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633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docx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

但在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的古典周期,而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的波动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出增长型周期的特征,即平稳、持续、高速增长。

对于这种趋势,其内在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继续保持,如何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就成为一个不得不令人关注的问题。

1.新特征的描述

1.1特征之一:

经济增长越来越平稳

H-P滤波法是目前分析经济周期时最广泛的应用的工具,它由Hodrick和Presott于1981年分析美国战后的经济景气时首先提出,后来于1997年正式发表。

【参考文献】

假定时间序列Yt由趋势性部分τt和波动性部分ct组成,即

Yt=τt+ct,t=1,2,3,4…..,T

Hodrick和Presott提出通过一个最小化公式,将趋势性部分τt从Yt中分离出来,即:

其中λ是控制曲线平滑的乘法参数,λ越大,则趋势性部分τt越平滑,当λ→∞时,式中第二项就只能取0,此时公式就变成了最小二乘法公式,H-P滤波就退化成最小二乘法。

我们使用H-P滤波法对1978年到2007年的GDP增长率进行分析,由于是年度数据,λ的值取6.25,得出的结果如图1.

资料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H-P滤波法,将Trend近似看做潜在经济增长率,则可以得到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

1978—2007年中国潜在GDP增长率估算结果、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差值估算结果

年份

实际GDP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

两者差值

年份

实际GDP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

两者差值

1978

11.7

9.389625

2.310375

1993

13.7

11.48151

2.218492

1979

7.6

8.715833

-1.11583

1994

13.1

11.47647

1.623533

1980

7.8

8.4117

-0.6117

1995

9.3

10.88501

-1.58501

1981

5.2

8.668354

-3.46835

1996

10.2

10.11458

0.085424

1982

9.2

9.579049

-0.37905

1997

9.6

9.319014

0.280986

1983

11.1

10.6821

0.417896

1998

7.3

8.665833

-1.36583

1984

15.3

11.45519

3.844812

1999

7.9

8.367504

-0.4675

1985

13.2

11.44284

1.757165

2000

8.6

8.417961

0.182039

1986

8.5

10.80475

-2.30475

2001

8.1

8.736341

-0.63634

1987

11.5

9.981779

1.518221

2002

9.5

9.270904

0.229096

1988

11.3

9.046016

2.253984

2003

10.6

9.868098

0.731902

1989

4.2

8.312465

-4.11247

2004

10.4

10.41102

-0.01102

1990

4.1

8.456769

-4.35677

2005

11.2

10.89989

0.300108

1991

9.1

9.496576

-0.39658

2006

11.1

11.33314

-0.23314

1992

14.1

10.75245

3.347549

2007

11.7

11.75723

-0.05723

资料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该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跳跃长期趋势曲线的幅度很大。

而1995年之后,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长期趋势愈来愈靠近,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

从表二中可得:

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几乎重合。

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1995年之后,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愈来愈小,经济运行愈来愈平稳。

1.2特征之二:

经济增长持续性良好

从1995年到2001年,中国经济GDP增长率连续7年一直在8%上下徘徊;从2002年到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6年一直在10.5%上下徘徊。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3年在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的前提下,保持了持续的高位增长。

这在建国以来绝无仅有,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很少见。

1.3特征之三:

经济增长速度快

2.原因分析

2.1中国经济微观层面出现质变,市场化程度提高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平稳的首要原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有利于经济通过市场机制自身调节,使经济波动幅度减小,而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市场化程度主要就是指透过价格机能使得供需平衡.企业市场化是指企业的资源配置按市场规则进行,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和产品的获取、交易都由市场提供和决定。

虽然不能说国有经济就一定不代表市场化,非国有经济就代表市场化。

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且经过多次改革后预算硬化、以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价值导向等定然有利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非国有经济经济从一开始就以市场为导向,其比重的上升定然有利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同时,由于他们是影响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本文就以国有企业在不同阶段扮演的不同角色,非国有企业在使经济平稳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做一些探讨。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产出Y=C+I+G,其中C即消费若不受大的冲击(如抢购风潮),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G即政府购买,波动相对较大,对于产出Y是一个波动源,但比重相对较小。

I即投资【投资占GDP的比重,实证】,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则是影响产出波动的最大因素。

现将我国的投资主体按照注册类型分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对其在影响产出波动时的不同作用作分析。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代理者为政府,政府作为实际的所有人,其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多重的,即承担维护社会稳定、吸纳尽可能多的就业人口,而获取利润只是企业绩效的一个方面,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或者在某些特殊阶段,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国有企业的首要经营目标。

这样的后果就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无法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政府意志为导向。

同时,国有企业经营层权责不明,导致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与企业利益、所有者利益出现冲突、矛盾,有时甚至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在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国有企业中得到最突出的表现,青木昌彦将这种现象表述为“内部人控制”。

(参考文献:

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

正式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结合我国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的实际,特别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甚至无约束(参考文献,),就使经济周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现象。

在每一个经济周期的初始阶段,GDP不断上升,而政府为了走出上一个周期的低谷,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银行信贷不断增加,国有企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

由于预算软约束甚至无约束,经营层对于投资失误或盲目投资的后果所承担的责任及其有限,所以投资增长无法从企业内部进行控制。

并且由于“内部人控制”,经营层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譬如通过扩大规模扩大自己的全体基础和行业名誉,这就使得经营层不仅不会抑制投资的无序增加,且会积极争取资源不断的进行粗放式的投资扩张,这就使得本来上升的经济趋势不断的走高,直到超过潜在产出水平,造就经济的虚假繁荣。

此为经济周期之“大起”。

当产出超过潜在水平之后,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物资短缺等现象。

此时,由于价格因素,原材料与设备价格上涨,投资将会自动减少。

但同时政府为保持社会稳定,将通过行政手段和信贷规模的控制,实行紧缩政策。

这就使得投资会出现更加猛烈的下降,直到经济增长率下降到政府认为有必要再次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止,将会出现新一轮,此为经济周期之“大落”。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放弃“简政放权、减税放利”的政策选择,提出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利用公司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特点,使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既保持国家最终所有,又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题,以此寻求国有经济和市场体制融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005年50期,经济研究参考,陈清泰,2】随着改革的推进,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初步解决,特别是推进股份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得国有企业不断的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国有企业的预算也不断硬化,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扭转了此前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不断追加投资推波助澜,而在实际产出超过潜在产出后,又进一步急速的紧缩投资的经营行为。

非国有企业与产出波动

中国的经济改革采取双轨制的模式,存量不变,增量扩大,既保持原有的经济成分大致不变的同时,扶持新的经济成分,非国有经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发展、壮大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到2001年,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达到52.7%,超过国有经济,成为主要的投资者。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

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年份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例

年份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例

1980

0.067012

1994

0.150685

1981

0.098683

1995

0.275002

1982

0.092193

1996

0.316662

1983

0.119013

1997

0.320697

1984

0.119343

1998

0.311364

1985

0.112463

1999

0.3205

1986

0.11102

2001

0.352754

1987

0.113112

2002

0.385022

1988

0.116202

2003

0.428395

1989

0.125103

2004

0.466038

1991

0.117726

2005

0.503482

1992

0.112752

2006

0.53098

1993

0.082563

资料来源:

1981—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非国有经济从出现之初,就是市场的产物,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以利益最大化最为企业的经营目标。

笔者认为,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和壮大,对于产出波动的影响也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作为非国有经济的伴生物,与国有经济相比处于十分微弱的地位,主要依靠为国有企业提供加工和中间产品,为国有单位人员提供各项服务而生存,也就是说,靠吃国有经济的余粮度过了其发展期。

在这种情况之下,非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波动相当敏感。

【计量分析,非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的弹性。

】所以当国有经济处于繁荣阶段,非国有经济也同时处于繁荣阶段,反之亦然。

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存在,而且其波动周期基本与国有经济波动周期一致,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扩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

第二个阶段是非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取得了独立的增长轨迹,从表5可以看出,特别是在1995年,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接近30%,而同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处于下降趋势【计量数据】,可以说非国有经济逐渐摆脱了国有经济的运行轨迹,取得了自己独立的增长轨迹。

非国有经济相对独立之后,对于产出波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平抑作用。

第一,非国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非国有经济大量吸收了国有经济甩掉的社会负担,避免了国民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第二,非国有经济一直按照市场条件运作,其本身的存在对国有经济构成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按照市场规则办事。

这就是给予国有经济无序投资、浪费资源、粗放型扩张以市场力量的遏制。

第三,非国有经济本身作为市场的产物,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随着其比例的扩大,国民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少的受到人为影响,而人为影响的减少,笔者认为恰恰是1995年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小,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的最根本原因。

2.2政府宏观调控的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先后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参考文献,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刘树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34-237】,时间段分别为

(1)1979—1981(紧缩);

(2)1985—1986年(紧缩);(3)1989—1990年(紧缩);(4)1993年下半年—1996年(紧缩);(5)1998—2002(扩张)(5)2003年下半年—2004年(紧缩)。

从六次宏观调控中,可以很明显看出中央政府对于宏观调控的认识不断加深,调控手段不断成熟,分别出现以下三个转折,而这三个转折构成了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又一原因。

第一,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转向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调控。

一般讲,经济调节有三大类型:

完全市场调节型、完全政府调节型、市场调节加政府调节型。

就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讲,一般有三大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使之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通过市场机制,间接的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运用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通过法制力量,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

行政手段,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机构的权利,通过强制调控,主要采用的行政手段。

【参考文献。

刘树成】从第四次宏观调控开始,特别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摆脱具体的银行业务,开始专职货币政策的制定,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财政政策的如国债的发行也开始市场化。

这就使得经济运行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命令,避免了因为行政命令而引发的经济波动。

第二,从一刀切转向微调。

以1993年下半年—1996年的第四次宏观调控为转折点,之前的宏观调控都是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GDP增长率大幅度的迅速回落(1981年回落到5.2%,1990年回落到3.8%),这就使得国民经济剧烈波动,经济硬着陆,从波峰走向波谷的时间很短,经济周期出现大落。

从第四次紧缩型宏观调控开始,中央政府开始推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实现使经济“软着陆”,经济缓慢有序的回到平稳状态。

到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处于低谷,此时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避免了之前出现的由政府调控导致的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第三,从事后调节转向防患于未然的事前调节。

随着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识的不断加深,加上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逐渐以亡羊补牢式的事后调节转变为具有预见性的主动事前宏观调控。

这在2003年下半年—2004年第六次宏观调控表现的尤其明显。

这就使得宏观调控走在了经济周期的前面,防患于未然,其结果就使得国民经济在速度增长的区间继续保持既平稳又较快的健康运行。

2.3中国进一步推行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在AD-AS模型之下,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通过进出口贸易差额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净出口的增加将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使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内需不足的现象凸显。

理论上说,内需不足必然引起总需求下降,从而会使经济增长走入低潮,经济周期将步入波谷。

特别是1998—2001年,在经历了上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徘徊在0.4左右,内需明显不足,难以拉动经济增长。

在封闭条件下,根据凯恩斯宏观有效需求理论,经济将出现较为明显的萧条,经济周期将走入较为明显的低谷。

而实际情况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保持了8%左右的高度增长,没有出现的低谷状态,除了政府宏观调控之外,笔者认为,此时中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中国出口量的急速上涨,也使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原因。

在AD—AS模型中,如果均衡产出(即ASS曲线和AD曲线的交点)位于ASL曲线的右边,此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如果均衡产出位于ASL左边,此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小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在总供给保持一定的情况下,推动均衡产出在ASL曲线左右两边移动的力量是总需求AD。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总需求Y=C+I+G,其中C即居民消费需求=C0+cY,(C0为自发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总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

在投资和政府购买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消费需求是影响总需求最重要的变量。

而自发消费C0一般保持稳定,所以影响总需求的则是边际消费倾向。

假设经济体初始状态处于均衡状态,产出为Y*,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将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至A1,使均衡产出点向左移动,这时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总需求Y=C+I+G+X,△Y=△C+△NX。

总需求的变化△Y由消费需求变化△C和净出口的变化△NX同时决定。

净出口(进出口差额)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右移,重新回到AD*,甚至达到AD2,这时实际产出处于潜在产出附近或超过潜在产出,经济走向繁荣。

下面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分析:

【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数据(图(表)形)】

表7说明,在1999年前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封闭条件下的总需求曲线不断想左移动,经济周期走入低谷。

另外我们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来代表居民消费需求,用Eviews做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占GDP比重变化的图形如下,可以很直观的发现90年以前居民消费需求占社会总需求很大一部分比重,均在38%以上,85年到90年甚至接近50%,然而95年以后居民消费需求占总需求比重逐年下降,到2007年几乎只占到36%,由此可见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它对总需求的影响逐渐下降。

【社会零售商品占GDP比重图】【中国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图】

资料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另一方面从净出口差额占GDP的比重走势图我们不难发现净出口需求从九五年至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占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接近8%。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开放步伐逐渐加快,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进出口差额的的增长成了继居民消费需求外另一个影响总需求的力量。

我们可以认为对外贸易差额的增加相对缓解了内需的不足,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产出位于潜在产出附近,此时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没有走入萧条,经济周期波动没有出现明显的波谷,国民经济平稳持续高速运行。

3.政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