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345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考纲解读】

《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

“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

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

【例子1】《长城》第22题:

这篇散文中,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

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

【例子1】《报秋》第28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

【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

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子3】江苏卷第15题: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

【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

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子2】福建卷第12题:

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针对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命题;

【例子1】湖北卷第19小题: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

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例子2】重庆卷第18小题问:

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好处?

【例子3】全国Ⅰ卷第16题:

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针对行文的行文布局的作用命题。

【例子1】上海卷第12小题:

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

请加以评析。

【例子2】山东卷第16小题第二问:

第5自然段:

“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例子3】江西卷第17题: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例子4】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散文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达方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

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

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C、散文中的抒情:

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D、散文中的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E、散文中的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F、散文中的平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G、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H、散文中的环境描写:

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I、散文中的人物描写:

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J、散文中的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2、散文中的修辞方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A、散文中的比喻:

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B、散文中的拟人: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C、散文中的排比:

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D、散文中的对比:

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E、散文中的衬托: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F、散文中的渲染:

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G、散文中的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H、散文中的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3、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

(各项具体解说参见《名师大讲堂》P174)

4、散文的行文布局:

常见有包括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引经据典、巧譬善喻、过渡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等。

A、文眼句:

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

B、总起句:

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C、总结句: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D、点睛句:

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典型例题1】

《远与近》第1题:

小说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首先阅读第一段的描写文字,发现这段文字实际上是对小木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环境的特点是“生机盎然”、“舒适气氛”。

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回顾前面所讲环境描写的普遍的作用:

“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再结合文章开头的通常作用:

“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答案要点:

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2、渲染一种美好(生机盎然)的氛围;3、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做铺垫。

【典型例题2】

《在山阴道上》第3-③题:

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从三个小题中任选一个,其实相对容易的就是这道“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题。

题目中已经交代是“简析景物描写的特色”,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用了什么方法,收到什么效果。

回顾一下景物描写的方法:

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由远而近、从上到下、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等,根据本文写景内容,选取一二突出点,用文中写景加以印证,并说明这样写的作用或效果。

如虚实结合:

即把眼前看到的绍兴之景和脑海呈现的鲁迅故事结合起来,突出了时代变迁给“故乡”带来的变化,有效地丰富了文章内容。

【典型例题3】

《高原上的村庄》第1-①题:

文中第二段“炊烟是一只高处的手臂,伸进了人们仰望的目光”一句,写炊烟采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这道题问得直接,因此回答也无需“绕道”。

第一问好说,但答题不可太简单,要具体说明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哪个地方时拟人的写法。

第二问略难,先大致回顾一下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格常见的修辞效果:

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拟人作用在于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结合文章句意,详细一点,答出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炊烟的什么形态特征,拟人又是富裕了炊烟怎样的形态和情感,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意思。

【典型例题4】

《那树》第1题: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了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问题指向非常明确,遵循“怎么问怎样答”的原则就可以。

第一问问的修辞方法,很简单:

拟人。

第二问分析表达效果,同样要回顾拟人的通常效果: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回答是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效果“写出了那树惨遭砍伐时的悲惨形态”,还要结合文章主旨,通过写树的惨状来表现作者的什么样的意图和情感倾向,这才是它效果的真正所在。

【答题思路】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题的大致思路:

A、仔细审题,明确题目问什么,怎么问怎样答;

C、分析手法,注意类别和名称,结合具体语句;

D、体会效果,结合文意与情感,回答具体细致;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发掘作品意蕴创意解读文本)》教案

【考纲解读】

“发掘作品意蕴,创意解读文本”包括如下四个考点:

1、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散文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历史的、现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

发掘作品意蕴,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是从作品本身入手,发掘作品中所表现作者的思想、意识、情感;二是发掘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人文精神在现实中的积极意义及其引发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创意解读文本,包括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与认识。

前者注重的是知识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我们通过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倾向,透过作品的主旨,探究作者的创作目的、指向;后者注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谈自己的对文本观点活作者意图的认识

【典型例题1】

例如《耕作的诗人》第3题:

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实际上是问作者为什么要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或者说作者的目的何在。

通读全文,我们基本上可以罗列如下要点:

1、为了表明托尔斯泰与那些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第1段);2、为了批评当时把写作与日常的劳作绝然分开的创作风气(第5段);3、通过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表明作家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来自于“土地”(第6段);4、通过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高度颂扬托尔斯泰的朴实而伟大(第4段),以及他的写作态度与创作方式(全文)。

【典型例题2】

例如《立方主义》第3题:

作者开始“觉得中国人有曲线美的实在很少”,似是欲求而不得;之后却认为“这是诬妄之谈”,提出“中国人何尝没有曲线之美”,似是曲线美已颇为盛行;最后又发出“可怜的是立方主义的艺术家哟”这样的感慨,大有为立方主义鸣不平之意。

对于曲线美和立方主义,你有何看法?

请结合选文大意和社会现实作简要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意解读文本”。

题目先对文章的三层意思作了概述,也提及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但始终没有明确“曲线美”和“立方主义”的含义(这也是此题解答的一个障碍)。

要求考生结合选文大意和社会现实谈自己对于曲线美和立方主义的看法。

审题必须清楚,一是结合选文大意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二是谈对于曲线美和立方主义两个方面的看法,四者缺一不可。

【典型例题3】

例如《鹰祭》第2题:

文中两次写到作者手中紧握石头,前后有何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掘作品意蕴”。

尽管题目考查的是文中两处类似的细节,但是细节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情感倾向必须联系整篇文章的主题来作答。

“前后有何不同”,不同的不是手、石头或“紧握”的动作,而是作者“紧握石头”的原因以及动作体现出的情感。

把两次紧握石头的原因和情感结合起来,也就发掘了语句的意蕴。

【典型例题4】

例如《鹰祭》第3题:

草原鹰“从不知道怯懦和失败”,正是这种对胜利的追求使它无畏的战斗,但她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胜利而丢失了性命,你认为值得吗?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文章作者对于鹰的这种做法明显是肯定的(倒数第2段),我们的看法是对作者价值判断的评价。

因此,第一不能脱离文本,要从文本谈起;第二要联系实际,即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我们怎样对待追求、对待失败、对待生命,甚至是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观、价值观等。

【典型例题5】

例如《造心》第3题:

文中说“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又说“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异同?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理解文章重要语句,当然也离不开发掘作品意蕴。

理解句子含意必须结合文章主旨——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则。

本文的主旨就是“我手造我心”,题目中两句话都在强调这一点,只是第一句侧重于我手造我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长久地不知不觉”),第二局侧重于造心应有正确的目标(“一定要找好样板”)且态度要严肃认真(“郑重设计”“不可草率行事”)。

【典型例题6】

例如《广州,这条街把我迷倒了》第3题:

本文的题目是《广州,这条街把我迷倒了》,根据文意,“把我迷倒了”的是什么?

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

【解析】题目两问,第一问考查的是“把握文章的观点态度”,第二问考查的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要通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它的主要方法有找中心句、文眼句、总结句。

如果是记叙性散文,则要注意那些抒情性或议论性语句。

本文的关键句子就是“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从这句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就是被“迷倒”的结果。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把我迷倒的”一是繁华热闹的街市,二是那些为繁华热闹而辛勤劳作并能安心淳朴的人的精神状态,三是繁华的街市和辛劳的人们竟能组成一幅安详和谐的完美画面。

第二问属于探究题目,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得分。

【典型例题7】

例如《高原上的村庄》第3题:

作者笔下的村庄生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它与古代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已经是否相似?

不少文学作品在描写乡土生活时大多会出现“炊烟”意象,这是为什么?

【解析】本题三问,第一问考查的是“抽取文中信息,整合文章内容”,从作品对村庄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作者笔下的村庄生活平静、简单、自然、真实、和谐、纯朴。

第二问是比较阅读,第三问是探究阅读,这两问考查的都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第二问涉及到对陶诗的解读角度问题,解读角度的不同,直接导致“是否相似”的答案差异;第三问“炊烟”意象的经常性出现,主要是“炊烟”意象的含意和表情达意的效果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已经程式化、固定化。

它既是一种自然、宁静、平和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的理想追求。

【典型例题8】

例如《湿湿的思念》第3题:

沈从文从二十岁其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

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解析】本题也可以说是考查我们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只不过这句话并没有出现在文中。

文题说“结合本文”,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含意的具体体现就在文章之中。

这就涉及到“发掘文章意蕴”的问题。

仔细审题,我们发现沈从文二十岁以前在沅水上生活容易理解,但评论家不是说在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吗?

那二十岁以后呢?

从文题“湿湿的思念”以及文章内容来看,沈从文自从离开沅水后,就一直离不开故水故土(第二段),也就是说沈从文一直生活在对故水故土的思念回忆之中。

【典型例题9】

例如《游石钟山记》第3题:

人们平常在游览湖光山色时,总会因为各种原因留下一些遗憾,本文作者也不例外。

人们也常说“遗憾是一种美”,你同意这种说吗?

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类题目,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

题目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看法,那么我们可以赞同这种看法,也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但要注意的是:

第一不能脱离文本,一定要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最后一段的“遗憾”);其次要结合现实生活,甚至是自己的体会。

另外就是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典型例题10】

例如《那树》第3题: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

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类题目,考查的是“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其实题目问题的正确指向相对单一,因为我们不可能去认同“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能说不能。

因此,答案相对类同。

要注意的是:

第一要结合文本,即结合作者的观点态度,谈谈文本时怎样表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第二,一定要结合现实,也就是我们现实中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是否考虑过保护环境,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到了怎样的破坏,除了树木,还有河流、土地、空气、植被、物种等等;第三,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清楚。

【典型例题11】

例如《柳侯祠》第3题:

文章第三自然段说“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请联系全文及你对柳宗元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多个方面,既有“理解重要语句含意”,也有“筛选信息,整合内容”,更是“发掘作品意蕴”。

首先是理解句子含意,又涉及到“中国人”、“中国文人”、“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三个关键词语涵义的理解;其次是“联系全文”来筛选出作者对这三个词语涵义的解答;最后要联系“你对柳宗元的认识”谈谈你对他是“中国人”、“中国文人”、“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的理解。

三者结合才能形成相对正确的答案。

要注意的是注意分点回答,按照“中国人”、“中国文人”、“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三个点排列,思路才清楚,答案也完整

【答题指津】

因为“发掘作品意蕴,创意解读文本”包含并可以涉及的考点相对较多,因此我们在答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如果涉及对重要语句的理解,重点在于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含意。

(如《湿湿的思念》、《柳侯祠》、《造心》各第3题)

2、如果涉及到对作者的写作意图,重点在于从文中筛选出能体现作者意图、观点、态度的语句,然后概括整合作者的意图目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等。

(如《耕作的诗人》第3题、《鹰祭》第2题)

3、如果涉及到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首先要找到作者本身的观点和它在文中的具体体现,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如《鹰祭》第3题、《广州,这条街把我迷倒了》第3题、)

4、如果涉及到对作品的创意解读,首先要清楚把握作者在文本中对某一个观点的倾向,即联系文本,其次要结合现实,第三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如《高原上的村庄》第3题、《游石钟山记》第3题、《那树》第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