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379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docx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

与《电子书》相关的几个议题

  

  一、网上侵犯版权现象很普遍

  一些网站(这“一些”实在太多了,几乎可以改用“所有”,但还是留点余地,不是怕追究,是给一些人面子)为了追求点击率,普遍不择手段,其实据我看,并不是这些网站公司对该项目开发情有独锺或者有什么独特创意,立志把这个项目当做事业做。

仔细观察,许多细节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

这是投机,仅是炒作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最容易看出的是它们往往连法律和普通道德都不遵守。

  前不久发生的XX书库侵犯网络小说作者权益的事件,他们将大批有版权的作品放在网站供人免费下载。

暂时还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的爱问共享网也是一个例子,这样的网站多到几乎无法统计的地步。

  XX在最后以删除几乎所有网络小说收场,爱问也频繁地向上传电子文件的拥有人发信息,要求不要再上传影视作品,许多网站已经感觉到版权问题的严肃性,担心大火终究要烧到自己。

  以前曾经有许许多多的电影电视下载网站,那时候要想看一部电视剧是一点困难都没有的,几乎可以说,你上网一搜,不管这影片有多新,美国电视剧播出后几个小时,这里已经有翻译好字幕可以下载。

同一部电视剧往往有好几个版本可供挑选,真是应有尽有。

  这些网站的策划者以及操纵者(什么CEO之类的)头脑只有一个目标:

为了自己网站的点击率上升,法律是不在乎的。

  这样的情况大约一直持续了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几乎全靠这些手段打开门路,弄得网民普遍以为互联网就是免费的天下、盗版的天下、骗子的天下。

  依我看,这些什么CEO还真该重新接受一些基本训练,从基本道德和法律学起,还有诚信经营。

其实不是他们不懂,我们常见到的是不懂装懂,他们是懂装不懂,在利益面前,他们所有的智商降到负数以下,并且这种现象那么普遍,让人觉得这不是桔子品种的问题,而且土壤和气候的因素起到更主要的作用。

  其实这种投机多半以失败告终,我找了一些当初浏览器收藏夹里的影视下载网址,这些网站几乎都无影无踪了。

就象这次的XX书库,最后将库存数据删光,一个空壳网站看还有多少人会登录逗留,网络实在太虚拟了,连废纸都没有留下一片,没有让这些公司因为触犯知识产权法律赔个倾家荡产实属幸运,依我看,就该严惩不贷,但估计做不到,这些人手中有钱,掌权的一些人经常只是他们用钱操纵的机器人,或者法律根本就没有这条文,难怪我们经常听到“法律缺失”这个词,以前是“刑不上大夫”,现在看来再加上“刑不上大贾”。

  二、侵犯版权还玩躲猫猫

  我去得比较多的是爱问共享网站,这个网站做得比较露骨,它分了一些学科类别,任何人注册后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电子文件,以前所有文件名大部分都用这些资料的名称,通常就是书名,但从2011年2月21日起,这些名称被一个8位的数字取代,就这个动作也是有讲究的,这是地道的“掩耳盗铃”的举动,在法庭上可以声称这是用户自己的文件,网站并不知情,也没有利用它做商业交易,这样侵犯知识产权或者版权的就是上传文件的用户,而不是网站。

  115网盘的网站做得就更隐藏曲折,在它的网站上没有关于这些上传文件的清单,所以其它用户是无法利用它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料的,但这个网站有一个“115用户中心”的论坛,这个论坛允许用户自行组织成圈子,圈子有点象QQ中的群,只是用帖子代替了聊天,但其实它比聊天更有作用,帖子里有许多关于上传文件的信息,一个人可以参加无数的圈子,这就使文件的传播成为可能,虽然不是很直接全面也不太方便,但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也很实用和有效。

  然而这只是小聪明者的花样而已,迟早这些地方都会有扫帚光顾的。

哪怕法律可能缺失,早晚也会补充完整的。

  不过115的这种“共享”方式恐怕难以用法律的条文去限制。

这就是一种与法律对抗同时逃避法律追究的二全方法。

  三、版权问题中的一个难题

  一些问题概念比较模糊,我对版权方面的法律问题没有研究,所以也不能肯定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有什么好一些的结论。

  问题是这样的,一些作家是古代的,他们的文字应该完全没有“著作权”争议,还有一些翻译作品,时间上已经超过了50年,这些也许都没有人会维护他们的著作权……

  问题是这些文字其实是别人整理过(例如注疏校订)或者翻译的,也曾经有出版社出版过的,我们所采用的文字就是这些文字,翻译的作品当然不是原来的外文,而是翻译人的中文作品,同时出版社还有他们的版权协议……

  说实在的,即使是有人从古代珍本全文照原样转成现代印刷,中间还有他们的许多辛勤劳动。

就不要说他们根据多个版本以及自己的研究最后确定所有文字。

  这些文字现在大量在网上被拷贝复制。

  一些是没有人来追究,曹雪芹、冯梦龙都已作古,即使是一些人目前还在舞台上活动,他们也不可能一直大范围地监视这个无边无际的网络,数以万计的网站(中国大约有数百万个网站)

,再说即使看见了,*也极其困难,告什么人(网络上的虚拟人!

),证据怎么取得,诉讼的费用(大部分作者都是比较穷的,个人更加无能为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法制时代在许多情况下恐怕还是一个想象的东西,离开普遍实现还很遥远,法律条文再好也只是远远地望着止渴的酸梅而已。

  四、电子书阅读装置的市场

  连续有半年时间,但最近步伐明显更快的阅读器市场让人瞩目。

  有好几种这样的东西,主要性能都可以阅读电子书,只是功能多少,性能好差不等而已,手机(屏幕较大的)、MP4、平板电脑、10寸大小的上网本都有这些功能,还有一种被称为“电纸书”的类似平板电脑的东西,但它目前的价格还稍微有点贵,不过用它读书性能会更好一些。

  尤其要指出的是MP4和最近新上市的平板电脑,价格上有极大的优势。

今天出版的《电脑报》有600-700元的7寸平板电脑,功能已经非常地强。

而目前MP4类最低的价格已经有300元这样的价钱,价格最低的MP4性能也不能小看,5寸屏幕普遍的价格都在500元左右。

而7寸的大致上增加200元,也就是700左右,估计价格还有下降的可能,因为市场需求会比较大,价格会因为制造量增加而下降,同时许多公司在单一的产品上竞争会促进这种降价。

  许多这类装置普遍有这样一些功能:

阅读多种格式的电子书,除了TXT格式,尤其要指出的是电子书*别普遍而重要的PDF格式,一些可以上网的设备,网页当然更不在话,最多的有接近电脑的可能。

但在这样比较小的装置中太多的格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大部分格式都是可以转换的,而有一些格式因为比较专门同时推出时间比较短,文件数量和使用人都比较地少。

  有几个新的功能是近期出现的,早期的这类装置中并不多,一是触摸屏,这让使用方便了许多,另外一点也是最近才出现的上网功能,并且是无线的。

许多人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功能,这样就可以提着这不大的设备在任何地方取得最新的信息,多半还可以同别人取得联系。

  这些装置一般还有其它一些常见的功能,例如看视频(电影电视),听音乐,看图片,可以玩一些小游戏。

目前一些可以上网的就同电脑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些装置的特点就是便携、手持,这使许多爱好读书的人可以用这样的新武器开展随身的数字阅读(当然还有电脑,但电脑不能携带)。

  在这个习惯改变和形成的过程中,经济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障碍,其实这一类装置很早前就有,好多年前我就看见过7寸大小的笔记本,还是东芝出品的,但是它实在太贵,结果一直积压到最后成为淘汰的产品在二手货市场出售,但是这一次完全不同,这一次几乎到了千军万马的地步,但市场的承认还有一个时间问题,要一些人使用了,通过口碑传达给另外一些人。

  五、数字阅读是一个趋势

  书籍报纸那是从前的阅读方式,新的数字阅读方式手中握着一个电子阅读装置,里面事先搜集了一些电子书或者文章,或者临时打开网页(必须是可以无线上网的),根据需要下载或者直接阅读网页文字。

  有一些人说,习惯阅读纸质书籍,这只是一些对电脑还不是很习惯的人,象我已经没有什么纸质的书,需要什么总是在网上找一下,最好是电子的文本,这有一个过程,就象一些作家开始的时候都是用钢笔写在方格纸上,现在一个个都用电脑写作了。

自己的书都已经电子化了,别人的书还老是用木浆制造的纸张吗,学生的作业有许多也是电脑完成的了,阅读书籍用数字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前几天我“捡”到一箱二月河的历史小说:

很著名的康雍乾三朝小说,全新精装十三册,是一个外地打工者搬家时不想带这么重的砖头走了……这当然不多,如果一万本书呢?

  我年青时就有藏书一万的愿望,后来我几乎做到了,但我还是将它们都送废品站了,因为道理很简单,它太占地方了,我没有这么多地方存放它。

  这其实是问题的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有两个,一是如果我工作的地方在一个地方,资料藏书在另外的一个地方,那我必须等到了存放书的地方才能工作,有时这是很耽误时间的。

第二个大问题是,如果我们要找一篇资料,但已经不能明确地记得在什么书里看到过,那么这将花费极多的时间,有时简直是办不到的,但现在这经常不用太长时间就可以查到,我记得以前曾经为一篇文章找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没有找到。

  我现在有一个内存16G的阅读器,我这几天正在熟悉它,我将利用我手头的电子书资料将它存满,估计最后可以存2万册文本文件。

不过这台阅读器(是一个MP4)不够先进,阅读和查找都有许多不足,估计我还是会使用电脑,而不是利用这个东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以后会准备一个非常大的U盘(我还有非常大的移动硬盘),总是随身带着几万本电子书到其它地方,一旦需要,就可以将需要的书取出来,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这就是一个“移动图书馆”。

而阅读器也可以随身带着,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读一段书。

  连续有许多期《电脑报》,每一期都介绍几个这种已经上市(是市场不是股市)的产品(MP4或平板电脑),我已经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产品的开发厂商是明白无误地预料一个数字阅读市场正在孕育。

但目前拥有这装置的人我想连百分之一还不足,不用说这些已经拥有的人还几乎没有真的用它来进行数字阅读。

但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不过它需要时间,不是几个人想有这样一个应用市场它就会按时出现的。

许多从前的好的想法都没有如期出现。

  但这一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有人都看好这个市场,不过我看还是有一些问题,后面我会专门分析这里面每一个细节。

尽管如此,我也完全同意会有一个这样的*出现,从此后,数字阅读将是人们阅读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形式。

  六、版权及一些技术问题与数字阅读发展的矛盾

  数字阅读发展首先遇到的是版权的矛盾,目前这些电子书文件都是从传统的纸质书制作出来的,许多人因为自己需要使用或者图书馆需要,将纸质书扫描,有些直接用图片制作成PDF或者类似格式的电子书,另外一些则通过文字识别,加工成质量比较高的电子书。

  但是这些书中,许多都是有版权约束的,几乎所有的使用都是非法和侵权的。

  而有一些版权或著作权不是很“在乎”的作品则多半是一些比较老的国学,一些陈年的著作和译作,当然其中有许多还是很好的作品,许多人也需要它,但是毕竟知识的更新非常快,除了极少的学科以及一些古典的世界名著,其它都需要比较新的著作。

而这些恰恰都是有版权和著作权约束的。

  第二个问题也是极重要的问题,用图片方式形成的电子书,虽然几乎没有错误,但这样的文件一般非常大,是文字识别后形成的电子书的数十倍以上,在这些手持的设备里一来存放数量大大减少,二来对于这些文件打开和翻页的速度当然比较慢,最严重的问题是这样的作品只是图片,要想从中间搜索一点什么文字内容是做不到的,而通过文字识别后形成的电子书文字质量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我看了无数这样的电子书,几乎普遍都是垃圾,这些垃圾所占比重是98%以上。

  唯一容易在大量资料中可以搜索需要文字的格式是TXT格式,但这种文件不能在中间插入图片。

  特别容易同图片、音影、动画结合的是网页,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必须网速要比较好,网上环境要比较安全。

互联网阅读有说不尽的好处,但目前存在各自为政,超文本互联的性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人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网上数字阅读),游戏太多,认真太少。

  最有用的网上搜索平台毛病真是一大堆,最重要的问题是搜索出来的信息有用的不多,垃圾却不少。

  网页文件如果做电子书还有一个大问题,一本书可能有许许多多个网页,存放查找都是问题。

  使用中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读书人一般要做比较,或者随手写点什么或者做点摘录,以前当书是自己的时候,可以随便在书上画些波折线,或者涂些文字,现在这些电子文件要这样作都比较麻烦,但有一种文件例外,那就是富文本文件,但这种文件和TXT文件一样,太容易被修改,以至于两个文件明明没有什么差别却被查找的软件判定为两个文件。

  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买了这些电子阅读装置,据说可以阅读电子书,但电子书在哪里可以找到?

上XX去盗版?

XX盗来我们免费看?

XX删除了,但爱问还有一些,爱问即使封了,其它网站还有……上一次是广电出面将电影电视和音乐的非法传播叫停了,下一次估计是出版总署和文化部出面……

  即使这些地方可以下载,你要找一些书还真不好找,我们的网络居然都让一些门外汉主持,不管是网上书店还是这些下载网站,没有一个有象样的分类,当然可以通过搜索网站找到一本有名称的书籍,但问题是我们经常不知道书名,而是需要通过分类查找这个类别中的一些书籍,这些网站一旦进去便是大海捞针,各位可以去看看。

我们这么多图书馆学毕业的英雄无用武之地,但网上的图书分类却让完全不懂的人在折腾。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我只是谈了其中几个比较主要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七、我用半年时间在下载电子书

  2008年我不能长时间上网,看的许多电视剧都是买的光盘,也不知道是正版还是盗版,包装同正版很相似,但挺便宜。

2009年上网后看得不多,但也有十多部,都是网上下载的,那肯定是盗版的了。

  现在没有时间了,也就几乎没有再看,只是偶然看上一部。

  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看到电子书都搜集的,买过许多光盘(有些应该是正版,很贵,有些文件还是加密的),但也有一些估计不是什么正版,例如《软件指南》的光盘,每一次里面总有数十本各种电子书。

以前还有一些网站,例如爱书吧(ibook8)、我爱电子书(52ebook),不过它们后来都有一些变化,书的品种和数量也都很有限,尤其缺少的是科学技术(计算机例外)和一些学术方面的著作,参与其中的多半是一些年青人。

  去年我偶然发现了爱问共享库,这里参与的人估计范围要广许多,人数也多一些,书籍和资料的数量明显地多,下载的速度也比较快,手续比较简便。

从年底到现在约半年我几乎将所有的时间花费在下载和整理上。

  开始的时候下载的数量增加非常快,但到现在已经明显不行,下载的东西里有无数的重复,如果重复仅仅是完全一样的文件倒也容易排除,只是多花费一点时间而已,但问题是,一些相似的文件,稍有一些差别,一时无法分辨,留也不是删也不是。

  我现在已经有大约各种文件约十万个(总共320G还多一些),如果能从中间最后留下一万个,也许已经不错,现在还没法估计,里面充满了垃圾,将垃圾删除掉是个难以完成的工作,而包含这么多垃圾的数据,同没有这些数据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后面的工作是沙里淘金,那前面所做的就是采沙。

  本来我早就想暂停这件采沙的工作,但是自从XX因为著作权被50个作家控告后,我知道,这个还能淘些金的地方将不能再去采沙,于是我更加夜以继日,分秒必争地下载。

本来我每星期都要去买一份《电脑报》的,但这一次居然被拖了几乎一个星期。

  XX最终是将一些大家关注的文件全部从网页上取下,电影电视的最后结果也将在这些电子书网站发生,只是时间和程度不同,迟早这一天一定会到。

  实际上这件事情早在谷歌走之前就发生了的,数字阅读到底怎样利用原来的这些文化宝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大问题。

如果能够宽松点,就象当年电脑发展的初期(现在还是这样),大部分私人使用的都是盗版软件,那么数字阅读就不是太多问题,但这也严重挫伤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书籍作者,这决不是当年我们只是盗了外国(谢谢美国人以及一部分我们的同胞),现在的情况主要是我们自己偷我们自己中国人的文字了。

  手伸到别人口袋里,众人很愤怒,法律也要出面管,但孔乙己偷书,就象我这样下载半年,还在网上公开自己的“业绩”(惭愧!

没脸见鲁迅李白孔夫子)。

但我们有许许多多如饥似渴需要读书的穷人,虽然现在图书馆几乎全部是免费开放,但读纸质书毕竟无法同电子书相比较。

一个普通的手机,将可以存放TXT的电子书超过一万册,带着它可以走到任何地方。

我的手机就是8G的卡。

8G的存储卡当前的市场价格不到一百元。

我下载的文件里,有67130个文本文件(还包括一些富文本),总共占用了14.18G的硬盘。

也就是8G空间大约可以存放3万5千多本书,真是惊人,它相当于20张DVD的光盘。

  八、数字阅读可能还要走许多路

  数字阅读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重大的事件,历史以后会将它同活字印刷和发明纸张一样做下记录。

  数字阅读的发展道路不象短信和在线聊天取代电报那么简单,它至少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问题越多,越严重,则发展的阻力会大一些,如果能及时解决,则发展会迅速一些:

 

  1)利用以前的出版物中可能遇到的版权问题

  现有出版物的版权问题是第一大障碍,根据谷歌在中国遇到的情况,我估计,想利用这些著作非常困难,许多人宁可已经出版多年的书籍实际买不掉(打折书就是这样来的),也不愿降低一些收入,公开版权,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以及利用这些文化的资源。

  不要以为这能拦住数字阅读的发展步伐,只是耽误一些时间而已,因为新出现的数字出版完全不是以前的出版发行的概念,不久一批新的数字出版物将取代几乎所有用纸张印刷的图书。

  2)开放一些以前的出版物

  以前的版权已经不被重视或者已经不会被追究的出版物怎样数字化成质量比较好的数字读物(电子书)的问题。

  不能含糊其辞,要有比较权威的机构公布这些资源的名录,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利用。

  现在实际上只是一些试探,象XX、谷歌、爱问这些网站目前公开可以下载的资料就是一些“探空汽球”,如果没有人反对,大家也就可以利用了,它们一般用“举报”的形式剔除一些可能有争议的作品,但界定很困难,即使这些大公司单位也不是权威,真的权威机构都默不着声,这事情影响不小,但每个人都无能为力(许多人是无动于衷,可以出力也不闻不问)。

  3)电子书出版方式问题

  以前出版图书都是出版社控制的,不合适的连出版机会都没有的,现在互联网看似相对自由一些,但实际还是有一些限制的,网上现成电子书现在看起来是没有人管理的,但实际是有一些条文的,要限制的时候,可以拿条文限制这些文件在网站存放。

  电子出版的法律知道的人还很少,大家也不拿它当回事,但一旦从事商业性质的活动,这些还是有必要的,况且还有版权问题,要得到保护势必要符合法律程序,得到认可。

  数字出版社可能将是另外一些人从事这个行业,同原来的出版社几乎没有多少关系,这同网络商务的情况相似。

许多老的人有难以改变的旧习惯,电报局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从短信里赚到钱。

  现在的问题是,你如果已经写了一本著作,拿到出版社说我要求数字出版,网上发行,出版社会对你摇头,连它们也无从回答,这就是现状。

  4)有必要打扫环境,有一个健康的读书环境

  到处都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被我发现,爱问网站里最严重的是宗教宣传和八字风水之类的东西,有的专业里(例如“学术研究”)占的比例不小。

  这同现阶段我们许多搞意识形态的无作为有关,许多人在新形势下放弃了思想教育,听任那些有色的、无聊的、低级的、反科学的、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在网络上横行。

  举一个例子,许多介绍读书的书目,到底是想将青年人引导到什么地方去的问题,没有人重视。

无产阶级将失去许多已经到手的阵地,青年人很容易被一些歪理迷糊。

  这事情很重要,不要不以为然。

  5)电子书的赢利模式(经济规律)问题

  数字阅读的读物将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纸质书的赢利模式,这个问题目前几乎一点进展都没有,只有美国的亚马逊做了一点试验。

  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a.价格比纸质书便宜许许多多,甚至是完全免费的;

  b.有许多可以利用书中广告作赢利;

  c.一些需要做广告的公司出资购买作者的版权;

  d.网上传播文件,减少发行费用;

  e.连同阅读器一起销售;

  f.作为奖品,由奖励人出资;

  g.由网站管理,用很低的价钱销售;

  h.还要请人进行商业研究和策划。

  6)电子书的作家队伍问题

  估计大部分的原来的作家将不适合电子书的写作,这从网络小说的作家完全是另外一批人的事实可以看出来。

许多原来的作家和出版社都不会走进这个领域,但其中一些年青作家可能会较早脱离原来的队伍。

  数字出版物的内容也可能同原来的有一些区别,它可以灵活地运用图片音乐动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超文本链接取得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这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码字”的活,许多创作可能会需要许多人共同参与。

  这些作家应该有比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至少总的策划的人需要这样的能力,而写文字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件工作。

时代有些不同了,要求也有许多变化,跟不上形势的将被边缘化,这是无可奈何的。

  7)电子书的格式问题

  至今没有一种格式特别适合电子书的形式,TXT在手机电子书里用得非常多,但它的内容仅仅只能是文字,就文字的那点可怜功能还不能写一个什么平方的那个上角小2。

更不能插图和音乐动画,但他有一个其它文件都难有的性能:

许多软件里有从一大批文本文件中查找一些特定文字的功能。

不过它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极容易被改动,将会使新文件同原来的文件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文件。

  PDF文件可以插图不容易被修改,但从许多书里查索变成不可能,文件比较大一些,许多这个格式的文件保存的是原来书籍的扫描件,那就无法进一步利用,同时文件量将增加数十倍,一些外行做的这类电子书,居然有超过100个兆的,这样的书是一个灾难。

  EXE格式不错,但有一个必须当心的问题,很可能被夹带了病毒。

CHM格式、以及其它一些格式都有二个不能原谅的缺点:

无法搜索,难以做笔记……许多现成的文件甚至都不能从中复制文字。

  网页格式有许多优点,但它文件很零碎,保存困难,可能有安全隐患,实际没有充分利用超链接功能,这主要没有统一规划。

  需要研制和选择一种新的格式,它最好有一下的功能:

  a.文件不要太*R>  b.有书名等版本记录;

  c.不容易被修改;

  d.可以插图、音乐;动画;

  e.能超链接,甚至链接到外界互联网上;

  f.容易检查它是否带毒;

  g.方便阅读,可以复制文字;

  h.可以全文搜索。

  8)电子书的阅读利用软件问题

  许多软件写得比较差,功能缺少,我已经有一些手持的阅读装置,但是它的应用软件大约还没有被人好好用过,连写这个软件的程序员自己恐怕也没有好好用过,这么生硬,一点不考虑使用方便,并且我们一时都没有第二个软件可以挑选。

  例如复制保存,随时可以用手写法写一些文字,可以搜索查找甚至替换。

  9)电子书的整理工作

  原有的纸质书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料,但这些资料的文字质量实在很差,不仅如此,网上的许多东西还被一些网站的工作人员加上了它们自己的广告宣传。

  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网站的网页上取来,原来就不怎么好,这一变又再加一些错误,还有一些是从PDF转化而来,文字是全部在,但格式已经被完全破坏,这些东西的整理工作量无穷大,不整理是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

  我整理了200本的数量,握鼠标的手腕已经受伤害。

  最严重的还有文字校对工作,错别字的比例比正规的出版高了许多,这将是一个祸害。

所以说网上都是垃圾,这话没有贬低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