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306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 做更好的自己1.docx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法试题部编7上道法课时训练32做更好的自己1

3.2做更好的自己

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漫画《把缺点掩盖》启示我们要()

A.树立自信,就要超越自卑 B.保持乐观心态

C.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D.立身需要自尊

2.大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

A.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己B.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C.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我D.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3.小明在《成长记录手册》中这样写到:

“我热情开朗,乐于助人,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优良;但我个子不高有些微胖,平时不爱运动,有时也会犯粗心的毛病,这是我需要改进的缺点。

”这说明小明()

A.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B.能够通过集体认识自己

C.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能够在与他人比较中认识自己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告诉我们()

A.每个人都有优势,也有不足B.圣人没有缺点

C.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D.金子的纯度不高

5.下列关于人的潜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蕴藏丰富B.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

C.人的能力是天注定的,潜能只是美丽的谎言D.人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6.成功大师陈安之说:

“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与他本身的学历、背景、相貌等都没有直接或必然的关系,关键在于是否发挥这与生俱来的潜在本能。

”这启示我们()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B. 发掘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C.一个人的成功与学习、背景、相貌无任何关系 D. 发掘了潜能,就一定能成功

7.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的战将,孙权总认为吕蒙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吴下阿蒙”。

可谁知吕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孙权赞叹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看别人的优B.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别人

C.要看别人的缺点D.要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8.你已经通过好几种方法的测试,证明你有音乐方面的潜能,这时你()

A.不屑一顾,全当没这回事

B.从这时起,在不放松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开始学习有关音乐的专业知识

C.完全放弃学业,研究音乐

D.不论听到谁唱歌,都告诉他“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能?

快闭嘴,唱得太难听了!

9.“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启示我们要通过()

A.自我评价认识自己B.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C.兴趣爱好认识自己D.外在体征认识自己

10.“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

”这启示我们()

A.保持自尊自信,激励自我B.放大自己优势,相信自我

C.坚持实事求是,悦纳自我D.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二、多项选择题

11.玫瑰虽香,却浑身长满了刺;种子虽小,却有令大力士感叹的力量。

这启示我们

A.玫瑰和种子是世界上力量最大的()

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每个人都有优点,所以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有利于发掘自己潜能的有()

A.想成为画家,就想象自己成功的情景  

B.每次失败的时候,我总是安慰自己“办法总比困难多”

C.每次碰到难题的时候,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 

D.尽管现在我还没有发表过文章,但是我仍然坚持向报社投稿

13.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

面对自己的缺点,我们的正确态度有()

A.自己看不起自己B.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

C.将缺点转换为优点D.由此产生严重的耻辱感

14.悦纳自我是心里健康的表现。

下列属于悦纳自我的是

A.勇敢的接受自己的缺点B.否认自己的错误

C.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D.凭借自己的优势盛气凌人

15.诗人说: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层灌木,那就当一片草地;不能是只麝香鹿,那就当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诗句所蕴含的道理是()

A.要挖掘自身潜能,充实和提高自我B.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应塑造十全十美的自我形象D.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

二、简答题

16.材料:

刘全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来,刘全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上不如这个,不如那个。

“你看,黄思莹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等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相当精彩。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陈诚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特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我家对面的男孩聪明极了,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真叫人羡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刘全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你能告诉他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吗?

 

(2)送上你对刘全的几句忠诚的祝福语。

 

17.有位名人说:

“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真正地认同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抱快乐。

(1)以上名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怎样才能做到悦纳自己?

 

(3)欣赏自己的方法是什么?

 

18.材料一:

爱迪生,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通过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发明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等一千多种成果,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

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

主要经历:

我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我很淘气;跟着盲人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

(1)普通的人有潜能吗?

为什么?

 

(2)潜能的含义是什么?

你是怎样开发自己的潜能?

 

(3)你能写几句自我激励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吗?

 

3.2做更好的自己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A

C

B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D

ABD

BC

AC

ABD

16.

(1)正确认识自我,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自己,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自己。

刘全应该这样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不足,我也不例外;今天的我,通过努力,扬长避短,一定会塑造一个充实的自我,一个不断进步的自我。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平凡并不可怕,关键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大胆尝试,发掘潜能。

等等。

17.

说明了我们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与自己做朋友。

(2)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18.

(1)有,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而处于闲置状态,而那些有效开发的了自身潜能的人就是那些成功的人,杰出的人。

潜能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我们坚信号自己有潜能,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就能找到并能挖掘埋藏于自身的潜能。

(符合题意即可)

(2)潜能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未被使用的能力。

①磨练②自问③自信④明确理想⑤选择积极的环境⑥燃烧成功的希望。

(3)符合题意即可。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

(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的特点: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要提高媒介素养B.要学信息节食c.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d.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2)传递网络正能量:

a.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b.我们要在网上传递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社会规则的作用: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分别有哪些?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遵守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5.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6.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7.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已行动的准绳。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1.尊重他人的意义: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

3.文明有礼的重要性的体现: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4.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5.诚信: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6.讲诚信有什么重要作用?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7.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类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如何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辨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已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刑罚有哪两大类?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大类。

6.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7.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

(1)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2)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用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8.诉讼的特点: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9.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我们要善斗争,在保全自已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1)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

责任来自对他的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人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对自已负责,对他人负责的重要性:

(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已负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3)我们应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4.承担责任既要付出代价又往往伴随着回报:

(1)代价:

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时间,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5.要学会作出自已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已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6.为什么说我承担我无悔:

虽然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

我承担,我无悔。

7.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怎样承担责任:

(1)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

(2)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作用:

a.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b.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2.关爱他人的意义: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已。

3.关爱他人的做法: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2)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4.服务社会的原因: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5.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1.国家利益的含义:

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

没有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应和平等的贸易关系,国家就难以发展。

3.国家核心利益的范围:

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

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5.人民利益的维护:

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6.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2)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1)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3)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