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927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苍南县志教育篇二_精品文档.doc

2005苍南县志教育篇

(二)

第二节 初级中学教育

发展概况

1981年苍南建县时,共有初级中学9所,小学戴帽初中47所。

以后各区镇陆续创办、扩大初级中学,许多小学附设和完中的初中部陆续分离,独立建校,先后创办了民办的树人、新星、裕靠、潜龙、育才等中学和台胞资助的嘉乡中学。

随着进城人口剧增,灵溪、龙港两镇新办的初级中学也不断递增。

1992年8月在全县城乡开展第六次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教育工作双线包干责任制。

全县在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初中的在校学生年巩固率达到96.7%。

“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委督导评估。

2002年提出实现普九目标四高四化:

普及程度高,师资合格率高,经费投入高,教学质量高;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

至2005年全县初级中学从59所调整到55所(不含小学附设),在校学生从1991年的42465人增加到2005年的57143人。

在校学生到校率99.7%,年巩固率99.68%,12至14周岁儿童入学率99.47%,初级中学教育完成率97.28%。

2005年苍南县初级中学简况

校 名

校 址

班级数(班)

学生数(人)

教职员工(人)

办学水平

灵溪镇第一中学

灵溪镇江滨路

37

2174

136

省示范初中

灵溪镇第一中学渎浦校区

灵溪镇曹宅村

30

1779

115

县A级初中

灵溪镇第二中学

灵溪镇二中路

34

1850

124

市示范初中

灵溪镇第三中学

灵溪镇大门路

25

1234

86

市示范初中

灵溪镇第四中学

灵溪镇对务居

21

1024

79

市示范初中

苍南县民族中学

灵溪镇第五中学

灵溪镇垟贡村

13

671

46

县B级初中

灵溪镇第六中学

灵溪镇渡龙村

12

576

37

县B级初中

灵溪镇第七中学

灵溪镇水头村

15

833

56

县B级初中

灵溪镇第八中学

灵溪镇山北底

14

724

46

县A级初中

灵溪镇第九中学

灵溪镇河口叶

22

972

66

县A级初中

凤池乡学校(初中部)

凤池乡双益村

11

449

38

浦亭乡初级中学

浦亭乡燕头村

11

508

38

藻溪镇初级中学

藻溪镇桥头湾

24

1158

71

县B级初中

龙港实验中学

龙港镇通港路

6

258

36

2005年秋创办

龙港镇第一中学

龙港镇文卫路

36

1755

127

省示范初中

龙港镇第二中学

龙港镇通港路

39

2004

125

省示范初中

龙港镇第三中学

龙港镇新渡街226号

1690

106

省示范初中

龙港镇第四中学

龙港镇咸园

28

1414

101

市示范初中

龙港镇第五中学

龙港镇瓦窑头

37

1909

125

县A级初中

龙港镇第六中学

龙港镇刘西村

923

54

县A级初中

龙港镇第七中学

龙港镇缪家桥

14

742

44

县A级初中

龙港镇第九中学

龙港镇湖前

12

570

42

县A级初中

龙港镇第十中学

龙港镇张家堡

15

760

47

县A级初中

龙港镇第十一中学

龙港镇九板桥

24

1184

60

县A级初中

龙港镇第十二中学

龙港镇平等陈华垟

18

1020

68

县A级初中

宜山镇第一中学

宜山镇兴华街

60

3073

178

市示范初中

云岩乡初级中学

宜山镇鲸头村

10

446

32

县B级初中

钱库镇第一中学

钱库镇横街村

36

2176

113

县A级初中

钱库镇第二中学

钱库镇环西路

25

1538

85

县A级初中

望里镇初级中学

钱库镇南茶寮

24

1419

67

县A级初中

县职技校北岙望里分校

望里镇北岙村

2

71

6

芦浦镇初级中学

芦浦镇芦浦村

13

654

43

县A级初中

括山乡初级中学

括山乡河西村

7

371

24

县A级初中

新安乡初级中学

新安乡管店村

18

978

49

县A级初中

仙居乡学校(初中部)

仙居乡仙平村

10

495

27

县B级初中

金乡镇第二中学

金乡镇金发东路88号

30

1466

108

市示范初中

金乡镇第三中学

金乡镇大桥头

26

1455

102

县A级初中

巴曹镇第一中学

巴曹镇老台村

30

1442

94

县A级初中

巴曹镇新城中心校(初中部)

新城北大洋村

8

353

24

炎亭镇学校(初中部)

炎亭镇杨家尖山脚

6

228

17

县B级初中

大渔镇学校(初中部)

大渔镇三沙岭脚

9

438

28

县B级初中

石坪乡学校(初中部)

石砰乡梅岭界

7

312

49

县B级初中

嘉乡初级中学

桥墩镇平水新村

22

1279

75

县A级初中

黄坛初级中学

黄坛乡黄檀村

6

287

15

观美镇初级中学

观美镇凤山村

16

866

49

县B级初中

华阳中心校(初中部)

观美镇楼下村

6

291

19

五凤乡中心校(初中部)

五凤乡加隆村

8

346

22

腾垟乡中心校(初中部)

腾垟乡后车村

6

253

15

莒溪镇初级中学

莒溪镇莒溪村港内

9

429

27

县B级初中

矾山镇第一中学

矾山镇中岙村

26

1405

97

县A级初中

埔坪乡中心校(初中部)

矾山镇埔坪安口

6

264

14

南宋镇初级中学

南宋镇南宋垟村

13

612

34

县A级初中

赤溪镇初级中学

赤溪镇过海

14

863

46

县B级初中

龙沙乡中心校(初中部)

龙沙乡玉沙村

6

257

16

马站镇初级中学

马站镇北兴街

24

1117

78

县A级初中

岱岭乡中心校(初中部)

岱岭乡东宫村

6

192

18

沿浦镇初级中学

沿浦镇文昌阁

12

583

34

县A级初中

云亭中心校(初中部)

沿浦镇云亭村

5

157

15

霞关镇初级中学

霞关镇霞关村

12

703

37

县A级初中

蒲城乡中心校(初中部)

蒲城乡蒲壮城南门

5

200

14

渔寮乡中心校(初中部)

渔寮乡渔寮田寮

4

188

17

树人中学

灵溪镇灵宜路

9

350

20

巨人中学

龙港镇下埠村

1

34

3

裕靠体育学校

龙港镇下洋郑村

7

270

15

育才初级中学

马站镇后尾山

8

279

16

温州新星学校

灵溪镇学仕路

112

426

24

潜龙学校

龙港镇黄家蓬村

14

28

497

南宋文武学校

埔坪村

7

18

311

飞林文武学校

桥墩镇西路153号

5

10

174

学制与课程

1983年,全县初级中学学制均为三年制。

课程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音乐、生理卫生、地理、历史、劳技、班会,沿用至1992年。

1993年部分学科调整,增设公民、社会,动植物与理化综合为自然科学。

1995年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1996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根据省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形成“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板块课程体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数学校劳技课改为科学技术、电脑课,其它不变。

2003年秋季始,全县首批试点学校起始年级启用新课程,增设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未参加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的学校或年级仍按原市教委2001年调整后的“六·三制”和“五·三制”(过渡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教学。

2001年调整后的“五·三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课   科

 时

年级

必 修 课

选修课

活动课

周课时总量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自然科学

社会

体育与保健

音乐

美术

劳技

信息技术

职业指导

周课时量

外语

自然科学

其它

班队

兴趣活动

初一

2

5

4

4

4

3

2

1

1

1

1

31

1

1

33

初二

2

5

4

4

4

2

1

1

2

1

26

4

1

2

33

初三

2

5

4

5

2

2

1

1

2

1

1

26

4

4

1

1

2

33

1985年初级中学课程设置表

课   科

    时

年级

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动物

植物

体育

美术

音乐

卫生

劳技

班会

合计

初一

2

6

5

5

2

2

2

2

1

1

1

1

30

初二

2

6

5

5

2

2

2

1

2

1

1

1

1

32

初三

2

6

5

5

3

3

2

1

1

1

1

1

32

1993年初级中学课程设置表

课  科

   时

年级

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动物

植物

体育

美术

音乐

卫生

劳技

班会

合计

初一

6

5

5

2

2

3

1

1

1

1

28

初二

2

6

5

5

2

2

2

1

1

1

1

30

初三

2

6

5

5

3

3

1

1

1

1

28

2003年课程改革实验义务教育阶段设置

课  科

   时

年级

课 程 门 类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与健康

音乐

美术

科学

历史与社会

信息

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合计

初一

2

5

5

4

2

1

1

4

3

2

4

34

初二

2

5

4

4

3

1

1

4

3

2

5

34

初三

2

5

4

4

3

1

1

4

3

2

5

34

教材与教学 1981年,全县初中使用省编中小学通用教材。

1993年使用省编义务教育新教材。

1996年市教委颁发课堂教学“讲练工程”义务教育新教材。

2004年3月,县教育局印发《苍南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苍南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指导意见》,对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1984年以来,全县初中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教学改革。

1990年县教委制订《苍南县中学教学常规》,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评估。

1993年全县开展教材教法、学法研究,围绕义务教育新教材,举行各学科备课会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

改变过去“讲得多、练得少”和“光讲不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寻找探讨符合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

1999年坚持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紧密结合,开展集体调研、举办讲座、论文评比、送教下乡活动。

2002年以中考试卷分析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开展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