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0665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docx

浮石宗祠文化探源浮山月报冬季版

浮石祠堂文化探源

普富煦

(一)祠堂起源及其功能

祠堂(或称宗祠)作为中国农村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其宗族祭祀的重要功能,而且见证着各位族人一生中婚丧嫁娶的重要阶段。

吾乡浮石,山明水秀,民风淳朴,自建村起,祠堂始终处于显赫地位,乃赵氏族人心目中之圣殿。

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在《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一书中,指出:

“在古代社会,宗族关系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宗法思想和制度贯注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中,其作用之巨大是其他社会群体难以比拟的。

”他的研究认为,祠堂始见于战国时期,东、西两汉仅为墓祠,魏晋至隋唐基本绝迹,有宋一代产生家祠堂,元代后出现祭祀群祖的祠堂,至明清则达到鼎盛时期,民国后逐渐衰落。

在封建社会,人们为什么要建祠堂进行祭祀?

我们可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五行传》中找到答案。

其记载:

“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

”意思是说,如果后人忽视对祖宗和天神的祭祀,会招致水旱天灾,也就是得不到祖宗保佑的恶果。

有学者认为,宋朝经济文化发达,百姓生活富足,很大程度上是赵氏皇朝提倡遵崇礼法,宗族和睦团结,鼓励读书创新,由此极大地提升社会生产力所致。

关于传统的乡村聚落,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在《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一书中,总结到:

“血缘村落的结构组织与宗族的房派紧密相联,各房派的住宅以房祠、支祠和香火堂为中心组成团块,再以始祖大宗祠为核心,形成整个村落的布局。

在仕官辈出的村落,学塾、书院、牌坊、文会、庙宇、文昌阁、文峰塔等,均成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这类村落比较重视公共性建设和整体面貌,大多有八景、十景之类的景色……”浮石村就是这样一条优秀村落,无愧于“宁阳礼选”之美誉也!

乡亲们要明白祠堂的功能,首先必须理解宗族的作用。

浮石村绝大部分祠堂建于清朝,这与当时政府标榜“以孝治国”,把宗族当作国家的基层政权机构,赋予其地方自治权是分不开的。

康熙皇帝在1670年颁布《上谕十六条》,确定了宗族的基本作用是“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在政府扶植宗族自治以稳定社会的大环境下,再加上浮石赵氏族人乃天潢贵胄,我们不难理解各公房的祠堂在清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祠堂是举行祭祀的场所。

大多数祠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从前到后,一是大门门屋;二是拜殿,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三是寝室。

小一些的祠堂,不另建寝室,直接将神牌供奉在拜殿后面的神龛里,浮石赵氏始祖祠就是此种类型。

由于浮石赵氏各公房分支较早,其房派的祠堂大多数规模较小,但一点也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反而显得各具特色。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供奉祖先神位,定时举行祭祀仪式。

族人通过缅怀祖先,加强血缘宗族的认同意识,增强凝聚力,培育宗亲之间的感情,互爱互助,同心同德,致力于宗族的生存与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山大学黄淑娉、龚佩华两位教授曾经到浮石村考察采风,并发表《台山市斗山镇浮石赵氏宗法家族制度调查》一文,盛赞:

“浮石乡民历来勤劳,知礼义,重教育,自治能力较强,可能与遵从宗法家族制原则和自治法规有关。

在浮石村,突出的是祠堂建筑特别多,这是浮石宗法家族制的一大特色,也是稳定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

秉麟翁在《始祖巷和始祖祠》(见《浮山月报》1991年总第103期)中说得很好,其云:

“祭祖是纪念祖宗的一种形式,而比祭祖更重要的是,浮山儿女要互相照应援助,团结和睦,共建家园。

为公办事者,要戒骄戒躁,去除贪污舞弊,唯有这样,祖宗典范才能永存不变,浮山儿女也就欣欣向荣,亲如一家。

”信然!

(二)浮石祠堂之概况

据天锡公与宗坛公等族贤共同编繤的《浮石赵氏族谱》记载,在十九世纪末,浮石村有名字的祠堂就有67间。

而据《斗山镇志》及《浮石志》记载,到了民国末年,浮石村的祠堂发展到100多间,由此可见吾乡龙脉之盛,经济繁荣,人才济济也!

在浮石十个坊中,一坊、二坊和三坊的祠堂是全村最多的,也是历来浮石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中心,盖因这三个坊乃浮石先辈最初的聚居之地,各公房亦于此开枝散叶,而发展壮大。

“房”主要是指男子继嗣群,每个成年男子都可以繁衍成为一房。

据1903年修编的《浮石赵氏族谱》记载,浮石赵氏共有24个公房。

到了2003年续编的《浮石赵氏族谱》,百年间浮石赵氏已经繁衍到34个公房,可谓人丁兴旺。

当然,各公房分支人数有多有少,分支年份也有远有近,字派亦有高有低。

“房”的功能表现为家族财产的分割,生活团体的分化,年老双亲的轮流供养,祖宗公共财产的管理,以及祖祠祖墓的祭祀等。

凡是有经济能力的男性,总是希望自己能繁衍成为家庭中出类拔萃的一房,而修建祠堂即其表现形式之一。

祠堂建成之后,其日常管理同样需要经济支撑。

一般来说,主要来自于祭田收入。

民国及前,浮石赵氏祭祀祖先的费用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每逢年节合族共祭时,由“公尝田”(即宗族田)的收入支付;另一种是每逢初一、十五,由“细仔”去祠堂点灯,所需灯油钱是由主人分拨给“细仔”的田地耕种收入支付,称为“灯油田”。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浮石祠堂祭祀祖先的费用主要由有实力的企业家和海外华侨赞助,居乡乡亲也负责一部分。

由于时代变迁,目前浮石村所存的祠堂仅为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现将比较有代表性的祠堂列述如下:

1.始祖祠。

这是浮石村最古老的祠堂,位于二坊始祖巷,建于明朝,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

据秉麟翁在《始祖巷和始祖祠》文中回忆:

过去,始祖祠正门贴有“浮山世泽,天水家声”之门联,可谓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入门就是天阶,从天阶转入就是厅堂,内分中厅和前厅,四根六角形石柱力顶雕梁,结构精巧而坚固。

今日之始祖祠为何规模狭促?

按照天锡公与宗坛公的观点,乃因康熙五十九年,赵氏族人在东头塘角集资兴建居浮公祠时,互相发生争执引致流血冲突,遂中止。

当时,抡先公慷慨捐出其自居之屋为始祖祠,仅是前人一时权宜之计,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据1903年修编的《浮石赵氏族谱》记载:

“正月六日,春祭始祖。

明日以后,依次祭以下各祖,祭毕分胙(备注:

胙指祭祀时供的肉)。

”如今,这个传统仍然得以继承,浮石赵氏族人在每年大年初六先到始祖祠祭祖,再祭始祖山。

如《浮山月报》2013年总第188期报道:

“正值孟春初六,祖祠内人山人海,热情高涨,燃香点烛,堂内陈列着十多头金猪。

十时吉辰拜祭,在祥和、肃穆、庄严中展开……随后,谒拜三世墓、独穴、五穴山等,锣鼓喧天,瑞狮助庆,炮竹轰鸣,热闹非凡。

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教授多次到访浮石,他在《岭南五邑》中记载:

“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浮石举行飘色巡游活动,它去掉祭祀北极神的迷信色彩,成为单纯的赵氏宗亲恳亲欢度春节的盛事。

在飘色巡游之前是族众大会,然后各房和各地来的宗亲抬着金黄色的烤猪,穿过始祖巷,到始祖祠和祖坟拜祭先祖、扫墓。

完成这些仪式后,大家回到各坊休息,迎接飘色巡游的到来……”

2.恒伯祖祠。

又称平所赵公祠,位于三坊,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130平方米。

恒伯公乃浮石始祖宗远公的十世孙,别名平所,清朝嘉庆年间在广州大马站兴建平所书院,造福诸多远赴省城考学就读的浮石学子,惜于2000年被拆毁。

恒伯祖祠乃该房子孙所建,以纪念恒伯公,现状保存较好,公用。

3.湛水祖祠。

又称五家祠或五和堂,位于三坊,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110平方米,曾经是华利磨学会开办“平民义学”的发祥地。

卫伦翁在《五家祠的变迁》一文中回忆,民国期间,浮石村著名的“成城”俱乐部就设在五家祠,其成员多是乡中党政要人和名流士绅。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经成为赌场。

五十年代初,它又变成教室,为普及民众教育服务,后来蜕变为“浮东卫生站”。

如今,湛水祖祠投充给私人经营维修摩托车。

4.云水祖祠。

位于三坊。

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七、八十年代间曾经作为小学课室使用,后来作为浮石村委会,现为琳琅剧团社浮石飘色场址。

民国期间,对古文造诣颇深的燮良公(七坊人)在此自设私塾,收徒授课,四乡慕名求学者众。

燮良公也是著名书法家,其为琳琅剧团题写的木牌,至今仍然悬挂在云水祖祠门口。

燮良公尝为英年早逝的华利磨学会八君子赋挽联“君等勇于义者,为公益关心,终是劳人草草;才固无如命耶,竟贲志殁世,当知天道茫茫”,乡人一时引为天籁,至今让人泪涌难忘!

5.象屏祖祠。

位于一坊,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110平方米。

据《浮山月报》1949年第59期记载,象屏公房诸名流均淮公(汝民翁祖父)、加顿公、启良公、宣庭公(炎仁翁父亲)、英才翁(健在)等,共同发起《募修象屏公祠启事》,曰:

“溯我象屏公祠,奠基肇建,已达百余年。

兹因正祠上盖桁木,蛀腐殆尽,而四壁崩裂,斜危欲倾,每当风雨交作之际,险象环生……本公祠之重建,诚刻不容缓之举也。

用特联名建议募捐,谨向海内外本房昆仲发出捐册,敬希踊跃输将,俾得集腋成裘,完斯美举,他日宗祠重奠,则不特本房禋祀,庆承万世,即我乡莘莘学子,亦将感德靡既矣!

”后因时局动荡,海外象屏昆仲虽筹集部分款项,但重建工作始终无法启动。

如今,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因年久失修,只剩下前座部分,令人遗憾。

6.朝里祖祠。

位于一坊,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据《浮山月报》1936年第15期记载:

“朝里祖祠建筑于后山五穴山前面,当年农历九月七日大雨倒泻之际,因山泥蚀水过多,加之山洪所迫,后山崩裂数丈倒下,隆然一声,遂将朝里祖祠后座冲塌,梁折栋摧,祠内神主四面滚飞,其状甚为狼狈。

该房父老连日集祠,设法重建,闻议决发缘簿往外洋,向该房昆仲募捐,及在乡向其本房热心者劝捐,一俟款项有着,即行着手重建,云云。

”不料世事难测,不久后日寇入侵华南,生灵涂炭,乡人自顾不及,重建渺茫,卒无下文。

呜呼哀哉!

7.恩义祠。

曾经是浮石村最大的祠堂,一连四进,位于七坊,建于1902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其时,一代名儒天锡公策动海外乡亲200多人,建成园林式的恩义祠,用作校舍,创立浮石学堂,此为浮石小学之前身。

1981年,为修建浮石小学,恩义祠被拆毁,以腾出地块建设新校舍。

这座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底蕴的古祠堂,从此不复存在。

1985年,海内外乡亲捐建新的恩义祠,作为浮山月报社址,同时二楼专门纪念华利磨学会。

由于浮石小学在2010年整体搬迁到东营原浮石中学,现在,新恩义祠随原浮石小学校区出租,厂家用作办公室。

至于旧恩义祠大门正联“恩深再造,义切同仇”,相信40岁以上的乡亲仍有深刻印象矣!

8.石矶祖祠,也称世德堂。

位于浮石街市,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

民国期间曾用为图书馆,解放初期用为浮石乡临委会(乡政府)。

几年前拆毁,新建为浮石酒楼。

9.石磎祖祠,也称克复堂。

位于三坊旗杆夹北面,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

这个祖房出了几位举人,祠前的旗杆夹(建公共球场时被搬走),就是举人中举返乡拜祖时竖旗杆用的。

民国期间,用为平民义学(曾改称民众学校)校舍。

近年被拆毁,建为灯光球场。

10.莲峰祖祠,也称思永堂。

位于二坊古井前面,建于清朝,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清末民国初期间,乡中秀才用来设馆办私塾,栽培了多位成名人才。

几年前拆毁,新建念慈楼,上题“思永堂”。

11.以佩祖祠,也称新祠堂。

位于三坊旗杆夹东面,建于清末民初期间,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

浮山月报社初创立时用为社址,如1936年元旦在此召开第二次社员大会,选举社长(剑平)、总编辑(雪邨)、编辑(守恒、尹文等)、董事(尚贤、加顿、燮南、式敏等)、监察人(春泉、光明等)。

报社搬迁后,用为琳琅剧社与浮石飘色场址。

琳琅与飘色搬到云水祖祠后,现用为工场。

(三)未来发展之探讨

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祠堂除了用于祭祀祖先外,也面临着功能更新的重要课题。

我们建议,应在深入分析浮石祠堂的建筑状况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对现有祠堂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和利用。

首先,祠堂可作为浮石赵氏皇族文化的展示场所,并可用于宗族祭祀、团拜和浮霞宗亲联谊活动,基本上是传统功能的延续和深化。

其次,祠堂可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可在祠堂里延续历史的记忆,丰富老年生活,同时向年轻人传授历史。

这也是目前浮石大多数祠堂的功能之一。

再次,祠堂可作为村民健身康体中心,比较合适的活动有乒乓球、棋牌等。

欣闻二坊泽桐君赞助举办浮石乡亲象棋比赛,可考虑在某间比较宽敞的祠堂作为比赛地点,再在三坊戏台场辅以大盘讲解,其必将成为吾乡又一文体盛事乎!

又次,祠堂可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馆。

祠堂的建筑氛围和文化格局很适合此类活动,如远近闻名的浮石飘色、琳琅粤剧,可彰显浮石“民间艺术之乡”的望族风华。

最后,结合乡村旅游宣传策划,可将有特色的祠堂连同北极殿、凌云阁、正坑水库、浮石小学等,开辟为游客探访浮石村历史、文化、教育、民俗的合适景点。

始祖祠正门

始祖祠内的紫气堂

云水祖祠现状

恒伯祖祠现状

象屏祖祠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