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75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docx

专题7区域地理专题

专题(七)区域地理

一.基本定位

1.中国的基本定位

(1)填出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省会城市名称;

(2)画出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熟悉主要经纬线

2.中国地质灾害图(分析我国西南川、滇黔地质灾害频繁的原因)

3.画出中国的三级阶梯界线,熟悉主要地形区

4.中国的气候(填出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5.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6.中国的气象灾害

7.我国南水北调及青藏铁路的基本内容

(1)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的优劣?

(2)我国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解决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8.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及西电东送工程

 

(1)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对我国东西部的影响分别有哪些?

对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有哪些影响?

(2)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目标市场分别有哪些地区?

9.我国自然资源从分布上看,地区分布不均,如下表所示:

种类

丰富区

贫乏区

水能资源

西南、中南、西北(黄河上游)

东部沿海

煤炭资源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

东南沿海

石油资源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大陆架

华东、华南

天然气资源

中部、西部、近海大陆架

华东、华南

太阳能资源

西北、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水资源

东部、南部

西部、北部

10.读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2)分析东部输出了资金却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3)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气东输”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11.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模式图。

珠江三角洲实施基塘生产的主要自然原因?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的好处?

 

12.读下图,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

 

13.熟悉中国主要地区的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14.东南亚、南亚的地理位置

15.西亚和北部非洲地理位置

16.非洲位置图

17.欧洲位置图

18.北美洲和南美洲位置图

19.美国位置图

20.俄罗斯位置图

21.大洋州和南极洲位置图

22.在下图中用相应的字母填出世界气候类型

 

二.配套练习

1.对比表中有关三江平原与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回答: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

太湖平原

总人口(万人)

256

1196

农业人口(万人)

233

1062

耕地(万公顷)

113

90.5

粮食总产量(万吨)

769

7405

粮食耕地(万公顷)

180

630

人均粮食(千克)

688

529

粮食产量(千克/公顷)

2385

8445

农业人均耕地占有量(公顷/人)

0.33

0.09

稳产高产农田比重(%)

3

68

积温(℃)

200-2500

5000

无霜期(日)

125

225

年降水量(mm)

450

1650

⑴两大商品粮基地中,水热条件较好的是,其气候类型是,主要粮食作物是

⑵三江平原人均粮食比太湖平原高,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⑶太湖平原耕地面积比三江平原小,但粮食总产量是三江平原的近十倍,为什么?

(4)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并请你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5)东北地区的粮食品质优良,这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6)东北地区长冬严寒,这是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劣势,但长冬严寒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又有有益的影响,主要包括

2.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F是,G是,F、G城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2)山脉A是,该山脉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列举四个地理界线名称

(3)山脉C是,用“”画出三峡的位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原因是

(4)水库D是,为了实现中线调水,国家实施了水坝加高工程,水坝加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5)我国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地区和地区的水源紧张问题,其西线工程必须凿穿山脉,所以工程量最大。

(6)评价东线调水方案

(7)在图中H与B之间,画出内、外流区分界线,其中B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3.读“世界主要航线图(图14)”和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据美国媒体2007年9月16日引述欧洲航天局的消息称,根据该航天局提供的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融化,一直被誉为北冰洋通道“圣杯”的“西北通道”已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科学家称,目前北极冰层履盖面积达到30年来的最小值,仅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材料二:

“世界主要航线图”。

(1)图中数字代表太平洋和大西洋间的三条主要航线,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①角航线;

②运河航线;

③运河航线。

(2)“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的主要原因是。

“西北通道”的开通,与上述三条通道相比有何意义?

(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

(4)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一年中的极昼时间大约是个月,该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致是

A、1500千米B、800千米C、1800千米D、1250千米

(5)图中字母A表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唯一的深水不冻港,其名称是,终年不冻的原因是

专题(七)答案

1。

⑴太湖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⑵耕地面积比太湖平原大,但总人口不到太湖平原的1/4,人均耕地面积广⑶太湖平原水热条件好,稳产高产农田比重高,一年可以耕种两次;经济、技术投入较多⑷存在问题:

稳产高产农田比重低,水热条件较差;湿地围垦,生态环境恶化改进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旱涝保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旱防寒能力;退田还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5)夏季昼长,光照时间长;作物生长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食品”生产(6)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季节性积雪有利于缓解春季的旱情;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食品”生产

2.

(1)北京天津河流径流较小并且时间分配不均;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2)秦岭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非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等(3)巫山画图略(在宜昌与巫山之间画)控制上游全部的来水来沙(4)淹没耕地,加剧人地矛盾;产生移民等(5)华北西北巴颜喀拉山脉(6)优势:

水量大;有现成的京杭大运河,工程量较小劣势:

水质较差;由地势低的地区向地势较高的华北地区调水,所以需逐级提水(7)画图略(注意应把青海湖画为内流区)三江源

3.

(1)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航线巴拿马运河航线

(2)全球变暖,极冰融化缩短航程,减少费用(3)改变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生存;因通航带来污染;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或城市(任答两点给)(4)3D(5)摩尔曼斯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