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637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

最新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

第4课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学习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2.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籍贯(  )       ②儒生(  )

③菜肴(  )④踊跃(  )

⑤奢侈(  )⑥卤水(  )

答案 ①jí ②rú ③yáo ④yǒnɡ ⑤shēchǐ ⑥lǔ

(2)多音字

①兴②创

③强④几

⑤仆⑥朴

答案 ①xīnɡ/xìnɡ ②chuànɡ/chuānɡ ③qiǎnɡ/qiánɡ

④jī/jǐ ⑤pú/pū ⑥pǔ/pō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2)

(3)(4)

(5)

答案 

(1)崇高/鬼鬼祟祟 

(2)旗帜/炽热 (3)条幅/辐射 (4)寒暄/喧闹/渲染 (5)辫子/辩论/辨认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花八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兄道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天高地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事迹后而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

(2)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3)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错点提醒 含贬义,常错用为褒义词。

(4)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错点提醒 容易错误理解为知识缺乏。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  )

(2)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  )

(3)刚进宿舍,他就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帮我拿行李、铺床,不到半天,我俩便称兄道弟了。

(  )

(4)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无证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  )

答案 

(1)×。

用错了对象。

(2)√。

(3)×。

感情色彩不当。

(4)√。

2.辨词填空

(1)推重·推崇

“推重”指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以很高的评价。

“推崇”指十分推重,含有崇信之意,可以指人或物,程度较重。

①王教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德端正,同学们都十分________他。

②杜甫诗作深受后人的________。

答案 ①推重 ②推崇

(2)俭朴·简朴

“俭朴”指俭省朴素,重在节俭。

“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强调量少。

①室内陈设________,清雅洁净。

②家中收入极少,他们生活________,节余了一部分存款。

答案 ①简朴 ②俭朴

三、名言警句

孙中山名言

1.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3.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4.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一、作者简介

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作协名誉主席,中华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

作品达1000多万字,多次获国家大奖。

在传记界素有“南叶北陈”(即“南有叶永烈,北有陈廷一”)的说法。

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毛氏三兄弟》、《宋氏三姐妹》等。

二、背景展示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三、文体知识

传 记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

汉代的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他就是通过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的。

传记中介绍的主要人物被称为传主。

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按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两种。

课堂导语

同学们,在一百多年前的1911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吧?

对了,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大家知道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谁吗?

对了,是孙中山。

提到孙中山,我们都知道,他是伟人,革命领袖。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了解孙中山先生平凡的一面。

文中简介“布衣总统”的“住”和“食”时,突出了孙中山什么样的特点?

请在下面图中①②处填出,各限两个字。

答案 ①简朴 ②俭约

1.文章是怎样围绕“布衣总统”四个字选择和组织材料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的选材主要分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名片”故事,孙中山一介布衣,但早怀大志,足傲王侯,表现了孙中山的总统风范;第二个层面是衣食住行故事,孙中山虽为总统,但简朴淡泊,甘为公仆,体现了孙中山的平民作风。

2.孙中山去拜见两广总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贯,说明孙中山早年具有怎样的思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孙中山早年便有一种强烈的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

3.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具有怎样的品性?

而张之洞态度的转变又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孙中山:

早怀大志——傲王侯,不卑不亢。

张之洞:

虽摆高官架子,但也善识人才。

4.“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

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剪辫子”在当时象征着什么?

[探究点拨] 《孝经》上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明代以前,汉族人都留满发,不剪也不剃。

1644年满清王朝取代了明朝,要求汉人一律剃发留辫。

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平等、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

②因为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所以剪辫子在这一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

5.文章如果不写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内容也完整,也能表现孙中山悄然出行的作风,为什么还要写?

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反映出了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还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使人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深入人心。

作为辛亥革命领袖的孙中山功不可没。

②这个场面营造了一种民主的新生活、热烈地响应革命的氛围,与下文群众齐呼“大总统万岁”形成强烈对比。

6.文章结尾描写了民众发现孙中山后的激动情绪,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用民众的热情拥戴表现出孙中山甘做公仆时上下齐心的执政环境,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布衣总统”。

7.细读课文,说一说你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看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的。

描写角度

相关描述

住处平民化

穿着平民化

吃饭平民化

出行平民化

答案

描写角度

相关描述

住处平民化

他贵为总统,可住的不是华丽的宫殿,而是一间不大的房间,摆设也很简单,仅仅是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穿着平民化

他穿的是很朴素的“中山服”。

这衣服是用学生装改的,确实很朴素。

吃饭平民化

每餐的菜金总是控制在四角钱左右,餐具不讲究,饮食也很简单,就连招待唐绍仪、伍廷芳这样的大客人也只是普通小菜。

出行平民化

“天下为公”,他从不因自己是总统就高高在上,而是处处为群众着想,总是像一个普通平民一样悄悄出巡,从不摆架子,不搞特殊。

还有,他不随便动用总统府内的汽车,连视察时也只穿普通制服骑马出城。

8.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例来写孙中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细小事表现伟人情怀。

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这些平凡小事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让人觉得亲切感人。

9.文中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

请举例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

张之洞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孙中山傲王侯的志气;孙中山与唐绍仪、伍廷芳之比,反衬出孙中山之节俭、简朴;孙中山的爱民与守城官的驱民作比,突出了孙中山的公仆精神。

课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齐呼:

“大总统万岁!

”这个口号妥当吗?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孙中山对自己的民本思想身体力行,遇事首先想着百姓,避免惊扰百姓。

孙中山尊重民众,同时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支持。

所以,群众呼喊这个口号是妥当的。

(观点二)“大总统万岁”的口号在今天看来也有其不妥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百姓的个人崇拜,将孙中山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类比的封建时代的思想倾向。

提示 希望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细读此段情景的描写来理解“大总统万岁”的群众呼声。

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这些事件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亲切感人。

技巧点拨

“以小见大”法,亦称“小中见大”法,或称“小题大做”法。

即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呢?

(1)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

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怦然心动的点,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

(2)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学生的阅历也在不断丰富。

与此同时,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些“生活”升值了,一些“生活”贬值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学会选择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3)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挖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物、事情中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

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中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4)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大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

迁移运用

请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个片段,表现浓浓的母爱。

不少于10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母亲每天不仅要上班,回到家还要为我们做饭,可她从来没抱怨过什么。

记得有一天很冷,我一回到家,母亲就马上为我端来了热汤,边忙还边叮嘱我小心烫着,她怕我没听清楚,还一连说了好多次。

在常人看来这也许就是烦人的唠叨,对我来说却隐藏着另一种深沉的东西。

母亲的那一声声叮嘱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

……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运用示例

 勤俭节约是一个民族的美德。

瑞士人常说:

“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

”既然是靠一双手挣来的财富,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

简朴,不仅体现了一种美德,亦是一种崇高境界的反映。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盖的毛巾被上都有补丁,最多的打了75个。

简朴作为一种境界,并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而需要经过一番刻苦的修炼,包括更新观念、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达到一个无私无邪,与时代合拍的境界。

简朴至,民族福焉!

2.课外素材

温总理俭朴亲民打动韩国民众

2007年4月10日,温家宝抵达韩国访问,而早在9天前,《温家宝》一书已经出版发行。

据负责该书出版工作的韩国W.MEDIA出版公司介绍,他们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印好了书,温总理如期访韩,正是他们隆重发行此书的最佳时机。

W.MEDIA出版公司表示,他们对《温家宝》一书充满信心,认为有可能打破政治人物出版物的销售纪录。

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观察,在首尔人气最旺的两家书店教保文库和江南书店,捧读和购买《温家宝》一书的人很多。

记者注意到,韩国媒体在介绍《温家宝》一书时,着力强调了温总理俭朴和亲民的特点,并且高度认可了温总理的执政能力。

“旧夹克和旧运动鞋,面对矿难遗属流下了的泪水,这都是容易打动韩国普通民众的精彩细节。

”这是《朝鲜日报》一篇书评的开头。

选材感言

 国家领导人的“人气”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既有领导人制定政策的驱动力,也有领导人的从政风格吸引力,更有领导人的人格魅力。

但是,韩媒偏偏盯住温总理的“俭朴作风”,令人回味。

大体而言,“俭朴”之人是善于生活之人;而“俭朴”之官,也多是务实之官。

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局面祥和的地方,官员们的“俭朴”也常常成为公众的美谈。

人们正是从官员的俭朴中感受到了希望,也从官员的俭朴中加深了对执政者的认识。

拜谒孙中山故居

蓝天雁

驻足于孙中山故居门前,我的思绪不能平静。

眼前的翠竹多像先生的精神,常青常绿。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轻轻地,怕踏醒你操劳一生后睡去的好梦。

是谁改变了历史,让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土崩瓦解。

孙中山!

他,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

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

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

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

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孙中山少年便播下忧国忧民的思想。

年少的理想,常在油灯下折射光芒。

后远涉重洋求学,满腹抱负无法施展。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载之,谱名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在留洋时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启蒙思想,拥有了哲学的思辨。

他的心中装满了人民的疾苦,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当年伏案疾书,向清政府痛陈时弊。

然而,清政府救不了那时的中国。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此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孙中山,黑暗中找到光明,绝望中找到希望。

他是精神的先驱,驱逐迷蒙的思想,迎来世纪希望的曙光。

二十世纪东方风云变幻,在世纪的风口,他站成永恒的塑像。

当我沿着翠亨村走过,百年多的风雨,并没有使这个山村有惊天动地的变化、变迁,许多的民居古色古香,不少青砖灰瓦的老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童年孙中山上过书塾的祠堂还在,保持着一种朴素亲切的气息。

就在这里却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使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旧居保存基本完好。

当年的孩童,为什么却偏好听洪秀全的故事,从小思想里是否就埋下了革新的种子?

翠亨村,因为他,有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掀开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香港、檀香山、广州、武昌、上海、南京……大半个中国,留下他奔走呼号、挥师转战南北的身影。

他的身影贯串中国革命的历史。

他高举三民主义旗帜,引导中国革命纵深发展。

坦荡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

古朴的旧屋,生出一种精神。

饮水思源,多少人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寻访历史的踪迹。

绿荫环绕,万古长青。

凝神遐思,驻足门前,不忍离去。

再一次回眸,轻轻转身离去,把先生的精神注满我脚下的道路。

(有改动)

读后启悟

 “我是朝圣者,沉思在你的雕像上。

六分幸福,四分鸟语花香。

”叶才生面对孙中山故居如是说。

同是驻足于孙中山故居门前,蓝天雁凝神遐思,不忍离去。

他满含深情地怀念着这位世纪伟人,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娓娓地讲述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事,读来感人至深。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二——民主

(2)

1.[名句]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

——《尹文子·大道上》

[译文]所以圣人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凭独自的能力治理,而在于和众人共同治理。

[解读]《尹文子》是战国时代学者尹文的著作,其思想兼容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等各家观点,讲述形名(事物的内容与名称关系)理论及治国之道,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尹文子的观点,从最朴素的人不可能具备全知全能的智慧出发,指出即使是圣人,也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做成事业,“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明·揭暄《兵经百言》)。

民主的益处,正在于集合了众人的智慧,征求了多数的意见,才做出决定;而与之相对的独裁与专制,则是由统治者一人行使权力,不接受监督约束,所以即使政策错误,也无法得到纠正。

古人强调集体的作用,客观上就对君主的权力形成了制约,也因此形成了民主思想的雏形。

2.[原文]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论政体》

[译文]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

水能够让船漂浮,也能够让船沉没。

[解读]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君臣都亲身参与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因此非常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思考治理国家的道理。

他与大臣魏征等人多次探讨古代政治得失,并坦诚表示,自己身为皇帝,担心听不到逆耳忠言,希望大臣敢于直言劝谏,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促进自己改过向好。

魏征便引用古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指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大力量,君主若不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则只能给自己招来灭亡。

唐太宗对此深表赞同。

后来魏征仍多次向唐太宗强调这一观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终太宗一世,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都得益于君臣对此的正确认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成长壮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   )。

1919年“五四运动”________,爱国学生面对敌人的枪弹的威胁而________,他们通过举行游行示威、街头公开说演、开展抵制日货和支持国货活动、直接参与抗战、组建政治社团、开展政治请愿、发行爱国日刊等多种行为方式参与爱国的政治斗争,做出了很多________的事情。

即便有许多的青年学生喋血身亡,但后继者毅然________,奋然前行。

历史告诉我们,也警示着我们:

爱国远远不像我们喊出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那样简单、那样容易。

在改革创新的漫漫征途中,更需要我们敢于担当,身体力行,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成才报国的强劲动力,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想顽强拼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B.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C.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D.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答案 A

解析 原句缺少主语,应去掉“使”;语序不当,“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和“登上历史舞台”应互换位置;“担当”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救亡图存”后加上“的使命”或“的重任”。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

B.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变为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

C.学生组织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

D.爱国运动的先锋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生组织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答案 C

解析 第一段的论述对象是“学生组织”;根据选项内容可以判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应是先“成为……力量”,然后才“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爆发  舍生取义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

B.暴发殒身不恤惊心动魄声泪俱下

C.暴发舍生取义惊天动地长歌当哭

D.爆发殒身不恤惊天动地长歌当哭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