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2760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docx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

逻辑推理(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2007-10-31.在“非典”期间,某地区共有7名参与治疗“非典”的医务人员死亡,同时也有10名未参与“非典”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死亡。

这说明参与“非典”治疗并不比日常医务工作危险。

以下哪项相关断定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因参与“非典”治疗死亡的医务人员的平均年龄,略低于未参与“非典”治疗而死亡的医务人员。

B.参与“非典”治疗的医务人员的体质,一般高于其他医务人员。

C.个别参与治疗“非典”死亡的医务人员的死因,并非是感染“非典”病毒。

D.医务人员中只有一小部分参与了“非典”治疗工作。

E.经过治疗的“非典”患者死亡人数,远低于未经治疗的“非典”患者死亡人数。

【答案】D。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削弱题型,相对数、绝对数考点。

论证推理主线:

未参加的死亡人数多于参加的→参加并不危险。

此题犯了相对数、绝对数的错误,错误地认为绝对数值大就危险,其实是否危险取决于相对数“每百人死亡率”。

D选项说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参加非典治疗,参加的人死亡率就远高于未参加的,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07-10-32.手球比赛的目标是将更多的球攻入对方球门,从而比对方得更多的分。

球队的一名防守型选手专门防守对方的一名进攻型选手。

旋风队的陈教练预言在下周手球赛中本队将战胜海洋队。

他的根据是:

海洋队最好的防守型选手将防不住旋风队最好的进攻型选手曾志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陈教练的上述预言?

A.近年来,旋风队输的场次比海洋队多。

B.海洋队防守型选手比旋风队的防守型选手多。

C.旋风队最好的防守型选手防不住海洋队最好的进攻型选手。

D.曾志强不是旋风队最好的防守型选手。

E.海洋队最好的进攻型选手防不住旋风队最好的防守型选手。

【答案】D。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削弱题型。

因果推理主线:

海洋队最好的防守型选手防不住旋风队最好的进攻型选手→旋风队必胜。

如果C选项为真,则说明海洋队同样有可能突破旋风队的防守而破门得分,所以指出了推理中的漏洞,存在其他原因会导致旋风队不一定胜,起他因削弱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007-10-33.在B国一部汽车的购价是A国同类型汽车的1.6倍。

尽管需要附加运输费用和关税,在A国购买汽车运到B国后的费用仍比在B国国内购买同类型的汽车便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加强以下哪项断定?

A.A国的汽油价格是B国的60%。

B.从A国进口到B国的汽车数量是B国国内销售量的1.6倍。

C.B国购买汽车的人是A国的40%。

D.从A国进口汽车到B国的运输费用高于在A国购买同类型汽车价钱的60%。

E.从A国进口汽车到B国的关税低于在B国购买同类型汽车价钱的60%。

【答案】E。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归纳题型。

论证推理主线:

B国的汽车购价是A国的1.6倍,A国汽车加上运费和关税后→购买A国汽车比B国的便宜。

假设一辆汽车在A国为100元、在B国为160元,而“关税和运费”。

合计一定低于60元,则“关税”一定低于60元,故正确答案为E选项。

2007-10-34.夜晚点燃艾叶驱蚊曾是龙泉山区引起家庭火灾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尽管使用艾叶驱蚊的人家显著减少.但是,家庭火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并没有呈现减少的趋势。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解释上述情况,除了

A.与其它引起龙泉山区家庭火灾的原因比较,夜晚点燃艾叶引起的火灾所导致的损害相对较小。

B.夜晚点燃艾叶所导致的火灾一般在家庭成员睡熟后发生。

C.龙泉人对夜晚点燃艾叶导致火灾的防范意识增加了,但对其它火灾隐患防范并没有加强。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居室内木质家具和家用电器增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比过去更为猛烈。

E.现在龙泉山区家庭住宅一般都是相邻而建,因此,一户失火随即蔓延,死亡人数因而比过去增多。

【答案】B。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解释题型。

解释矛盾或冲突:

使用艾叶驱蚊的人家减少→火灾死亡人数并没减少。

A选项可以解释:

艾叶引起的火灾损害较小,并未引起人员死亡,因此艾叶驱蚊减少,不一定就会减少火灾的死亡人数。

C选项可以解释:

可能是其他火灾隐患导致死亡人数并未减少。

D选项可以解释:

由于木质家具和家用电器增多,火情比以前更严重,导致死亡人数并未减少。

E选项可以解释:

由于住宅较近,失火容易蔓延,单次造成死亡人数增多。

B选项不能解释:

若艾叶火灾在家庭成员熟睡之后,那么,艾叶使用量减少,更应该减少死亡人数,反而加深了矛盾。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07-10-35.在宏达杯足球联赛前,四个球迷有如下预测:

甲:

红队必然不能夺冠。

乙:

红队可能夺冠。

丙:

如果蓝队夺冠,那么黄队是第三名。

丁:

冠军是蓝队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断定为假,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冠军是红队。

B.甲的断定为假。

C.乙的断定为真。

D.黄队是第三名。

E.丁的断定为假。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

符号化

1.不可能红冠(必然不=不可能)

2.可能红冠

3.蓝冠→黄三

4.蓝冠

第二步

找关系

发现1和2是矛盾关系,故必一真一假

第三步

推知其余项真假

又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所以说假话者必在1和2之间,而此时谁真谁假无法判断,但可以推知其余项3和4必为真话

第四步

得出真实情况

根据4说真话,可知真实情况:

蓝冠

根据3说真话,又可推知真实情况:

黄三

第五步

代回矛盾项,判断真假

根据“蓝冠Λ黄三”,可判断1为真话,2为假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07-10-36.李惠个子比胡戈高;张凤元个子比邓元高;邓元个子比陈小曼矮;胡戈和陈小曼的身高相同。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胡戈比邓元矮。

B.张凤元比李惠高。

C.张凤元比陈小曼高。

D.李惠比邓元高。

E.胡戈比张凤元矮。

【答案】D。

【解析】此题为分析推理一大小比较排序题型。

已知条件:

[1]:

胡<李。

[2]:

邓<张。

[3]:

邓<陈。

[4]:

胡=张。

[1][3][4]结合可得[5]邓<陈<胡<李。

很容易判断出D选项“邓<李”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07-10-37.老林被誉为“股票神算家”。

他曾经成功地预测了1994年8月“井喷式”上升行情和1996年下半年的股市暴跌,这仅是他准确预测股市行情的两个实例。

回答以下哪个问题对评价以上陈述最有帮助?

A.老林准确预测股市行情的成功率是多少?

B.老林是否准确地预言了2002年6月13目的股市大跌?

C.老林准确预测股市行情的方法是什么?

D.老林的最高学历和所学专业是什么?

E.有多少人相信老林对股市行情的预测?

【答案】A。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评价题型。

论证推理主线:

两次准确预测→“股票神算家”。

题干中仅列举了两次准确的预测,并不能说明其大部分预测准确。

A选项说明了这个问题,老李平时预测的成功率才是评价其是否为“股票神算家”关键因素。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07-10-38.一项调查显示,某班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同学与那些未参加此项比赛的同学相比,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此项调查得出结论:

挑战杯比赛通过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调查结论的说服力?

A.没有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同学如果通过其它活动开拓视野,也能获得好成绩。

B.整天在课室内读书而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他们的视野、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都会受到影响。

C.没有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同学大都学习很努力。

D.参加挑战杯比赛并不以学习成绩好为条件。

E.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同学约占全班的半数。

【答案】D。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支持题型,因果倒置特征。

论证推理主线:

参加挑战杯比赛、成绩好同时出现→挑战杯导致成绩好。

题干的推理过程明显存在着因果倒置特征,故只要排除因果倒置这种可能性,题干的推理就得到加强。

D选项就排除了这种可能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07-10-39.某地区国道红川口曾经是交通事故的频发路段,自从8年前对此路段限速每小时60公里后,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大幅下降。

然而,近年来此路段超速车辆增多,但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仍然下降。

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车辆限速与此路段8年来交通伤亡人数大幅下降没有关系。

B.8年来在此路段行驶的车辆并未显著减少。

C.8年来对本地区进行广泛的交通安全教育十分有效。

D.近年来汽油费用的上升限制了本地区许多家庭购买新车。

E.此路段8年来交通伤亡人数下降不仅是车辆限速的结果。

【答案】E。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归纳题型,剩余法考点。

题干的推理方式为:

限速后事故率大幅度下降,而后超速现象开始回升,但是伤亡人数依然下降。

通过题干的描述,可以判断除了限速之外,一定还存在其他原因导致交通伤亡人数下降。

因此,正确答案为E选项。

2007-10-40.某些精神失常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疗法而痊愈,例如,癔病和心因性反应等。

然而,某些精神失常是因为大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不平衡,例如精神分裂症和重症抑郁,这类患者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上述论述是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心理疗法对大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精神失常无效。

B.对精神失常患者,药物治疗往往比心理疗法见效快。

C.大多数精神失常都不是由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导致的。

D.对精神失常患者.心理疗法比药物治疗疗效差些。

E.心理疗法仅仅是减轻精神失常患者的病情,根治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答案】A。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假设题。

因果推理主线:

某些精神失常患者可通过心理疗法而痊愈→某些化学物质不平衡的患者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为了使题干的推理结论成立,A选项是必需的假设。

因为如果心理疗法对化学物质不平衡造成的精神失常有效的话,那么推理就一定不能成立了,故A选项起到推论可行的支持作用。

2007-10-41.K市是重要高科技工业城市,H镇位于K市近郊;是正在筹建中的K市卫星城市。

为了发挥K市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作用,H镇必须吸引足够的外来居民,其中包括大量高科技人才;吸引外来居民的关键措施是改建火车站,近来K市的就业机会急剧增加;就业人口中选择在近郊城镇居住的人数也急剧增加。

随着公路收费点的增设,坐火车进出K市远比自己开车便宜。

因此,人们更愿意选择在坐火车便利的地方居住。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表达了上述断定所要表达的结论?

A.H镇必须吸引足够的外来居民。

B.改建火车站不但有利干K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也有利于H镇的居民。

C.在K市周边应当减少公路收费点,并适当减少收费额。

D.选择在近郊城镇居住的人大都有私人汽车。

E.H镇的发展对于K市的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归纳题型。

题干先讲到“发挥K城市在高科技产业中的作用”必须在H镇建火车站,这说明建火车站有利于K市。

反过来,K市就业人口中在近郊城镇居住的人数急剧增加,很多人住在城镇,而坐火车比开车进城便宜,这说明建火车站也有利于城镇。

故整体来行,题干最想表达的是B选项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07-10-42.有些被公众认为是坏的行为往往有好的效果。

只有产生好的效果,一个行为才是好的行为。

因此.有些被公众认为是坏的行为其实是好的。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推理中存在的错误?

A.不当地假设:

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则a也是b的充分条件。

B.不当地假设:

如果a不是b的必要条件,则a是b的充分条件。

C.不当地假设:

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则a不是b的充分条件。

D.不当地假设:

任何两个断定之间都存在条件关系。

E.不当地假设:

任何两个断定之间都不存在条件关系。

【答案】A。

【解析】此题为形式逻辑—隐含三段论题型。

题干的前两句话都蕴含了推理,最后一句话出现了“因此”,发现结论也是一个推理,即判断此题为隐含三段论。

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分别为:

[1]有些坏行为→好效果

2007-10-43.研究表明,很少服用抗生素的人比经常服用抗生素的人有更强的免疫力。

然而,没有证据表明,服用抗生素会削弱免疫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题干中似乎存在的不一致?

A.抗生素药物对于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疗效。

B.抗生素药物的价格比较费,病人只在病重时才服用抗生素药物。

C.尽管抗生素会产生许多副作用,有些人依然不断使用这类药。

D.免疫力差的人.如果不服用抗生素药物,很难从细菌感染的疾病中恢复过来。

E.免疫力强的人很少感染上人们通常需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疾病。

【答案】E。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一解释题型,因果倒置特征。

论证推理主线:

服用抗生素不会削弱免疫力→很少服用抗生素的人有更强的免疫力。

E选项说明免疫力强的人很少需要使用抗生素,所以,出现了免疫力强和很少服用抗生素同时发生在一类人身上的情况。

D选项错误,很容易误选。

其只说得了“细菌感染的疾病”不服用抗生素的话很难恢复,但并不知道免疫力差的人是否容易得“细菌感染的疾病”。

如果很少得,那么免疫力差的人也很少吃抗生素。

故正确答案为E选项。

2007-10-44.如果在鱼里装有电动通风器,鱼的水中就有适度的氧气。

因此,由于张文的鱼中没有安装电动通风器,他的鱼的水中一定没有适度的氧气。

没有适度的氧气,鱼就不能生存,因此,张文鱼缸中的鱼不能生存。

上述推理中存在的错误也类似地出现在以下哪项中?

A.如果把明矾放进泡菜的卤水中,就能去掉泡菜中多余的水分。

因此,由于余涌没有把明矾放进泡菜的卤水中,他腌制的泡菜一定有多余的水分。

除非去掉多余的水分,否则泡菜就不能保持鲜脆。

因此,余涌腌制的泡菜不能保持鲜脆。

B.如果把胶质放进果酱,就能制成果冻。

果酱中如果没有胶质成分,就不能制成果冻。

因此,为了制成果冻,王宜必须在果酱中加大胶质成分。

C.如果贮藏的土豆不接触乙烯.就不会发芽。

甜菜不会散发乙烯。

因此,如果方宁把土豆和甜菜一起贮藏,他的土豆就不会发芽。

D.如果存放胡萝卜的地窖做好覆盖,胡萝卜就能在地窖安全过冬。

否则,地窖里的胡萝卜就会被冻坏。

因此,因为朱勇过冬前在胡萝卜地窖做好了覆盖,所以他的胡萝卜能安全过冬。

E.如果西红柿不放入冰箱就可能腐烂,腐烂的西红柿不能食用。

因此,因为陈波没有把西红柿放入冰箱,他的一些西红柿可能没法食用。

【答案】A。

【解析】此题为形式逻辑一平行结构题型。

题于的形式推理过程为:

由“电动通风器→适度氧气”。

和“非电动通风器”推出“一适度氧气”,此处已经出现错误。

而后再由“一适度氧气”和“一氧气→一活”推出“一活”。

A选项的推理关系为:

由“放明矾→去掉水分”和“一放明矾”推出“一去掉水分”,再由“一去掉水分”和“一去掉水分”推出“一鲜脆”。

其与题干的推理形式完全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B选项的推理关系为:

由“放胶质→制成”和“一放胶质→一制成”推出“制成一加大胶质”。

其推理过程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有偷换概念的问题,前面是说“放胶质”,而结论里出现的是“加大胶质”,概念前后不一致。

C选项的推理关系为:

由“一乙烯→一发芽”和“甜菜→一乙烯”推出“甜菜和土豆→一发芽”。

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不知道土豆自身是否会产生乙烯,故“甜菜和土豆”放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是一乙烯。

D选项的推理关系为:

由“覆盖好→—安全过冬"“一覆盖好→一安全过冬”和“覆盖好”推出“安全过冬”。

其推理过程是正确的。

E选项的推理关系为:

由“一放冰箱→可能腐烂”“腐烂→—食用”和“一放冰箱”推出“一些可能一食用”。

其推理过程是正确的。

2007-10-45.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评介建筑作品的著作,应当包括对建筑作品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实用价值,二是审美价值,否则就是有缺陷的。

摩顿评介意大利巴洛克宫殿的专著,详细地分析评价了这些宫殿的实用功能,但是没能指出,这些宫殿,特别是它们的极具特色的拱顶,是西方艺术的杰作。

假设以下哪项,能从上述断定得出结论:

摩顿的上述专著是有缺陷的?

A.摩顿对巴洛克宫殿实用功能的评价比较客观

B.除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外,摩顿的上述专著没有从其他方面对巴洛克宫殿作出评介C.摩顿的上述专著以一般读者为对象

D.摩顿的上述专著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E.有些读者只关心建筑作品的审美价值,不关心其实用价值

F.不会做

【答案】C。

【解析】此题为形式逻辑—削弱推理题型。

第一句话的逻辑关系为[1]:

以一般读者为对象→实用Λ审美。

“否则是有缺陷”的逻辑关系为[2]:

非(以一般读者为对象→实用Λ审美)→缺陷,即以一般读者为对象Λ(—实用Λ—审美)→缺陷。

接下来的条件又已知“—审美”成立,那么如果“以一般读者为对象”成立的话,一定可以推出该专著是有缺陷的,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007-10-46.一种对偏头痛有明显疗效的新药正在推广。

不过服用这种药可能加剧心脏病。

但是只要心脏病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严格遵从医嘱,它的有害副作用完全可以避免。

因此,关于这种药物副作用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药物有害副作用的产生都是因为患者在服用时没有严格遵从医嘱

B.有心脏病的偏头痛患者在服用上述新药时不会违背医嘱

C.大多数服用上述新药的偏头痛患者都有心脏病

D.上述新药有多种副作用,但其中最严重的是会加剧心脏病

E.上述新药将替代目前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F.不会做

【答案】B。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假设题型。

因果推理主线:

严格遵从医嘱副作用可以避免副作用→该药的副作用不必担心。

题干的推理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原因能够始终保持成立,所以B选项是必须的假设,心脏病患者在服药时都会遵从医嘱服用。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07-10-47.对东江中学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拥有MP3播放器人数最多的班集体同时也是英语成绩最佳的班集体。

由此可见,利用MP3播放器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A.拥有MP3播放器的同学英语学习热情比较高

B.喜欢使用MP3播放器的同学都是那些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学生

C.随着MP3播放器性能的提高,其提高英语水平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D.拥有MP3播放器人数最多的班级是最会利用MP3播放器的班级

E.拥有MP3播放器人数最多的班上的同学更多地利用MP3进行英语学习

F.不会做

【答案】E。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支持题型。

论证推理主线:

MP3播放器多和英语成绩高同时出现→MP3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题干推理存在着因果倒置的特征,即结论的因果关系可能存在倒置的错误,而E选项则建立了这个因果联系,即MP3多的班级更多的利用MP3进行英语学习,说明结论的因果关系是合理的,不存在因果倒置的可能性。

A,B两项削弱了题干中的推理,指出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C项不支持,题干推理只提到该班播放器的多,而其播放性能的好坏不知道。

D项不能支持,因为利用MP3播放器,不意味着一定是利用MP3播放器来学习英语。

2007-10-48.人一般都偏好醒目的颜色。

在婴幼儿眼里,红、黄都是醒目的颜色,这与成人相同;但与许多成人不同的是,黑、蓝和白色是不醒目的。

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玩具,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玩具销量要大。

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市场上黑、蓝和白色的成人服装比同样价格的红、黄色成人服装销量要大

B.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服装,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儿童服装销量要大C.儿童玩具的销售状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喜好

D.儿童玩具的制造商认真研究了婴幼儿对颜色的喜好

E.颜色是婴幼儿选择玩具的唯一标准

F.不会做

【答案】C。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归纳题型。

题干:

首先,提出“人一般都偏好醒目颜色”的观点;然后,区分了儿童的醒目颜色;最后,发现儿童玩具市场上醒目颜色卖得确实好于非醒目颜色。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儿童玩具销售状况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一般人都偏好醒目颜色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007-10-49.某单位检验科需大量使用玻璃烧杯。

一般情况下,普通烧杯和精密刻度烧杯都易于破损,前者的破损率稍微高些,但价格便宜得多:

如果检验科把下年度计划采购烧杯的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普通烧杯,就会使烧杯数量增加,从而满足检验需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如果把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普通烧杯,可能会将其中部分烧杯挪为他用

B.下年度计划采购烧杯的数量不能用现在的使用量来衡量

C.某些检验人员喜欢使用精密刻度烧杯而不喜欢使用普通烧杯

D.某些检验需要精密刻度烧杯才能完成

E.精密刻度烧杯使用更加方便,易于冲洗与保存

F.不会做

【答案】D。

【解析】此题为日常逻辑—削弱题型。

因果推理主线:

普通烧杯数量增加→满足检验要求。

D选项,如果某些检验需要精密刻度烧杯才能完成,那么普通烧杯数量增加这个因就起不到满足检验要求的作用了,故否因削弱。

其余各项均不能构成质疑。

其中A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错在部分挪用是多少被挪用了,没有描述。

如果只挪用了很小一部分,那还是能满足检验要求,如果挪用的较多,那就会影响检验需求。

所以,A选项对题干来说“可能削弱也可能不削弱”,即A选项可能对也可能错,故A选项是一个无效错误选项。

2007-10-50.以下是关于某中学甲班同学参加夏令营的三个断定:

(1)甲班有学生参加了夏令营。

(2)甲班所有学生都没有参加夏令营。

(3)甲班的蔡明没有参加夏令营。

如果这三个断定中只有一项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甲班同学并非都参加了夏令营

B.甲班同学并非都没有参加夏令营

C.甲班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超过半数

D.甲班仅蔡明没有参加夏令营

E.甲班仅蔡明参加了夏令营

F.不会做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

符号化

1.有的

2.都不

3.—蔡明

第二步

找关系

发现1和2是矛盾关系,故必一真一假

第三步

推知其余项真假

又已知只有一人说真话,所以说真话者必在1和2之间,而此时谁真谁假无法判断,但可以推知其余项3必为假话

第四步

得出真实情况

根据3说假话,可推知真实情况:

蔡明

第五步

代回矛盾项,判断真假

根据“蔡明”,可判断1为真话,2为假话,故真确答案为B选项,B等价转换后为:

有的参加了。

2007-10-51.大学新生张强、史宏和黎明同住一个宿舍,他们分别来自东北三省。

其中,张强不比来自黑龙江的同学个子矮,史宏比来自辽宁的同学个子高,黎明的个子和来自辽宁的同学一样高。

如果上述为真,以下哪项也为真?

A.张强来自辽宁,史宏来自黑龙江,黎明来自吉林

B.张强来自辽宁,史宏来自吉林,黎明来自黑龙江

C.张强来自黑龙江,史宏来自辽宁,黎明来自吉林

D.张强来自吉林,史宏来自黑龙江,黎明来自辽宁

E.张强来自黑龙江,史宏来自吉林,黎明来自辽宁

F.不会做

【答案】B。

【解析】此题为分析推理一两角色匹配题型。

已知条件:

[1]:

张≥黑。

[2]:

史>辽。

[3]:

黎=辽。

在所有条件中“辽”出现了两次,故先从其入手,根据[2]可以判断出“辽”不是“史”,根据[[3]可以判断出“辽”不是“黎”,故“辽”只能是“张”,确定出第一个匹配关系。

接下来重新根据条件[1]和[2]再进行梳理得:

史()>(辽)≥—(黑)。

省份只缺“吉林”,人名只缺“黎”,故可判断出“史(吉)>张(辽)≥黎(黑)”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07-10-52.粤西酒店如果既有清蒸石斑,又有白灼花螺,则一定会有盐煸花蟹;酒店在月尾从不卖盐煸花蟹;只有当粤西酒店卖白灼花螺时,老王才会与朋友到粤西酒店吃海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粤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