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522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2.docx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2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阿诺德汤因比在1884年出版的《产业革命》中指出: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

”下列表述与作者关于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相符的是

A.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在生产和组织上形成垄断

C.本质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确立了自由主义经济制度

2.1868年,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

红灯停,绿灯行。

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B.汽车的发明应用使城市交通环境更为复杂

C.工业革命为信号灯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D.适应议会地位较大提高和人民参政的形势

3.观察下图,你认为导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圈地运动的影响

D.殖民扩张的影响

4.300多年前,在英国有很多贵族纷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有的甚至不惜抛弃政治,解甲归田,潜心研究农业、农具和畜牧。

促使这些贵族潜心农事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革命剥夺了贵族土地B.经营农业可获得丰厚利润

C.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技术D.宗教改革削弱了贵族特权

5.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

“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合理的判断是

①《共产党宣言》在当时已经过时②马、恩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政权实践

③马、恩为俄国十月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④马克思主义与欧美经济政治实际紧密相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

”他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③④B.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1771年阿克莱特创建的棉纺厂开了生产“工厂化”的先河。

之后英国的乔赛亚开设的陶瓷工厂,实行了精细的劳动分工,将原来由一个工人独立完成的十几道工序,改为每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就像工人按机器运行来从事生产一样。

生产的“工厂化”使英国的制陶业名列欧洲前茅。

请问这里的“工厂化”指的是()

A.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生产。

C.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D.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进行分工使用机器生产。

8.“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

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

”材料现象反映了

A.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

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

C.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

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9.有学者指出,“英国专利制度解决了商业机密保护下市场拓展和技术可占有性之间的矛盾”,使企业投入资源对技术进行研发。

下列对专利制度解读准确的是

A.为产业革命准备了资金

B.直接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C.科学和技术紧密相结合

D.商业机密带有明显排外色彩

10.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的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

凯伊在纺织工人们的唾骂声中逃往法国,最后穷困潦倒,客死他乡。

上述材料反映了

A.工人们已习惯用手摇纺织机织布

B.凯伊的创新发明在英国受阻

C.纺织厂主与工人在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D.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冲突

11.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12.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建立商站、租借地、移民区、殖民地,通过控制和掠夺他们的资源,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

材料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

A.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确立

B.阻碍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

C.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助推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13.“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1819年去世一位伟人讣告中的一句话。

这位伟人是

A.瓦特B.哈格里夫斯C.法拉第D.爱迪生

14.下表描述了19世纪国际贸易增长情况表。

这说明

时期

国际贸易增长

1840—1870年

3.4倍

1870—1900年

1.7倍

 

A.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

B.国际垄断导致国际贸易规模萎缩

C.世界生产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衰退

D.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

15.列宁评价《共产党宣言》:

“(它)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下列政治斗争直接受其影响的是

A.法国大革命B.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五四运动

16.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

这一现象

A.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违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C.推动企业优化经营管理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以其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

其“绝对优势”的获得取决于

A.民族国家的建构

B.资本输出的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现代化进程实现

18.某同学在上完一节历史课后,在笔记本上整理出这样三句话:

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和外部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只坚持72天就因内部危机和外敌入侵而败亡。

据此可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

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

这表明吉卜林()

A.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20.“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赢得整个世界”这句话出自:

A.马克思B.列宁C.李大钊D.陈独秀

二、简答题

21.英国的崛起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英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英国》

叙述英国15世纪后从欧洲边缘小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历程。

22.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

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

(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国际格局方面)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5年以后英国逐步取消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1846年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时代的开始。

但欧洲大陆囯家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采取更具防御性而非进攻性的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这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与19世纪初新兴的民族主义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进程起因于工业革命和大不列颠工业的先进性。

德国的李斯特等人的著作对幼稚产业保护进行了论述。

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制造品禁止自由贸易,1858—1860年制造品进口只占总进口的3.8%。

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主要国家也推行类似的保护主义政策。

——摘编自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徳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

材料二自1928年起南京囯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形式上获得关税自主权。

此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关税税制进行了改革。

进口税方面,囯民政府1928年12月7日通过的《海关进口税税则》规定,进口货税率为刁.5%到27.5%不等;1931年1月1日起施行《海关进口税税则》,进口货税率从5%到50%不等;1933年对进口货税率进行了修改,税率从5%到80%不等;到1936年,平均进口税率达31.2%,最高达80%。

出口税方面,1931年税率分别为7.5%和5%;1934年6月,对出口税则作了修订,税半分别为5%、7.5%、10%三个等级。

在此前一年,财政部先后宣布对生丝、纯丝制品、米谷、小麦、荞麦、高梁等免征出口税。

1936年度,关税收入共计3.46亿元,其中进口税及附加税收入为2.76亿元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关税税制改革的特点和成因。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

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

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

……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

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

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

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

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

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

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

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

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三:

美国人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

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

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西欧扩张开始的事件,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强盛但没能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自由主义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自由生产、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

材料中“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表明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故D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自由主义制度,不能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错误;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产生的,故B错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属于生产力的变革,与题意主旨不符,C错误。

2.A

【详解】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城市的规模变大,交通愈来愈拥挤,交通指挥信号灯的出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1868年汽车还未发明,不可能成为交通繁忙的原因,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没有介绍工业革命怎么制造出信号灯,只是说“安装了”,并运用到交通指挥中,排除C项;材料中说的是社会生活和交通的变迁,与议会的地位和人民参政无关,排除D项。

3.B

【解析】

我们要注意到表格中所给出的三个时间:

1801年、1851年、1901年。

这三个时期表达出19世纪的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明显增多,农业减少。

结合当时的背景,我们得出工业革命对此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发生于15世纪,不符合这个大背景;C选项错误,圈地运动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4/15世纪);D选项殖民扩张在16-17世纪迅速发展,但是没有对服务业和工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点睛:

解答本题可以从时间角度入手。

从材料来看,表现出的是19世纪的英国个行业比例的变化,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时间,根据选项来依次比较排除,选出最合适的选项。

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00多年前”就是17世纪,此时英国很多贵族纷纷“潜心研究农业、农具和畜牧”,这是因为圈地运动促使经营农业可获得丰厚利润,故B正确;英国革命没有剥夺贵族土地,故A错误;此时工业革命还未开展,故C错误;宗教改革削弱的是天主教的特权,故D错误。

5.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来看,马、恩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政权实践;从“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来看,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欧美经济政治实际紧密相连;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

“有些地方已经过时”并不表明《共产党宣言》在当时已经过时,列宁的《四月提纲》为俄国十月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①③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B、C项。

6.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为“当代一历史学家”“在过去的200年中”这些关键信息和时间点,可以知道材料所指200年是19世纪、20世纪,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世界文明的进步,本题应选③④项,第①项文艺复兴兴起于14~17世纪;第②项地理大发现指新航路开辟,是在15~16世纪,时间上与本题不符合,可排除。

考点:

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7.B

【解析】

【分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提供中“改为每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即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生产的一种模式,并不是采用机器生产,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

【详解】

 

8.C

【解析】

铁路交通使用的是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而蒸汽机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又可以运输煤炭,所以是“自己运输自己”,C项正确;虽然煤炭是近代工业的主要能源,但材料与此无关,A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煤炭的运输而不是进口,B项错误;电力工业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D项错误。

9.B

【详解】

专利制度对技术进行保护,保护了技术持有者的各项利益,有利于直接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故选B项;专利技术并不能为产业革命准备资金,排除A项;材料内容仅阐述了专利技术的相关特点,没有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排除C项;带有明显排外色彩无从体现,排除D项。

10.D

【详解】

根据材料“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可知,说明凯伊的创新发明大大减少了人力需要,这就必然导致原来的手工工人大量失业,所以凯伊遭到工人们的唾骂,得到了如此的结局,反映了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冲突,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飞梭的发明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凯伊因此而被唾骂、客死他乡,反映了当时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反映工人们已习惯用手摇纺织机织布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凯伊的创新发明在英国受阻与材料内容“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不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冲突,没有体现纺织厂主与工人在利益方面发生冲突,故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11.A

【解析】

从材料中“特殊条件”来判断。

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处在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还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尚不具备,但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叛变行为和对国内群众的压制,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

所以马克思认为其实自发的、偶然的,故答案选A。

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讲的原因,而非意义;材料说的特殊条件是指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而非说的是革命时机成熟,C项错误;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不具备灭亡的条件,D项错误。

12.D

【解析】

“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建立商站、租借地、移民区、殖民地,通过控制和掠夺他们的资源,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C错误;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故B项错误。

1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故A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不是机械动力,故B项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为电力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故C项错误;爱迪生发明了第一个中心发电站,故D项错误。

14.A

【解析】

【详解】

由题干中的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放缓,这说明世界市场的扩展速度已经追赶不上世界生产的速度,体现的是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

故答案为A项。

B项,题干未涉及国际垄断,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生产能力不断加强,排除;D项,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是由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引起的,排除。

15.C

【详解】

1848年《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

其中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因此C正确;法国大革命爆发是在1789年,A错误;英国的宪章运动是在1836—1848年,B排除;五四运动是属于反帝爱国运动运动,D排除。

16.C

【详解】

材料信息“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出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促使企业规模扩大,由此推动了企业优化经营管理,故C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A错误;垄断组织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必然结果,故B错误;垄断组织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D错误。

17.C

【详解】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以其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

”反映的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C正确;A项出现于工业革命开展之前,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排除;资本输出的扩张只是手段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此时现代化进程还没有实现,排除D项。

18.B

【详解】

根据“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只坚持72天”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巴黎公社有关,故选B;A与“工人阶级政权”不符,排除;CD和“只坚持72天”不符,排除。

故选B。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能够说明英国诗人鼓励英国年青人进行殖民扩张,所以答案选C,A项与材料题意主旨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作者主张进行殖民扩张行为同时还积极强调传播欧洲文化。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

20.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故A选项正确;故排除B、C、D选项。

21.随着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国王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海外贸易(奴隶贸易),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及圈地运动,加快了原始积累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其发展,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解析】

【详解】

历程:

首先明确本题限定的时间为15到17世纪,角度是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入口处”即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充分的条件,问题为历史进程,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这一时期英国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和思想方面的相关史实中,选取与现代文明即工业社会相关主要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英国在这200年,为工业革命进行的各种准备,表述成文,其中必须包括与工业革命的前提、动力、资金、劳动力等重要条件相关的史实。

22.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任选2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任选2项)

(2)生产力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任选2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