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176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docx

手术室常见操作评分标准

手术室(部)常见操作评分标准

(1)侧卧位安置法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1、操作目的

安置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维持患者神经、血管等正常生理功能

5

2、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治疗车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体位枕2个(俗称翻身枕,根据不同体重准备),大弯、直沙袋各1个(或臀部前后挡板),普通软枕1个,搁手板、搁手支架及配套固定器、约束带2个。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摆放于治疗车上,推至手术部位对侧(即健侧)

(3)中单、橡胶单上缘距手术床背板前沿10cm,两单中线与健侧手术床缘平齐,平整铺于手术床上

(4)上固定器,放置搁手板、搁手支架于适宜位置、适宜高度

(5)松开患者裤带,退至臀下,妥善放置尿袋或引流管

(6)根据手术部位,将其余的用物放置手术部位同侧

(7)四人操作:

护士站在患侧,两侧各站一位医师,握住两侧的中单与橡胶单,麻醉医师站在头部,手托患者头颈,与医师同步抬起患者至一定高度,巡回护士迅速放置体位枕于患者腋下与头部

(8)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将患者在一定高度水平移向患侧,当健侧腋中线与手术床中线平齐时,巡回护士手扶两腿,四人协同将患者翻向健侧。

手术部位朝上,上腿弯曲,下腿伸直,两腿之间放置软枕,患侧手臂置于搁手支架上。

(9)两侧的医师依次拉起对侧的橡胶单及中单,巡回护士将直沙袋置于骨盆前侧适当位置,弯沙袋置于臀部,顺势将橡胶单及中单拉平,拉紧包裹沙袋塞于床垫下。

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折。

或用侧挡板替代沙袋(根据医师的特点而定)

(10)巡回护士将两条长约束带分别固定患者髂前上棘和膝部,松紧适宜,以能伸进成人手指为宜

(11)调节搁手支架高度,使肩部与手臂在同一水平线上,搁手支架前端距腋窝10cm。

约束上肢

(12)检查健侧(下面)手臂、肩部是否悬空,以手自如进出为宜

(13)检查头部是否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

(14)注意保暖

4.操作时间(15min)

5

5

10

2

4

2

2

2

2

8

12

12

4

4

2

2

2

3、注意事项

1.身体不能接触金属部位

2.手臂、肩部腾空。

体位固定,无晃动

3.搁手支架前端距腋窝10cm

4.保持头部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

10

4、综合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5、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遗漏一处扣1分

5.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二)俯卧位安置法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1、目的

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维持血管、神经、呼吸、循环等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处于功能位置,保护患者皮肤完整性

5

2、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净的治疗车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着装符合要求

2.用物准备:

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合适的床软枕2个,普通软枕2个(女患者),软垫圈和普通软枕各1个(男患者),小垫圈2个,U形头部啫喱垫、约束带各1根,视情况准备搁手板2个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摆放于治疗车上,推至手术床旁

(3)患者先仰卧于手术推床上。

巡回护士将手术床头部床垫撤去后,将U形头部啫哩垫放于手术床头板上,2个长软枕平行放于手术床胸部的位置,根据患者肩部宽度调节两软枕之间距离,用中单固定。

女患者在其下腹部放置软枕,男患者放置软垫圈。

膝关节下垫置防压圈,另一软枕置于小腿下面

(4)将推床与手术床并排放置并靠拢,确认手术床、推床已固定。

麻醉医师双手托住患者头颈部,四名医师在推床与手术床的一侧相对而站。

推床旁的两位医师一人双手放于患者胸、腹部,另一人双手放于患者臀部,护士站在床尾托起双腿并协调大家一同托起患者了,将患者翻身后由对侧手术旁的两位医师托住,调准位置后将患者俯卧于手术床上

(5)再次调节各软枕、垫圈的位置,防止受压

(6)距膝关节上1cm系约束带,松紧适宜

(7)根据手术需要固定双上肢于恰当处

(8)检查眼睛、胸部、膝部、生殖器、足尖是否受压

(9)检查身体有无贴近床沿金属部位,心电图电极位置合适,防止电灼伤、压伤

(10)尿管置于合适位置

(11)注意保暖

4.操作速度(15min)

5

5

5

2

4

7

20

6

4

4

10

4

2

2

三、注意事项

1.身体不能接触金属部位

2.上肢远端高于近端

3.腹部腾空,以手伸放自如为宜

4.避免压迫眶上神经

5.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遗漏一处扣1分

5.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三)坐卧位安置法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维持血管、神经、呼吸、循环等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处于功能位置,保护患者皮肤完整性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治疗车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脑外头架1套、无菌头钉3只、悬空手托2个、上肢约束带2根、普通软枕1个、弹力绷带2根、下肢约束带1根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摆放于治疗车上,推至手术床附近

(3)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其尾椎与手术床背板下缘平齐

(4)安装桥形支架、头架,悬空手托

(5)弹力绷带从患者足背绕至大腿

(6)人员分工

1头侧站麻醉医师,管理呼吸道和监护仪

2头部站手术医师,控制头颈

3巡回护士操纵手术床及头架

(7)具体操作

①手术医师托住患者头部,确定头部手术野,维持头部角度不动,不可过度扭曲,保证安全

②麻醉医师托麻醉机导管,确保其通畅

③巡回护士操纵头架,消毒皮肤,固定无菌头钉,扭紧固定螺帽,确保头钉牢固,不滑脱

④巡回护士调节手术床,升高背板与头低足高位交替缓慢调节,将背板升至80°,头低足高10°—20°,腿板降低10°,双上肢置于悬空手托上,用上肢约束带固定,腘窝垫软枕,膝关节用长约束带固定

(8)注意保暖

4、操作速度(15min)

5

4

10

2

5

5

10

6

15

15

3

三、注意事项

(1)身体不能接触金属部位

(2)患者坐卧于手术床,颈部无过度扭曲,背部挺直,与手术床背板紧贴,无间隙。

上半身与下半身弯曲角度大于或等于90°

(3)头钉固定时应避开颞部、矢状窦等血管丰富处,小儿及脑积水患者慎用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遗漏一处扣1分

5.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四)截石位安置法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安置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维持患者神经、血管等正常生理功能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治疗车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腿托2个,小弯沙袋或小方软垫1个,手托1个,上肢约束带3根,清洁、干燥的布单1个、中单2个(酌情准备腿套2个)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摆放于治疗车上,推至手术床附近

(3)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其尾骨于手术床背板下缘平齐

(4)放置搁手板,其上铺置清洁、干燥的布单,一侧上肢置于其上,上肢约束带固定

(5)腿托杆垂直或倾斜65°—70°放置,高度比患者股骨长度短3—5cm,外展25°

(6)松开裤带,脱下一只裤腿,盖于另一侧腿上

(7)将患者双下肢同时置于腿托板上,调整托板,使膝关节弯曲》135°,膝关节两侧空置,受力部位为小腿

(8)在膝关节下方用上肢约束带固定,松紧适宜

(9)直肠、肛门手术须在臀部垫小弯沙袋或小方软垫,以显露肛门。

同时,腰后以软布垫支撑,防止腰椎空置,使患者舒适

(10)另一侧上肢放置于体侧,以中单包裹固定

(11)检查头部是否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

(12)注意保暖

4.操作速度(15min)

5

4

10

 

2

5

5

5

5

5

6

6

6

6

6

4

三、注意事项

1.身体不能接触金属部位。

2.双下肢跨度不可大于135°,以防拉伤大腿内收肌,老年患者关节韧带僵硬应适当减小角度。

3.臀部放置小弯沙袋后,腰下垫一软布垫,须与患者腰部紧贴无空隙,使患者感觉舒适,同时又使腹部稍凸,暴露手术野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遗漏一处扣1分

5.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五)外科手消毒搓揉法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垢和暂居菌,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感应水龙头、自动出液器是否能正常使用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着装要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指甲剪、洗手液、9200消毒液、无菌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

3.洗手指征:

进行外科手术或其他相关操作之前

4.操作步骤

(1)穿洗手衣裤、戴帽子、口罩,取下手部饰物,挽起衣袖至上臂中1/3处

(2)修剪指甲,用指甲清洁器,流动水下清除污垢

(3)清洗双手:

流动水冲洗双手→腕部→前臂→肘部→上臂下1/3段

(4)取3-5mL洗手液涂抹双手、前臂至肘上1/3处,彻底搓揉,顺序如下:

①掌心相对,手指合拢,洗净掌心与指腹;

②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洗净指缝与指蹼;

③指尖并拢,掌心处搓揉,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④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⑤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⑥双手指相扣,洗净指背

⑦进行搓揉腕部、前臂至肘上1/3处,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5)冲洗双侧手指、手掌、手背→手抬高→水顺手、上臂向肘部流下,不可倒流

(6)擦干手、手臂:

取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先取1张擦干一侧手部,顺势向上至肘部。

取另1张消毒纸巾,同法擦干另一侧

(7)消毒双手

步骤一

1取2mL洗手消毒液于左手掌心

2右手指尖于左手帐内擦洗

左手掌将剩余的洗手消毒液均匀涂抹右手的手掌→指蹼→指缝→手背→手臂→肘上10cm

步骤二

1取2mL洗手消毒液于右手掌心

2左手指尖于右手掌内揉搓

右手掌将剩余的消毒液均匀涂抹、揉搓左手的手掌→指蹼→指缝→手背→手臂→肘上10cm

步骤三

1最后再取2mL洗手消毒液

2掌心相对,进行搓揉

3双手沿指缝进行搓揉

4弯曲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揉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揉

6将剩余的消毒液均匀涂抹双手至腕部,不断揉搓,直至消毒液干燥

(8)双手悬空置胸前

5.操作速度(7min)

5

5

4

5

2

1

2

12

 

5

6

 

30

 

3

三、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指不得涂抹指甲油

3.使用无菌小毛巾或一次性无菌纸巾按要求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冲洗双手时避免溅湿衣裤,若溅湿,则立即更换

5.冲洗时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6.洗手时看时间

7.消毒双手,不得触及有菌物品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遗漏一处扣1分

5.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7.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六)穿无菌手术衣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保护患者及手术人员,预防切口感染,确保手术安全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器械台、无菌手术包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备清洁干燥器械台,手术衣放置器械台合适位置

(3)检查手术衣包的名称,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有效期及签名

(4)打开无菌手术衣包

①解开无菌包系带,挽活结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对侧,左、右、近侧

3用持物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对侧,左、右、近侧

4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

(5)穿手术衣

①将衣领提起抖开露出袖口

②将手术衣轻轻向上抛起的同时,顺势将双手及前臂平行向前伸入衣袖内

3他人在其身后系好颈部、背部内侧系带

4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

5将前面的腰带松结,一端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医师、护士或他人手持的无菌持物钳,原地旋转一周后,将腰带打结系于腰间

4.操作速度(5min)

5

5

5

6

4

10

20

25

三、注意事项

1.无菌器械台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

2.避免无菌区域潮湿、污染

3.手及其他有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域

4.穿好手术衣后,无菌区域均为肩以下,腰以上和两侧腋前线,双手和双臂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5.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6.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7.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七)戴无菌手套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执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

(二)操作要点

1.仪表:

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一次性无菌手套、指甲剪、弯盘、洗手设备、清洁抹布

3.操作步骤

(1)修剪指甲,取下手表

(2)评估环境

(3)备清洁、干燥的治疗台

(4)洗手、戴口罩

(5)核对无菌手套袋外的号码

(6)检查无菌手套外包装有无潮湿、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

(7)沿开口指示方向撕开无菌手套外包装,摊开内层

(8)取无菌手术衣,双手平行向前同时伸进袖内,手不出袖口

(9)隔着衣袖取无菌手套放于另一只手的袖口处,手套的手指向前向上,注意与各手指相对应

(10)放有手套的手隔着衣袖将手套的翻折边抓住,另一只手隔着衣袖拿另一侧翻折边将手套翻于袖口上,手迅速伸入手套内

(11)再用已戴手套的手,同法戴另一侧

(12)脱手套:

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下,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

(13)将用过的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14)洗手,取口罩

5

3

5

3

3

3

5

5

6

5

6

10

10

10

5

3

3

三、注意事项

1.未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2.戴好手套后只能在无菌区活动

3.发现手套破损立即更换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5.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6.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7.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八)铺置无菌器械台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预防切口感染,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着装符合要求

(二)操作要点

1.仪表:

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器械台、无菌器械包、干燥无菌持物钳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将器械包放置器械台合适位置

(3)检查器械包的名称,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有效期及签名

(4)检查干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5)打开无菌持物钳

①将消毒指示胶带撕下,贴在合适位置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布的外、左、右角

③取出无菌钳,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

④在消毒指示胶带上注明开包日期、时间、签名,贴在持物钳管罐的下缘

(6)打开无菌器械包

①解开无菌包系带,挽活结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

③取无菌钳,用手打开外层包布的内角,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左、右、对侧、近侧

④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

⑤整理无菌器械台,将器械、容器按规范放置

(7)消毒液碗内放置3块小纱布,盆或大容器内倒入无菌盐水

4.操作速度(10min)

5

5

5

6

3

10

10

10

16

10

三、注意事项

1.铺无菌器械台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

2.避免无菌区域潮湿、污染

3.手及其他有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域

4.注明无菌持物钳的开启日期和时间,有效期不超过4h

5.无菌单应盖过无菌器械台,下垂至台面下30cm以上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5.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6.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7.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九)取无菌溶液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

(二)操作要点

1.仪表:

着装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治疗盘、无菌溶液、无菌治疗碗、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消毒剂、启瓶器、弯盘、医嘱卡、笔、清洁抹布

3.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评估环境

(3)擦净瓶外灰尘

(4)核对瓶签上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

(5)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隙,对光检查无菌溶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或絮状物等

(6)备清洁、干燥的治疗台

(7)洗手、戴口罩

(8)开启瓶盖

(9)取出无菌治疗碗放于器械台适宜处

(10)消毒瓶塞及一手的拇指、食指、中指

(11)再次核对,揭开瓶塞

(12)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至无菌治疗碗内

(13)将瓶塞塞好

(14)取无菌纱布由近至远覆盖于治疗碗上

(15)消毒瓶塞,用无菌纱布包盖瓶塞

(16)再次核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

(17)记录开瓶日期、时间、用途,并签名

(18)将开启后的无菌溶液放于治疗室固定处,24h有效

(19)处理用物

(20)洗手,取口罩

4.操作速度(5min)

5

3

5

3

4

3

4

4

5

4

5

4

4

4

4

3

3

3

3

3

2

2

三、注意事项

1.无菌溶液倒出后,不可再倒回瓶中

2.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也不可将物品直接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

3.已开启的瓶内溶液,可保存24h,所取溶液有效期为4h

10

四、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五、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4.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5.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6.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7.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被考核者:

考核者签名:

得分:

年月日

(十)物品清点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及原因

一、操作目的

严格清点,防止异物遗留,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5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器械台清洁干燥

(二)操作要点

1.仪表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

无菌器械包、无菌持物钳、器械台、护理记录单、笔、清洁抹布

3.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评估环境

(3)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放置器械包于合适位置

(4)检查器械包的名称,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有效期及签名

(5)检查干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看,消毒指示胶带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