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317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习题及答案.docx

发展习题及答案

发展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D)的科学

A、认知发展规律B、心理的种族发展

C、心理的种系发展D、心理发展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B、解释心理发展现象

C、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D、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3、下列不属于心理发展规律性的是(C)

A、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B、心理发展共性和个性统一

C、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D、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B)

A、个体心理经常出现波动

B、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随年龄匀速发展

C、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阴阳失调

D、心理发展和行为发展不协调

5、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A)

A、从出生到幼儿期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

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6、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C)

A、幼儿期B、童年期

C、青春期D、青年期

7、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叫(A)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

C、相关研究D、因果研究

8、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叫(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

C、个案研究D、因果研究

9、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C)

A、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

B、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霍尔于1891年出版《婴儿研究手记》一书

1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达尔文B、高尔顿

C、华生D、霍尔

1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达尔文B、高尔顿

C、华生D、施太伦

12、最近发展区是指(C)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3、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B)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1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C)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

C、动作D、吸吮

15、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

(A)婴幼儿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1、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B)等阶段。

A.对声音的笑、对熟悉人的笑、对新异性刺激的笑

B.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C.无条件反射性的笑、条件反射性的笑、社会性微笑

D.无笑、无条件反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32、婴儿兴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C)。

A.无条件反射性兴趣、条件反射类兴趣、社会性兴趣

B.初级兴趣、次级兴趣、社会性学习兴趣

C.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

D.自发性的兴趣阶段、无选择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兴趣

33、婴儿出现有选择的对人反应,对母亲更加偏爱,是在(B)阶段。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

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

C.特殊情感联结

D.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34、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C)。

A.哭泣

B.兴趣

C.依恋

D.微笑

35、皮亚杰认为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B)。

A.哭泣

B.动作

C.味道

D.声音

36、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D)。

A.象征性游戏

B.互动游戏

C.实物游戏

D.规则游戏

37、第一逆反期一般发生在(B)。

A.4-5岁

B.3-4岁

C.2-3岁

D.1-2岁

38、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D)。

A.善于吸引其他小朋友关注自己,并能影响他人

B.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

C.只关注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需要

D.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39、第一逆反期反抗对象主要是(A)。

A.父母

B.爷爷

C.老师

D.伙伴

40、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A)。

A.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

B.要求父母代替自己做事情

C.回避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

D.常顺从父母的意愿做事情

41、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C)。

A.睡眠

B.饮食

C.游戏

D.学习

42、象征性游戏又称为(B)。

A.规则游戏

B.假装游戏

C.模仿游戏

D.机能游戏

43、下列不是思维具体形象性特点的有(B)。

A.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B.思维的直觉行动性日益增强

C.具有自我中心现象

D.思维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和动态性

44、有共同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的游戏称为(C)。

A.协同游戏

B.共同游戏

C.合作游戏

D.假装游戏

45、下列不属于说话语用技能的项目是(A)。

A.情境语和连贯语交替运用

B.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景因素敏感

C.对听着的反馈易于作为积极反应

D.能够有效的参与谈话

46、一般而言,达到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在(C)岁。

A.7~9岁

B.6~8岁

C.8、9~10岁

D.11~12岁

47、把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方式进行识记,称为(D)策略。

A.加工

B.系统

C.复述

D.组织

48、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B)。

A.是事物的运动性特征

B.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C.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D.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

49、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A)。

A.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

B.模仿和调节儿童与成人的关系

C.学习和调节儿童与同伴的关系

D.模仿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

50、童年期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特点是(C)。

A.类比推理能力随思维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B.发展速度高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D.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

51、以下关于童年期的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B.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C.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D.同伴交往促进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

52、第二反抗期儿童与父母之间多重矛盾的焦点在于(C)。

A.父母对儿童的反抗期特点缺乏认识

B.少年儿童的成人感

C.亲子双方对少年儿童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认识上的矛盾

D.少年儿童对父母控制的反抗

53、人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是在(D)。

A.童年期

B.幼儿期

C.青年期

D.少年期

5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一般在(B)。

(A)0-2岁  (B)2-6,7岁 

(C)6,7岁-11,12岁  (D)11,12岁极其以后

55、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B)。

A.依赖思维内容的逻辑推理能力

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C.辩证逻辑推理能力

D.形象逻辑推理能力

56、第二逆反期主要发生在(B)。

A.小学阶段

B.少年期

C.青年期

D.3-4岁

57、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C)。

A.交友范围扩大

B.知心朋友是同性

C.交友范围缩小

D.知心朋友是异性

58、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A)。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59、(A)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A.自我排斥

B.自我贬抑

C.自我提升

D.自我接纳

60、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D)。

A.惩罚和服从取向

B.社会契约取向

C.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D.维护生命取向

6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A)。

(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62、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是(A)。

A.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B.自我概念从整合性转变成分离性

C.自我概念更加取决于他人的影响

D.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趋同化

63、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不包括(B)。

A.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

B.身体的成熟水平

C.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

D.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

64、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

这个时期可以称(B)。

A.心理代偿期

B.延缓偿付期

C.同一性确立期

D.危机处理期

65、(A)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A.自我接纳

B.自我排斥

C.自我提升

D.自我贬抑

66、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B)。

A.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

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C.起伏变化较大

D.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

67、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A)。

A.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B.因人而异

C.与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D.表现出消极的变化

68、成年期的自我发展主要经历的阶段不包括(D)。

A.公平水平

B.遵奉者水平

C.自主水平

D.自律水平

69、用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人格发展的学者是(C)。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罗杰斯

70、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C)。

A.仅指事业的发展

B.更多的是指生育后代

C.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

D.仅指生育后代

71、在发展心理学中更年期是指(C)。

A.男性更年期的出现时间早于女性更年期

B.个体在老年期出现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C.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D.中年期更年期出现的危机与青春发育期相同

72、女性更年期的年龄大约在(A)岁左右。

A.50

B.60

C.70

D.40

73、老年丧失期观认为(A)。

A.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没有发展

B.老龄与老化是唯一因果关系

C.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D.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

74、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表现是(D)。

A.机械记忆明显衰退

B.记忆广度迅速下滑

C.再认能力和回忆能力日益衰退

D.编码储存过程障碍和信息提取困难

75、老年期一般是指(D)岁以后。

A.80

B.50

C.70

D.60

76、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C)。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