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527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docx

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

2022年江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7)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A.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趋同

B.证明了市场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范畴

C.证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存在于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之中

D.证明了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存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中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5.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同共产党入主张相近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是

A.邓演达

B.谭平山

C.廖仲恺

D.陈友仁

6.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2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垄断地租

7.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8.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就敌我力量对比而言

A.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与装备上已接近国民党军队

B.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仍占明显优势

C.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超过国民党军队

D.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处于明显劣势

9.列宁说:

“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

这就是说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10.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统一定价与分散定价相结合的价格制度

1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__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社会和谐

C.公平正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3.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__

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__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5.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环节。

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是__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B.事物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之中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__

A.教育

B.就业

C.经济

D.党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__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走共同富裕道路

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18.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__

A.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

19.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__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

D.初级阶段的理论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什么__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和谐社会

C.大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观念

D.努力打造节约型社会

21.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__

A.党

B.政府

C.制度

D.法律

22.“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却包括那种不属于单个资本循环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即包括那些不形成资本的商品的流通”。

这句话是指

A.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和单个资本的循环,都不包括生产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资本的流通

B.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和单个资本的循环,都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的商品流通

C.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的商品流通,而单个资本的循环则不包括

D.单个资本的循环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的商品流通,而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则不包括

23.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时库存的已生产的商品的

A.价值和价格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化

B.价值和价格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化

C.价值不变,价格发生反方向变化

D.价格不变,价值发生同方向变化

24.衡量—种社会制度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是否高

C.是否在全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D.执政党是否是无产阶级政党

25.质和量的最根本区别是

A.质是内在的,量是外在的

B.质是单一的,量是多方面的

C.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量是由矛盾普遍性决定的

D.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降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D.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定不移地

A.坚持解放思想

B.推进改革开放

C.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

D.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因为

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4.关于土地价格正确的说法有

A.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C.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D.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A.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

C.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D.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6.破解我国的“三农”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矛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形式属于

A.一方克服另一方的形式

B.矛盾的调和形式

C.这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D.社会领域中非对抗性质的矛盾

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产品

B.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8.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A.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

B.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

C.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D.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

10.下述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判断正确的有

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B.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

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人民内部矛盾进行分析的主要观点是

A.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要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加以解决

D.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2.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13.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

B.两者都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持久的

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

14.“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是绝对的。

”(毛泽东)这说明

A.人世界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

B.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C.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D.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5.2006年11月,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讲话指出,中非能够保持友好的正确原则是

A.真诚友好

B.平等对待

C.相互支持

D.共同发展

16.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农村中的主要经济形式

C.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D.只能适应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17.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这说明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的内容是主观的

C.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D.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自由、平等的人权观念

18.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而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则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经验论

D.庸俗唯物主义

19.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