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42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通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通讯.docx

《人物通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通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通讯.docx

人物通讯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新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2007年高考山东卷)

梦碎雅典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

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明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

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和欢呼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

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

发令员举起手臂。

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

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

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

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

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

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

在这片静默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

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

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一次重演!

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

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奥蒂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

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

数万的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

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力量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远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

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4分)

20.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21.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5分)

 

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2010年高考山东卷)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

“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

以及其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

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

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

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

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

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

工作。

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

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

都无济于事。

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

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

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

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

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

那是下午4点钟。

医生

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

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

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

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

其中一个走向汽车:

“是柯利蒂大夫吗?

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他说,“我

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

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

前,柯利蒂大夫说:

“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

“她是个可爱的病

孩子。

”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

”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

(4分)

 

20.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事”?

(4分)

 

2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

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

(4分)

 

22.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人物通讯参考答案:

梦碎雅典

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

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1.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深深同情。

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22.“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服输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她只能活七小时

(二)19.①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②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20.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21.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

22.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大雪无言

王剑冰

中国作协罗阳事迹采访团到达的时候,沈飞是以一场雪的形式迎接了我们。

沈飞的大门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这么多年没有改建,不是沈飞没有改建的资本和资格,是罗阳从来没有这个意识,沈飞的牌子是大,但不是靠门面来做大的。

进入沈飞内部,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整洁、宏阔、气派。

那是现代化的构建,也是现代化的需要。

这才是大内涵,真排场。

正如一个人。

罗阳至今仍住在五楼,他年迈的母亲也住在五楼,都是老房子。

沈飞最后一次福利建房,他没要。

罗阳去世前参加航展穿的西装,还是十年前买的。

戴的电子表,表带磨白了,用墨水涂成黑色继续戴。

同事们都记得同罗总外出住过小旅店、吃过路边餐。

生活中的罗阳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但工作上却较真较劲。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看看罗阳最后的25天吧:

2012生11月5日,主挂两个必要的会议;6日,班子会:

8日,立功总结会:

9日,飞珠海航展;17日晚上返回,直接赶往基地;18日凌晨1点到达,5点起来乘直升机上舰;23日、24日歼15试验羞舰成功;24日晚身体出现不适症状;25日离世。

那天下舰,罗阳的心血管已经发生了梗塞,胸部急剧疼痛。

但是,他不愿扫大家的兴,让欢庆的场面变色,舰上有医生,还有直升机,而他只是忍着,忍着,忍到了离医院还有一百米的路上。

我总是猜想,罗阳倒下时,是觉得眯一会就会好,就一会儿,一会儿就起来,快到年底了,沈飞那么多的事情等着要做:

他要去试飞大队,机棚里那一架架新机,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飞才能交付。

去年李国恩大队长接到电话,说罗总要来看他,来了,看桌上有一盘围棋,就和他下起来。

李国恩心里清楚,罗总哪有心思跟我下棋啊。

罗总,你就放心吧,只要天气允许,试飞的事我们绝不耽误。

他要去军代表室,尽管来前已经去过,也要常沟通。

那次军代表提出密封胶圈有些不合格,罗阳查出症结后,亲自主持现场会,销毁了价值两百多万的老旧生产标准的胶圈。

他要去部队一线,这是每年都必须做的,现场的反馈很重要。

那次走访,恰遇一架飞机在机场上检修,寒冷的冬夜罗阳不听劝说,硬是陪着干到凌晨两点,直到排除了故障。

他要再次落实保健体系,去年安排了六千多职工体检,还提出专家骨干一年体检两次。

然而,两年来其他人都体检了,就是他没去。

他还该去看看母亲,77岁的老人独守在五楼的房子里,罗阳有空就去,他怕母亲孤单。

离开时罗阳会在楼下向母亲招手,母亲总在窗口送儿子远去。

他还该同妻子说说话,这么多年,他把沈飞当成了家,那个家成了客店。

搞航空的保密性强,快乐不能与人分享,痛苦也不能与人诉说。

妻子常常也是孤独的一个人啊。

……

罗阳去世的噩耗传遍了沈飞,那晚从大连出发,只有五辆车,沈飞人自发地去路上迎接他们的老总,渐渐变成了数十辆的车队。

原准备送到龙岗殡仪馆,大家不同意,让罗总再回沈飞看看吧!

员工早排起了长队,寒风中等待着罗总,很多员工从下班的家里赶来,还有退休的老人。

已经是晚上九点,罗阳回家了,灵车缓缓,哀痛漫漫,凛风呜咽。

厂区后面的试飞跑道太暗,员工们开来自己的车,一千多辆车灯像无数泪眼,照亮亲爱的罗总走过的路。

“报告总指挥,一切准备就绪,请指示!

”“起飞!

”熟悉的场景在闪现。

以前歌赞英雄,总是会发现他的豪言壮语,罗阳的豪言壮语是什么呢?

或许就是那句:

“起飞——”是啊,作为新型飞机的研制指挥员,罗阳期望的就是在首飞场上不断地喊出“起飞”,那是一次次责任与使命的起飞,是东方大国崭新形象的起飞!

那晚过后,就有了一场雪,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雪花黏合着,形成更大的雪,仿佛无数的纸花从天空洒下。

雪是有声音的,雪的声音你听不见,雪不是呼喊而降,不是喧嚣而鸣,在你还没有完全认识雪的时候,雪已经覆盖大地。

雪是群体的形象。

罗阳走后,我来采访的时候,又看到了一架架战机飞向蓝天,罗阳“起飞”的声音依然在高空震响。

每一个航空人都明白,发扬罗阳精神,践行航空报国使命,就是对罗阳最好的告慰。

飞机飞上高空,我看到了茫茫的雪原,这是东北最美的景观。

我向罗阳告别,对于罗阳,我没有那么多绚丽的词汇,罗阳本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真实的人,那么,我就把他比作一片雪吧——罗阳此刻,就像一片雪花,同众多的雪一起,默默地,将大好河山装点。

(文字有删改)

19.请对文中的画线语句进行赏析。

(4分)

2012年11月5日,主持两个必要的会议;6日,班子会;8日,立功总结会;9日,飞珠海航展;17日晚上返回,直接赶往基地;18日凌晨1点到达,5点起来乘直升机上舰;23日、24日歼15试验着舰成功;24日晚身体出现不适症状;25日离世。

20.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罗阳的精神品质。

(4分)

21.本文没有选择罗阳的豪言壮举和卓越功绩;而是将他的平凡言行作为写作重点,试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4分)

22.这篇新闻为什么要以“大雪无言”为标题?

试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红山嘴,大雪即将封山

北出阿勒泰,记者乘坐的越野车在万山丛中颠簸蠕动,下午2时抵达红山嘴边防连。

登上哨楼远眺,对面红山梁上已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冬天来了,大雪就要封山!

这天是9月22日,正是北京秋高气爽的时候。

大雪封山,对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红山嘴边防连官兵来说,是“天大的事”。

每年10月到来年5月,在长达8个月的封山期,这里银装素裹,积雪一人多深,陆路交通完全中断。

大雪封山,给守防官兵留下太多的痛。

会晤站副站长王兴民断断续续给我们讲了他的一段经历。

2008年4月的一天深夜,王兴民接到住在山下的妻子高玮的电话:

“我病了,医生说很重……快点下山,看看我吧。

结婚8年了,通情达理的妻子从未提过类似要求。

王兴民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渴望马上回到妻子身边。

可由于大雪封山,道路不通,即使插上翅膀,也无法越过这重重雪山,王兴民急得用拳头直擂自己的胸口。

实在等不及了,高玮把女儿托付给邻居,只身一人从边城回到老家,住进了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5月12日,高玮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消息传来,如晴天霹雳。

5月25日,红山嘴开山了,王兴民日夜兼程,26日晚赶到妻子病床前。

他不敢相信,去年深秋分别时,那个容光焕发的年轻妻子,居然会变成这般模样。

第二天,王兴民独自一人,背起行囊,抱着虚弱的妻子,紧赶慢赶挤上西去的列车,奔赴兰州军区总医院。

夜行火车沉闷的节奏,让疲惫不堪的丈夫沉沉睡去,高玮从丈夫的手提包里翻出病历,确认了自己的预感。

她哭了。

抽泣声惊醒了王兴民,妻子拭去眼角的泪水,平静地说:

“兴民,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有3件事你要答应我:

一,家里买房借亲友的钱,你要一分不少地还上。

二,我走后,你要常去看望我的父母。

三,照顾好女儿也照顾好自己,再找一个,成家……”

7月26日,王兴民年仅29岁的妻子,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人世,身后留下一个不满6岁的女儿。

短短两年中,王兴民先后失去了3位亲人,除了妻子,还有母亲和祖父。

边防的夜静极了,王兴民第一次向外人倾诉这痛断肝肠的经历,在座的全都落泪了,而蒙古族连长龚黎明竟哭出声——

2010年1月20日,龚黎明的妻子金兰查出卵巢肿瘤,急忙给丈夫打电话:

“肿块有拳头大,医生说一天都耽误不得!

因为大雪封山,龚黎明同样回不了家。

几天后,坚强的金兰只身起程,从祖国的西北边陲回到东北老家。

“做手术那天,是妻子金兰代我签的字。

”龚黎明说,术后,妻子长时间直不起腰,身体弯得像一张弓,购物、买菜,样样都得自己干,连邻居看了都觉得心疼。

可她倒挺乐观,说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也许是因为爱得太深,也许是因为愧疚太多,从得知妻子患病那天起,身处“雪海孤岛”的龚黎明,每天都要用一个心形巧克力盒子当模具,用洁净的清泉浇冻一颗“冰心”,以寄托对爱妻的思念。

这个冬天,他总共浇冻了九十多颗“冰心”。

龚黎明说,他是幸运的,妻子经过一年多的调理,身体基本康复,还怀上了孩子。

从2008年至今,龚黎明在连队度过了3个封山期。

红山嘴军人对家人怀有深深的愧疚,却无愧于军人的使命,无愧于祖国的重托。

在荣誉室,记者数了数,自组建以来,红山嘴边防连年年出色完成守防任务,11次被两级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3次荣立二等功。

大雪即将封山,严冬就要来临。

15名下山士兵的名单基本确定。

在即将告别连队的时候,他们默默为军马准备了足够的草料,把狗圈羊舍清理得干干净净,把烤火煤堆得方方正正。

还有那一排排晾在院子里的咸肉、干鱼、干鸭、粉条,无不体现着老兵对连队的留恋!

大雪即将封山,严冬就要来临。

新疆军区给红山嘴边防连配备的全地形车和新型雪橇车,静静地停在营院里。

连队干部介绍说,全地形车性能优良,可以满足冬季巡逻所需;军分区派人维修了光伏发电设备,水电暧设施保养一新;连队的网络视频业已启用,战士们又多了一条和亲友沟通的渠道。

指导员刘占锋的感言颇有诗意:

身在边关有人疼!

清晨,我们漫步山上。

两个停机坪分别坐落在山顶和半山腰,快两年没用过了,落满了厚厚的秋霜,在阳光下晶莹闪烁。

尽管连队物资储备十分充足,什么也不缺,官兵们还是盼望过年时有慰问的直升机在这里降落。

大雪即将封山,记者与红山嘴边防连告别,越野车又一次颠簸蠕动在万山丛中。

(选自《解放军报》,作者黄国柱等,有删改)

19.点明时间“9月22日”时,文章为什么要插入“正是北京秋高气爽的时候”这句话?

(4分)

20.文章要报道的是边防部队的生活,却用大半的篇幅表现王兴民和龚黎明个人的人生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21.有关王兴民的内容中,文章突出运用了时间性词语,有什么作用?

(4分)

22.文中反复强调“大雪即将封山”这一环境特点,请从主旨表达和结构安排两方面对其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6分)

参考答案:

19.插入这句话,使得两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处是秋高气爽,一处却已是大雪封山,两相映照,突出了红山嘴边防连所处环境的恶劣和艰苦,给读者以感性和深刻的印象。

(4分,特点和效果各2分。

20.①王兴民、龚黎明和他们的家人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是边防连官兵的典型代表,文章以点带面,通过他们个人来表现边防战士的整体形象。

②用较大篇幅具体地展现两人的人生经历,避免了对边防连整体的抽象性描述,使边防官兵的可贵品质变得亲切可感。

(4分,每点2分。

21.①在记述王兴民的内容中,时间性词语具体明确,强化了新闻报道的真实可信。

②由于事关疾病和生命,时间性词语强调了紧迫感,突出了人物的焦虑、无奈、愧疚、悲痛等情感。

(4分,每点2分。

22.主旨表达:

①强调了红山嘴自然环境的恶劣,突出了边防官兵戍边生活的艰苦。

②营造出一种严酷而豪壮的氛围,衬托了边防战士卫国守土、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结构安排:

①选取大雪即将封山这个极具代表性的时段,将红山嘴边防连官兵的感人故事巧妙地串在一起。

②前后内容呼应,使全篇结构圆满,浑然一体。

(6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