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3341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认识过程.docx

第二章认识过程

第二章认识过程

第一节注意

--导引你的认知历程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一)什么是注意

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1.指向(性):

是指在某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

2.集中(性):

指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性。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或组织特性)。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整合功能

4.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紧张性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5、注意的转移

1.注意的范围

也称为注意的广度,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范围的主要因素:

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多少分不开。

第三,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的程度。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听而不见”、”视而不闻”

3.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

指人们的注意在某一对象上所能保持时间的长短。

(1)狭义的稳定性:

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的持续时间。

其实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注意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

(2)广义的稳定性:

指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的起伏(或动摇):

注意的周期性的加强与减弱的现象。

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有助于提高注意的稳定性,防止疲劳。

注意的分散(分心)

影响注意稳定的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主体的态度以及身体和精神状态、意志力等。

注意的起伏

4.注意的分配

所谓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多种活动时,注意能指向不同的对象。

小测验: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良好注意分配的条件:

第一,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或非常熟练的程度;

第二,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系统。

5.注意的转移:

所谓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活动的要求,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分心)。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有目的、主动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

注意的分散则是被干扰的、不集中的、消极的表现,使注意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

二、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也称为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人们不由自主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2.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新颖性。

C.刺激物的变化.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2)人的主观状态

A.人的需要和兴趣。

B.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C.人的知识和经验

(二)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其一目的性,它要注意些什么,不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而是由预先提出的任务决定的。

其二,意志努力,为了实现目的,就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

定义:

是指有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其一,它是以有意注意为先导的,因此具有潜在的目的性;

其二,不需要意志努力。

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A.对活动的理解程度

B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C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D.主体的意志努力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注意演讲技巧

2.注意板书技巧

3.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

4.注意教具的使用

5.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

6.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培养学生间接兴趣

3.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4.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

5.关注学生身体和精神状况

(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第二章认识过程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本章概要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知觉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呢?

感知规律是如何应用在教学中呢?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通过感觉人们只能知道事物的声音、形状、色彩等个别属性,还不能把这些属性整合起来整体地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的意义:

感觉是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从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

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的种类(根据性质)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内脏感觉

2.什么是知觉

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点:

第一,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心理活动,它们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过程,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二,知觉对事物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知觉是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参与下对事物整体属性整合的结果。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来划分: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可划分:

正确知觉、模糊知觉和错觉。

按照知觉对象是物体还是人,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感觉与知觉的相互联系

(1)感觉与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现象或外在形象的反映,反映具体的、直观的、外在的。

(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对事物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其外部关系。

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集合。

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人感觉到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的关系: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者之间的关系: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K=△I/I(△I/I代表增加或减少的刺激量,I代表原有刺激量)。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适应;视觉适应:

明适应和暗适应)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同时对比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三、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B.刺激物的强度

C.刺激物的新颖性

D.刺激物的变化

(2)知觉者的主观状态

A.人的需要和兴趣。

B.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C.人的知识和经验

D.人的活动目的任务

思考:

知觉选择性的应用?

军事伪装

交通标志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与检查

教师教学

¡K¡K

1.什么是感觉

定义: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整体性

1.接近原则2.相同或相似原则3.连续性原则4.完整倾向法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当前事物的知觉时,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解释、说明。

知觉的这一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四、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1、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思维着的知觉¡¨)

2、观察的品质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精细性

观察的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1)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的必要知识;

(4)掌握观察的一定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做好观察后的总结。

五、感知规律与教学(自学)

(一)感知规律

(二)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3、知觉的特征有哪些?

4、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怎样培养学生观察力?

5、怎样根据感知规律进行教学?

第三节:

记忆

本节概要

1.记忆的涵义是什么?

2.记忆的种类有哪些?

3.人的记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为什么会出现遗忘呢?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具有何种意义?

一、记忆的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

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

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使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个性得以形成。

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类型

1.依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1)形象记忆(表象记忆):

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具有直观形象特点。

(2)动作记忆(运动记忆):

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3)情绪记忆:

以体验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

(4)语词逻辑记忆:

以词语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或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2、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

(1)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指当感觉刺激停止以后仍能保持瞬间映像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极为短暂,一般在几秒钟以内。

特点:

A.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极为短暂,一般在几秒钟以内。

B.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

C.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形象的、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D.在瞬时记忆中呈现的材料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很快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的意义。

(2)短时记忆:

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特点:

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其容量为7±2个组快。

A.编码:

听觉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

B.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Miler)经过七年反复测定,其容量为7±2个组快。

C.加工:

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从而使有限的容量增加,保持时间较长,并使更多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信息的存储超过一分钟、能在头脑中长久保留的记忆。

特点:

A.时间:

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超过一分钟,可能是超过一小时、一天、一个月甚至终身。

B.容量:

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至今尚不能给它一个确定的范围。

C.加工:

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方面靠了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应用和加工,把新的材料纳入个体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归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信息十分特殊,由于影响深刻一次就形成了。

记忆的三个阶段的信息加工模式

Themagicnumbersevenplusorminustwo

将下面的一系列数字或字母读一遍,然后把它们盖起来,尽可能多地按照它们的顺序写出来:

8173494285

JMRSOFLPTZB

英语单词记忆

一批,一组,一群

饮料

金属烤架,烧烤野餐

投票选举,选票

经消化而吸收,(被)同化

查明,弄清,确定

傲慢的,自大的

3、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可分为

(1)外显记忆:

是指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

(2)内隐记忆:

未意识到其存在而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而不管信息识记过程是否有意识。

即是说,个体在内隐记忆时,没有意识到信息提取这个环节,也没有意识到所提取的信息内容是什么,而只是通过完成某项任务才能证实它保持有某种信息。

4、根据是否具有情境性以及自我体验的参与程度,可分为:

 

(1)情境记忆:

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时间的记忆。

(2)语义记忆:

是关于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记忆表象的特点:

 直观形象性、概括性、模糊片断性

记忆表象的作用:

 记忆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是想象的基础。

二、记忆过程分析

(一)识记:

是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

1.识记的种类及特点

(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分为

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意志努力的识记。

具有偶然性、选择性特点。

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做出一定意识努力的识记。

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意志性特点。

(2)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机械识记:

是不求甚解、仅仅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联系而机械重复的识记。

特点是基本上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

意义识记:

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特征或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

其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

具有全面、牢固、精确和迅速有效等特点。

2、影响识记的条件

(1)识记的目的与识记效果

(2)识记任务与识记效果

(3)识记态度和识记效果

(4)识记材料的特点与识记效果

(5)识记方法与识记效果

影响识记的条件

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实验:

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成对的句子,其中每一对句子都符合一种文法规则,要求被试指出每一对的句子所符合的文法规则,并按照文法规则独立地造一个句子。

当时并未提出识记句子的要求。

但次日要他们回忆主试所给的句子,以及自己所造的句子。

结果,被试对自己所造的句子的回忆效果比主试所提出的句子的识记效果高三倍。

可见,越是经过积极思维的材料,越易记住。

影响识记的条件

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往往就不同。

一般而言,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词语、符号易于识记;视觉形象比听觉形象容易识记。

同时,识记材料的数量也对识记效果产生影响:

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也就越多。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

保持就是对识记过材料的进一步巩固。

2.遗忘:

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再认,或者错误地再现或再认,就叫遗忘,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1)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根据实验结果汇成的曲线称为记忆曲线,又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他总结出了三条规律:

(1)大多数遗忘出现在学习后的一小

(2)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

(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容易。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人们最先遗忘的是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不符合需要的,不感兴趣的,在工作和学习种不占主要地位的材料。

2.识记材料的性质。

熟练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较慢,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遗忘得快。

3.识记材料的数量。

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用的时间或诵读次数越多。

4.材料的系列位置。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中间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影响,容易遗忘。

(2)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

人们产生遗忘的原因是记忆的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的结果。

B.干扰说:

认为遗忘是由于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而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的结果。

一旦排除干扰,抑制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说将遗忘的抑制现象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

先学习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干扰: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怎样防止有意义知识的遗忘

“此中有真意,预辩已忘言”,读了陶渊明这两手诗句,总是惋惜不已。

人们在学习、记忆总是希望能够铭记于心,终生受用。

可是,实际上偏偏出现遗忘,而且遗忘到了惊人的程度。

有人测验了半个月之后的遗忘情况,结果发现,小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忘了52%,中学生对化学遗忘了58%,大学生对心理学忘了75%,对物理忘了83%,数量之大,委实令人遗憾。

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

(1)及时复习

由于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所以复习必须及时,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

像外语单词的复习最好在识记后24小时内进行,第一天晚上学过的材料最好在次日上午进行复习。

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

(1)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曾用80个音节的一首诗让被试识记,达到背诵后逐天进行复习,结果是,第一天平均复习7.8次,第二天平均复习3.8次,第三天平均复习1.8次,第四天平均复习0.5次,以后不再复习,被试也能背诵。

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

(2)经常复习

1、复习间隔不宜太短,否则过于集中,影响复习效果;

2、复习间隔不宜过长,否则难免有遗忘;

3、最初复习时,各次复习的时间分布应密一些,因为材料的初次识记所保持的时间较短,以后,各次复习时间可逐渐拉长每次复习的时间逐步减少。

怎样防止有意知识的遗忘

(3)复习形式要多样化

  复习中的尝试回忆,采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复习。

复习不等于单纯的机械重复。

单调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只有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感到新颖,从而激发活动的积极性。

(三)再现与再认

1.再认(或认知)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当它再次出现时,仍能识别出来的过程。

再认是比再现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再认的速度和正确的程度主要与下列三个条件有关:

第一,识记的准确性和保持的巩固程度;

第二,当前呈现的事物与脑中原来保持的该事物的映象的一致性程度;

第三,当前呈现的事物的环境与过去被识记时的环境的类似度。

(事过境迁)

“误认”就是错误地再认。

2.再现(回忆)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够在脑中重现出现的过程叫再现。

根据再现时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可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

无意再现: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重现。

有意再现:

有预定目的,并且常常需要意志努力的重现。

有意再现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性联系参与,可分为直接重现和间接重现。

三、记忆的品质及培养

1、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速度的快慢。

明确识记的目的;集中注意。

2、记忆的持久性:

对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

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3、记忆的准确性:

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

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储存的知识迅速地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怎样提高记忆力

1、首先要使心情平静下来。

2、疲劳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

3、“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十分重要。

4、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5、要对记忆的内容干兴趣。

6、目的明确可以促进记忆。

7、同愉快的事情结合就能牢牢记住。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

1.要注意合理安排课程

2.要保证课间休息

3.要适当调节教学进度

(二)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

1.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2.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3.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识

第四节思维与想象

什么是思维?

思维有哪些种类?

思维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教学条件下,怎样掌握科学概念?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创造思维及其培养?

思维的品质与培养?

想象的概念及其种类?

一、思维的概念

(一)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概括性:

是指思维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的属性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和规律上。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推知事物过去,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

思维的间接性能使人的认识摆脱时空的限制,揭示凭感知无法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

它所要解决等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运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是一种想像的过程。

(3)抽象思维。

指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

是借助于词语、符号来思考问题,又称词语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来划分

(1)聚合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来划分

(1)常规思维:

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2)创造性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4.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地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逻辑思维):

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二.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