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587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志内容提纲(完整).doc

××村区位图、遥感照片

题 字(收集历年来上级领导及名人手迹)

照 片(反映过去村内现在的照片)

大事记()

地名(列举村内各类地名、由来、简介及故事等)

水 文

一、地表水(溪河、湖泊,河流名称、位置、境内长度、面积、形状,河内主要生物。

河流的环保治理情况。

湖泊的名称、位置、面积、形状,生物,环保治理情况。

二、地下水

(一)泉 水(泉眼数目、位置、水域面积、流量、水质)

(二)温泉水(位置、水域面积、水温、温泉开发)

土地资源(全村土地总量、宜耕地、可耕地、耕地、草地等)

动物(村内各类动物的名称,数量较多的动物有几种,哪些是受国家保护的,这些动物分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动物已经迁移。

植物(植物的种类,珍希植物,这些植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珍希植物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三、矿产资源(矿产种类、位置、储量、开发情况)

灾 害

一、水 灾(历次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较大的水灾发生时间、水情、损失情况)

二、旱 灾(损失较大的旱灾发生时间、旱情、损失情况)

三、风、雹、雪灾(损失较大的灾害发生时间、旱情、损失情况)

人口源流

一、来源(按历代祖先迁入记述至今,人口来源地、时间、原因)

二、人口规模与变动(追溯旧时人口发展、1949年解放时人口总数、历年人口普查人口统计数,生育率、机械、自然增减率、人口变化原因)

附:

**村1949年—2009年人口普查统计表

出现最早的姓氏是_氏,何时从何地迁入,迁入时的背景。

各姓氏迁入的时间、地点、背景,现有人口数。

本村各姓氏的辈分用字。

(如赵氏:

共有十代,有国、永、从、福、希、德、殿等辈分)

外来人口

(1、何时开始出现外来人口,外来人口数量及变化,主要来自何地。

租住村内民房共_间。

2、何年何月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站,制定了《外来人口管理条理》,构建了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网络。

是如何做到流动人口来有登记、去有注销的。

3、对于外来人口的防盗、防火以及煤气中毒等预防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提供外来人口管理站及管理站开展工作的照片)

2009年索家村人口构成一览表

计划生育:

组织机构(何年何月成立了计划生育机构,历任负责人、专干及委员名单)

主要成果(2009年,本村晚育率达到_%,计划生率达到%,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办证率、建卡率达到_%,签订各种计划生育责任书_份。

对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

第三章 中共××村支部委员会(供稿负责人:

村支书或副书记)

第一节 党 员(村内第一名中共党员出现时间、历年发展党员数、开展活动)

第二节 支部委员会

(村党支部成立的时间,背景。

历届村党支部支书、委员、组长名单,支部选举、换届,党员大会、党员发展情况等。

村党支部制定了哪些制度,做了哪些政治工作,在何年何月受过何单位表彰,受表彰的原因。

注:

需要配图片如村换届选举现场图片、锦旗图片、获奖奖状图片、党员活动图片、召开支部生活会图片等,图片一定要有图片说明)

附:

表1、历届××村党支部成员名录 (姓名、性别、名族、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务、任职时间)

表2、各级党代会代表名单一览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职务、代表级别、任职时间)

第三节 重大政事

(重要会议、决议、重大政治运动如土改、合作化、“大跃进”、四清、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的主要活动、重大问题处理)

第四章 基层政权组织(供稿负责人:

村主任或副主任)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政权组织

(追溯明、清、民国等时期村政组织建立时间、组成人员、制度等)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政权组织

一、村公所(成立时间、组成人员、管理体制、制度、活动)

二、××生产大队(成立时间、组成人员、管理制度、制度,活动)

三、××村民委员会(成立背景、时间、组成人员、管理体制、重要村务活动)

四、专业化管理(级别如村级、起始时间、负责人、管理范围、方式)

附:

表1、历届××乡、大队、村委会成员一览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职务、任职时间)

表2、各级人大代表名单一览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职务、代表级别、任职时间)

第三节 民主自治(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开始时间、选举内容、程序,历次选举结果、村务公开)

第四节 村务

一、组织生产(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推行体制变革、制定与实施生产规划、各时期的有重要影响的生产、科研活动)

二、治安管理(组织建立、领导人及人员配备、制度、措施)

三、民政工作(历年来对民政事务管理建章立制、人员更迭、办理情况)

四、调解工作(调解制度建立、调解员、调解成果、典型案例)

第五节 村财收支

一、收入(历年收入来源、项目、总额)

二、支出(历年支出项目、总额、赤字)

三、财务管理

(一)机构人员(村、组两级财务的财务专设机构建立时间及变革、人员配备)

(二)体制、制度(不同时期的管理体制、建立的制度及管理方法等)

附表:

**村历年财务决算收支一览表

第六节村规民约(选录)

第五章 群团组织(供稿负责人:

农青妇负责人)

第一节农民组织(分别介绍农协、贫协成立时间、组成人员、历任负责人、主要活动)

第二节 共青团

一、组织机构(机构名称、建立时间、组成人员、历年来团员发展数及总数)

二、主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协助党组织的工作,组织青年参加生产、科研创新活动等,积极创优,争当标兵、青年突击手等)

第三节 妇女组织

一、组织机构(机构名称、建立时间、组成人员及变更)

二、主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协助村委的工作,组织妇女加生产、科研创新活动等,积极创优,争当三八红旗手、青年突击手、巾帼英雄等)

第四节 残疾人协会

(一协会成立的时间,历任负责人,有关章程和管理制度的建立;残疾人数,其中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盲人、聋哑人各多少个;三、人文关怀方面。

如为残疾人广辟就业渠道,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为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办理低保手续等内容)

第五节其他团体

(节下项目与第一节同)

第六章 军 事(供稿负责人:

民兵负责人)

第一节 兵役制度

(1、明清时期实行的兵役制情况如募兵制;2、解放前实行的兵役制情况如抓壮丁;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的兵役制情况;4、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实行的兵役制情况;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兵役制如志愿兵;6、1954年后的兵役制(如义务兵)状况;7、各个时期参军人数,文化层次、男女、入伍时间。

第二节 驻军

(各个时期驻军的起始时间、驻军背景、部队番号、兵种、兵力、社会影响等情况。

第三节 民 兵

一、组织建设(民兵组织组建的时间、历史背景,各时期负责人,民兵数量,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二、军事训练(历年来训练时间、形式、训练成果,训练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经验等)

三、主要工作(解放前、解放战争时期、和平时期,民兵组织参加过哪些重要活动及作出重要贡献,对生产、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

) 

第四节拥军优属

一、拥军活动(基本制度、措施保障,军民共建活动,联谊、节日慰问、送温暖等,抚恤荣、复、转、退军人等)

二、优待烈军属(对烈军属待遇保障性措施、制度、送温暖、节日慰问)

第七章 农村变革(供稿负责人:

村主任)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1919—1952年)

一、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两极分化程度、一般农民土地拥有情况、地主土地拥有情况、租佃情况、地契收集)

二、减租减息(时间、主要活动内容、范围、成果)

三、土地改革(开始时间、主要内容、主要负责人、运动方式、程序、参与人数、人均户均土地、土地证、地契等)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

一、粮食统购统销(国家政策、村内历年完成任务数、价格、占粮食收成比例、余粮情况、超额完成任务户等典型)

二、互助合作运动(时间、组织形式、运行体制、主要负责人、重大活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77年)

一、“大跃进”(简述开展时间、跃进项目、主要活动内容、参与人数、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二、办公共食堂(个数、起始时间、规模、地点、使用谁的房屋、就餐人数、主要食品种类、数量及浪费情况)

三、人民公社(所属公社成立时间、办公地址、主要领导、村内体制变化、)

四、农业学大寨(开始时间、开展活动形式、规模、内容、产生典型、学习成果或影响,延续时间)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

{说明:

改革开放30年,党和国家有多重的逐步深入的举措;①包产到户(1979~1983年);②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巩固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制(1984~1993年);③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1995年5月始);④规定农户承包地使用流转权(2001年末开始);⑤解决“三农”问题。

二是改革产权制度,探索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

如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倡导股份合作组织,发展农民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经济联合组织;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等。

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引导农业化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三是进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如1985年国家取消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改为合同定购,实行市场购销等。

这些都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大改革,要具体记载。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时间、组织形式、管理、主要成果)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破“以粮为纲”的传统旧模式,二、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十业并举”、以农促工、以工补农及耕地减少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三、农村税费改革(开始时间、改革内容、农民得到的实惠)

四、村级专业化管理(管理体制的变革、实施时间、范围、管理方法、成果)

五、农村小康建设(国家政策、重要举措、主要惠民项目或工程建设时间、投资规模) 

第五节城乡一体化(~2009年)

一、规划(近期、远期总体规划、专业规划)

二、政策(如产权变革、补偿安置、权益保护、土地流转等一系列规定、办法)

三、项目及实施(土地开发、房产开发、生产科研项目、服务及文化艺术产业新项目等)

第八章 村庄建设(承编人:

负责基建副主任)

第一节 规划编制(起始时间、中远期规划、专业规划如供排水、煤气、生态休闲等)

第二节 民房建设(私房、公房、建建筑年代、规模、形式即四合院、平房或楼房,建筑材料等)

第三节 公共设施(道路、引排水设施、办公、医疗卫生、学校、体育、文化设施总数、资产总额、建筑面积、建筑年代、建筑材料、风格)

第四节 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起始时间、规模、方式)

第五节房地产开发

一、北京白领宜居地(项目背景、规划、投资额、建设时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屋栋数、楼层、建筑材料、施工、开发商、售价等)

二、房屋租售:

(起始时间、房源建设、租售方式、租售面积、收入、管理等)

第九章 农 业(供稿负责人:

会计)

第一节 生产条件

一、耕 地(建村初始可耕地面积、人均耕地、1949年解放时耕地面积、人均耕地,以后各个不同时期可耕地变化情况,包括新土地开发、耕地被占、退耕还林等)

附表:

**村历年耕地面积统计表(年份、总面积、人均面积、增减%)

  二、劳动力(简溯穷人出卖劳动力情况,1949年全村劳动力总数,性别比例,历年劳动力总数、性别比例、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等)

附表:

**村历年(或2009年)劳动力情况统计表(年份、总数、男、女、行业、文化)

三、畜 力(历年来牛、马、骡等蓄力总量、各类比例、劳作方式)

四、农机具(传统农机具如犁、铁锹、镢头、锄、抓钩、耙、盖、薅锄等、)

五、农田基本建设

(一)改良土壤(历年改良土壤的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