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26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7登鹳雀楼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前准备:

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17登鹳雀楼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准后鼻音。

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àn。

3、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范读三、理解诗句1、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挂图。

设置情境:

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

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

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

景]2、学习三、四两行。

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

欲:

想要。

穷:

穷尽。

千里目:

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

再。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

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

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

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

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填空《登鹳雀楼》这首诗是诗人写的,诗人登上,他抬头望去,只见,他又向远方眺望,看着看着,诗人想.通过学习这首诗,我懂得了。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7登鹳雀楼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

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1、出示生字。

楼依尽入欲穷指明读上面的字。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依尽入穷3、教学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1、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1、读一读,再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据句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扩词楼依穷欲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8青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前准备:

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

18青松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

“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

重压。

挺:

直立而高耸。

且:

而且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

“高洁”呢?

“待”是什么意思?

“化”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

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填空青松的作者是元帅。

诗中“挺”的意思是,“高洁”的意思是,“待”的意思是。

诗人赞美了青松的品格。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8青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

左窄右宽。

挺:

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1读词抄词。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3扩词。

高青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按要求填空压:

共笔,部首是,是结构的字。

挺:

共笔,第4笔是,部首是,音序是.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9小动物过冬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学会本科生字课前准备:

小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小朋友们猜猜看这是什么?

教师加以肯定,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上一个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动物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道来学习第19课。

板书课题:

19、小动物过冬2、自己读读课题,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过渡: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刚才提出了不少问题。

有些问题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解决。

你们愿意自己读懂课文吗?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读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读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多少。

三、检查自读。

1、读准生字。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生字词一定都能读准了。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或短句:

小动物商量暖和接着哥哥约定第二年钻到泥土里去跳舞聚到一起趁妹妹藏在蜂巢里够吃相见秋风刮起来了。

自由读字词一遍。

开火车展示,随时正音。

2、读通课文。

请8个小朋友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随时纠正错处。

同学评议:

主要是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并简要说出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习节。

1、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吗?

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

从哪儿知道的?

板书:

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请一位小朋友读节。

2、比较:

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它们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读一读,这三句话一样吗?

不同在哪里?

用“常常”说一句话。

3、读了节,你有什么感觉?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节,读出那种快乐的感觉。

4、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带给我们大家?

5、齐读节。

五、学习生字。

1、巩固字音: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商量暖和哥哥钻到泥土里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吗?

由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词或成语?

哪些名言警句?

哪些诗文?

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3、学写生字。

看课后第二题中的笔顺,按笔顺描红。

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较难写,待会儿全班交流。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着重指出:

“商”的里面不是“古”,“第”与“弟弟”的“弟”区分开来。

“哥”的上面不是“可”。

描写习字帖,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坐姿。

六、课堂练习。

1、读生词,抄写生词。

动物接着哥哥约定暖和刮起来第二年春暖花开一起商量2、猜一猜,连一连。

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

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

身披绿袍,眼睛眉毛,先像逗点,后像小猫,跳上绿椅,呱呱喧闹。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扩词商约暖物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

19小动物过冬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长银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重点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地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

小动物们怎么过冬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课文2-8节。

教师指导角色分配:

一生读燕子的话、一生读蜜蜂的话、一生读青蛙的话、一生读叙述和提示语。

2、组内交流:

三个小动物分别怎样过冬?

为什么要这样过冬呢?

新课标网三、理解感悟。

1、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听者随时纠正补充。

生:

燕子到南方过冬。

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

师:

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

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

你真聪明!

你从哪儿知道的?

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

生读第二节。

师:

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

师:

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

生1:

大雁也到南方过冬。

生2:

我知道布谷鸟也是候鸟。

还有……2、师生配合读4-5节。

师:

老师做小燕子,谁来读青蛙的话,和老师配合一下?

师生合作朗读。

师:

青蛙哥哥,你睡一个冬天不饿吗?

可别把身体饿坏了!

生:

不会的,我先吃得饱饱的,在泥土里睡觉,一点儿也不会饿。

师:

哦,这我就放心了。

对了,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

对,对!

师:

还有那个小伙伴和青蛙哥哥过冬的方式一样呢?

生1:

我,大狗熊。

生2:

我,小乌龟。

生3:

还有我,大蟒蛇。

4、谁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

请两个学生读6-7节,理解冬天没有鲜花,蜜蜂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板书:

青蛙冬眠小燕子候鸟小蜜蜂巢穴里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中朗读,准备参加全班竞赛。

引导:

与好朋友说话怎么说?

他们是用什么口吻说的?

“商量”是什么样的口气呢?

2、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及时评议。

五、戴头饰表演。

1、引导:

燕子说话时会做什么动作?

蜜蜂说话时会怎么样?

青蛙有怎样?

蜜蜂和燕子扇动翅膀样子一样吗?

小伙伴们告别时会说些什么?

2、戴头饰分角色表演。

3、你们喜欢这三个小动物吗?

为什么?

六、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阅读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燕子飞南方青蛙冬眠蜜蜂在蜂巢里吃蜜练习设计:

造句约定———商量———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20美丽的丹顶鹤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长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课前准备:

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揭示课题1、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拼读:

丹、鹤告诉学生“丹”表示红色。

丹顶鹤因为头上是红色而得名。

丹:

丿冂指名书空,集体练写。

2、看图说说丹顶鹤怎么样?

3、齐读课题:

美丽的丹顶鹤。

4、介绍丹顶鹤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画出词语,圈出生字。

读准字音,想象词义。

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卡片正音。

展虑嘹滨指读长句子。

①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②指导正确停顿。

③学生练说。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读后自由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教学部分生字1、指名读字:

展、虑、度。

2、提醒学生:

“展”的第八画是“竖提”;“度”要和“席”区别。

3、说说这3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4、师范写生字。

5、生练习描红。

四、作业1、练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丹、展、虑、度。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扩词丹鲜虑度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20小动物过冬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录音、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说说读下面的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3、指名书空。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比较句子。

丹顶鹤飞来。

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这两句话不同在什么地方?

你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相机比较:

一只、一群、一群群。

换词理解:

嘹亮、遥远。

指名朗读。

引导学生观察题图。

体会丹顶鹤飞行时的形象,用愉悦的语气读。

2、讲读第2自然段。

出示投影片:

请小朋友看图说说丹顶鹤身上的颜色就怎样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①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②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洁白”和“黑”意思怎样?

课文里用哪两个词把它们连起来说的?

③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

比较句子。

丹顶鹤的头顶上是红的。

丹顶鹤的头顶就像嵌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

④读了第2自然段,你想想丹顶鹤怎么样。

[板书:

洁白黑鲜红]⑤指导朗读。

用喜欢、赞美的语气读,强调表示颜色的词。

⑥指导背诵。

幻灯显示:

丹顶鹤有一身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

先讨论填空,再自由练背,最后指名背诵。

3、讲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看图读第二句话,说说丹顶鹤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板书:

长]自由读第三句话。

“高雅”是什么意思?

丹顶鹤在什么情况下显得高雅?

作者是怎样把这两方面连起来写的?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

[板书:

高雅]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指名读第4自然段从哪儿看出丹顶鹤把黄海之滨当成了第二故乡?

齐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1、齐读全文。

2、说说丹顶鹤美在什么地方。

人们应该怎样对待丹顶鹤?

板书设计:

20美丽的丹顶鹤颜色美洁白、鲜红、黑形美长姿态美高雅练习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的丹顶鹤的羽毛的宝石的歌儿的故乡的气候地飞翔地生活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20美丽的丹顶鹤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说说哪个生字是鲜红鲜红的意思。

3、口头扩词。

鲜展度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学生自学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1、背诵课文。

2、练说句子。

出示:

它的头顶像嵌着一颗红宝石。

仿说:

弯弯的月儿像红红的太阳像像四、作业1、抄写词语。

2、组词。

度忧旅席优旋3、填空。

丹顶鹤有一身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的。

它的头顶的,就像嵌着一颗,所以人们叫它丹顶鹤。

丹顶鹤的样子很,它的和都又细又长,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都显得那么高雅。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照样子,写句子例:

丹顶鹤头顶像一颗好宝石。

1、秋天,成熟的柿子挂在树上,像。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

3、从飞机上往下看,火车就像。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练习7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

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熟记成语,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重点难点:

能读懂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

课前准备:

挂历、挂图教学过程:

一、教学题1、审题2、指导。

各自读迈克的自我介绍同桌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动手帮他填写写一封回信3、练习动手写一封简短的信同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二、教学第二题熟记成语1、审题2、指导。

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

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义正辞严:

道理正当,言辞严正。

大义凛然:

形容坚持主义,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

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

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名背诵《二十四节气歌》1、审题2、指导⑴自由读⑵指名读⑶教师范读⑷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3、练习⑴自由读⑵小组读⑶练习背诵4、反馈⑴检查朗读⑵指名背诵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补充成语折不辞严凛然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练习7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2、会文明礼貌的接待客人。

  重点难点:

学会待客,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课前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

2、指导。

出示卡片,让学生读“席”“句”“达”3个字。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指导书写“席”:

3、练习。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审题1、提示说话的话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要求。

3、让学生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两个要求:

一是说说“我”是怎样接待王阿姨的,二是根据图意,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指导1、指导观察:

出示幅图,启发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老师启发:

阿姨进屋后,小华是怎么做的?

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启发:

阿姨坐下后,小华又怎么做的?

出示第四幅图,教师启发:

王阿姨会对小华说什么?

2、看图,让学生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3、指导把一段话说完整。

老师要求根据图意,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

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

我请王阿姨进屋,。

王阿姨夸奖我是懂礼貌的孩子。

指名补充后连起来读。

、练习1、同桌互相说。

2、全班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3、分角色上台表演。

4、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说说你是怎样待客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