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246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docx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

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审核检查

 一、什么是应急救援体系

  组织为了减轻和降低突发性意外大事而建立的一个完整应急响应机制。

  他包括了以下内容:

  组织、人员、器材与装备

  企业自己的:

  组织机构:

  各级(片区)应急救援组织、人员组成、通讯联络方式、常设(兼设)机构

  专职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消防、医疗抢救、预备役民兵

  器材装备:

  消防器材、抢救药品与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设施、防洪器材等

  依托地方和社会的

  (相邻的有应急救援力量的企业)应急救援资源状况调查:

  组织机构状况、

  通讯联络方式

  应急救援力量及分布:

  消防、公安、医疗、通讯

  二、为什么要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由农耕时代(小农经济、手工作坊)的思维与管理方式

  听天由命

  事后补救

  亡羊补牢

  后工业时代

  (资金密集、能量密集、人员密集、

  设备密集、资产密集、信息密集)

  事故发生前的有效预防

  杜绝或降低因可能的突发性意外大事所造成的损失

  事故发生中的有效救助

  减轻和降低已发生的突发性意外大事所造成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的准时复原

  三、怎样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指导思想

  宁可备而不用;

  不行用而无备。

  重特大突发大事应急预案基本要素:

  1.在组织的管理范围内可能的重特大突发大事有哪些

  危急化学品

  火灾

  交通运输

  自然气泄漏

  中毒

  公共卫生

  社会公共群体活动

  社会治安

  其他突发大事

  外部环境(第三方)重特大突发大事影响

  自然灾难

  2.可能的重特大突发大事会发生在哪里?

  分单位、片区调查、分析和建立

  3.需要的资源是什么?

  组织、人员、器材与装备

  4.现有的资源是什么?

  企业自己的:

  依托地方和社会的

  不足的与需建立和增加的是什么?

  5.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建立

  资源机构方法

  6.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启动权限

  7.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信息的分级传递

  8.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建立基本要点

  编写审批培训演练检查改进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掌握紧急大事的进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以核实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是否全面、系统、牢靠和可行。

  有效的资源

  资金技术装备人员机构培训

  第一时间

  准时发觉特别现像

  精确推断产生缘由

  正确实施消退或掌握措施

  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应急预案的十个基本要素

  一、基本要求

  二、危急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

  三、应急指挥与掌握

  四、应急反应机构

  五、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

  六、应急关闭程序

  七、应急设备与企业外帮助

  八、疏散与警戒

  九、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

  十、重新进入和复原

  一、基本要求

  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

  是否编制了

  1.综合性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复原等内容?

  2.若没有综合性预案,是否有专项事故应急预案,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应急程序等?

  3.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平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应急预案是否与企业重大危急源、设备、设施、场所以及风险相适应。

  5.应急预案是否经最高管理层授权发布实施,是否有实施日期?

  6.应急预案是否包括:

名目表、变更记录、目的、企业简介、名词、术语定义、发放表等?

  7.全部相关人员是否都获得预案?

  8.是否建立了应急响应(反应)机构?

  9.下述职责是否定义清晰并安排给相关人员:

  1)预案管理;

  2)应急指挥;

  3)支持、协调;

  4)预案和程序的维护;

  6)培训、训练和演习;

  7)重要设备及其维护清单;

  8)专项事故应急响应职责;

  9)与场外应急预案的协调。

  10.应急救援的关键职位及其替补人员、职责和指挥系统是否清晰明确?

  11.应急预案是否供应并建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是否确认了潜在的紧急状况以及重点对策?

  12.是否包括定期应急力量测试、训练、演习内容,是否规定通过测试、评估来订正和完善预案?

  13.是否定义并建立了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4.应急组织机构是否与正常生产经营组织机构协调?

  15.应急预案中是否重点论述了人员平安、危急掌握及削减损失的优先原则?

  16.预案中是否包括上述信息发布文件;

  1)应急预案简介;

  2)平安、环保方针;

  3)对社区、政府的贡献;

  4)企业年报或财务状况介绍;

  5)事故/大事或危急;

  6)生产工艺/设施、平安措施描述;

  7)产品;

  17.预案中是否包括应急前、应急中和应急后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职责和人员?

  18.媒体和信息发布负责人是否培训合格,是否有应急信息发布和管理程序?

  二、危急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

  应急救援预案的危急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现有的应急救援系统和预案是基于相应的风险水平吗?

  2.危急辩识、风险评价是否考虑了:

  1)历史上的事故、大事;

  2)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峻度

  (包括对场外的影响);

  3)自然灾难;

  4)技术危害;

  5)人员破坏;

  6)其他影响因素。

  3.全部危急材料一览表是否列出材料的商品名称、用法及储存位置、来源、数量、性质、平安性能等,是否有危急材料生产工艺图或分布图?

  4.是否列出重大危急源清单及其他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的材料、设备、设施和场所清单?

  5.应急响应预案中是否包括了事故状态监测和评价?

  6.应急预案中包括预防紧急状况发生的内容吗?

  7.是否制定了定期检测关键设备、元件、报警系统的制度,是否包括了测量方法和频率?

  8.是否有制度规定全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符合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应急预案要求?

  9.高危急场所和岗位是否安装合适的爱护性检测系统?

  10.是否实施了削减危急材料用法量的掌握措施?

  11.是否采纳了职业平安健康管理体系或其他先进的平安管理方法?

  12.事故预防职责是否安排给相关的合格人员?

  13.是否按消防法规和标准对消防设备及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14.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包括:

工作场所火灾危急性一览表、潜在火源及其掌握措施、火灾危急掌握及其消防设备维护人员的姓名、职责等。

  15.平安或爱护装置及系统的维护程序中是否包括设备失效时的备用程序或措施?

  16.预案中对现场临时性人员

  (承包商、来访人员等)是否规定了应急防护措施方面的内容?

  三、应急指挥与掌握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指挥与掌握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应急预案是否清楚描述了各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其地理位置,必要时的替换地点和场所?

  2.应急指挥中心所选位置是否平安、便利?

  三、应急指挥与掌握

  3.应急指挥中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如: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人员防护设备;

  4)各类地图及所需技术资料;

  5)办公设备;

  6)生活设施及供给

  (依据预期的应急时间)等。

  4.是否制定应急指挥场所、

  设备的维护程序并责任到人。

  5.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是否包括:

  1)人员通告;

  2)应急指挥中心的启用;

  3)现场通讯、联络;

  4)场外通讯联络;

  5)救援设备和技术支持;

  6)公众和媒体信息发布;

  7)应急级别的确定。

  6.下述职责是否明确安排给相关人员:

  1)事故现场协调与决策;

  2)应急操作;

  3)通讯联络;

  4)危急及气象条件监测;

  5)技术帮助;

  6)后勤及行政管理;

  7)公众和媒体联系。

  7.是否有确保应急电源、照明和其他应急设备与资源的措施?

  8.是否规定准时更新与应急救援有关的电话号码和与场外机构的应急合作协议?

  9.是否制定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指挥中心的规定?

  四、应急反应机构

  应急救援预案中的应急反应(响应)机构的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应急预案中是否有处置下述事故的应急反映机构、程序和资源?

  1)火灾;

  2)爆炸;

  3)泄漏;

  4)中毒

  5)其他特大事故。

  2.每个应急响应队是否针对具体事故进行了培训和配备装备?

  3.应急救援的具体任务安排明确、职责清晰吗?

  4.每项应急任务最低的人员配备是否清晰,应急队员花名册是否准时更新?

  5.应急救援预案中是否有下述应急操作标准:

  1)指挥;

  2)响应方法;

  3)应急结束;

  4)与其他应急对之间的协调;

  5)与场外机构的协调。

  6.预案中除人员救助外,是否列出了应急响应行动的优先挨次?

  7.是否针对具体危急进行学问与技能培训、训练、演习?

  8.泄漏掌握程序中是否包括:

  1)需要清除的物品;

  2)预定的处置场所和运输方式;

  3)储存和运输清除物的容器。

  9.全部应急队员体能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佩带防护装备?

  10.预案中是否规定了应急队员进入和离开应急区域的职责和程序?

  11.预案中是否规定了确定和标记危急区域和限入区域的职责和程序?

  12.预案中是否有正确选择和用法个体防护装备的指导书?

  13.应急救援程序中是否包括:

  1)启用备用人员及进入应急区域的程序;

  2)规定进入路途和至少两条逃命路途;

  3)能见度受影响时有助于识别进出路途的标记方法;

  4)供应应急人员进入现场的备用工具,如梯子等

  五、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

  应急救援预案的监测与报警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预案中是否有用法下述监测系统的内容?

  1)烟感监测系统;

  2)热感监测系统;

  3)遥感监测系统;

  4)泄漏监测系统;

  5)过程监测系统;

  2.检测系统是24小时连续工作吗?

  3.对监测系统及其装置进行定期测试、检查、维护和校准吗?

  4.除监测系统外,对危急区域还有定期巡检吗?

  5.预案中有向应急人员宣布紧急状态和报警的程序和方法吗?

  6.用什么方式向应急人员报警:

  1)电话;

  2)广播;

  3)网络;

  4)其他。

  7.是否明确一直访者、员工报警的标准、方法、责任人?

  8.是否明确向附近居民或遥远地区报警的方式和方法?

  9.是否有规定由合格人员对报警系统进行定期测试和维护?

  10.紧急通告是否简洁明确且易猎取?

  11.紧急通告是否能说明下述7个问题:

  1)什么发生;

  2)在哪里发生;

  3)哪个人或单位发生;

  4)什么时候发生;

  5)如何发生;

  6)目前程度;

  7)所需帮助。

  12.应急预案中有通讯联络程序和方法吗

  13.是否确保下述通讯联络畅通:

  1)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队(组);

  2)各应急救援队(组)之间;

  3)应急指挥中心与场外机构;

  4)应急指挥中心与后勤支持机构;

  5)应急指挥中心与技术支持机构;

  14)是否有备用通讯联络系统,备用指挥中心的通讯联络设备是否充分?

  15)是否定期测试和维护通讯联络设备与程序?

  六、应急关闭程序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关闭程序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应急救援中是否有应急关闭生产系统的程序?

  2.是否明的确施应急关闭行动的责任人?

  3.是否制定了每项具体操作、设备或区域应急关闭程序检查表?

  4.生产人员和应急人员是否便利猎取应急关闭程序表?

  5.实施应急关闭程序的专用工具是否便利猎取?

  6.是否确定了不必关闭的操作或设备?

  7.是否确定了需要肯定时间才能关闭的操作或设备及所需时间?

  8.关键设备、阀门或掌握系统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有其分布图或示意图?

  9.应急人员是否能便于联系熟识某项具体操作的技术人员?

  10.急关闭程序应尽量明细,包括门、窗、水、电源关闭,文件保存,设备维护等。

  七、应急设备与企业外帮助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设备与企业外帮助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应急预案中是否有确定设备需求、设备清单和猎取的程序内容?

  2.是否按制造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程序?

  3.是否按规定对应急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并建立检验档案?

  4.是否确保应急设备维护和检验人员合格培训?

  5.是否确保每个工作班和应急人员便利获得所需设备?

  6.是否有应急消耗器材最低供应量和程序文件?

个体防护设备及其他应急供给是否于正常生产供给分开?

  7.特别危急材料应急设备清单是否随着材料改变而更新,应急人员可获得应急设备与供给来源的清单?

  8.便利猎取的应急设备是否包括:

  1)急救设备;

  2)体防护设备:

  3)通讯设备;

  4)消防设备;

  5)泄漏掌握设备;

  6)泄漏清除设备;

  7)检测设备;

  8)修理工具;

  9)中和剂等;

  9.是否能准时从企业内或企业外猎取事故现场气象信息?

  10.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下述地方政府

  (社区)部门的力量和资源:

  1)平安生产部门;

  2)公安部门;

  3)消防队:

  4)抢救队;

  5)应急管理机构;

  6)医疗、卫生部门;

  7)环保部门;

  8)运输部门;

  9)水、电供应部门;

  10)卫生防疫部门;

  11)有关港口、机场部门;

  12)医院;

  13)公用局;

  14)政府其他部门;

  15)志愿者组织。

  11.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力量和资源:

  1)应急救援中心;

  2)平安生产主管部门;

  3)环保部门;

  4)中毒掌握中心;

  5)防化部队;

  6)卫生部门:

  7)交通运输部门。

  12.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有关行业协会、学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试验室)的资源和力量?

  13.是否有与附近企业的应急互助协议并说明相互帮助的内容和方式?

  14.是否供应了互助设备、人员和其他资源清单?

  15.应急互助协议具有法律效果吗?

  16.协议和预案中是否规定了联系方法和协调应急行动的程序。

  17.互助应急的指挥组织及其各自职责是否明确?

  18.是否进行过互助应急培训、训练或演习?

  19.外援机构(如消防、武警、医疗抢救等)是否熟识企业状况?

  20.案中是否包括合作单位、政府部门、外援机构清单?

  21.是否定期召开应急合作会议,对场外人员培训以及通过训练和演习来测试应急程序?

  22.是否建立下述书面操作程序

  1)联络;

  2)帮助的类型;

  3)补偿;

  4)责任范围;

  5)要求帮助的具体事项;

  6)技术危急状况。

  八、疏散与警戒

  应急救援预案的疏散与警戒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应急预案中有人员疏散的程序、集合地点等内容吗?

  2.每个易发事故点至少有两条疏散路途(主用和备用)吗?

  3.是否明确了发布紧急疏散和返回指令的责任人?

  4.是否有预定的可识别的疏散警报或信号?

  5.工作场全部关责任人是否明确自己的责任:

  1)引导疏散并指明路途;

  2)检查有无人员未疏散;

  3)关闭有关设备、门、窗等。

  6.是否确保员工把握疏散程序,并按要求定期演练?

  7.是否确保疏散集合场所设在平安区域,到达的路途或地图标识是否清晰?

  8.应急预案中是否规定:

  1)不在平安区域的人员如何联系和行动;

  2)集合区人员清点程序;

  3)来访者清点程序;

  4)负责清点的人员;

  5)残疾人疏散程序;

  6)临时食宿和交通。

  9.预案中是否有下述应急警戒程序

  1)应急指挥中心或指挥部;

  2)医疗抢救中心;

  3)后勤供应库房。

  10.是否实施了适当的预防损坏应急设备(阀门、管线等)的措施?

  11.是否有现场附近交通管制措施?

  12.是否有预防应急过程中偷窃行为的措施?

  13.贵重物品的存放区是否标明并有平安保卫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