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2045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整理人:

吴梦姣

一、术语解释(5*4=20)

1、声母方面

①字母声纽音纽纽

②五音七音(发音部位)

唇音:

重唇音轻唇音唇音:

重唇音轻唇音

舌音:

舌头音舌上音舌音:

舌头音舌上音

齿音:

齿头音正齿音齿音:

齿头音正齿音

牙音:

牙音:

半舌音:

喉音:

喉音:

半齿音:

③清、浊

全清音:

不送气、声带不振动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3、韵母方面(韵的分类)

①韵韵部韵目

②阴阳入

阴声韵:

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

阳声韵:

以鼻辅音结尾的韵。

入声韵:

以清塞音[p]、[t]、[k]结尾的韵。

③四呼

开口呼:

不是iuü或不以iuü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

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

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

ü和以ü为韵头的韵母。

“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

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

现代汉语的声母:

21个声母+零声母韵母:

39个

对转:

是指韵部之间的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以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

所谓对转,是指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转化。

这种语音的转化是以主要元音相同为条件的,韵部之间的差异是韵尾不同。

入声韵在对转理论上也算阴声韵,所以对转又称阴阳对转。

旁转:

是指同类韵部间的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

有时候连主要元音也相同,只是韵头小异或声母小异,古人不叫旁转,现在我们也归入旁转。

通转:

是指主要元音相同,又不属于“对转”一类的转化。

拗救:

一个句子在该用平声(或仄声)的地方用了仄声(或平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或平声)的字,改为平声(或仄声)以作补救。

3、旧注的体例

毛传:

毛亨对《诗经》的注释。

“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

郑玄对《诗经》的注释。

“笺”有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

孔疏:

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

“疏”不仅注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讲解书中所引的《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相鼠》的正文与注疏。

古书注释的分类:

(三种体裁)

1.传注体

这是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

常用的名称有“传”、“注”、“笺”。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古代经文的文义。

从传述的内容看,有的侧重叙述事件的原委,如《左氏春秋传》;有的侧重解释字词,如《毛诗诂训传》。

注,取义于灌注,文义艰涩,需要适当的解释才能通晓,就如同水道阻塞,必须灌注后才可通畅。

所以“注”就是诠释的意思。

“注”,古书上常写作“言主”,二字音义皆同。

笺,是表识的意思。

本指读书时有所领悟,便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所以笺是比较短小、简约的注释。

2.义疏体

这是一种经、注兼释的体例。

经,指古籍原文;注,一般指汉代的注释。

3.集解体

集解体是汇集诸家注释的一种体例。

一部重要的古代典籍,注释者常常不止一家,各家注释又各有所长,有人便把各家对一部书的注释按照一定的程序汇编到一起,并对各家的见解加以评说,在评说中阐述自己的见解。

这类注解很多,如何晏的《论语集解》、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古书注释的内容包括:

注释词义、注音释义(一般注音用直音法和反切注音法)、疏通文意、分析句读(dou)、讲解语法、说明修辞、诠释典故、考证名物、考核史实、发凡起例、阐明哲学思想等。

古书注解的方法

1.释词解释字词是注释的重要内容,汉代经师的传注都是把训释词义放在注释的首位,作为对经文进行训诂的基础。

训释词义从形、音、义三方面入手,从而出现所谓“形训”、“声训”、“义训”。

所谓形训,是指从字形着手解释词义的方法。

把字形结构分析和释义联系起来,是“形训”的特点。

所谓声训,是指通过声音关系(即音同或音近)解释词义的方法。

用同音词或音近词解释词义是“声训”的特点。

所谓义训,是指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

这种释词方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2.通句所谓通句,就是通释全句。

在释词的基础上,有时还需要串通全句,才便于读者理解文意,于是出现这种注释方法。

这种方法大体包括两种方式“

1)串讲。

在释词之后,在综合起来,贯通全句,通释句义。

2)释句。

就深入理解全句的有关问题加以解释或说明,它不是对全句进行串讲。

3)解事。

就是讲解事实。

有的注释为了使文章表达的意义更清晰、完整,在注释过程中补叙某些事实。

4)评说。

有一些注释,除对正文进行说解疏通之外,还加上注释者的评论。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1*20=20)

来自文选(下册)《夫子当路于齐》、《察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老子》

三、简答题(4选2,5*2=10)

1、古文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原则

古文今译的原则

1.直译与意译直译:

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意译:

就是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

2、直译与意译的比较

3、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古文。

古汉语今译应该注意的问题

1.准确地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2.为了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应尽可能对译。

3.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古文今译的基本要求

1.信:

“信”就是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

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

2.达“达”就是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

3.雅“雅”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维妙维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古文今译的方法

对换调留增删

1.对:

即将文言语句中的字词,逐个对译成字面意思与之完全相同的现代的词语。

2.换:

即将文言语句中的字词,转换成字面意思与之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3.调:

即调整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

4.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词语,不进行翻译。

5.增:

即通过增加词语来翻译文言语句。

6.删:

即通过删去无法翻译的文言词语来翻译古文。

2、上古音的演变

3、叶音说:

在古诗中,沈重认为改读的字,他都注以“宜……反”,有时还注为“协句,宜……反”,后人称这种改读法为“协句法”。

朱熹在改读的地方标注为“叶音×”,或“叶……反”,后人称这种改读法为“叶音法”。

直到明代,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

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4、旧注的常用术语(古书注解术语的区别)(具体见书本P183-P187)

1.释义术语:

曰、为、谓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2.谓

这个术语主要是用于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体释总体。

它与“谓之”不同,用“谓”时被释词放在“谓”的前面,释词放在“谓”的后面。

与“谓之”的差别: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3.貌、之貌

貌本指事物外表的形象,用作注释的术语,则表示某种情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可译为“……的样子”。

4.犹、犹言

用“犹”、“犹言”注释时,往往是用近义词训释,或者是用引申义解释本义,注释词和被释词的意义相近。

用“犹”、“犹言”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

“犹”可译为“等于、等于说”等。

5.之言、之为言、之犹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6.注音术语:

读曰、读为

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注明通假的借贷关系的,即用本字注明正文中的借字。

因有通假关系的借贷双方有音同或音近的声音关系,所以它们也属于声训类术语。

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7.读若、读如

这两个术语的作用,主要是用同音字来标明读音。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8.如字

这是指明异读词读音所用的术语。

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不同的读音,其中表示本义的读音叫本音,其余的读音是变读。

“如字”告诉读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个字(词)要读本音。

9、校勘术语:

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

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

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改正古书中的误字的

例题:

解释下列古注中加横线的术语。

(10分,外国考生选作其中3句)

1.《春秋·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杜预集解:

“段不弟,固不言弟。

陆德明释文:

“弟音悌,又如字。

2.《论语·季氏》: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何晏集解:

“萧之言肃也。

墙谓屏也。

3.《荀子·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

“生读为性。

4.《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司马贞索隐:

“咤字或作咤。

5.《韩非子·和氏》:

“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

”王先谦集解:

“疑八上夺十字。

四、应用题(4选2,5*2=10)

1、对古诗词平仄的分析:

黏是指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对是指同一联内出句第二字与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反。

违反了黏的规则,叫做失黏;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四种基本句式:

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种句式的拗救(简称“出四拗,对三救”)

甲种句式的拗救(简称“出三拗,对三救”)

乙种句式的拗救(简称一拗三救救孤平)

由于甲、乙两种句式经常搭配在一起,故五言对句的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常常同时用来补救本句的第一字(一拗三救)和对句的第四字(七言为第六字)(出四拗,对三救)。

这种同时补救的方法,叫做兼救。

丙种句式的拗救(简称四拗三救)

2、古音演变的规律,结合方言来分析:

上古韵部的研究

1.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

顾炎武:

《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

2.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

诸、着、煮、渚、箸、褚、堵、睹、赌、都者

段玉裁首创古韵谐声表

段玉裁:

《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

上古声母的研究

1.上古时期无清唇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舌上音》:

“凡轻唇者,古皆读为重唇。

”采用异文论证。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诗经·邶风·谷风)

扶服救之。

(礼记·檀弓)

扶伏救之。

(家语)

从以上异文可知“匍匐”、“扶服”、“扶伏”在古代同音。

从现代语音看,“匍”为重唇音,“扶”为轻唇音,说明在古代不分轻唇、重唇。

从谐声偏旁出发也可以论证。

汉字谐声系统中有很多现在看来轻唇音、重唇音互谐的例证。

例如:

非:

辈(前为轻唇音,后为重唇音)

分:

盆(前为轻唇音,后为重唇音)

番:

潘(前为轻唇音,后为重唇音)

2.上古时期无舌上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汉字谐声系统中有很多舌上音、舌头音互谐的例子:

登:

澄(前为舌头音,后为舌上音)

堂:

瞠(前为舌头音,后为舌上音)

都:

者(前为舌头音,后为舌上音)

3.上古时期无“娘、日”二纽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汉字谐声系统有很多互谐的例子。

女:

汝(前为娘母,后为日母)

念:

稔(前为娘母,后为日母)

乃:

仍(前为娘母,后为日母)

耐:

而(前为娘母,后为日母)

蜺:

児(前为娘母,后为日母)

涅:

日(前为娘母,后为日母)

4.上古时期无“喻”母

曾运干《喻母古读考》认为:

喻三归匣母,喻四归定母。

例如:

《韩非子·五蠹》:

“自营为私。

《说文解字》引作“自环为私。

营,喻三(于)母;环,匣母。

营、环构成异文,说明当时它们的读音相同,声母相同。

《左传·僖公元年》:

“刑迁于夷仪”。

《公羊传》作“刑迁于陈仪”。

陈,定母;夷,以母。

陈、夷异文说明二字读音相同。

5.上古时期无正齿音

黄侃: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一部分归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一部分归舌头音“端透定”。

中古正齿音照穿床审四个声母上古因与之拼读的韵母等次的不同而分为两组,为了称呼上的方便,用庄、初、崇、生等字分别代表照组二等字,用章、昌、船、书分别代表照组三等字,其中庄组声母和精组声母接近,如宗(精母字)与崇、衰(生母字)与蓑(心母字)谐音;章组和端组声母接近,如者(章母字)与都(端母字),它(透母字)与蛇(船母字)谐音。

3、古今语音的不同,主要有:

一、古韵和今韵的不同

上古时期是先秦两汉时期,它以《诗经》为代表,王力考证这个时期的韵部共有11类29部。

中古时期(吕叔湘的提法)主要是指隋唐两宋时期,它以《广韵》(反映陆法言《切韵》系统)为代表,共有韵部206个,只算平声,只有61部。

近古时期是元明清时期,它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现代音时期是从清末到现在,它以普通话的韵部为代表,共有韵母39个。

二、古今声母的不同

1.唐末守温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称)

重唇音:

帮滂并明轻唇音:

非敷奉微舌头音:

端透定泥

舌上音:

知彻澄娘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正齿音:

照穿床审禅

牙音:

见溪群疑喉音:

影喻晓匣半舌音:

来半齿音:

2.《切韵》音系三十五个声母

重唇音:

帮滂并明舌头音:

端透定泥舌上音:

知彻澄

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正齿音(舌尖后):

庄初崇山(舌面前)章昌船书禅

牙音:

见溪群疑喉音:

影喻晓匣半舌音:

来半齿音:

3.上古三十二声母

重唇音:

帮滂并明舌头音:

端透定泥余舌上(舌面前):

章昌船书禅

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正齿(舌尖后):

庄初崇山牙音:

见溪群疑

喉音:

影喻晓匣半舌音:

来半齿音:

三、古今声调的不同:

古代汉语中声调是四声(平、上、去、入),后来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分别转化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这就是"入派三声"。

四、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天《释名·释天》:

以舌腹言之。

风《释名·释天》:

横口合唇言之。

2.直音《康熙字典》:

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

西,音粞。

是,音姼。

3.读若《说文》:

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

“从间道走军。

”服虔注:

“走音奏。

4.反切顿,都困反(切)

dùndùn

4、尝试来写仿古的东西:

五、综合题(30)

来自《左传》注疏的体系(时代?

谁为。

作传。

注音)注音的方式——解释举例说明

汉代的毛亨、孔安国、郑玄、马融、高诱、王逸,隋唐时期的孔颖达、徐彦、杨士勋、贾公彦,宋代的朱熹、邢昞、孙奭。

【基本内容】

“传、笺、疏”注释古籍时各有什么特点?

“疏”是怎样产生的?

唐代共有哪九种义疏?

都是谁做的?

《十三经注疏》一书是怎样形成的?

高诱、王逸、王弼、郭象、杨倞、李善等人所做的产生重大影响的注释著作是什么?

李善的《文选注》在注释方面有何特点?

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和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注释的特点是什么?

朱熹有哪些重要的注释著作?

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诗经·邶风·终风》)

汉·郑玄《毛诗笺》:

“言,我;愿,思也。

嚏,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

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

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卫人来媵(yìnɡ)。

(《左传·成公八年》)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

“庄十九年《公羊传》曰:

‘媵者何?

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

侄者何?

兄之子也。

娣者何?

弟也。

诸侯一聘九女。

’……传曰:

‘同姓媵之,异姓则否。

’是夫人与媵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媵之。

又如:

《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

“窈窕,幽闲也。

淑,善。

逑,匹也。

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朱熹注:

“窈窕,幽闲之意。

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称。

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

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左傅·隐公元年》: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

“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

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

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

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

“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

“公以叔武尸枕其股。

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

《左传·隐公元年》:

“庄公寤生,惊姜氏。

”杜预注:

“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寤生”之“寤”实是“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左传·桓公四年》: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

“美而艳。

”杜预注:

“色美曰艳。

”按照这一解释,“美”与“艳”的意思就重复了,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

《说文》:

“艳,好而长也。

从丰,丰,大也。

”又《左传·文公十六年》:

“公子鲍美而艳。

”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

”服虔注:

“雍之河,雍州之河也。

”清人王念孙指出,“雍”实为瓮的通假字,“蹈雍之河”即抱雍自沉于河,服注为望文生义。

3.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

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2)注释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亨《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古文尚书注》

马融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休《春秋公羊解诂》

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逸《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

孔颖达《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韦昭《春秋外传国语注》

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

邢昺《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奭《孟子疏》陆德明《经典释文》

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

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

裴骃《史记集解》颜师古《汉书集注》

李善《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

文选内容

《夫子当路于齐》

公孙丑问曰[2]:

“夫子当路于齐[3],管仲晏子之功[4],可复许乎[5]?

  孟子曰:

“子诚齐人也!

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6]:

'吾子与子路孰贤?

'曾西蹴然曰[7]:

'吾先子之所畏也[8]。

'曰: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曾西艴然不悦曰[9]: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10]!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11]!

行乎国政[12],如彼其久也!

功烈[13],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14]: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15],而子为我愿之乎[16]?

[1]本章反映了孟子反对“霸道”、提倡“王道”的思想。

[2]公孙丑,孟子弟子,姓公孙名丑。

[3]路,指仕途。

当路,即当道,指身居要职,掌握政权。

这句是假设之辞。

[4]晏子,姓晏名婴,春秋时人,曾相齐灵公、庄公、景公,是有名的政治家。

功,功业。

[5]许,兴起。

[6]乎,通“于”。

曾西,孔子弟子曾参(世称曾子)的孙子。

[7]蹴(cù)然,恭敬不安的样子。

“然”是词尾。

[8]先子,指曾参。

古人称自己已死的前辈时,常称“先子”。

畏,敬畏。

曾子自认为学问不如子路,所以敬畏他。

[9]艴(fú)然,生气的样子。

[10]何曾,等于说“何乃”(依赵岐说),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竟”。

[11]得君,指与君相得,也就是遇君,指受到齐桓公的赏识。

如彼其专,即“其专如彼”的倒装。

下文“如彼其久”、“如彼其卑”的结构相同。

专,专一,这里指管仲一人得君。

[12]行乎国政,就是行国政。

[13]功烈,功业。

卑,卑劣,不足道。

在孟子看来,“得君”、“行乎国政”是管仲的有利条件,应该成就“王道”的事业,但管仲却以“霸道”辅佐齐桓公,所以孟子斥之为“卑”。

[14]这个“曰”字不表示另一人说话,而是表示“更端”(换一个话头)。

参看《论语•宪问》“曰未仁乎”注。

[15]为,做。

所不为,不做的那种人。

[16]为,通谓,以为。

曰:

“管仲以其君霸[1],晏子以其君显[2],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

“以齐王,由反手也[3]!

曰: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4]。

且以文王之德[5],百年而后崩[6],犹未洽于天下[7]。

武王、周公继之[8],然后大行[9]。

今言王若易然[10],则文王不足法与[11]?

[1]以,介词,凭着。

霸,指行霸道。

[2]显,显名。

[3]王,音wàng。

由,通犹,如同。

反手,翻手,这是极言王天下之易。

[4]滋,益,就是“更”。

[5]且,连词,等于说“再说”。

[6]百年,文王活了九十七岁,百年是举整数。

崩,古人称天子死叫崩。

[7][其德泽]还没有浸润到全天下。

洽,沾,润。

[8]武王,文王之子。

周公,武王之弟,曾辅佐武王。

文武周公,都是儒家所推崇的统治者。

[9]大行,指德化大行于天下。

[10]王,音wàng。

若,像。

易然,很容易的样子。

[11]法,效法。

曰:

“文王何可当也[1]?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2],天下归殷久矣[3],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4],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5],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6],又有微子、微仲、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