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33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docx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1.大都市的概念:

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2.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1)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首先是集聚作用,其次是辐射带动作用。

(2)现代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空间集聚

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在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

第二阶段:

辐射功能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上海的位置:

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

2.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

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

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2)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等。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一核五圈四带”城市网络化空间格局的形成

(1)联系: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2)动力:

上海大都市。

2.上海与周边城市的相互作用

(1)上海对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2)周边城市对上海的龙头地位形成坚实的支撑。

3.上海都市区的影响

(1)对内:

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

(2)对外:

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归纳提升] 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辐射功能

条件

举例

产业带动功能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原有的低端产业逐步退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医药等产业显著加强,金融、证券、国际商贸等领域全面提升。

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庞大的产业集群

都市核心功能

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型窗口

上海强力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上海设立领事馆的国家已达60多个,2018年11月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上海是长江流域的门户,拥有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心城区已建成立体交通网络

上海拥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

金融服务功能

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上海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

上海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金融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上海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

上海站在全国技术创新的前列,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研发中心保持频繁的交流。

上海建有众多的高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国内广大地区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1.传统产业的作用与问题

(1)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城市化等。

(2)问题:

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2.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科技创新等。

二、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1.休斯敦发展概况

(1)休斯敦概况:

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发展概况

发展之初

经济支柱是农牧业,棉花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

第一次发展高潮

1901年,休斯敦东北部的石油开发,促成了其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

第二次发展高潮

1930年,得克萨斯州东部再次发现大油田

第三次发展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70年代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休斯敦石油、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期

 

[易误点拨] 区域发展虽往往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但也有区域是由于便利的交通位置(如石家庄市)等其他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作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壮大的。

2.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1)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严重依赖石油经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2)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3.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1)调整方向:

立足于发达的石油工业,积极拓展石油工业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大力发展航天、医疗等高科技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等高层次第三产业,促使城市经济多元化。

(2)调整结果:

由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大都市;实现了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

[归纳提升]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

1.位置与主要城市

(1)位置:

位于德国西部。

(2)主要城市:

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2.鲁尔区的繁荣

(1)资源条件:

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

(2)重工业区形成

形成

19世纪上半叶,依托煤炭资源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机械为核心的重工业区

地位

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

在钢铁、化学工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化肥、建材、纺织、服装、啤酒等工业。

3.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工业衰落

①时间:

20世纪50年代以来。

②原因:

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出现“煤炭危机”。

(2)钢铁工业衰落

(3)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

(4)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特别提醒]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二、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1.鲁尔区全面转型的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

主要是制定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

对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

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2.转型效果

(1)原先的煤炭、钢铁工业多已全面改造,电力、化学、石油、军事等工业部门在欧洲占据突出地位。

(2)鲁尔区已成为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为引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区。

(3)环境污染得到彻底治理,环境优美宜人。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

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跟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不开,也与良好的交通、市场条件有关。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可归纳如下: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距离较近的俄罗斯、瑞典等国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分析

(1)传统产业衰落

衰落原因

煤炭工业

20世纪50年代,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

钢铁工业

20世纪60年代,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新材料的出现,钢替代品的广泛应用;欧洲钢铁市场萎缩

其他工业

煤炭、钢铁主导工业衰落,导致机械、化学、化工等产业衰落

衰落表现

从业人员减少,工人失业问题严重;钢铁生产向国外转移,产量下降

(2)环境恶化的原因

框图法理解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鲁尔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为此,鲁尔区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如下图所示:

除上述措施外,鲁尔区还进一步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调整工业布局,既减少运费、少占土地,又可降低污染。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

1.生态脆弱区的含义

(1)生态脆弱区的概念:

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差的地区。

(2)我国生态脆弱区治理的重点区域:

荒漠化地区。

2.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的概念

①荒漠化: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②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类型

①风蚀、水蚀和冻融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②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

[易误点拨] 荒漠化不是荒漠

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的过程,是一种趋势;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一般是在降水量非常少、干旱的地区,地球表面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存在和活动稀少的地区产生的自然景观。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1.荒漠化危害范围大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荒漠化危害程度深

(1)经济方面:

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

(2)生态方面:

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生产方面:

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

三、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措施

3.具体措施举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目的:

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

(1)荒漠化的概念图解

(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2.案例: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为因素

所占比例

主要分布地区

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农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水资源利用不当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

1.荒漠化的危害

主要危害

基本内容

造成经济损失

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面临丧失土地

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8%

生态问题严重

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引发饥荒问题

荒漠化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2.案例: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遵守一个方针,避免一种现象,采取四项措施。

具体图示如下:

(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具体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草原

牧区

减少水井数量,避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造成超载放牧

干旱

放牧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图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