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279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模拟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模拟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模拟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模拟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试题答案.docx

《模拟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试题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试题答案.docx

模拟试题答案

财务专业A卷

一、单选题(10分,每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B

A

D

B

A

C

二、多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C

ABCDE

ABCDE

CDE

ACE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BCDR

BD

DE

CDE

ABCDE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判断错误扣0.5分。

只在本类题得分中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四、简答题(15分,每小题5分。

1.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

(1)企业的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1分)

(2)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看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债权人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

(1分)

(3)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和多方面的。

他们的总体目标是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中,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而是盈利的原因及过程。

(1分)

(4)材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等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企业的信用状况,包括商业上的信用和财务上的信用。

(1分)

(5)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在企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二是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1分)

2.会计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1)从财务会计报表计量看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所谓财务报表计量的局限性是指财务报表都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计量的,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非货币性事项。

(1分)

(2)从财务会计报表内容看报表信息局限性。

财务报表内容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财务报表由于制度原因、保密原因或规范原因等,不能提供详尽的因素分析数据;(1分)

第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只是对历史情况的反映;(1分)

第三,财务报表本身不能表明企业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1分)

(3)从财务会计报表时间看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的编报通常是按月或按年进行的,且报表形成或报出时间与报表内容反映的时间之间又存在一段距离,因此,财务报表信息并不定反映分析时企业的真实情况。

(1分)

3.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的关系。

第一,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的内涵。

(2分)

资本经营是与资本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

资本经营的内涵是指企业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经营活动,其活动领域包括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

资产经营是与资产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

资产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第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区别。

两者的经营内容不同;经营出发点不同。

(1分)

第三,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联系。

资本与资产的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商品经营是对产品经营的进步,资产经营是对商品经营的进步,而资本经营是对资产经营的进步。

(2分)

五、计算题(45分,1.2.4题10分,3题15分。

1题(10分)

分析对象:

48851-47831=1020元

①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2分)

=101.27%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47831×101.27%-47831=607.45元

②产品品种结构对利润的影响(2分)

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390×69+305×65+48×22)-47831×101.27%=-647.45元

③单位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价格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305×(1450-1500)×(1-6%)=-14335元

④销售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2分)

销售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90×600×(6%-8%)=-4680元

⑤产品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2分)

=390×(495-490)+305×(1345-1284)+48×(448-458)=20075元

2题(10分)

项目

2001年

2002年

总资产报酬率(%)

10.03

12.33

负债利息率(%)

13.56

5.01

负债/净资产

0.1258

0.3293

净利润(千元)

550

1182

净资产收益率(%)

6.42

10.32

分析对象:

10.32%-6.42%=3.90%(2分)

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如下:

2001年:

[10.03%+(10.03%-13.556%)×0.1258]×(1-33%)=6.42%

第一次替代:

[12.33%+(12.33%-13.56%)×0.1258]×(1-33%)=8.16%

第二次替代:

[12.33%+(12.33%-5.01%)×0.1258]×(1-33%)=8.88%

第三次替代:

[12.33%+(12.33%-5.01%)×0.3293]×(1-33%)=9.88%

2002年:

[12.33%+(12.33%-5.01%)×0.3293]×(1-30%)=10.32%

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影响为:

8.16%-6.42%=1.74%(2分)

负债利息率变动的影响为:

8.88%-8.16%=0.72%(2分)

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为:

9.88%-8.88%=1%(2分)

税率变动的影响为:

10.32%-9.88%=0.44%(2分)

3题(15分)

有关指标计算见下表:

(2分)

项目

上年

本年

存货周转天数

材料周转天数

在产品周转天数

产成品周转天数

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比重

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生产成本比重

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比重

=60

=33.34

=26.53

=13.8

=0.65

=1.02

=0.95

=54

=28.15

=25.66

=10.8

=0.62

=0.98

=1.01

分析对象:

54–60=-6(天)(1分)

上年指标:

(33.34×0.65×1.02+26.53)×0.95+13.8=60(天)

替代材料周转天数:

(28.15×0.65×1.02+26.53)×0.95+13.8=56.73(天)

替代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比重:

(28.15×0.62×1.02+26.53)×0.95+13.8=55.92(天)

替代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生产成本比重:

(28.15×0.62×0.98+26.53)×0.95+13.8=55.25(天)

替代在产品周转天数:

(28.15×0.62×0.98+25.66)×0.95+13.8=54.43(天)

替代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比重:

(28.15×0.62×0.98+25.66)×1.01+13.8=57(天)

本年指标(替代产成品周转天数):

(28.15×0.62×0.98+25.66)×1.01+10.8=54(天)

①由于材料周转天数缩短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56.73–60=-3.27(天)(2分)

②由于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比重下降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55.92–56.73=-0.81(天)(2分)

③由于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生产成本比重下降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55.25–55.92=-0.67(天)(2分)

④由于在产品周转天数缩短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54.43–55.25=-0.82(天)(2分)

⑤由于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比重上升使存货周转天数增加:

57–54.43=2.57(天)(2分)

⑥由于产成品周转天数缩短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54–57=-3(天)(2分)

各因素影响额合计:

-3.27-0.81-0.67-0.82+2.57-3=-6(天)

4题(10分)

(1)存货周转次数=

=4.5

则: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70000(2分)

(2)应收账款净额=432000-294000-70000-25000=43000(2分)

(3)流动比率=

=

=1.5

则:

流动负债=

则:

应付账款=92000-25000=67000(2分)

(4)资产负债率=50%

则:

负债总额=432000×50%=216000

则:

长期负债=216000-92000=124000(2分)

(5)未分配利润=216000-300000=-84000(2分)

财务专业B卷

一、单选题(10分,每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B

C

B

D

C

B

二、多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E

ABC

BCDE

ABCD

ACE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BE

ACE

ABDE

DE

ABCD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判断错误扣0.5分。

只在本类题得分中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四、简答题(15分,每小题5分。

1.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会计分析实质上是明确会计信息的内涵与质量,即从会计数据表面提示其实际含义。

会计分析不仅包含对各会计报表及相关会计科目内涵的分析,而且包括对会计原则与政策变动的分析;会计方法选择与变动的分析;会计质量及变动的分析;等等。

(1分)

财务分析实质上是分析的真正目的所在,它是在会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专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成果进行分析。

通常包括对企业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短期支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企业价值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果的全面、准确评价。

(2分)

会计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没有准确的会计分析,就不可能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财务分析是会计分析的导向,财务分析的相关性要求会计分析的可靠性做保证。

(2分)

2.预算标准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

第一,预算标准的内涵。

预算标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条件或经营状况所制定的目标标准。

(1分)

第二,预算标准适用范围。

预算标准适用面很广,不仅老企业可使用预算标准,特别是一些新的行业、新建企业,以及垄断性企业应用较多。

(2分)

第三,预算标准可将行业标准与企业历史标准相结合,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状况。

尤其对于企业内部财务分析,预算标准更有其优越性,可考核评价企业各级、各部门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以及对企业总体目标实现的影响。

(2分)

3.为什么说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第一,盈利能力的基本内涵。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赚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人而言,如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商品盈利能力等。

(1.5分)

第二,企业财务目标决定了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最大化。

在资本所有者投入一定情况下,股东权益最大化将要求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企业一切财务活动都将围绕财务目标进行,因此,净资产收益率必然成为企业追求的最重要的盈利能力指标。

(1.5分)

第三,净资产收益率最综合反映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盈利能力。

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

但资本经营不能与资产经营、商品经营以及产品经营相隔离。

资本经营的效果是企业各项经营效果的综合体现,净资产收益率也是其他盈利能力,如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的综合体现。

(2分)

五、计算题(45分,1.2.4题10分,3题15分。

1题(10分)

计算等级品平均单价:

(2分)

上年等级上年平均价格=(14980×150+6420×135)÷21400=145.5(元)

本年等级上年平均价格=(17040×150+4260×135)÷21300=147(元)

本年等级本年平均价格=(17040×155+4260×132)÷21300=150.4(元)

分析对象:

754020-545700=208320(元)

(1)销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销售数量完成%=21300÷21400=99.53%

545700×99.53%-545700=-2564.79(元)

(2)等级品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21300×(147-145.5)=31950(元)

(3)等级品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21300×(150.4-147)=72420(元)

(4)单位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21300×(120-115)=106500(元)

(误差因小数点取舍)

2题(10分)

相关指标计算(3分)

项目

2001年

2002年

总资产周转率(次)

1.245

1.042

销售利润率(%)

7

7.5

权益乘数

1.126

1.329

净利润(千元)

1200×(1-30%)=840

1190

净资产利润率(%)

9.81

10.39

分析对象:

10.39%-9.81%=0.57%(1分)

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如下:

2001年:

7%×1.245×1.126=9.81%

第一次替代:

7.5%×1.245×1.126=10.51%

第二次替代:

7.5%×1.042×1.126=8.8%

2002年:

7.5%×1.042×1.329=10.39%

销售利润率变动的影响为:

10.51%-9.81%=0.7%(2分)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为:

8.8%-10.51%=-1.71%(2分)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为:

10.39%-8.8%=1.59%(2分)

3.题(15分)

有关指标计算见下表:

(2分)

项目

上年

本年

存货周转天数

材料周转天数

在产品周转天数

产成品周转天数

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比重

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生产成本比重

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比重

=60

=33.34

=26.53

=13.8

=0.65

=1.02

=0.95

=54

=28.15

=25.66

=10.8

=0.62

=0.98

=1.01

分析对象:

54–60=-6(天)(1分)

上年指标:

(33.34×0.65×1.02+26.53)×0.95+13.8=60(天)

替代材料周转天数:

(28.15×0.65×1.02+26.53)×0.95+13.8=56.73(天)

替代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比重:

(28.15×0.62×1.02+26.53)×0.95+13.8=55.92(天)

替代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生产成本比重:

(28.15×0.62×0.98+26.53)×0.95+13.8=55.25(天)

替代在产品周转天数:

(28.15×0.62×0.98+25.66)×0.95+13.8=54.43(天)

替代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比重:

(28.15×0.62×0.98+25.66)×1.01+13.8=57(天)

本年指标(替代产成品周转天数):

(28.15×0.62×0.98+25.66)×1.01+10.8=54(天)

①由于材料周转天数缩短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2分)

56.73–60=-3.27(天)

②由于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比重下降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2分)

55.92–56.73=-0.81(天)

③由于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生产成本比重下降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2分)

55.25–55.92=-0.67(天)

④由于在产品周转天数缩短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2分)

54.43–55.25=-0.82(天)

⑤由于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比重上升使存货周转天数增加:

(2分)

57–54.43=2.57(天)

⑥由于产成品周转天数缩短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

(2分)

54–57=-3(天)

各因素影响额合计:

-3.27-0.81-0.67-0.82+2.57-3=-6(天)

4.题(10分)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6(2分)

则:

期末应收账款净额=期初应收账款净额=258000÷6=43000

(2)存货=450000-294000-43000-25000=88000(2分)

(3)流动比率=

=

=1.5(2分)

则:

流动负债=

=104000

则:

应缴税金=104000-67000=37000

(4)资产负债率=50%则:

负债总额=450000×50%=225000(2分)

则:

长期负债=225000-104000=121000

(5)未分配利润=225000-200000=25000(2分)

工商专业A卷

一、单选题(10分,每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B

C

D

D

A

B

二、多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E

ABCDE

BCDE

CDE

ACE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BCDE

ACE

DE

DE

ABCDE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判断错误扣0.5分。

只在本类题得分中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四、简答题(15分,每小题5分。

1.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

(1)企业的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1分)

(2)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看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债权人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

(1分)

(3)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和多方面的。

他们的总体目标是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中,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而是盈利的原因及过程。

(1分)

(4)材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等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企业的信用状况,包括商业上的信用和财务上的信用。

(1分)

(5)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在企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二是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1分)

2.会计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1)从财务会计报表计量看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所谓财务报表计量的局限性是指财务报表都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计量的,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非货币性事项。

(1分)

(2)从财务会计报表内容看报表信息局限性。

财务报表内容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财务报表由于制度原因、保密原因或规范原因等,不能提供详尽的因素分析数据;(1分)

第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只是对历史情况的反映;(1分)

第三,财务报表本身不能表明企业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1分)

(3)从财务会计报表时间看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的编报通常是按月或按年进行的,且报表形成或报出时间与报表内容反映的时间之间又存在一段距离,因此,财务报表信息并不定反映分析时企业的真实情况。

(1分)

3.为什么说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第一,盈利能力的基本内涵。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赚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人而言,如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商品盈利能力等。

(1.5分)

第二,企业财务目标决定了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最大化。

在资本所有者投入一定情况下,股东权益最大化将要求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企业一切财务活动都将围绕财务目标进行,因此,净资产收益率必然成为企业追求的最重要的盈利能力指标。

(1.5分)

第三,净资产收益率最综合反映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盈利能力。

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

但资本经营不能与资产经营、商品经营以及产品经营相隔离。

资本经营的效果是企业各项经营效果的综合体现,净资产收益率也是其他盈利能力,如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的综合体现。

(2分)

五、计算题(45分,1.2.4题10分,3题15分。

1题(10分)

计算等级品平均单价:

(2分)

上年等级上年平均价格=(7490×75+3210×65)÷10700=72(元)

本年等级上年平均价格=(8520×75+2130×65)÷10650=73(元)

本年等级本年平均价格=(8520×80+2130×62)÷10650=76.4(元)

分析对象:

164010-128400=35610(元)

(1)销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销售数量完成%=10650÷10700=99.53%

128400×99.53%-128400=-603.48(元)

(2)等级品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10650×(73-72)=10650(元)

(3)等级品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10650×(76.4-73)=36210(元)

(4)单位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分)

10650×(60-61)=-10650(元)

(误差因小数点取舍)

2题(10分)

项目

2001年

2002年

总资产报酬率(%)

10.03

12.33

负债利息率(%)

13.56

5.01

负债/净资产

0.1258

0.3293

净利润(千元)

1099.47

2364.6

净资产收益率(%)

6.42

10.32

分析对象:

10.32%-6.42%=3.90%(2分)

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如下:

2001年:

[10.03%+(10.03%-13.556%)×0.1258]×(1-33%)=6.42%

第一次替代:

[12.33%+(12.33%-13.56%)×0.1258]×(1-33%)=8.16%

第二次替代:

[12.33%+(12.33%-5.01%)×0.1258]×(1-33%)=8.88%

第三次替代:

[12.33%+(12.33%-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