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2997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8古诗三首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8.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及文中几个注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解题,了解诗人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生:

母亲河。

师:

板书“母亲河”。

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无私地哺育了我们,但是我们同样知道,我们还有另外一条河……

(来不及说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了——黄河)

师:

在母亲河旁边板书“黄河”。

不错,黄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也一直是人们赞美歌咏的对象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

板书课题——凉州词、王之涣。

师:

你们知道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吗?

生:

交流预习时收集的关于“凉州词”“王之涣”“边塞诗”的知识。

师补充并板书:

曲调名、边塞诗

二、以读为主,探究学习

师:

我们学过很多古诗,大家说说怎样学习古诗?

出示方法: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2、想象画面,了解意境,读好每一句;

3、走近诗人,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美。

生:

自由读诗,用铅笔划节奏。

生甲读 ,评价。

生乙读,再评价,老师点评。

播放朗读,以作示范

全班齐读。

过渡语:

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一)黄河远上白云间

   1、读一读: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

为什么?

     谁来读一下?

(指多个学生读)

     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

     (师:

读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

师:

读得不错,黄河有上百里了;师:

哦,有千里之势了!

     师:

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

     好!

让我们像这位同学那样读!

   2、看一看:

想看看黄河吗?

     播放黄河课件。

   3、你有什么感受?

   4、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吗?

   5、读一读:

     师:

为了读出这句诗的气势,我们最好能够站起来读,愿意的,请站起来!

好,让我们鼓足气势,齐声朗读这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过渡:

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

诗人将目光移动,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

“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示该句)

师:

读读这句,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

为什么?

交流:

“孤”、“仞”、“一片”

教师补充玉门关的资料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

 小结过渡:

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

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

齐读这两句。

(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诗理解较难。

首先我们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哪些字词较难理解?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补充资料:

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原来古人有个习惯,即是常用谐音来寓意。

“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

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相赠,到唐代已极为流行。

“折柳”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

你能走近诗人的心里,猜猜他想说什么吗?

 师:

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

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如今,只有把满腔的愁绪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曲子。

――读(教师指后两句诗)

师:

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塞,凄切的羌笛,无穷的痛苦。

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整体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拓展阅读

师:

板书“母亲河”。

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无私地哺育了我们,但是我们同样知道,我们还有另外一条河……

(来不及说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了——黄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

谁来背一背?

(生背诵《赠汪伦》)

2.师:

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

(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

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20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

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

你们的记性都很好。

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

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

送别元二:

王维的好朋友使:

出使安西:

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

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

(孟浩然)

(5)师:

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通音乐,工书画。

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

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

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

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

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

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

旅店。

新:

焕然一新。

解释:

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

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

请。

君:

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

再饮完。

解释:

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

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

感受到什么?

(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

向西行走。

故人:

老朋友。

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

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

(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

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

(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

(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

________。

3.浥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

(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第三课时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

唐宋,是我们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时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1.板书:

宋陆游

2.介绍背景。

师:

陆游,一位我们并不陌生的诗人,他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马上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

师:

我们来看他在临终之前留给家人的一封遗嘱,这首诗就是——《示儿》,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一首《示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那颗爱国的心,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板书课题)一起走进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那悲愤而又充满着希望、无奈而又充满着激情的心灵,一齐来把课题读一遍。

4.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5.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哪个呢?

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感,感想、感受、感慨。

6.读到这个诗题,我想你的心中一定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你想问什么?

预设:

诗人为什么那么早就起来了?

他是因为什么而睡不着?

诗人为什么心里会感到一阵凉意?

诗人因什么而伤感?

7.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1.谁来读读这首诗?

(相机评价)

2.我们常说古典诗歌具有一种音律、节奏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力求将这首诗读通、读顺,并把诗歌的节奏美、音律美读出来。

3.好,相信同学们已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我想请男生出来读读这首诗。

(豪壮的美感)

4.请女生出来读一读。

5.指导朗读。

明确:

最后一句语速应该处理得慢些。

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6.师:

读得真不错,诗歌的那种节奏美,在你们的读声中,老师已深深地感受到了。

三、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心。

1.其实诗歌不仅有着一种音韵美,而且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独特的情感,有时作者还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一些景物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

(“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

2.我们一齐来把这两句诗读一下。

3.谁来说说“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

(提示?

往东入海。

指的是黄河。

4.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由西往东,最后在山东注入渤海。

5.三万里是真实的数字吗?

(不是,是突出了黄河的长。

6.仅仅是长吗?

你还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黄河呢?

(“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等词语来形容。

7.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谁来把黄河的这种气势读出来。

“三万里河东入海”。

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份气概。

8.“五千仞岳”呢?

“岳”指的是什么?

高山,西岳华山。

“仞”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仞”;“五千仞岳”说明了喜欢华山怎样?

(高)高到哪种程度(上摩天,解释)

9.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华山?

(直插云霄、耸入云天、高耸入云……)

10.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祖国河山如何?

(壮丽)

板书设计:

9.古诗三首

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反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朗读是体会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

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

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

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