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317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18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称赞》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称赞》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了小刺猬和小獾因互相称赞而感到快乐的事。

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经验。

教育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称赞别人。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用感官来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

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

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

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大家养成了当场质疑的好习惯,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教学理念:

第一,教学设计体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新课程理念,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境,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称赞,享受称赞与被称赞的快乐。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认字、识句、读文、表达的兴趣和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全方面的丰收。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物图像,使教学形象直观表现力强,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采”“背”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刺猬、小獾图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课前读有关描写秋天的诗歌(讲这节课的时间恰逢美丽的秋季),称赞读得好的孩子。

2、师:

老师称赞了你们,你们心里怎么想的?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

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

在学习课文的开始,教师对学生的称赞,使他们一上课就能感受到被称赞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揭示课题

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好听的故事,教师配乐讲故事,大屏幕出现和课文相配的四幅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称赞的课文,让我们带着高兴、快乐的心情学习《称赞》吧!

(师板书学生书空课题:

称赞)(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从教师相机称赞学生导出《称赞》,水到渠成引出课文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带着问题“课文都讲了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的时候遇上不认识的字看书上注音的叶子)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问题。

(课文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事,出示小动物图片)板书:

小刺猬、小獾(强调反犬旁)

【设计意图: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学生读得更投入。

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初步认识生字,】

4、学习生字,多媒体“摘苹果”

小朋友们真会学习,小刺猬要奖励你们森林里的最可口的大苹果

【设计意图:

小刺猬背着写字的大苹果引出所学生字,使教学环节衔接流畅而有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1)先出示带拼音生字认读。

①指名读。

(多请几位学生读,并相机称赞他们,如:

读得真好,非常勇敢等。

②男女赛读。

(2)去拼音认字。

(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

你们真棒,大家都是认字的小能手。

注意,再观察一下,没有拼音,又能把这些字读准吗?

①自己小声读。

②指名读。

③小组读。

【设计意图:

通过齐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体现了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与生字的反复见面中认识生字。

师:

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学生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字谜、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组词)、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⑶多媒体出示生字练习——猜一猜,继续巩固生字

⑷出示带有生字的小儿歌,打节拍读儿歌(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师:

你们真能干,小獾称赞大家都是识字的好孩子,想带你们去森林玩。

⑸多媒体出示美丽的枫叶(生字组词,加深记忆)

师:

同学们,小獾听说你们来了,送枫叶的书签礼物给你们,谁有勇气摘?

(枫叶上带着词语递次出现)

【设计意图:

孩子的乐趣是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词识记,提高识字认词的效率,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⑹这些词语里有哪些词你没有弄懂?

预设问题:

傍晚或粗糙(可以让同桌孩子们先说一说词语的意思,教师准备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三个做工粗糙的小板凳的幻灯片,引导孩子们借助信息技术联系上下文理解做工不细致不精巧的就是粗糙,)

【设计意图:

让孩子们学会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精神)】

⑺请学生按课文的自然段分别读文(在学习完字词后,通过读文验证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

课文中哪些部分是写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哪些部分是写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

2、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理出文章脉络(1-4自然段写的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5-9自然段是写小獾称赞小刺猬的)

【设计意图:

这种训练是难点,但只要孩子们在读文中做到细心,就能够攻克。

尤其是第4自然段的归属也会在读文中顺利找到方面。

3、请一部分孩子读(1-4)、请另一部分孩子读(5-9)

4、多媒体再出示课文第一段和第五段内容,请两个孩子分别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文章还可以根据什么线索分成这两部分?

【设计意图:

通过读文孩子们发现了表示时间的两个词,梳理出文章原来还可以按时间顺序分成两部分,对于年龄很小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难点迎刃而解顺利突破了。

男女生分别朗读课文的两部分。

5、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这样方式的读文很重要。

7、学习生字“采”和“背”

①出示“采”的字谜(甲骨文的采字:

植物上一只大手,加深孩子们的记忆,让孩子们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产生自豪感。

1出示“采”的笔顺及组词,学生书空并读词

2出示“背”的笔顺,强调“月”字底的写法

3说说多音字“背”的两个读音并分别组词(多媒体显示)

4学生在本上描写生字

5展示优秀作品

6【设计意图:

注重低年级学生写字积极性的培养,通过字谜及不同的记字写字方法的灵活运用,孩子们更乐学、记忆较快。

8、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这种训练一定要坚持,既检验孩子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并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9、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清晨真能干

称赞

傍晚苹果香

小刺猬

小獾

采背

作业:

熟读课文、并认真完成生字的书写任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是一篇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

课文主要写了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相互真心实意的称赞,使对方增强了自信,消除了疲劳,真诚的称赞为他俩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

可见,“称赞”的效果是多么神奇啊!

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

学习这篇课文,让孩子学会发现

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1、学会生字并会运用。

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识记生字呢?

我先让学生在自由读课文时把生字圈画出来,以不认识的字求助课文下面的小树叶形式展开学习。

接着出示带生字的大苹果、猜谜语、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音,互说词语最后用读儿歌的方法检查识字的效果。

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扎实、有效。

    2、课文教学中,能抓住课文线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学会发现语文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师范写,展示学生作业本,鼓励孩子写好汉字,爱上汉字。

二、读中悟情,品读感悟。

朗读是二年级学生一项重点训练项目。

教学中,我充分创设情境,以情感为纽带,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重点词句,采用自由读、同桌对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我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创设情境以情感为主线,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初读中识字,再范读中感悟,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本课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