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137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docx

动物生理学考研农学联考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汇总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通道转运的特点:

A.逆浓度梯度(顺)B.消耗化学能(不耗能)C.转运小分子物质(离子)D.以上都不是

2.刺激是:

A.外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的变化

C.生物体感受的环境变化D.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

3.兴奋性是机体______的能力。

A.做功B.运动C.适应D.对刺激产生反应

4.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

A.消耗ATPB.维持兴奋性

C.维持细胞内高钾D.建立势能贮备

5.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是:

A.K+平衡电位(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高,K外流,带负电的蛋白留于膜内)B.K+外流+Na+内流

C.K+外流+C1-外流

D.Na+内流+C1-内流

6.氧和二氧化碳(脂溶性)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单纯扩散(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

7.判断组织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是:

A.阈强度B.阈电位

C.强度—时间变化率D.刺激频率

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特征是:

A.反射活动B.动作电位

C.神经传导D.肌肉收缩

9.神经细胞锋电位上升支的离子机制是:

A.Na+内流B.Na+外流C.K+内流D.K+外流

10.维持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机制是:

A.Na+、K+通道开放B.钠泵活动(亦称Na-K泵)

C.K+易化扩散D.Na+易化扩散

11.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在—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正比关系的原因是:

A.“全或无”定律P28B.离子通道不同

C.局部电流不同D.各条纤维兴奋性不同

12.细胞动作电位的正确叙述是:

A.动作电位传导幅度可变B.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

C.阈下刺激引起低幅动作电位D.动作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变化

13.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大频率取决于:

A.兴奋性B.刺激频率

C.刺激强度D.不应期长短

14.关于局部兴奋的错误叙述是:

A.开放的Na+通道性质不同B.无不应期,衰减性扩布

C.属于低幅去极化D.由阈下刺激引起

15.阈下刺激时,膜电位可出现: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D.超极化

16.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是: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

17.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

A.极化状态B.局部电位C.锋电位(动作电位)D.局部电流

18.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B.突触后电位C.锋电位D.感受器电位

19.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

A.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B.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

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20.兴奋性为零的时相为: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

21.载体转运不具有的特点是:

A.饱和性B.电压依赖性C.结构特异性D.相对竞争抑制  

22.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错误论述是:

A.属于细胞内电位,膜外正电,膜内负电B.不同种类细胞数值不同

C.数值接近K+平衡电位D.数值接近Na+平衡电位

23.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错误论述是

A.细胞外[K+]小于细胞内

B.细胞内[Na+]低于细胞外

C.细胞膜对K+通透性高,对Na+通透性低

D.细胞外[K+]升高时,静息电位值升高

24.神经、肌肉和腺体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肌肉收缩B.腺体分泌

C.局部电位D.动作电位

25.当胞外[K+]↑时,产生:

rp(静息电位)\ap(动作电位)

A.RP幅值↑,AP幅值↑B.RP幅值↑,AP幅值↓

C.RP幅值↓,AP幅值↓D.RP幅值↓,AP幅值↑

26.当达到K+平衡电位(静息电位)时:

A.膜内电位为正(负)B.K+的净外电流为零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27.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错误描述是:

A.产生膜两侧Na+、K+不均匀分布B.造成胞内高钾

C.造成高血钾D.建立膜两侧的离子储备

2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A.阈电位B.锋电位

C.正后电位D.负后电位 

29.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数值与膜两侧______

A.K+浓度差呈正变关系B.K+浓度差呈反变关系

C.Na+浓度差呈正变关系D.Na+浓度差呈反变关系

30.引起机体反应的环境变化是:

A.反射B.兴奋

C.刺激D.反应

31.阈电位是引起______

A.超射的临界膜电位值B.极化的临界膜电位值

C.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值D.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32.阈强度(阈值)增大代表兴奋性

A.增高B.降低

C.不变D.先降低后增高

33.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是:

A.传导速度慢(无髓)B.跳跃式传导

C.衰减性传导D.单向传导

34.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相关关系

A.Ca2+B.Mg2+

C.Na+D.K+

3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B.肌小节

C.肌纤维D.粗肌丝

36.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A.横管B.肌膜

C.粗面内质网D.肌质网膜

37.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D.肌质网不如骨骼肌的发达

38.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酯酶B.腺苷酸环化酶

C.胆碱酯酶(被分解为胆碱和乙酸)D.胆碱乙酰化酶

39.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

C.γ—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

40.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______

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D.C1-通道开放

41.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过程中,ACh与AC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______。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Na+(内流)K+(外流)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产生EPP)

C.仅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42.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促进)B.胆碱酯酶

C.美洲箭毒D.ATP酶

43.肌细胞中的三联管指的是: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也叫连接肌浆网)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44.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45.肌肉收缩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______。

A.肌小节长度缩短B.A(暗)带长度不变,I(明)带和H(暗带中央的一段相对较亮区域)带缩短

C.A带长度缩短,I带和H带不变D.相邻的Z线相互靠近

46.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B.C1-

C.Ca2+D.K+

47.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A.被动张力B.前负荷

C.后负荷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48.肌张力最大的收缩是:

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D.不完全强直收缩

49.有机磷中毒时,可使:

A.ACh释放增加B.ACh与ACh门控通道结合能力增高

C.胆碱酯酶数量减少D.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50.某肌细胞静息电位为-70mV,当变为+20mV时,称为:

A.极化B.去极化

C.超极化D.反极化?

51.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52.短时间的一连串最大刺激作用于肌肉,当相继两次刺激间的时距小于绝对不应期

时,后一刺激则出现______。

A.一连串单收缩B.一次单收缩

C.无收缩反应D.完全强直收缩

53.在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囊泡释放ACh所引起的膜电位变化是:

A.突触后电位B.接头后电位

C.局部电位D.终板电位

54.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肌束颤动症状,是由于何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A.腺苷酸环化酶B.胆碱酯酶

C.单胺氧化酶D.ATP酶

55.箭毒、银环蛇毒(可特异性的阻断终版膜上的Ach受体通道)可被作为肌松剂应用,是由于能在终板膜部位_______。

A.激活胆碱酯酶B.与Ach竞争结合位点

C.与Ach结合成复合物D.抑制神经末梢Ca2+内流

56.骨骼肌细胞中,哪种蛋白质能与肌浆中的Ca2+结合:

A.肌凝蛋白B.肌红蛋白

C.肌钙蛋白D.肌纤蛋白

57.骨骼肌细胞内贮存Ca2+的主要部位在:

A.纵管B.横管

C.三联管D.终末池

58.骨骼肌舒张时,_______。

A.消耗ATP(分解ATP再收缩时用)B.不消耗能量

C.释放机械能D.释放化学势能

59.肌肉的初长度是由哪项因素决定的:

A.肌肉的种类B.肌肉的酶活性

C.前负荷D.后负荷

60.骨骼肌收缩的最适前负荷是肌小节的初长度处于:

A.1.5μmB.1.5~2.0μm

C.2.2μmD.2.0~2.2μm

61.在正常动物体,参与维持姿势的骨骼肌收缩形式主要是:

A.完全强直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

C.等长收缩D.等张收缩

62.能够反映前负荷对肌肉收缩影响的是:

A.长度—张力曲线B.被动张力曲线

C.等长单收缩曲线D.等张单收缩曲线

63.下列哪项因素会降低骨骼肌的收缩力:

A.增加后负荷P309B.增加前负荷C.给肾上腺素D.缺氧

64.等张收缩的特点是:

(张力几乎不变,肌肉长度在缩短)

A.不产生位移B.发生在离体骨骼肌

C.单收缩D.可做功

65.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抵达神经—肌肉接头部位时,轴突末梢中的囊泡释放ACh,使终板膜产生终板电位,然后在什么部位引发动作电位:

A.肌细胞膜(终板膜本身由于没有电压门控Na通道而不会产生动作电位,但可通过终板电位刺激周围肌膜产生动作电位)B.接头后膜

C.终板膜D.横管膜

66.骨骼肌收缩是横桥与肌纤(动)蛋白的结合、扭动、解离、复位和再结合、再扭动所构成的横桥循环过程,使细肌丝不断地向粗肌丝M线方向移动,其能量来自ATP。

下列哪种肌肉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

横桥(肌球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A.肌纤蛋白B.肌钙蛋白C.肌凝蛋白(肌球蛋白)D.原肌凝蛋白

67.用连续刺激作用于骨骼肌,当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内,会使肌肉产生:

A.单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C.完全强直收缩D.等长收缩

68.观察肌肉初长度对收缩的影响,可得到骨骼肌长度—张力曲线。

结果表明,在最适初长条件下进行收缩,肌肉产生的张力最大。

因为在此情况下_______。

A.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B.横桥释放的能量最多

C.ATP酶的活性最多D.横桥循环的速度最快

69.平滑肌细胞中的细肌丝有同骨骼肌类似的分子结构,但是引起平滑肌细胞内粗、细肌丝滑动的横桥循环的机制与骨骼肌并不相同,因为*平滑肌细胞中不含肌钙蛋白*,而含有:

A.肌纤蛋白B.肌球蛋白C.肌红蛋白D.钙调蛋白

70.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 D.被动转运(易化扩散+单纯扩散)

71.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属于

A.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B.出胞

C.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72.在跨膜物质转运中,载体转运和转运体的主要区别是

A.转运体转运没有饱和现象      B.转运体可同时转运多种物质

C.转运速率有明显差异        D.转运体转运需直接耗能

7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A.2个K+移入膜内

B.3个Na+移出膜外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74.将一对刺激电极置于神经轴突外表面,当通以直流电刺激时,兴奋

A.发生于刺激电极正极处       B.在两个刺激电极处均不发生

C.同时发生于两个刺激电极处     D.发生于两个刺激电极负极处

75.在神经轴突膜内外两侧实际测得的静息电位

A.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       B.略大于Na+的平衡电位

C.等于K+的平衡电位        D.略小于K+的平衡电位

76.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A.减小B.不变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77.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B.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大

C.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D.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减小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变小

78.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正确)

B.动作电位的速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C.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兴奋

D.增加轴突直径可以提高传导速度

79.关于电压门控Na+通道与K+通道的共同点中,不正确的是

A.都有关闭状态        B.都有开放状态

C.都有失活状态        D.都有激活状态

80.产生微终板电位的原因是(仔细哦!

A.自发释放小量递质引起的多个离子通道打开(Na\K)

B.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C.肌膜上一个受体离子通道打开

D.神经末梢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的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打开

81.神经纤维上前后两个紧接的锋电位,其中后一锋电位最早见于前一锋电位兴奋性周期的

A.超常期之前 B.低常期C.绝对不应期 D.相对不应期

82.如果某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为2ms,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60ms\2ms=30

A.500次  B.400次C.200次 D.50次

二、简答题

1.简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

2.试比较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区别。

3.什么是兴奋性?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如何?

4.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5.简述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肌肉收缩舒张的原理。

6.什么是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它在兴奋传导中有何意义?

7.什么是前负荷和后负荷?

它们对肌肉收缩各有何影响?

三、分析论述题

1.什么是钠泵?

其化学本质、转运机制以及生理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3.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4.单一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而神经干的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却可因刺激强度不同而变化,请分析说明。

四、实验题

1.制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2.怎样检测神经肌肉标本的兴奋性?

3.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神经对肌肉收缩有何影响?

为什么?

4.刺激频率的改变对肌肉收缩形式有何影响?

5.用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刺激神经干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有何不同?

同样的两种刺激分别刺激单根神经纤维时情况如何?

6.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的骨骼肌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反应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D 5.A 6.A 7.A 8.B 9.A 10.B 11.D 12.B 13.D 14.A 15.B 16.D 17.C 18.C 19.C 20.A 21.B22.D 23.D 24.D 25.C 26.B 27.C 28.B 29.A 30.C 31.D32.B 33.B 34.A 35.B 36.D 37.C 38.C 39.D 40.B 41.B42.C 43.B 44.D 45.B 46.C 47.B 48.C 49.D 50.D 51.B52.C 53.D 54.B 55.B 56.C 57.D 58.A 59.C 60.D 61.C62.A 63.D 64.D 65.A 66.C 67.B 68.A 69.D 70.C 71.A 72.B 73.D 74.D 75.D 76.C 77.A 78.B 79.C80.A 81.D 82.A

二、简答题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大致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

被动转运:

①单纯扩散②易化扩散:

通道、载体

主动转运:

①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泵、钙泵、氢离子泵等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

同向转运:

葡萄糖/Na+、碘泵

逆向转运:

Na+—K+交换

Na+—H+交换

Na+—Ca2+交换

③出胞和入胞

2.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区别在于: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单纯扩散的物质有O2、CO2、乙醇、脂肪酸等。

其特点是:

①顺浓度梯度;②不耗能;⑧无饱和现象;④无结构特异性。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借助载体或通道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易化扩散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

其特点是:

①顺浓度梯度;②不耗能;③膜蛋白质为中介物;④具有特异性;⑤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具有饱和现象。

3.细胞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如表2—1所示。

表2—1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动作电位时相去极化相+复极相负后电位前部负后电位后部正后电位

刺激强度阈上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

电位反应无可产生AP产生AP产生AP

兴奋性最小(零)渐增最大低于正常

Na+通道状态失活逐渐恢复基本恢复完全恢复

4.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电—化学—电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产生)→接头前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接头前膜内囊泡前移,与前膜融合→囊泡破裂释放Ach(量子释放)→ACh经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与接头后膜上的Ach受体结合→终板膜Na+、K+通道开放→Na+内流为主→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肌膜暴发动作电位。

ACh的消除:

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胆碱和乙酸,其作用消失。

5.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及收缩舒张原理如下:

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递到细胞内部→信息通过三联管结构传给肌浆网终末池→终末池释放Ca2+进入肌浆→肌浆中Ca2+增多→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构型改变→原肌球蛋白构型改变→暴露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激活ATP酶,分解ATP供能→横桥扭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肌膜动作电位消失→肌浆网膜上钙泵转运,Ca2+被泵回肌浆网→肌浆中Ca2+降低→Ca2+与肌钙蛋白分离→肌钙蛋白构型复原→原肌球蛋白复位→遮蔽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阻止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细肌丝从粗肌丝中滑出,肌小节恢复原位→肌肉舒张。

6.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2)动作电位传导时,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幅度衰减,因在传导途径中动作电位是逐次产生的。

由于“全或无”现象的存在,神经纤维在传导信息时,信息的强弱不可能以动作电位的幅度表示。

它的兴奋强度是由感受器受刺激的强度或运动神经元胞体兴奋的强度决定的,只表现为动作电位的频率或序列的不同。

7.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是前负荷,可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即某种初长状态)。

实验证明,不同初长时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不同。

由于肌肉的初长是受前负荷大小所制约的,因此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是: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时,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增大。

肌肉的后负荷是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它不增加肌肉收缩的初长,但能阻碍肌肉收缩的缩短。

当肌肉收缩开始时,由于遇到后负荷的阻碍,不能缩短,只表现张力增加;只有当肌肉张力增加达到与后负荷相等的程度时,才以一定的速度缩短,负荷也被提起相应的距离,而且肌肉一旦缩短,张力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达到最高点,以后舒张出现。

因此后负荷越大,肌肉在缩短前产生的张力越大,肌肉缩短出现得越晚,缩短的初速度和肌肉缩短的总长度也越小.

三、分析论述题

1.钠泵是指镶嵌在细胞膜中具有ATP酶活性的主动转运Na+、K+的蛋白质。

其化学本质为Na+—K+依赖性ATP酶。

转运机制:

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泵入2个K+。

运转结果:

造成超极化。

消耗一个ATP分子,胞外净增一个正电荷,故称为生电性钠泵。

生理作用和意义:

①保证细胞内外Na+、K+不均匀分布。

②提供细胞内高钾,为胞内生化反应提供必要条件,也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前提条件。

③提供细胞外高钠,建立Na+势能储备,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做准备。

④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形态。

2.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其形成原理主要是:

①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

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1-。

②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

③Na+的扩散:

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Na+渗漏通道。

④Na+-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发生短暂的、可逆的膜内电位变化。

其波形与形成原理如表2—2所示。

表2—2动作电位的波形与形成原理

波形时相形成原理

去极相(上升支)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形成

超射值(最高点)Na+电—化学平衡电位

复极相(下降支)K+通道开放,大量K+外流形成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K+外流蓄积,K+外流停止

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由生电性钠泵形成

3.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如表2—3所示

表2—3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阈下刺激≥阈刺激

Na+通道开放数量少多

电位幅度小(阈电位以下)大(阈电位以上)

总和现象有无

“全或无”现象无有

不应期无有

传播特点指数衰减性紧张性扩布脉冲式不衰减传导

4.因为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虽然其中每一条纤维的动作电位都是“全或无”的,但由于它们的兴奋性不同,因而阈刺激的强度也不同。

当受到电刺激时,如果刺激强度低于任何纤维的阈值,则没有动作电位产生。

当刺激强度能引起少数神经纤维兴奋时,可记录到较小的复合动作电位。

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兴奋的纤维数增加,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越大。

当刺激强度增加到可使全部神经纤维兴奋时,复合动作电位达到最大。

再增加刺激强度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再增加了。

四、实验题

1.

(1)脑脊髓破坏不完全捣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