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086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37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步设计说明3023.docx

初步设计说明3023

“2012-10号”地块项目

 

初步设计总说明

设计号:

SZ101001

 

国家甲级工程设计证书号:

2010年10月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各专业负责人

 

 

第一篇:

设计总说明书

第一章:

建筑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

结构设计总说明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总说明

第四章:

暖通设计总说明

第五章:

电气设计总说明

第六章:

消防设计总说明

第七章:

节能环保设计总说明

 

第二篇:

设计图纸

1.总平面

2.建筑

3.给排水

4.暖通

5.电气

 

 

第一篇:

设计总说明书

第一章:

建筑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基地位于中国市20新区,西临20大道、南临金朱路,北临金岭路,用地外部景观资源一般。

北侧西侧道路比较宽大,噪音也比较大,项目用地形状较规则,东西最长距离约800m,南北最长距离约700m,总用地面积883.1亩,其中实际开发用地为42.12万㎡。

就地块整体而言,地块东西、南北方向进深都比较大,便于营造内部景观。

用地现状内主要为田地。

地形略有起伏,局部最大高差20米左右,内有三处原生态山头,北高南低,植被良好。

用地位置位于20新区商务中心,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基地面积较大,但穿越基地有两条笔直交叉市政道路,较宽大笔直的市政交叉道路将会带来自然景观的切割破坏和城市过境车流和噪音,对社区城市空间也有切割作用,同时带来安全影响。

因此,中间市政道路的合理规划合理规划城市车流将是该项目整体舒适性营造的关键因素。

二、主要设计依据

(1)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提供的方案及要求;

(2)《中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汽车库、修车库、停产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三、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本初步设计包括:

“2009-10”地块一期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的初步设计。

四、总平面规划

1.基地环境分析

项目用地形状较规则,东西最长距离约800m,南北最长距离约700m,总用地面积883.1亩,就地块整体而言,地块东西、南北方向进深都比较大,用地现状内主要为田地。

地形略有起伏,局部最大高差20米左右,内有三处原生态山头,北高南低,植被良好。

用地位置位于20新区商务中心,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基地面积较大,但穿越基地有两条笔直交叉市政道路。

宽大笔直的市政交叉道路将会带来自然景观的切割破坏和城市过境车流和噪音,对社区城市空间也有切割作用,同时带来安全影响。

2.总体规划布局

设计紧密结合地形地貌,保留原有的山丘坡地,山林资源,局部结合人工水景。

将基地内有两条笔直的十字交叉规划市政道路进行改造,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采用人车分流,笔直十字交叉较宽道路改造为丁字交叉道路布局方式,是自然环境和景观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并为创造丰富的城市道路景观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弯曲有序的道路既满足了交通功能,也起到了减缓过境车辆汽车速度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汽车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安全隐患等不利影响。

在基地西南侧到东北侧结合山体水体设计一条纯步行休闲广场绿化带,即能方便连接该地块西南城市商务中心和东面地块商业带,又能给该片区城市提供大公园及大庄园般开放式休闲空间,东南侧山头保留为山体公园,中间山体南侧结合地形布置低密度低层住宅,整个基地周边高中间低的规划格局,使尽可能多的住户同时享受大公园系统。

3.交通系统分析

项目利用城市规划市政道路,结合地形地貌,采取人车分流原则,将住宅组团外侧设置机动消防车道,形成环道,小区内部设置应急消防车道,平时仅为步行路。

地下车库入口靠近小区入口。

车辆进入小区后迅速进入地下车库,地下车库设有直通每户的通道,便捷方便,使得内部完全成为步行区域,真正实现人车分流,做到人行安全,车行便利。

4.空间景观环境设计

项目以创造可共享的,相互渗透的,多层次的空间环境为主。

显示整体空间,突出小区中心,强调内向空间。

采取简约新古典风格,米黄色、白色与淡褐色相间墙面,个别墨绿色与黑色构件,利用这些调和而稳定又偏暖的色调,与树木、青水调和,营造诗意的栖息空间——“与谁同坐,明月清风和我”。

建筑立面在造型时,在转角、拚接处即顶部局部采取虚化处理,用空中花园进行过渡,丰富了立面效果的同时,改善了小区的通风,气润流动。

五、建筑单体设计

项目为住宅用地,单体设计以创建最为适合人居住小区理念,以一梯四户为主,辅以一梯六户高层住宅,并对户型作了详尽细致的推敲,将景观渗入户内,同时户内交通便捷、经济。

单体与单体之间突出了建筑群体的有机统一,主从与重点。

整个小区寻求场地中心关系,点、直线与弧形体量结合,形成高低错落、气势轩昂的空间效果。

以水体作为空间联系纽带,运用造园手法,形成景观优美的小区。

六、经济技术指标(一期)

1.总用地面积:

145630㎡

2.总建筑面积:

233777.39㎡

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75262.49㎡;

住宅建筑面积169524.89㎡;公共建筑面积5737.60㎡。

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58514.9㎡;

3.建筑容积率:

1.48

4.建筑覆盖率:

23%

5.绿化率:

40%

6.停车位:

1215.

地上停车位:

74

地下停车位:

1141

 

第二章: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委托任务书、中国市规划局的设计文字审查意见书及本院有关专业资料

2.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提供的《中水(中国)房开202009-10地块一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3.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图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混凝土异型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二.自然条件和使用条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中国开发,工程用地位于项目位于贵州省中国市20新区20北路与金朱东路交汇处。

本工程主要包括会所,多层住宅,高层住宅等,共设三个独立的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5万m2。

会所为两层,多层住宅分4层和6层两种,标准层层高分别为3.3m和3.0m,高层住宅有15、18、32、42层,标准层层高3.0m和3.15m。

会所及多层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异形柱框架结构,高层住宅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2.使用条件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多层)和甲级(高层),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1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为第一组,Ⅱ类场地。

2.2基本风压:

取0.35KN/m2(多层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B类。

2.3基本雪压:

取0.20KN/m2。

2.4

1)主要使用荷载(可变荷载)标准值(KN/m2)

a)地下室车库、地下室车道4.0

地下室顶板:

室内及室外绿化地5.0(不含覆土重量)

室外消防车道20.0

电梯机房,风机房7.0

发电机房、水泵房10.0

走道、卫生间、厨房2.0

阳台2.5

客厅、卧室2.0

楼梯3.5

塔楼平屋面(坡屋面)2.0(0.5)

b)隔墙材料及荷载标准值(KN/m2):

1)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控制容重取7.5KN/m3(考虑正常含水率及灰缝影响)。

2)SATWE计算时混凝土构件自重取值:

取27.0KN/m3。

三.结构型式、主要构件尺寸和材料

1.结构形式

本工程多层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地下室范围较大,顶板覆土厚度900~1200,地下室层高4.2m,塔楼外大柱网范围楼盖采用普通框架梁板体系,框架梁截面为400(500)x900,井字次梁300x700,顶板板厚180,塔楼范围内充分利用厚板的承载力,尽量减少次梁的设置。

多层塔楼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高层15F,18F塔楼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32F,42F塔楼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室框架抗震等级同塔楼。

2.结构主要构件尺寸(具体尺寸参照扩初图纸)

2.1、楼板主导厚度

地下室顶板180

标准层100~150

塔楼坡屋面120~150

楼梯≥100

2.2、竖向构件初选截面

会所:

拟采用方柱或矩形柱,截面选用500x500,550x550等,

多层住宅:

采用方柱和异形柱。

高层:

15F、18F塔楼剪力墙厚度为250,200,32F塔楼剪力墙厚度为300,250,200,42F塔楼剪力墙厚度为350,300,250,200(核心筒外围剪力墙最大厚度400)。

地下室柱:

室外地下室柱一般选用600x600,个别跨度较大或有多道梁(梁数>4)通过该柱时,适当加大柱截面。

3.梁截面选择

1)地下室顶板,拟按井字次梁布置,框架梁高按跨高比1/10~1/12确定,标准柱网(8400x8400)一般选为600x800,500x900等,具体高度尚需经计算并与建筑、设备专业协商确定。

2)塔楼框架主梁高可按跨高比1/10~1/12并结合建筑要求确定,框架梁宽可选为200,250等,部分位置如有必要可做成300宽,应和建筑沟通。

4.混凝土强度等级

1、地下部分

独立基础及底板    C30

挡土墙、地下室外墙及顶板C30(与土体接触者抗渗等级P6)

2、地上部分

多层:

地下C30,一层及以上C25。

15,18F塔楼:

柱C35~C25;梁板C30~C25;

32F塔楼:

柱C45~C25;梁板C30~C25;

42F塔楼:

柱C50~C30;梁板C30~C25。

5.钢材:

采用国产钢材

HPB235光面钢筋fy=210N/mm2

HRB335螺纹钢筋fy=300N/mm2

HRB400螺纹钢筋fy=360N/mm2

四.基础工程

1.场地土地质情况

据现场踏勘及已完成的钻探资料揭露,场地上覆土层第四系为新近堆积的杂填土、耕土以及残坡积成因的硬塑~可塑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大冶组石灰岩及三叠系安顺组白云岩。

2.基础选型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本工程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墩基础结合独立基础的形式,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及地下室标高,本工程大部分位置具备采用桩基础的条件,故初步设计阶段图纸按桩基考虑。

施工图阶段可结合详勘(一柱一孔)资料对不具备采用桩基础的位置改用墩或独立基础,可灵活选择基础形式。

采用桩或墩基础时,原则上按一柱一桩(墩)布置,剪力墙长度较小时也可按单桩(墩)布置,承台按墙下悬臂梁复核截面配筋。

五.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队伍的要求

1.本工程地处山区,地势变化较大,对于部分建筑物周围的高大边坡,应由专业岩土公司完成边坡维护后方可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

2.地下室体量较大,长度超过100m,容易产生温度裂缝,施工图设计时外墙、底板、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过高,并采用混凝土掺适量膨胀剂,设置伸缩后浇带等措施,建议外墙水平钢筋间距不大于150。

3.在钢筋选型上,建议结合当地市场的情况,尽量采用强度较高的钢筋,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三级钢(HRB400)钢筋作为主力钢筋。

六.计算程序及计算结果

采用SATWE(新规范)2010年7月版本进行整体计算。

典型塔楼计算的结果:

1.18,52栋计算结果(32层)

1)结构自振周期(单位:

秒)

T1=2.7359T2=2.6775Tt=2.2964

Tt/T1=0.84

2)水平力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

方向

地震力

风荷载

X

1/2654

1/1860

Y

1/2761

1/1875

3)地震力作用下(偶然偏心)塔楼扭转参数

方向

最大位移/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层间平均位移

X

1.24

1.32

Y

1.37

1.44

4)±0.000以上结构总重量WG=30601.6吨

5)地震底部剪力系数值(剪重比)

VEx/WG=0.65%,VEy/WG=0.65%

7)楼层侧向刚度比最小值(X,Y方向本层塔侧向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向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向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Kx=1.0593Ky=1.0711

楼层刚度计算方法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2.19~2150~51栋计算结果(18层)

1)结构自振周期(单位:

秒)

T1=2.0254T2=1.9252Tt=1.7351

Tt/T1=0.845

2)水平力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

方向

地震力

风荷载

X

1/3119

1/3817

Y

1/3090

1/3149

3)地震力作用下(偶然偏心)塔楼扭转参数

方向

最大位移/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层间平均位移

X

1.20

1.20

Y

1.23

1.23

4)±0.000以上结构总重量WG=15421吨

5)地震底部剪力系数值(剪重比)

VEx/WG=0.76%,VEy/WG=0.76%

7)楼层侧向刚度比最小值(X,Y方向本层塔侧向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向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向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Kx=1.0270Ky=1.1565

楼层刚度计算方法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3.10栋计算结果(42层)

1)结构自振周期(单位:

秒)

T1=3.5972T2=3.3790Tt=3.1809

Tt/T1=0.8858

2)水平力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

方向

地震力

风荷载

X

1//2480

1/2294

Y

1/3086

1/2184

3)地震力作用下(偶然偏心)塔楼扭转参数

方向

最大位移/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层间平均位移

X

1.31

1.31

Y

1.27

1.27

4)±0.000以上结构总重量WG=48180吨

5)地震底部剪力系数值(剪重比)

VEx/WG=0.61%,VEy/WG=0.66%

7)楼层侧向刚度比最小值(X,Y方向本层塔侧向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向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向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Kx=1.1974Ky=1.1677

楼层刚度计算方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本工程位于贵州省中国市,属大型居住小区,总规划用地面积588719.38m2,总建筑面积1119237.53m2,共分两期建设。

本次初步设计主要针对本项目的一期部分,总建筑面积约251596.97m2。

包括超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多层花园洋房、低层洋房、文化活动中心、地下室停车库等单体,总居住人数约4116人,建筑物总高度136.30米。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自动喷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9、国家及当地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

10、本公司规划及建筑专业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

三、系统组成

本项目一期用地按建筑分布共分为两个区域,一期西北角42层超高层住宅、15层高层住宅以及4层低层洋房为区域一,其他高层住宅、花园洋房、文化活动中心为区域二。

本次初步设计的给水排水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生活给水系统

2、生活热水系统

3、中水回用及中水给水系统

4、污废水排放系统

4、雨水排放系统

5、冷凝水排放系统

本次初步设计的消防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室外消火栓系统

2、室内消火栓系统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

5、建筑灭火器

四、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小区分别从金朱东路、建设中金岭东路各引一条DN250市政给水管,在整个地块内形成DN250环管,供应小区生活、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不低于0.25Mpa。

2、用水量

本项目一期最高日总生活用水量为1007.1立方米/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96.65立方米/时。

 

(一)、生活总用水量

用水类别

用水量标准L/人(m2)天

规模人(m2)

用水时间(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h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

序号

计算公式

 

 

 

 

⑴X⑵/1000

⑸/⑶X⑷

住宅

221.2

4116

24

2.3

910.5

87.3

文化活动中心

20

253

10

1.2

5.1

0.6

小计

 

 

 

 

915.5

87.9

未预见

10%

91.6

8.8

合计

 

 

 

 

1007.1

96.6

(二)、区域一生活用水量

用水类别

用水量标准L/人(m2)天

规模人(m2)

用水时间(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h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

序号

计算公式

 

 

 

 

⑴X⑵/1000

⑸/⑶X⑷

超高层住宅

221.2

742

24

2.3

164.2

15.7

低层洋房

221.2

115

24

2.3

25.5

2.4

15层住宅

221.2

179

24

2.3

39.6

3.8

小计

 

 

 

 

229.3

22.0

未预见

10%

22.9

2.2

合计

 

 

 

 

252.3

24.2

(三)、区域二生活用水量

用水类别

用水量标准L/人(m2)天

规模人(m2)

用水时间(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h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

序号

计算公式

 

 

 

 

⑴X⑵/1000

⑸/⑶X⑷

花园洋房

221.2

864

24

2.3

191.1

18.3

其他住宅

221.2

2215

24

2.3

490.0

47.0

文化活动中心

20

253

10

1.2

5.1

0.6

小计

 

 

 

 

495.1

47.6

未预见

10%

49.5

4.8

合计

 

 

 

 

544.6

52.3

以上生活用水量标准已经减去中水供水部分

3、供水系统:

由于本项目地块内路面有高差,且住宅部分首层多数为架空,地上住宅部分不考虑利用市政水压供水。

a)地下室生活、消防水池进水采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

b)区域一:

地下一层设有80立方米生活储水箱,按最高日25%用水量储存,并设有变频泵组为1区、2区供水,超高层24层避难层设有14立方米生活中间水箱,由地下一层生活转输水泵为中间生活水箱补水,3区生活给水由位于避难层的变频泵组加压供水,系统分区如下:

1F~10F以及低层洋房为1区,由1区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

11F~18F为2区,由2区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

19F以上为3区,利用24层生活中间水箱并通过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3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19F~23F为3a区,由独立的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24F~33F为3b区,34F~42F为3c区,合用生活变频给水装置供水,3b区设减压阀组减压供水。

分区控制水压为0.15~0.45Mpa,支管压力大于0.35Mpa处设AD减压阀进行减压。

水泵参数:

c)区域二:

地下一层设有126立方米生活储水池,按最高日25%用水量储存,并设有变频泵组为1区、2区、3区供水系统分区如下:

1F~10F为1区,由1区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

11F~21F为2区,由2区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

22F~32F为3区,由3区生活变频给水装置加压后供给。

分区控制水压为0.15~0.45Mpa,支管压力大于0.35Mpa处设AD减压阀进行减压。

 

水泵参数:

五、生活热水系统

本项目不设集中热水系统,低层洋房厨房采用平衡式燃气热水器(即热)供应热水,卫生间内采用储水式电热水器,并在屋顶预留太阳能系统给水管道,用于日后洋房用户接驳太阳能设备。

多层、高层住宅户内采用平衡式燃气热水器(即热)供应热水。

文化中心卫生间内采用储水式电热水器。

六、中水回用及中水给水系统

本项目设有中水给水系统,用于卫生间大便器冲洗、车库冲洗以及室外绿化浇灌,中水原水采用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作为水源,通过专门管道对小区内淋浴、盥洗废水进行收集,排至小区内中水处理站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

1、水源:

中水原水水源采用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以小区内淋浴、盥洗废水作为主要处理对象,采用生态基氧化加超滤膜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冲厕、绿化浇灌水质要求。

2、用水量

本项目一期最高日总中水用水量为435.8立方米/日,最大时中水用水量为49.1立方米/时,原水最大时处理水量为60立方米/时。

 

(一)、中水总用水量

用水类别

用水量标准L/人(m2)天

规模人(m2)

用水时间(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h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

序号

计算公式

 

 

 

 

⑴X⑵/1000

⑸/⑶X⑷

住宅

58.8

4116

24

2.3

242.0

23.2

文化活动中心

30

253

10

1.2

7.6

0.9

车库冲洗

2

80745

8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