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
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能被水解的是()
A.DNAB.蛋白质C.RNAD.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RNA、蛋白质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而葡萄糖是单糖,是组成多糖的单体,据此分析。
【详解】A.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大分子,能够水解,A错误;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大分子,能够水解,B错误;
C.RNA是由核糖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大分子,能够水解,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D正确。
2.图为脂双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磷脂分子B.②是脂防酸
C.③代表单位膜D.组成①和②的元素没有差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其中①表示亲水的含氮或磷的头部;②表示疏水性的尾部,即脂肪酸;①和②共同组成磷脂分子,即③;据此分析。
【详解】A.据分析可知,③是磷脂分子,①是由甘油等组成的亲水性头部,A错误;
B.②是疏水性的尾部,即脂防酸,B正确;
C.③代表一层磷脂分子,不是单位膜,C错误;
D.组成①的元素有C、H、O以及N或P,②的组成元素有C、H、O,两者组成元素有差异,D错误。
3.下列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A.小麦根尖细胞B.受精卵C.初级精母细胞D.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含同源染色体。
【详解】小麦根尖细胞为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不同,而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其次还要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4.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是()
A.3/4B.1/4C.3/16D.1/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中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先求出后代中纯合子的种类,再求比例。
【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表现型不同的纯合子,4种纯合子的比例为1:
1:
1:
1,纯合子占总数的概率为1/4,B正确。
5.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A.XRXR×XrYB.XrXr×XRY
C.XRXr×XrYD.XRXr×XRY
【答案】B
【解析】
XRXR×XrY→XRXr×XRY,可见子代雌、雄果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雌果蝇相同;XRXr×XrY→XRXr、XrXr、XRY、XrY,可见子代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性状;XrXr×XRY→XRXr×XrY,可见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子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根据题干信息“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为XRXr和XRY。
6.有一种黄色染色剂DCPIP(二氯酚靛酚),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列条件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
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B.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
C.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黑暗中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是叶绿体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氧,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只有[H],据此分析。
【详解】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不产生[H],故DCPIP不能被还原成白色,A错误;
B.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能够进行光反应,产生的[H]能将DCPIP还原成白色,B正确;
C.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黑暗中不发生光反应,故DCPIP不能被还原成白色,C错误;
D.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在叶绿体的基质内只能进行暗反应,故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不产生[H],故DCPIP不能被还原成白色,D错误。
7.下列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油脂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苹果、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尿试剂,热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油脂鉴定实验中使用的花生种子应提前用水浸泡
D.油脂定实验中可以直接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显微镜观察时,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成高倍镜。
【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西瓜的红色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A错误;
B.甘蔗茎中富含蔗糖,不适合用于检测蛋白质,B错误;
C.油脂鉴定中,所取的花生种子要先浸泡一段时间,有利于徒手切片,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物镜找到需要观察的物像,再移到视野中央,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D错误。
8.生物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下列关于性别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染色体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C.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D.人的性染色体只分布在生殖细胞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豌豆是雌雄同花,不分性别,所以没有性染色体;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包括:
首先对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然后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A.豌豆无性别分化,故体细胞中无性染色体,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为染色体配对行为造成染色体之间相互缠绕,相对而言确定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难度更大,故一般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制作染色体组型,B错误;
C.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C正确;
D.人的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D错误。
9.下列关于酵母菌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场所在细胞溶胶B.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C.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需要多种酶参与,速率受温度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酵母菌在无氧或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反应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
【详解】A.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即在细胞溶胶中进行,A正确;
B.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能分解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
C.无氧呼吸的本质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C正确;
D.无氧呼吸分两阶段进行,需要多种酶参与,而酶的催化速率又受温度影响,D正确。
10.图为动物细胞中某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这种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B.ATPC.氨基酸D.淀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该物质从细胞膜外进入细胞内,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借助于载体蛋白运输,且该过程中消耗ATP,故为主动运输,据此分析。
【详解】A.氧气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
B.ATP
细胞内产生,在细胞内消耗,B错误;
C.氨基酸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C正确;
D.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需先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细胞,D错误。
11.下列关于人体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溶胶中有ATP生成,但无ATP的水解
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直接用于ADP合成ATP
C.ATP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的物质可用来合成DNA
D.ATP中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所含能量比连接在糖上的磷酸键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并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TP水解在细胞内各处都可以;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细胞溶胶中既有ATP生成,也有ATP的水解,A错误;
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人体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可用于ADP合成ATP,B错误;
C.ATP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来合成RNA,C错误;
D.ATP中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是高能磷酸键,连接在糖上的磷酸键是普通磷酸键,前者所含能量多,D正确。
12.主要有机物成分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蚕丝B.指甲C.棉花D.羊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据此分析。
【详解】蚕丝、指甲、羊毛的主要有机物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有机物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C正确。
13.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方式,结果如下,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A.矮为隐性性状B.高脚为显性性状
C.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D.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
根据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设用A、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第一组中,矮脚♀×高脚♂→矮脚:
高脚≈1:
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第二组中,高脚♀×矮脚♂≈1:
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第三组高脚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A错误;
B.据A选项分析可知,高脚为隐性性状,B错误;
C.据分析可知,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第四组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F1中矮脚(A_):
高脚(aa)≈2:
1,说明AA显性纯合致死,所以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即Aa,C正确;
D.矮脚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14.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化、衰老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是异常分化的结果,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生长体积增大,有利于其进行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C.组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体积增大,需氧呼吸速率减慢
D.蝌蚪发育过程中尾和鳃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会引起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变化,但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而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此外,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为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大,该比值越小,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越低,也不利于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衰老主要有以下特征:
①在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②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④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A.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而异常分化的体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A正确;
B.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则相对表面积减少,物质交换效率越低,B错误;
C.组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多种酶活性降低,需氧呼吸速率减慢,C正确;
D.蝌蚪发育过程中尾和鳃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D正确。
15.摩尔根的重要贡献是()
A.首先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总结了遗传学上的三大定律
C.用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首先提出了“基因”一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据此分析。
【详解】A.萨顿首先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遗传学上三大定律孟德尔提出了两个,摩尔根提出了一个,B错误;
C.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首先提出“基因”一词的是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D错误。
16.人的血友病属伴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两病皆患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A.9/16B.3/4C.3/16D.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h表示),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A_XHX_×A_XHY,生下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即aaXhY,所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Y。
【详解】由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Y,单独考虑血友病,他们所生女孩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不会患血友病;单独考虑苯丙酮尿症,他们生下正常孩子A_的概率是3/4,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亲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3/4×1=3/4,B正确。
17.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A.1/2B.1/4C.1/8D.1/16
【答案】C
【解析】
设3对同源染色体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则形成的配子的类型有ABC、ABc、AbC、Abc、aBC、aBc、abC、abc8种配子,所以同时含有3条来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abc占1/8。
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8.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4B.1、3
C.1、3或2、4D.1、4或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卵细胞和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一致,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一致。
【详解】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个极体中是1、3,
若该极体和卵细胞来自于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1、3;若该极体不是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4。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第一极体形成的两个极体基因型相同,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的卵细胞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
19.下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
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结构可进行完整的细胞呼吸
B.A、B结构可为对方提供ATP
C.若O2全部被A结构利用,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度一定相同
D.限制A、B结构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考查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二者物质转换关系、影响因素的理解。
A细胞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应是线粒体,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应是叶绿体。
【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项错误;线粒体产生的ATP可用于叶绿体以外的生命活动,叶绿体产生的ATP只在叶绿体中发挥作用,B项错误;若O2全部被A结构利用,光合速率可能小于呼吸速率,C项错误;限制呼吸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D项正确。
20.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B.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C.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一个精原细胞,不管它含有几对等位基因,产生的精细胞种类为两种,且这两种精细胞中的基因型互补,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为一种,同时产生3个极体,据此分析。
【详解】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A正确;
B.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B错误;
C.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C正确;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3个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D正确。
2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色觉均正常)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此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B.祖母C.外祖母D.外祖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即XbY,则这对夫妇为XBXb、XBY,据此分析。
【详解】据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为XBXb、XBY,即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而母亲的父母即外祖父和外祖母色觉正常,外祖父为XBY,故母亲的Xb来自外祖母,C正确。
22.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
0:
1:
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
0:
1:
1,说明此时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故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据此分析。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存在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无姐妹染色单体,但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此时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
0:
0:
1:
1,D正确。
23.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如牛奶过量添加IGF-1的事件。
IGF-1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一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牛奶中过量添加IGF-1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下列有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IGF-1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过量IGF-1可能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变化,导致细胞癌变
C.过量的IGF-1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D.IGF-1导致细胞癌变可能是引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IGF-1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由此可推知,该物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因其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可能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A.IGF-1是人体自身能分泌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
B.过量的IGF-1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说明该物质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而癌变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B正确;
C.过量的IGF-1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说明该物质可能会导致细胞原癌基因突变,但IGF-1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错误;
D.IGF-1会导致细胞癌变,而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故该物质可能引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正确。
24.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
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A.Y染色体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
C.伴X显性D.伴X隐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伴Y染色体遗传病中,父亲患病,儿子必定患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特点:
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一般表现为交叉隔代遗传;③女病父子皆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特点:
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②男病母女皆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的发病与性别无关。
【详解】A.如果是Y染色体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A错误;
B.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则遗传与性别无关,男患者的儿子可能患病,B错误;
C.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女儿,使女儿都患病,而正常女子无致病基因,所以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C正确;
D.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若该正常女子是携带者,则所生男孩中有50%患病,D错误。
25.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
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雄株:
宽叶雄株:
狭叶雌株:
狭叶雄株=1:
1:
1: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
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杂合宽叶雌株和狭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据此分析。
【详解】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狭叶(XbY),A正确,BCD错误。
26.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