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48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docx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板书:

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

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

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

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

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创设故事情境。

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

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

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

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

松树、桃心、葫芦。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请看屏幕。

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三)小结知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

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三、拓展练习、运用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

  

(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

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5、欣赏教材P31页的“生活中的数学”——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感受生活的中对称图形的美。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

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在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合理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

  谈话:

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

(演示:

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

我希望三

(2)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

(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预设:

(1)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2)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小结:

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

有趣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

(板书:

对称)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

  谈话:

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也剪一个漂亮的“爱心”呢?

请大家拿出剪刀和彩纸,跟老师一起剪一个这样的图形。

  边讲解边演示,师生共同剪出一个“爱心”。

  谈话:

请大家继续看下面的几个图形。

(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等图片,见教科书附页)

  提问:

认识这些图形吗?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回答)

  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从附页中剪下来的这几个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馈: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预设:

(1)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2)它们是对称的。

  谈话:

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成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板书:

完全重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天安门图片对折的动画),大家是这样对折的吗?

  再问:

对折后,哪两边完全重合了?

(引导学生体会折痕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另外两个图形,先折一折,看两边是不是也能完全重合;再指一指折痕,并和同桌说一说,每一个图形的哪两边完全重合。

  指出: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

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板书:

对称轴)

  提问: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吗?

  预设:

(1)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一样,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

对折后,图形的两边怎样才叫完全重合?

  预设:

(1)两边完全重叠在一起;

(2)两边的大小完全一样,形状也完全相同。

  2.教学“试一试”。

  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圆,并按顺序给图形编号。

  启发:

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稍停)别忙着发言,先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要知道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怎样做?

(可以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的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谈话:

请同学们从第一个信封中拿出这几个图形,先动手折一折,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反馈:

通过对折,你知道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1号、2号、3号、4号、6号是轴对称图形)

  指正方形,提问:

这个正方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能演示一下吗?

  追问:

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学生演示各种不同的折法。

  小结:

正方形不仅上下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左右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折痕的两边也能完全重合。

不论怎样对折,只要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指平行四边形,提问:

这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学生中有不同意见,则请判断正确的同学想办法说服不同意见的同学。

  

  三、及时巩固,深化认识

  1.找一找。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你能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每一个图形,都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可以怎样对折,对称轴在哪里,再通过课件演示对折的过程,验证学生的判断。

  

(2)出示拼音字母:

WOAICHANGSHU。

  谈话:

这些拼音字母哪些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逐一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

你知道这些拼音字母的意思吗?

  全班齐读:

我爱常熟。

  2.做一做。

  谈话:

今天我们研究了这么多轴对称图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漂亮的轴对称图形?

(想)请同学们拿出第二个信封中的材料,自己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交流:

黑板上都是同学们用剪纸的方法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漂亮吗?

  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

  3.猜一猜。

  谈话: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老师把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盖住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

  电脑出示:

五角星、大众汽车标志、工商银行标志、汉字“中”等图案的一半,学生回答后,展示整个轴对称图形。

  

  四、全课总结

  提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

  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五、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谈话:

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

(课件播放:

生活中的对称)

  谈话:

大家感觉美吗?

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轴对称图形。

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小学数学对称教案篇三  在小学的学习中,数学学科是重要的学科,在考试中占了很大的分值比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教案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展示联合国会员的国旗飘扬在联合国总部的一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旗帜,我们来欣赏一下好吗?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旗帜的美丽,并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

  师: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特征的认识。

  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找出它的对称轴,说给你的同位听。

  同位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图形并且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准确地找到对称轴。

  师:

看到澳门区旗,老师有些心里话要和同学们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因为某种原因,丢失了他心爱的三个孩子,经过母亲的努力,已经有两个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那就是香港和澳门,但她的第三个孩子却还没有回到她的怀抱,你们知道是谁吗?

让学生知道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

(结合澳门区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

那么下面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小组合作,学生先猜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大胆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从而得出:

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另外我还给学生增加了等边三角形和圆来猜测和验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没有学过的图形怎么能验证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样设计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及时了解情况。

  师:

下面,你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个格和4个格,不用折纸的办法,你还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

如果不能对折又不在方格纸上或不好数方格的话,你怎么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测量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

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

任选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对称轴的画法。

  师:

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来画线。

(课件演示对称轴的画法。

)通过对折和画图,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得出: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

通过我们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讨论、交流、完善、表达:

将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看学生能不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师: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看学生能不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

你能画出下面第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画图方法。

  (通过画图训练学生找到画图的简便方法,能不能根据轴对称点找到相应的对称点。

  师: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画图方法,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第二个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继续画图,培养画图能力,感受对称美。

  (关注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注意有针对性地指导。

  师:

你想不想当一个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呢?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这个问题根据时间情况而定,如果有时间就在课堂上解决,如果没时间,就把它延伸到课外,这样设计主要是关注学生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师: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呢?

  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练习题:

  近似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有:

0、()、()、()……

  近似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

口、()、()、()……

  总结新课之前,和学生一起做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游戏。

  同学们了解了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数学习题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