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406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4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冀州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河北冀州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河北冀州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河北冀州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河北冀州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冀州中学.docx

《河北冀州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冀州中学.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冀州中学.docx

河北冀州中学

河北冀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C=12;H=1;N=14;O=16;Ca=40;Br=80

卷Ⅰ(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氧化物:

SO2、NO、CO2、SiO2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A.①和③B.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⑤

3、菜谱中记载:

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

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4、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5、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配制90mL1mol/L的NaOH溶液选用100mL容量瓶

C.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2D.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KMnO4溶液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

Fe3++3H2O

Fe(OH)3+3H+

B.一小块钠投入水中:

Na+2H2O=Na++2OH-+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过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D.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2Fe3++2I-=2Fe2++I2

8.滴加新制氯水后,下列各组离子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Fe3+、Al3+、Cl-、NO3-B.K+、Na+、I-、SO42-

C.Ag+、Ca2+、NH4+、NO3-D.Na+、Ba2+、CO32-、SO42-

9、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

10、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

2(s)

2BaO(s)+O2(g)达到平衡。

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不变B.BaO量不变C.氧气压强不变D.BaO2量增加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增大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

②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③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加水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④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⑤25℃时,p

H=12的1.0LNaClO溶液中水

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A

⑥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⑦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③⑥⑦   B.①②⑤C.①②④D.④⑤⑥

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H3B.△H1<△H3

C.△H1+△H3=△H2D.△H1+△H2>△H3

14、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2(g)+O3(g)

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15.下列图像表达正确的是()

A.图1表示浓硫酸的稀释B.图2表示过量的盐酸与等量的锌粉反应

C.图3表示氢气与氧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图4表示微粒电子数

16、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O2的同时生成2n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O2的同时生成2n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2: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2SO2+O2

2SO3

的平衡体系中,加入由18O构成的氧气,则SO2中的18O的含量会增加]

c(NH4Cl)

mol/L

0.1

0.01

c(H+)

×10-6

7.5

2.4

t/℃

25

100

Kw

×10-14

1.0

55.0

A

B

C

D

19.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

的U型管中。

下列

20、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来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

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2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22、已知

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

LixC+Li1-xCoO2

C+LiCoO2

2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反应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c1∶c2==1∶3 B、平衡时,Y和Z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24、已知:

C(s)+H2O(g)=CO(g)+H2(g)△H=akJ/mol

2C(s)+O2(g)=2CO(g)△H=-220kJ/mol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则a为

A.-332B.-118C.+350D.+130

2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H3OH(g)

CH3OCH3(g)+H2O(g)

容器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387

0.40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0.1mol、CH3OCH

30.15mol和H2O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6、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

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min)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min)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卷Ⅱ(非选择题,共48分)

27、(共13分)

I、(7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

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l。

(3)用铝粉和F

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b.KClO3c.MnO2d.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II、(6分)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

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

(4)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为用铂作为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其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

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5)以天然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假设装置中盛装100.0mL3.0mol·L—1KOH溶液,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0mL。

放电完毕后,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8.(12分)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

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目前,由CO2来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化学反应是:

2CO2(g)+6H2(g)

CH3OCH3(g)+3H2O(g)△H>0。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密度不变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CO2,同时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v(H2)=1︰3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2)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

g)

2CO2(g)+N2(g)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

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ΔH0(选填“>”、“<”)。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

速率。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CO2)在T2、

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

线。

(3)已知:

CO(g)+2H2(g)

CH3OH(g)△H=-akJ•mol-1。

①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OH)=0.8mol·L-1,则此时v正v逆(填“>”、“<”或“=”)。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CO和2mol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压强比(P后/P前)

0.98

0.90

0.80

0.70

0.70

0.70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29.(12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

工业上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拟有左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ClO2。

(1)B必须放在冰水浴中控制温度,其原因是

(2)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

根据右上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

a

;b;

③洗涤;④干燥。

(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

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填化学

式)。

②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A的化学式是,装置Ⅲ中A在极区产生。

④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

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

(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30.(11分)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

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AX5,放出热量123.8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AX3(g)+X2(g)

AX

5(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

b、

c。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

高三月考2化学参考答案

1—5、B、B、B、D、D6—10、C、C、A、D、B

11—15、C、B、B、A、D16—20、C、A、B、B、A

21—26、A、B、C、D、D、C

27、(本题共13分)

(1)负;4Al2Cl7—+3e—=Al+7AlCl4—;H2

(2)3

(3)b、d;不能;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

(4)O2+2H2O+4e—=4OH—

(5)①CH4-8e—+10OH—=CO32—+7H2O②c(K+)>c(HCO3—)>c(CO32—)>c(OH—)>c(H+)

28.(本题共12分)

(1)①②B、D(2分,错选1个扣1分)

(2)①<

(2分)[起点在原点0处(给1分),达到平衡的时间迟于“T2、S1”曲线的平衡点(给1分)]

②(2分)

 

(3)①<(2分)②45%(2分)

29、(本题共12分)

(1)使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

(2)a.蒸发结晶b.趁热过滤

(3)①Na2SO3H2O(各1分)②2ClO2+H2O2+2OH-=2ClO

+O2↑+2H2O

③H2SO4阳(各1分)④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⑤相同(2分)

30.

 

河北冀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命题人李东慈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C=12;H=1;N=14;O=16;Ca=40;Br=80

卷Ⅰ(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Ks5u答案】B

【Ks5u解析】氢氧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失电子,氧气在正极得电子,选B。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氧化物:

SO2、NO、CO2、SiO2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A.①和③B.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⑤

【Ks5u答案】B

【Ks5u解析】①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正确;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正确;④碘酒和漂粉精是溶液,错误;⑤液氯是单质,错误;选B。

3、菜谱中记载:

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

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Ks5u答案】B

【Ks5u解析】A、由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错误;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正确;C、河虾中含有砷元素为五价砷,是无毒的,能食用,三价砷有毒,错误;D.根据维生素C的作用是将五价砷转化为三价砷,五价砷做氧化剂,维生素C做还原剂,错误;选B.

4、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Ks5u答案】D

【Ks5u解析】A、反应能自发进行,∆H—T•∆S<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则∆S>0,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正确;B、NH4F水解生成HF,HF可与玻璃中的成分SiO2反应,所以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正确;C、海底为低温高压环境,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正确;C、铁在浓硫酸中可发生钝化,错误;选D。

5、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Ks5u答案】D

【Ks5u解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温度不变平衡也可能发生移动,则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A正确;B、K值变化,说明反应的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因此平衡一定移动,B正确;C、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可能不变,C正确;D、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不一定变化,D错误;选D。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配制90mL1mol/L的NaOH溶液选用100mL容量瓶

C.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2

D.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KMnO4溶液

【Ks5u答案】C

【Ks5u解析】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正确; B.没有90ml的容量瓶,配制90mL1mol/L的NaOH溶液选用100mL容量瓶,正确;C.新制氯水中有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使试纸变红,次氯酸能使试纸褪色,错误;D.酸式滴定管能用来量取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正确;选C。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

Fe3++3H2O

Fe(OH)3+3H+

B.一小块钠投入水中:

Na+2H2O=Na++2OH-+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过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D.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2Fe3++2I-=2Fe2++I2

【Ks5u答案】C

【Ks5u解析】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

Fe3++3H2O

Fe(OH)3(胶体)+3H+,错误;B.不符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错误C.正确;D.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生成铁离子,碘单质和氮的氧化物,错误;选C。

8.滴加新制氯水后,下列各组离子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Fe3+、Al3+、Cl-、NO3-B.K+、Na+、I-、SO42-

C.Ag+、Ca2+、NH4+、NO3-D.Na+、Ba2+、CO32-、SO42-

【Ks5u答案】A

【Ks5u解析】氯水中含有HClO等强氧化性物质,含有H+,溶液呈酸性,含有Cl-等微粒,A.各离子能大量共存,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O等强氧化性物质,I-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加入氯水,Ag+不可大量共存,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