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修成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454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研修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践研修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践研修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践研修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践研修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践研修成果.docx

《实践研修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研修成果.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研修成果.docx

实践研修成果

实践研修成果模版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三单元比例例1、例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常红艳

翼城县中卫中心校

1.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小学数学《比例》单元中的一个内容,是比的实际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利用比例的知识,同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是教学比例的现实素材。

教材在这部分的编写,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和缩小》与“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相融合,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

具有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知识。

  2、学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如:

洗照片、放大镜等等。

但是对于图形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不明确。

认为图形由小到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合作、交流的快乐。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全班学生上课的照片,思考:

一张小小的照片怎么能有我们这

么多同学?

引出生活中的缩小现象。

2、感知生活中放大或缩小的现象。

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

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3、通过谈话,引入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了照片“放大与缩小”的情境,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发现“数学真好玩,然后出示几种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

二、联系实际,形成概念。

(一)电脑演示:

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1、提问:

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2、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

(1)、课件显示长和宽数据;

(2)、课件出示问题: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

放大后图片的长与原图片的长有什么关系?

放大后图片的宽与原图片的宽有什么关系?

(3)、学生思考,抽生答。

(4)、集体交流:

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到了原来的

(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都是

(2):

(1),这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

3、2:

1是哪两个量的比?

(板书)

(二)、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

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1、课件缩小原图,观察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厘米?

2、小组交流:

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

也就是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

()的比缩小了。

1:

2是()与()的比?

(板书)

(三)、小结:

不管是按一定的比放大还是缩小,比的后项都是指原图。

(四)、练习

 1、下面我们练习一下,看看刚才的知识你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41页第1题

 2、教师: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读一读题,问几号图形是原图形?

请同学们在课本41页上把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标好,再填一填。

3、组长查。

4、学生答用什么方法做的又快又对?

得出结论:

所有的对应边都要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三、运用概念,动手操作

1、39页例2

(1)、先说是放大还是缩小。

(2)、小组内说怎么画。

(3)、独立画。

(4)、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2、39页试一试

(1)尝试。

(2)组长查。

(3)斜边是不是也扩大了2倍?

(给学生提供独立画图、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亲历把图形放大的方法。

画图中,学生产生了不同的画法,先画一组邻边,或先确定各顶点。

......这自然的生成,给同伴以启发,带给学生相互欣赏的喜悦,带给师生成功的欢乐。

四、自主评价,总结提升

1、你学到了什么?

2、欣赏

 

5.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所有的对应边都要2:

1放大形状不变

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大小改变

1:

2缩小

变化后图形原图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全班学生上课的照片。

师:

一张小小的照片怎么能有我们这么多同学?

生答:

引出生活中的缩小现象。

2、感知生活中放大或缩小的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

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3、师:

看来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那么,我们数学中的放大与缩小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课题)

二、联系实际,形成概念。

(一)电脑演示:

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1、师:

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2、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

(1)、课件显示长和宽数据;

(2)、课件出示问题: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

放大后图片的长与原图片的长有什么关系?

放大后图片的宽与原图片的宽有什么关系?

(3)、学生思考,抽生答。

(4)、集体交流:

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到了原来的

(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都是

(2):

(1),这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

3、2:

1是哪两个量的比?

(板书)

(二)、认识图形的缩小。

师:

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1、课件缩小原图,观察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厘米?

2、小组交流:

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

也就是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

()的比缩小了。

1:

2是()与()的比?

(板书)

(三)、小结:

不管是按一定的比放大还是缩小,比的后项都是指原图。

(四)、练习

 1、下面我们练习一下,看看刚才的知识你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41页第1题

 2、教师: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读一读题,问几号图形是原图形?

请同学们在课本41页上把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标好,再填一填。

3、组长查。

4、学生答用什么方法做的又快又对?

得出结论:

所有的对应边都要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三、运用概念,动手操作

1、39页例2

(1)、先说是放大还是缩小。

(2)、小组内说怎么画。

(3)、独立画。

(4)、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2、39页试一试

(1)尝试。

(2)组长查。

(3)斜边是不是也扩大了2倍?

四、自主评价,总结提升

1、你学到了什么?

2、欣赏

 

7.教学反思

一、制定目标:

到位而不越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一定要充分研读教材,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要求也切合学生自生发展需求的“到位”的教学目标。

例如,本节课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含义的理解就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理解相对应的长和宽的放大与缩小;第二个层次是理解相对应的线段(边)的放大与缩小;第三个层次是理解相对应的图形各部分所有长度的放大与缩小。

而本节课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认识程度,教师就要根据本册教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现状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即达到第二层次的理解,如果将第三层次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有点“越位”,不仅时间不允许对本节课其它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有影响。

因此制定教学目标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二、锁定目标:

定量呈现凸显本质

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能力。

这一教学目标是通过例2的教学达成的,然而只让学生观察例2的三个图形去发现放大与缩小的本质“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学生很难发现,因此在揭示这一特征时若再多呈现几(组图片和图形,有的是按比例放大缩小的,有的不是按比例放大缩小的,在让学生判断完后去除没按比例变化的图形,留下按比例变化的图形,让学生在去与留的过程中感受相似变换的特征,然后再通过这几组变化前后图形的呈现凸显放大与缩小的本质。

通过一定量的图形的呈现凸显放大与缩小的本质也就凸显例2的教学目标。

三、达成目标:

领悟含义择法画图

本节课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学生在理解了放大与缩小的含义之后,还要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这就要“锁定”图形中的横比与纵比,因为在方格图上最好画的就是横的线段与纵的线段,长方形与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横比与纵比是比较好找到,但如果是圆或一般的锐角、钝角三角形学生操作起来就需要动脑经思考怎样从所给图形中自己创造横比或纵比将缺少的想办法自己补足,这样画图就比较难操作了。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师要有贯穿始终的目标意识,制定“到位而不越位”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引才能合理使用教材有效组织教学,最后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