在砧木的下胚轴上端靠近子叶节0.5-1厘米处,用刀片作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达104茎粗的1/3-1/2,长约l厘米左右。

然后在接穗的相应部位向上作45度斜削一刀,深达胚轴1/2-2/3,长度与砧木削口相同,为1厘米左右。

左手拿砧木,右手拿接穗,自上而下把两舌状切口相互插入、互相吻合。

用嫁接夹子夹紧或用地膜带捆紧,使削切面密切结合。

嫁接后将砧木与接穗连根一起栽植到营养钵中,砧木与接穗根基部相距l厘米,以便成活后切除接穗嫁接部位以下的胚轴。

10-15天应及时解除捆扎物或去掉嫁接夹。

4嫁接成活期苗床管理

先从嫁接到成活约需8-10天左右,这个期间必须做好保湿、保温、遮光、放风和除萌等项工作。

嫁接后2-3天内:

棚室要密封,棚室要全部密封,小拱棚加覆盖物,避免阳光直射苗床,防止嫁接苗萎蔫。

棚内湿度要达到饱合状态。

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5-18℃。

嫁接3天-1周:

湿度达到90%-95%。

逐渐将小拱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