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415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docx

2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1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圆曲线始发施工工法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孔海波陈兆祥石俊杰于建军张润文

1前言

沈阳地铁二号线第16合同段下上区间隧道为盾构法施工。

区间隧道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线间距为12~14米。

区间线路呈“S”型穿越沈丹高速公路走行,曲线半径为R350米和R400米;线路纵向呈“一”型坡,最大纵坡为24‰。

区间隧道结构底最大埋深16米(覆土厚度10米),最小埋深9.6米(覆土厚度3.6米)。

盾构始发段在曲线半径为R350米的圆曲线上。

盾构始发是隧道盾构法施工的关键环节,是盾构法施工的难点之一,始发的成败将对隧道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工期及经济效益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曲线始发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将更高,尤其是小半径曲线始发更是难中之难。

中铁九局在盾构始发前多次讨论和研究始发方案,多方案比选,计算机模拟,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完善和修订盾构始发方案,顺利地完成了下~上区间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作业。

由于施工方法得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我们的设计比选形成了一套施工速度快且安全可靠的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该工程完工后经对其施工技术完善总结形成工法。

2工法特点

2.1设计的始发线型简明、实用;施工过程有效避免分体始发,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2.2掘进参数设置合理,盾构姿态控制简便;有效防止地面变形,避免因曲线施工造成地面的不均匀沉降,保证施工质量。

2.3减少曲线始发对盾构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影响,节约盾构施工工期。

3适用范围

适用于线路曲线半径大于260m缓和曲线或圆曲线的盾构始发施工。

4工艺原理

4.1合理选择始发线型:

盾构始发段包括盾构始发井全部处于小半径曲线段(如R350m),盾构始发时在出始发架前和在加固区内只能沿直线推进,轴线偏差控制较为困难。

合理选择始发路径是始发能否成功的一大难点和关键。

通常是选择割线始发。

4.2始发架和反力架的设置:

曲线始发的重点之一是考虑盾构机纠偏调整的滞后性,通过计算尽早采用超挖刀、铰接和区域油缸等措施调整盾构机姿态和掘进线型,其必然导致盾构推进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始发架和反力架必须牢固可靠,能承受侧向力的作用。

4.3负环管片拼装:

负环按照16点位置拼装,螺栓紧固力36KgM,钢丝绳拉紧牢固。

在洞门处对负环管片增加刚性支撑,使管片能承受侧向力的作用。

4.4盾构推进时各参数的合理选择:

盾构曲线始发不仅处于小半径园曲线段(如R350m),而且处于纵向下坡段(如24‰),盾构姿态的调整和控制至关重要,始发掘进每一环推进时各参数的合理选择是关键。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图5.1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施工工艺流程

5.2施工操作要点

5.2.1确定盾构始发线型

盾构始发时,在常规情况下,由于受始发架结构限制,只能沿直线推进。

盾构机在曲线段始发时,选择割线方式确定盾构始发中心线。

割线尺寸按照下面要求确定(见图5.2.1):

在+1环位置向内偏离隧道中心线80mm,在始发井后端位置向内偏离隧道中心线20mm,通过计算,盾构始发中心线(割线)在始发井洞口环端面位置尺寸向内偏离隧道中心线约107mm。

图5.2.1盾构始发中心线(割线)

隧道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的偏移量计算:

隧道中心线=线路中心线-曲线偏移量。

5.2.2制作始发井、洞门和始发段主体结构

盾构始发井和洞门按照始发中心线(割线)为中心线制作。

在制作始发段(比如明挖段)主体结构时,位于线路中心线外侧的墙体结构应适当外放100mm,为盾构机后配套设备的安装提供方便条件。

5.2.3土体加固、洞门防水及地面配套设施施工

为了确保盾构始发洞门围护桩凿除后洞门土体的安全和盾构始发阶段其姿态的稳定,应结合水文地质状况,采用旋喷与素混凝土桩相结合的联合加固方案。

同时,应考虑始发洞门与隧道轴线不垂直,为防止盾构始发时因刀盘受力不均而引起盾构跑偏,应采取洞门加固体与盾构始发路径垂直的措施。

盾构始发洞门可采用常规的橡胶帘板密封方式,洞门注浆可采用盾构同步注浆装置注入式,必要时可单独预埋注浆管。

为了防止盾构始发时磕头,在始发洞门处安设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导轨,并安放两个铁枕头,洞门铁枕头比切口环外圆低20mm。

在地面上安装各种辅助设施。

临时设施包括:

垂直运输设备(龙门吊)及轨道,渣土坑,管片存放场地,同步注浆砂浆站,砂子,膨润土,粉煤灰,水泥等各材料存放料库,膨润土池,电瓶充电池等。

其中,垂直运输设备的安放要满足提运管片和出碴的需要。

管片存放场地至少要满足一个班组的施工需要。

砂石料库要满足防潮、防火,必要时还要考虑到冬季施工的保暖需要。

5.2.4测量点复核

在进行盾构始发施工前,对车站内(或始发段内)导线控制点进行复测。

5.2.5安装始发架

确定始发架安装尺寸的三项要求:

(1)始发架中心线与盾构始发中心线(即割线)重合。

(2)始发架高程与隧道设计坡度一致,但比设计高程提高20mm。

(3)根据始发井结构和盾构机尺寸确定负环数量(比如对于1.2米管片通常负环数量为9或10环),按照+1环在洞口的位置尺寸(通常位于洞口环内约400mm),计算盾构机的位置,以此确定反力架和始发架的安装尺寸。

在确定盾构机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割线始发时,盾构后配套台车对始发段和负环净空的影响,避免净空交叉。

始发架和反力架牢固地与始发井底板的预埋件焊接,并在侧面设钢支撑,以确保其在盾构始发时不滑移,防止曲线推进时的侧向力作用。

为了确保盾构始发成功与安全,反力架必须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组合型钢框架结构,并考虑该反力的不均匀性和最不利因素。

5.2.6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组装

在吊入盾构机前应对始发架位置尺寸复核,确保位置正确和稳定。

按照盾构机吊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盾构机和后配套设备的吊运和组装。

盾构机在曲线段安装时,由于盾构机摆放在割线上,而双梁(连接桥)等后配套设备摆放在曲线上,其间夹角加大;曲线半径越小,夹角越大;这给双梁(连接桥)和工作台的连接增加困难。

在有些工况下,只能悬挂处理。

5.2.7盾构分项调试和整机空载调试

按照盾构机现场验收标准和各系统标准参数调试,并记录调试结果。

5.2.8盾构始发

盾构始发前,加固区取样:

土体强度检验和地下水位测量。

对于埋深较深的洞门处,在始发前要进行地面降水,降水水位要在洞门以下500mm。

降水到位之后拆除洞门维护桩,并尽快推进以防前方土体塌陷。

盾构始发掘进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环,第二阶段30环米,第三阶段30环。

第一阶段为纠偏阶段,掘进长度20环,日进度按照2~4环控制,土压推力按较小值进行设置(比如土压0.07MPa,推力5000KN左右),刀盘扭矩控制在30%以下,转速控制在1档(0.3rmp),推进速度在0.5cm~2cm/min,推力中心设定在曲线外侧下方,并使用超挖刀和铰接装置对盾构机进行纠偏,控制平均每环调整量(比如在37mm至20mm),注浆量设定为不低于3m3/环。

超挖量和位置确定:

超挖量按照曲线半径大小计算,通常选择100mm;超挖位置通常选择刀盘在1、2、3环位置左右同时超挖,在4-10环时只在曲线内侧超挖;在盾构机姿态调整好后停止超挖。

铰接装置可以在负1环到正3环之间逐步开启,具体的开启时间和每环开启量按照计算确定,通常每环的开启量0.3度。

第二阶段为试掘进阶段,掘进长度30环,可视地表、地层变化情况,将日推进速度增加至6环左右。

对密封土仓内刀盘转速、压力、推进速度、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等诸项,分别采用三组以上不同的施工参数进行试验掘进。

通过对隧道沉降、地表沉降的测量和数据反馈确定一组合理的施工参数。

采用已经掌握、适用的各项参数值,通过施工监测,施工参数作出慎密细致的调整,取得最佳的施工参数。

推力和土压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得出,此阶段按照计算推力进行掘进。

刀盘扭矩控制在50%,转速设定为2档~3档,推进速度在1cm~3cm/min,推力中心设定在曲线外侧下方,微调铰接装置对盾构机进行纠偏,确保盾构机沿圆内线行走。

注浆量设定为3m3/环。

第三阶段为正式掘进施工的准备阶段,此阶段计划控制日掘进速度为10环左右,按照第二阶段的结果设定土压、推力,刀盘扭矩控制在70%,转速设定为3档,推进速度在4cm/min左右,推力中心设定在曲线外侧下方,视前一阶段纠偏情况调整铰接和区域油缸推力。

注浆量设定为3m3/环。

通过80环的始发推进阶段,完成对隧道的轴线控制,避免了圆曲线始发对施工的影响,对管片拼装质量有了具体的保证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施工参数,并能根据地下隧道上覆土厚度、地质条件变化、地面附加荷载等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出盾构掘进参数,为整个区间隧道施工进度、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5.3劳力组织

劳动组织见表5.3

表5.3劳动组织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值班经理

1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

2

值班工程师

1

负责日常施工技术

3

班长

1

负责日常施工管理

4

盾构司机

2

负责盾构机的推进工作

5

电工

2

电路部分的维护和修理

6

机修

2

对机械部分的维护和修理

7

龙门吊司机

1

8

砂浆站搅拌

3

1名搅拌工,2名上料工

9

井上挂钩

2

10

井下挂钩

2

11

电瓶车司机

2

管片车1名,渣土车1名

12

道岔工

1

13

管片拼装

4

1名负责拼装,3名负责安装螺栓及复紧

14

单双梁工

2

负责管片运输等工作

15

力工

3

接轨道、走道板等

16

仓库

1

17

测量

3

管片测量和导线测量

总计

33

注:

施工作业中24小时中分为2个班次,表中为每班必须配置人数,白班由于工作量较大,机修可适当增加2~3人。

6材料与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见表6。

 

表6机具设备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数量

用途

1

盾构机

6250

1台

盾构隧道的掘进

2

千斤顶

100t

2台

组装盾构机

3

千斤顶

200t

2台

组装盾构机

4

挖掘机

1辆

出渣装车

5

电瓶车

电瓶充电式

2辆

渣土、管片、砂浆及其他物料的运输

6

砂浆站

自动式

1座

同步注浆的搅拌

7

龙门吊

32/5t

1座

管片及渣土的倒运

8

全站仪

TR402

1台

控制轴线方向

9

水准仪

S3

1台

控制水平高程

7质量控制

7.1执行标准

7.1.1严格执行《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7.1.2隧道轴线允许偏差值

表7.1.2隧道轴线和高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检查频率

地铁隧道

公路隧道

水工隧道

隧道轴线平面位置

50

75

100

用经纬仪测中线

1点/环

隧道轴线高程

50

75

100

用水准仪测高程

1点/环

7.1.3管片拼装允许偏差值

表7.1.3隧道轴线和高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检查频率

地铁隧道

公路隧道

水工隧道

衬砌环直径椭圆度

5‰D

6‰D

8‰D

尺量后计算

4点/环

相邻管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