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153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_精品文档.doc

重要矿物简述

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改进,逐年不断有新矿物发现,近年平均每年发现约四五十种。

1949年以来我国发现并得到确认的新矿物约40种。

矿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分为5大类:

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

根据阴离子或络阴离子还可把大类再分为若干类,如含氧盐大类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以及钼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等类。

在众多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以人名和地名来命名的,如高岭石是因江西省高岭而命名,全世界都叫这个名字;有一部分是根据化学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命名的,如方解石是因沿解理极易碎成菱形方块而命名;赤铁矿、黄铁矿是根据其颜色和主要成分而命名;重晶石是根据其比重较大而命名,等等。

在中文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源于我国传统名称,如石英、石膏、辰砂等,但大部分是由外文翻译成中国名称。

具有金属光泽或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矿,如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具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石,如方解石、长石、萤石等。

下面简单介绍重要的有用矿物、造岩矿物(即组成岩石的重要矿物)以及我国某些特别丰富的矿物,共约40种。

一、自然元素矿物

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黄、金刚石等。

这里只介绍石墨和金刚石。

1.石墨C 通常为鳞片状、片状或块状集合体。

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晶体良好者具强金属光泽,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

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薄片具挠性。

比重2.09—2.23。

具滑腻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熔点高)。

化学性稳定,不溶于酸。

鉴定特征:

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石墨多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还原作用中形成,见于变质岩中;一部分由煤炭变质而成;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

石墨可制坩埚、电极、铅笔、防锈涂料、熔铸模型以及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减速剂。

我国主要的石墨产地有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湖南等省(区)。

2.金刚石C 晶体类似球形的八面体或六八面体。

无色透明,含杂质者黑色(黑金刚),强金刚光泽,硬度10。

解理完全,性脆。

比重3.47—3.56。

紫外线下发萤光。

具高度的抗酸碱性和抗辐射性。

鉴定特征:

最大硬度和强金刚光泽。

金刚石多产于一种叫金伯利岩的超基性岩中。

含金刚石岩石风化后可形成砂矿。

透明金刚石琢磨后称钻石。

不纯金刚石用于钻探研磨等方面。

目前,金刚石还用于红外、微波、激光、三极管、高灵敏度温度计等各种尖端技术方面。

非洲扎伊尔和南非金伯利为著名金刚石产地,产量居世界之冠。

我国的山东、辽宁、湖南省沅水流域、贵州、西藏都发现了原生金刚石或金刚石砂矿。

二、硫化物类矿物

本类是金属元素与硫的化合物,大约有200多种,Cu、Pb、Mo、Zn、As、Sb、Hg等金属矿床多由此类矿物富集而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3.辉铜矿Cu2S 完好晶体少见,一般呈块状、粒状集合体。

铅灰至黑色(表面有时具翠绿色或天蓝色小斑),条痕黑灰色,金属光泽,(风化面常有一层无光被膜),不透明。

硬度2—3,解理不清楚,稍具延展性。

比重5.5—5.8。

鉴定特征:

黑铅灰色,硬度低,用刀尖可以刻出光亮痕迹。

辉铜矿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氧化分解再经还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矿物。

含铜成分高,是最重要的炼铜矿石。

我国云南东川铜矿等有大量辉铜矿。

4.方铅矿PbS 晶体常为六面体或六面体与八面体的聚形;一般呈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

铅灰色,条痕黑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2.5—2.75,三组立方解理完全,性脆。

比重7.4—7.6。

鉴定特征:

铅灰色,硬度低,比重大,可以碎成立方小块。

方铅矿为最重要的铅矿石,因其中常含银,也是重要的炼银矿石。

我国方铅矿产地甚多,湖南常宁县水口山为知名产地。

近年在云南兰坪、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地发现特大型铅锌矿床,其储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5.闪锌矿ZnS 一般多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

浅黄、黄褐到铁黑色(视含Fe多少而定),条痕较矿物色浅,呈浅黄或浅褐色。

金刚光泽(新鲜解理面)、半金属光泽(深色闪锌矿)或稍具松脂光泽(浅色闪锌矿)。

半透明(浅色者)到不透明(深色者)。

硬度3.5—4。

六组完全解理,性脆。

比重3.9—4.1。

鉴定特征:

颜色不太固定,但条痕经常比颜色浅(浅黄褐色),稍具松脂光泽,棱角或碎块透光,多向完全解理。

闪锌矿为最重要的锌矿石,其中常含有镉Cd、铟In、镓Ga等类质同像混入物,是有价值的稀有元素。

闪锌矿常与方铅矿共生。

我国产地以云南金顶、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最著名。

6.辰砂HgS 晶形为细小厚板状或菱面体;多呈粒状、致密块体或粉末被膜。

朱红色,条痕与色相同,金刚光泽(新鲜晶面),半透明。

硬度2—2.5,三组解理完全,性脆。

比重8.09—8.20。

鉴定特征:

颜色及条痕朱红色,硬度低,比重大。

辰砂在地表条件下比较稳定,为重要的炼汞矿物。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产辰砂的国家之一,湘、贵、川交界地带为主要产地,以湖南辰州(今沅陵)为最著名,故称辰砂,又名朱砂。

最近在青海省也发现大型汞矿床。

7.辉锑矿Sb2S3 晶体为具有锥面的长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明显纵纹,一般呈柱状、针状或块状集合体。

铅灰色,条痕黑灰,强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2—2.5。

一组解理完全,性脆。

比重4.5—4.6。

蜡烛可以熔化。

鉴定特征:

柱状、针状集合体,铅灰色,硬度低(指甲可刻动),单向完全解理,极易熔化。

辉锑矿与方铅矿相似,但后者具立方解理,比重大,不易熔,可以区别。

辉锑矿是最重要的锑矿石。

我国为著名的产锑国家,储量占世界第一位,尤以湖南新化锡矿山的锑矿,储量大,质量高。

8.辉钼矿MoS2 通常呈叶片状、鳞片状集合体。

铅灰色,条痕亮灰色(常带微绿),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1-1.5,最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

比重4.7—5.0,有滑腻感。

鉴定特征:

铅灰色,最完全解理,可分离成薄片,能在纸上划出条痕,有滑腻感。

辉钼矿常产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

辉钼矿为炼钼主要矿石。

我国辽宁的杨家杖子为钼矿产地。

近年在陕西、河南等省发现大型钼矿床,因此使我国钼矿储量名列世界前茅。

9.黄铁矿FeS2 经常发育成良好的晶体,有六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六面体晶面上有与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互相垂直。

有时呈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结核状。

浅黄(铜黄)色,条痕黑色(带微绿),强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6—6.5(硫化物中硬度最大的一种),无解理,性脆。

比重4.9—5.2。

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鉴定特征:

完好晶体,浅黄色,条痕黑色,较大的硬度(小刀刻不动)。

黄铁矿是在硫化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

黄铁矿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我国黄铁矿床(亦称硫铁矿)分布很广,广东英德、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内蒙古等都有产出,近年在广东云浮探明有特大型矿床。

我国硫铁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10.黄铜矿CuFeS2 完好晶体少见,多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

金黄色(表面常有锈色),条痕黑(带微绿)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3.5—4,解理不清楚,性脆。

比重4.1—4.3。

鉴定特征:

金黄色,条痕近黑色,硬度中等。

黄铜矿易与黄铁矿、金等相混,其区别如下:

黄铜矿为炼铜的主要矿物。

黄铜矿在氧化及还原条件下极易变成其它次生铜矿,如孔雀石、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等。

我国产地分布较广,主要有甘肃白银厂、山西中条山、长江中下游(如湖北、安徽)、云南东川以及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

近年在江西东北部德兴、西藏玉龙等发现大型铜矿床。

我国铜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铜矿床。

我国铜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表2-3黄铁矿、黄铜矿与金的区别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

本类矿物分布相当广泛,共约180多种,包括重要造岩矿物如石英及Fe、Al、Mn、Cr、Ti、Sn、U、Th等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是铁、铝、锰、铬、钛、锡、铀、钍等矿石的重要来源,经济价值很大。

11.赤铁矿Fe2O3 赤铁矿包括两类:

一类为镜铁矿,晶体多为板状、叶片状、鳞片状及块状集合体。

钢灰色至铁黑色,条痕樱红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2.5—6.5,性脆。

比重5.0—5.3。

无磁性。

另一类为沉积型赤铁矿,常呈鲕状、肾状、块状或粉末状。

暗红色,条痕樱红色,半金属或暗淡光泽,硬度较小。

鉴定特征:

镜铁矿常以板状、鳞片状集合体、钢灰颜色及樱红色条痕为特征。

沉积赤铁矿常以鲕状、肾状等形态、暗红颜色及樱红色条痕为特征。

镜铁矿主要产于接触变质带,沉积型赤铁矿主要产于沉积岩中。

赤铁矿为最重要的铁矿石之一。

赤铁矿粉可用作红色涂料和制红色铅笔。

我国赤铁矿产地甚多,辽宁鞍山、甘肃镜铁山、湖北大冶、湖南宁乡、河北宣化和龙关等地都是著名的产地。

我国各类铁矿资源储量占居世界前列。

12.磁铁矿Fe3O4或FeO·Fe2O3 晶体常为小八面体,有时为菱形十二面体,通常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

铁黑色,条痕黑色,金属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5.5—6。

解理不清楚,性脆。

比重4.9—5.2。

具有强磁性。

鉴定特征:

铁黑色,条痕黑色,强磁性。

磁铁矿主要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多产于与岩浆活动或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和岩石中。

磁铁矿是最重要的铁矿石之一。

我国产地甚多。

磁铁矿中的Fe3+可以为Ti4+、Cr3+、V3+等所代替(类质同像代替),当含V、Ti较多时,则称钒钛磁铁矿。

如我国四川攀枝花即为大型钒钛磁铁矿基地。

13.褐铁矿FeO(OH)·nH2O 褐铁矿是许多氢氧化铁和含水氧化铁等隐晶矿物和胶体矿物(针铁矿、纤铁矿及其它杂质)集合体的总称。

成分不纯,水的含量变化也很大,一般呈致密块状、粉末状或呈钟乳状、葡萄状等。

黄褐、黑褐以至黑色,条痕黄褐色(铁锈色),半金属或土状光泽,不透明。

硬度4—5.5,风化后小于2,可染手。

比重2.7—4.3。

鉴定特征:

颜色由铁黑至黄褐,但条痕比较固定,为黄褐色。

褐铁矿多为含铁胶体溶液在地质时代的湖海沉积而成,或者是含铁矿物的风化产物。

褐铁矿为一种炼铁矿石,也可以用做褐色颜料。

14.锡石SnO2 晶体常呈正方双锥和正方柱的聚形。

通常呈致密块体,或柱状、粒状块体产出。

棕色、棕黑色,条痕浅褐色,新鲜面金刚光泽,断口松脂光泽,多为不透明。

硬度6—7,解理不清楚,性脆。

比重6.8—7.1。

不溶于酸,化学性稳定。

鉴定特征:

棕黑色,硬度高,比重大,断口松脂光泽。

必要时需做化学鉴定。

锡石是工业上唯一炼锡的原料。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产锡国家之一,云南个旧为我国著名的锡都。

近年又在云南、广西、四川发现了重要的原生锡矿及锡砂矿,其中以广西南丹大厂规模最大。

我国锡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15.软锰矿MnO2 通常为隐晶块体,或呈粉末状,煤黑色(或带微红微褐),条痕黑色(或带褐色),隐晶块体为半金属光泽,粉末状者为土状光泽,不透明。

硬度2—3。

比重4.7—5.0。

鉴定特征:

黑色煤烟灰状,性软易污手。

软锰矿主要是风化带次生矿物,或在地质时代浅海中沉积而成。

软锰矿是重要的锰矿石。

我国湖南、广西、四川、辽宁等地锰矿床中均有大量软锰矿产出。

16.铝土矿Al2O3·nH2O(一般式,但它不是一种单独矿物) 铝土矿是由若干铝的氢氧化物矿物(如三水铝石Al[OH]3、硬水铝石AlO[OH]、软水铝石AlO[OH])所组成的混合物,经常含有高岭土、铁矿等杂质。

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一般要求其中Al2O3>40%,Al2O3/SiO2>2:

1。

铝土矿多呈致密块状、鲕状、豆状等产出,白、灰、黄、褐等色,土状光泽,硬度3左右,比重2.5—3.5。

 

鉴定特征:

外表似粘土岩,但硬度较高,比重较大,没有粘性、可塑性及滑腻感。

铝土矿主要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由岩石风化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而成。

铝土矿是炼铝的主要矿石,我国分布广泛,在华北东北地区大凡有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的地方往往有铝土矿(如河北开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