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讲义及练习学案人教版.docx
《最新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讲义及练习学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讲义及练习学案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讲义及练习学案人教版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
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
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
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
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
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和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
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
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据研究,“拓跋”的含义,乃是北人谓鲜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
魏晋之际游牧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2)崛起
①背景:
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拔珪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2、统一黄河流域
(1)统一:
439年
【合作探究】1:
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3)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4)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5)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2)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东魏北齐
北朝:
北魏
南北朝西魏北周隋朝
南朝:
宋齐梁陈
认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分裂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过渡: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不仅为其全面推行改革提供稳定和广泛的空间,而且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加速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的关键。
同时,统一对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促进,更使他们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方面,成为汉化改革的重大前提。
正是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北魏统治阶级一开始就注重汉化改革,并不断推进!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拓拔珪的汉化改革(奠基)
1、依据:
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
(1)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2)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3)仿汉制设官制;
(4)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5)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拓拔圭”和“崔浩”图:
认识拓拔部的封建化进程开始于拓拔珪时,其封建化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结合,吸收汉族统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3、意义
(1)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2)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注意:
此时北魏国家机构虽带有一定奴隶制的特点,但决定其社会性质的因素基本是封建制的,只不过尚未成熟。
过渡:
假如没有北魏统治阶级汉之前化改革的奠基,孝文帝也许照样会改革,但改革措施、成果、影响又会如何?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通过假设,我们更易认识到北魏统治阶级之前改革的重大奠基作用,也更能体会到需要不断推进的真正意义!
(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制度欠缺的表现:
①宗主督护制:
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世家大族将家族、部曲武装起来,修筑坞堡,缮制甲兵,割据一方。
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相率投奔他们。
他们乘机侵占田地,封锢山林,隐瞒人口。
一家豪强地主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乃至上万家佃客或部曲。
这些佃客或部曲是豪强地主的“苞荫户”,豪强地主则被称为苞荫户的宗主。
北魏政权攻占中原后,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于苞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
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是地主的私家人口,所受剥削和奴役极重。
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则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②赋税制度混乱:
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役,农民负担沉重
当时北魏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九品征收。
实际上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财产而避税,还与地方官吏勾结,共同搜刮农民(地方官吏“纵富督贫,逼强侵弱”),农民本身贫穷则交税甚多,负担沉重。
(2)制度欠缺的影响:
①对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极为不利;(政府财政危机)
②加重广大人民的负担,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更大的危机)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合作探究】2:
阅读“学思之窗”:
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严重威胁了北魏统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3、人民起义,社会动荡——威胁统治
(1)445年陕西人民起义(汉族、羌族)
(2)百年间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
认识:
严重的政治危机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缓和社会矛盾
过渡:
在当时内忧(阶矛、民矛激化,政、经危机)外患(北方柔然进攻)、统治不稳(人民起义,社会动荡)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巩固统治是统治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还是发动战争以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甚或缓和民族矛盾,不管怎样的道路,需要统治者来抉择!
统治者因素在改革道路的抉择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史料链接: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请问:
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
有何影响?
(四)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1、孝文帝即位:
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权力保证)
2、冯太后(汉族)临朝听政
(1)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
(2)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人才培养)
(3)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奠基作用)
人物春秋:
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是荧屏上展现最多的两个强势女人,除了她们以外,历史上还有一个女人,她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死后被称为“文明太后”,她就是中国第一个女改革家———北魏冯太后。
北魏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在冯太后49岁的生命中,她有20年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她在世的时候经历了北魏王朝的四位皇上。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有不少,光是东汉末年就有4位之多。
但是除了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以外,就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而言,没有人能超过北魏的文明太后。
文明太后有千古第一后之称。
那么为什么对这个文明太后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
而文明太后,她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她指导献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拓跋宏,进行大量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从而使北魏的国力达到鼎盛的阶段。
三是实行汉化制。
孝文帝是文明太后一手教育出来的,所以他有很好的汉文化根底。
文明太后去世后,他迁都洛阳,颁布了很多政令。
孝文帝后来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领袖带领本族人民融入汉族、实行民族大团结的伟大代表,表现出统一全国的伟大胸怀。
四是户调制。
户调制就是赋税,比过去更加合理,更加减轻。
等等。
文明太后到底是个什么人?
文明太后是汉族人,姓冯,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浚的妻子。
文成帝拓跋浚13岁继位,她14岁的时候被选为贵人,18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后。
当时选皇后有一套程序,先要从皇帝的几位夫人当中选定一位,作为皇后候选人,这位候选人取得候选资格后,要参加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叫做“手铸金人”。
如果成功,那么她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如果“手铸金人”失败,那么她便被淘汰,然后要另外再选一位夫人来试,所以“不成则不得立”。
这位冯贵人,她“手铸金人”一次成功,成为皇后。
成为皇后以后,文明皇后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政治才能。
公元465年,文成帝拓跋浚去世。
根据北魏鲜卑人的习惯,帝王或一些地位很高的那些部族头领去世以后,要有“累犬护驾”,“犬”就是狗,意思是用许多狗来护驾。
其实不是真正的狗,是把皇帝生前用过的、接触最多的东西,比如他穿过的衣服、他经常坐的椅子、他睡的榻等当众烧掉,说是烧掉以后这些东西就会变成一种神犬,护送皇帝的灵魂回到鲜卑族的发祥地——赤山,和他的祖宗团聚。
就在这个“累犬护驾”大典上,当时百官、太监和宫女一起痛哭,这个冯皇后忽然就扑火自焚,要追随先皇而去,结果当时被人救了过来。
人们赞叹:
这位皇后真是了不起!
皇帝拓跋浚死后,朝廷的大权掌握在车骑大将军乙浑手中。
乙浑这个人其实不“浑”,非常有头脑,他是鲜卑族。
他趁这个时候伪造皇帝的圣旨,杀害了许多反对自己的文武大臣,甚至把当年冒死拥戴文成帝拓跋浚的平原王陆丽都给杀了。
而且43天当中,他假传圣旨,给自己连升三级,升到大司马,统管36部曹。
这个时候,朝廷内外是一片惊恐,传说乙浑准备改朝换代。
眼看着丈夫的基业将毁于一旦,情况万分危急,当时27岁的文明太后马上找来心腹大臣,在后宫秘密制定了夺回权力、杀掉乙浑党羽的计划。
这件事情她计划得非常周密,采取的措施非常有力,干得非常漂亮,一夜之间,乙浑及其党羽全部被杀死,随后文明太后就宣布垂帘听政。
她28岁那年,爱上了一个叫李弈的大臣。
李弈长得非常漂亮,非常有才干,干事利索。
他们俩志趣相投,她沉浸在爱情的海洋,于是在469年,她就把政权交还给了16岁的献文帝拓跋弘,她自己退居幕后抚养太子拓跋宏。
但是她没想到,过了一年,即470年,献文帝拓跋弘突然把李弈、李弈的两个哥哥,还有李弈的那些连襟姻亲在朝为官的十几家的所有男人全部杀光,原因是太后内宠李弈。
于是,文明太后和献文帝之间出现了很大矛盾。
文明太后在经历了震惊、气愤和痛苦后,思绪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献文帝废掉。
献文帝18岁的时候,他忽然提出来,说不想当皇帝了,于是向朝廷写了“辞职报告”。
说他笃信佛教,对尘世间的事情没有兴趣,就想一心一意地读经。
群臣当然都反对,说皇上您现在才18岁,文武兼备,春秋鼎盛,哪能禅位?
后来群臣发现他的态度很坚决,确实是不想当皇帝,但是谁当皇帝呢?
他说他想禅位给皇叔。
大臣们当然都反对,按朝规他应禅位给儿子,哪有往上禅的?
他的理由是,当时太子拓跋宏才5岁,还不能够驾驭国家,因此要禅位给一位年长之君。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受制于文明太后,做不了主,还不如退位。
因为太后虽然还政于献文帝了,实际上还是她专政,所以献文帝想禅位给一位年长之君,给一位皇叔,由他来制约太后。
太后当然明白这里的缘由,她不会让他遂愿,最后,大臣们按照太后的意思,让献文帝禅位给了太子。
其实,让献文帝退位也是太后的意思,这样,文明太后自己就可以继续掌权。
5年之后,到了公元476年,那年的六月初一,朝廷突然颁了一个皇帝诏书,宣布平城戒严,而且京师内外的所有军队,分三批,分批调出首都,甚至首都附近的军队都调走。
这期间,献文帝拓跋弘因为兵变阴谋败露,被迫服毒自杀。
这时文明太后38岁,她再次宣布临朝称制,从幕后再次走到幕前。
她上一回临朝称制3年,这一次从476年开始,一直到她490年去世,又经过了14年。
实际上,为了推行其改革方略,她一直是牢牢地掌握大权。
文明太后再次临朝称制,刚开始的时候,她很不喜欢刚刚10岁的孝文帝,尽管孝文帝是她亲自教育带大的。
她跟孝文帝的关系搞得不好,其原因是太后觉得这个小皇帝太聪明了,怕他将来长大了会不利于冯家,所以就想废掉他,立拓跋宏的弟弟、比他稍微小一点的咸阳王拓跋禧为皇帝。
结果群臣反对,没有废掉。
这时,太后突然感觉自己老了。
太后想到自己掌握大权的时间毕竟不多了,还是培养一名聪明过人、才华盖世、治国有方的皇帝吧。
于是,她和拓跋宏的感情又好起来。
冯太后在教育孝文帝拓跋宏的过程当中,亲自编写教材三百多章,叫《劝诫歌》,还写了《皇诰》18篇,以皇帝诏书的名义教育孝文帝施政方面的纲领。
拓跋宏孝文帝18岁时,正式接过太后的权力,他对太后非常孝顺和谨慎,不管大小事,都请示太后,都听太后决断。
今天看来,文明太后之所以取得以上成就,与她牢牢掌握政权是绝对分不开的。
就是在文明太后掌权的这段时间当中,她进行了许多重大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制度性改革。
3、孝文帝精通汉文化,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1)在冯太后培养下,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阅读P35“资料回放”:
了解孝文帝深厚的汉文化底蕴
(2)勤于政事,关心民生
(3)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主观条件)
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小结:
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栽培,就没有孝文帝后来强有力的改革;离开孝文帝自身的努力与深邃的认识,改革也不可能成效卓著!
冯太后与孝文帝,构成了改革的有效推动力!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2.北魏统治者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3.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出现统治危机。
4.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5.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和鲜卑的落后有深刻认识。
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
1、重点:
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2、措施:
(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原因:
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内容: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
惩治贪污。
作用:
使吏治有了好转。
历史现场:
实行官员俸禄制
鲜卑人是骑马打天下,武力夺取天下的。
一开始他们的官员都是没有俸禄的,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即,他们在哪儿收的赋税,自己可以留一部分,作为薪水;另外就是打仗掠夺了很多东西,然后就赏赐给有功之人。
所以鲜卑人愿意打仗,打胜了他们就能得到很多赏赐,尤其是当官的。
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俸禄,所以官员们很容易形成对老百姓的重重剥削,而且贪贿成风,弱肉强食。
484年,就是孝文帝拓跋宏18岁那年,文明太后就决定实行俸禄制。
从此,北魏的官员根据各个不同的级别领取俸禄。
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供百官之禄。
即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
以后官吏贪污超过一匹绢就要处死。
颁俸禄这一年,因贪赃而处死的地方官达四十多人。
其中一个叫李洪之,由于是献文帝的舅舅,孝文帝亲自审讯赐死。
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
史料链接:
材料: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
思考:
1、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均田制所分配的土地性质是什么?
内容?
作用?
3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
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
条件:
大量土地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性质:
国有土地,国有土地所有制
(2)推行均田制:
原因:
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内容:
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主要规定:
①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
奴婢同样授田。
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
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
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
②男子授桑田20亩。
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
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
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
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数额不等的职分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
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
北齐男子18岁开始授田。
唐代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狭乡减半。
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
实质:
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作用: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zhǎng)制:
目的:
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内容:
即邻长、里长、党长
性质:
北魏基层行政组织。
职责:
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作用:
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历史现场:
“三长制”
三长制就是每五户为一邻,设一个邻长;每五邻为一里,也就是说25户设一个里长;每五里设一个党,那就是125户设一个党长;然后党长的上面就是县令。
这样的话,朝廷的政令就可以通过州、郡、县,一直到达每个家庭。
这个三长制的建立,对于中央加强对地方各级政权的管理,对于合理地承担赋税等,都有很大的进步作用。
唐朝实行均田制、户调制、租庸调,就受北魏的影响。
(4)推行新租调制:
目的:
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
内容: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北魏前期租调很重,每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每人又征税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农民负担相当沉重。
实行“班禄”制后,又增加帛三匹,粟二百九斗,作为官吏的俸禄开支。
而且在实行过程中,士族豪强多向普通民户转嫁负担,农民往往被逼得“弃卖田宅,漂居异乡”。
这样的赋役制度只能使国家编户齐民大量减少,政府的税源随之萎缩。
为了吸引广大隐附和流散的人口重新成为国家编户,同时也为了适应均田制实施后的新情况,北魏政府制定和推行了“新租调制”。
规定: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
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与此前的租调额相较明显下降,大致只有均田制之前租调额的1/2左右,属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作用: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影响: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后期——迁都和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主持):
1、重点:
移风易俗
2、措施:
(1)迁都洛阳:
☆原因:
①政治上:
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
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
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
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②经济上:
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
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
“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
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
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③军事上:
北边强敌柔然的骚扰;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
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
柔然,亦称蠕蠕、茹茹、蝚蠕等。
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所以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
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
北魏与柔然前期有过多次交锋,辑录于下:
道武帝时代柔然入寇2北魏还击3柔然朝贡0柔然诈降1
明元帝时代蠕蠕入寇3北魏还击4蠕蠕朝贡0柔然诈降1
太武帝时代蠕蠕入寇4北魏还击13蠕蠕朝贡6蠕蠕诈降4
文成帝时代蠕蠕入寇0北魏还击3蠕蠕朝贡0蠕蠕诈降1
④地理上:
地理环境的影响;
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