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212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docx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届高三上月考份

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高三(上)

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4分)(2014•新民市校级三模)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下列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SARS病毒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B.

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增殖、并不能依赖于细胞生活

 

C.

SARS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

 

D.

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考点:

烟草花叶病毒.

分析:

病毒的结构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由此可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同时缺少进行自主代谢的完整机制,因此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解答:

解:

A、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A正确;

B、SARS病毒在空气中不能生存,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代谢、增殖,B错误;

C、SARS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C正确;

D、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以SARS病毒为素材,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掌握病毒的繁殖过程,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再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4分)(2013秋•南昌期末)细胞依靠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下列具体事例与之不符的是(  )

 

A.

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B.

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

 

C.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D.

核酸不能通过细胞膜

考点:

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解答:

解:

A、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要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A正确;

B、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B正确;

C、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核酸不能通过细胞膜,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分)(2005•青浦区一模)分泌蛋白质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  )

 

A.

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B.

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考点: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

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场所)、内质网(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和转运)、线粒体(供能).

解答:

解:

分泌蛋白质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形成不成熟的蛋白质,接着出芽形成囊泡跟高尔基体融合,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包装,成为成熟的蛋白质,通过出芽形成囊泡跟细胞膜融合,从而分泌出去.

因此其运输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故选:

C.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生理作用,该知识点难度不大,考生识记即可.

 

4.(4分)(2011秋•衡阳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TP和ADP是同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B.

植物细胞中的所有ATP都是由叶绿体产生的

 

C.

ATP分子结构简式是A﹣P~P~P

 

D.

所有生物中全部生命活动都离不开ATP

考点: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

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解答:

解:

A、ATP和ADP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错误;

B、植物细胞中的ATP是由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的,B错误;

C、ATP分子结构简式是A﹣P~P~P,C正确;

D、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离不开ATP,少数由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提供,如UTP等,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4分)(2013秋•和平区校级期末)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

化学法,需用NaOH7~9克/升,在70℃~80℃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达100%,这一事实说明(  )

 

A.

酶具有多样性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酶具有溶解性

考点:

酶的特性.

分析:

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具有高效性,由题意可知,加酶法能显著提高褪浆速率和褪浆率,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解答:

解:

A、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多种酶,不能说明酶具有多样性,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加酶法能显著提高褪浆速率和褪浆率,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不是不同的底物或不同的酶,因此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

D、题干信息与酶溶解性无关,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酶作用的特性,对于酶作用特性的理解和验证酶不同特性实验思路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6.(4分)(2015•广州)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注:

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液泡体积)(  )

 

A.

B.

C.

D.

考点: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解答:

解:

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的体积变小;当外界溶液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液泡体积变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只要掌握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根据原理判断是吸水还是失水,从而确定体积变化情况.

7.(4分)(2012秋•永昌县期中)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B.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

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D.

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

考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细丝逐步螺旋化呈粗短的圆柱状、杆状,成为染色体.

解答:

解:

A、染色体和染色质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但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A错误;

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B正确;

C、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正确;

D、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8.(4分)(2013秋•潮阳区校级期中)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B.

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C.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各自独立

 

D.

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考点: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生物膜系统

1.概念: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

解: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相同,A错误;

B、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补干扰,B正确;

C、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

D、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场所,D正确.

故选:

B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24分)(2014秋•江阴市期中)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

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

① 具有[3]半透膜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 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②的溶液浓度大于①的浓度 .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 原生质层 .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 ④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质壁分离现象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质壁分离复员现象 .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不一样 ,为什么?

 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焉现象 .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

1、渗透作用发生必须具备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这两个条件;

2、由乙图可知内部溶液浓度高于外部,所以②;

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由于载体蛋白的存在使得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4、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过大时,细胞一次性失水过多死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5、盐碱地的封深夜浓度较高,当封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萎蔫.

解答:

解: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由乙图可知内部溶液浓度高于外部,所以①小于②的溶液浓度大于①的浓度;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原生质层,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④,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员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不一样,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焉现象.

故答案为:

(1)具有[3]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②的溶液浓度大于①的浓度

(3)原生质层④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复员现象

(5)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不一样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焉现象

点评: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0.(12分)(2004•上海)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蛋白质 .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不变 ,原因是 在pH=2时,酶已失活 .

(5)图2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C .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pH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分析.

在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当过酸、过碱、高温时,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活后活性不可恢复.低温酶的空间结构没有遭到破坏,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解答:

解:

(1)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

(2)由于底物量一定,在140分钟后底物已被消耗尽,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

(3)画坐标曲线时,反应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最终生成物量不变.

(4)胰蛋白酶的最适pH是8.6,在pH为2时,胰蛋白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去活性后不可恢.因此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

(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影响酶活性,但不变性失活,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C.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

(4)不变在pH=2时,酶已失活

(5)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合物.酶催化反应,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反应结果.

 

11.(14分)(2007•广东三模)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

mL)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B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35℃ ,实验过程中应该用 水浴加热 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 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 .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O2 .

(5)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

考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

分析表格:

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该差值越大,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越快.温度在4~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加快;温度为35℃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速率最快;温度高于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减慢;90℃时,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解答:

解:

(1)锥形瓶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由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此该实验合理的假设是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

(3)由表中数据可知,35℃是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该实验可以通过水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90℃时,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所以不会产生气体,液面不会升高.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O2,确保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故答案为:

(1)B

(2)CO2

(3)35℃水浴加热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

(4)O2

(5)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要求考生认真分析实验装置图和表中数据,明确该实验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能正确区分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能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