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15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XX有机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有机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项目

2、建设性质:

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建设单位:

山东xx牧工商联合公司

法人代表:

xxx(总经理)

所有制形式:

国有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滕州市市郊盈泰食品城

建设规模:

年加工各类出口有机蔬菜产品20000吨

建设年限:

1年

建设内容:

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其中:

有机蔬菜加工车间3800平方米,冷藏库1000平方米,保鲜库1500平方米;制冷机房及附属设施670平方米;购置蔬菜加工设备、制冷设备19台(套)、水电配套系统、科技研发设施等。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

山东xx牧工商联合公司

法人代表:

王宏岳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1290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115万元(土建投资526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589万元),科技研发投资81万元,蔬菜标准化生产投资80万元,其它投资14万元。

7、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90万元,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其中:

申请各级财政资金7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350万元,省内各级财政配套资金350万元);企业自筹590万元,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

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根据静态分析,项目达产后,年加工蔬菜30000吨,产成品20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4060万元,出口创汇1700万美元。

项目总成本12804.4万元,利税2116.35万元,其中:

销售税金及附加946.82万元,销售利润1169.53万元。

投资利润率35.5%,内部收益率27.7%,财务净现值3259.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4.3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建设该项目,填补了滕州市有机蔬菜加工的空白,可有效地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

新发展有机蔬菜基地2万亩,带动有机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带动2.6万农户种植致富,项目区人均增加纯收入960元。

蔬菜加工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资料编写:

1、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山东省财政厅“鲁农开办字[2004]51号文”《关于做好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有关工作的通知》。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3、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4、《滕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及2010年发展目标纲要》。

5、《滕州市2005年农业开发总体规划》。

6、《2004年滕州市年鉴》。

7、本项目其他有关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项目地处xx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优越。

蔬菜生产基础较好,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各种蔬菜种植90万亩,并且品种齐全,资源丰富。

该项目建设主要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优势,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通过整合,达到标准化生产。

并以项目建设单位为龙头,把产品推向市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化政策,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带动当地农民种菜致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承建单位xx牧工商联合公司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大,运营机制好,并与日本味丰株式会社、香港顺熙国际贸易公司签约,建立了长期生产经营贸易合同,产品销路广阔。

通过可行性分析,财务有盈余,社会有效益,财政有增长,农民有收入,是一个可行的项目。

2、论证结论

《有机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通过从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反复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该项目选项合理,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承建单位在经济实力、技术人才、管理措施、运行机制、产品销售、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符合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项目完全可行,是非常必要的。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出口蔬菜种植和加工业。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药残、肥残和灌溉水水质的问题。

如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产品将因质量出口受阻。

2、建议

原料生产必须实现标准化。

该项目产品的销售定位于国际市场,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产品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解决好蔬菜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问题,合理用药、施肥,确保产品原料质量。

要严格按照国家有机蔬菜生产标准,杜绝蔬菜药残,产品生产符合国际标准。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有机蔬菜生产是政府长久支持的重点行业。

有机蔬菜生产和加工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滕州是蔬菜种植面积较大,是全市大农业生产的支持产业。

当地政府把蔬菜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发展。

2、行业和市场优势突出。

蔬菜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产业,其年产量高达4亿多吨,产值超过5000亿元。

但在流通中,绝大部分蔬菜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毛菜形式出现在农贸市场上,造成高产后损失,高成本流通,高度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生产保鲜、速冻的蔬菜深加工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大中城市超市保鲜、速冻蔬菜销量不断增长。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香港、韩国、荷兰、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对我国的蔬菜出口需求量更大,我国蔬菜出口总量为200多万吨。

因此,开发高档保鲜蔬菜,进一步提高城市蔬菜供应的水平、质量,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菜农收入,繁荣城乡经济,提高综合效益,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项目建设弥补xx地区蔬菜加工空白,可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

就滕州当前蔬菜生产形势看,虽然是蔬菜种植大市,但生产存在盲目性,市场销售也存在很大的被动,蔬菜产品常常出现滞销或脱销,应有的经济效益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产品自身属性决定其采收时间短而集中,加上当地没有合适的防护和贮存措施,产品既不宜保存又不能保鲜,影响了产品质量;二是受市场牵制大。

本地产量多,当地消化不了,靠外地销售,价格不稳定;三是无加工企业,产品得不到深加工增值;四是初级产品效益低,而且常常出现销售难的现象,农民增产不增收,亟需龙头企业的拉动和扶持。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1、滕州市农业发达,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境内及周围无工业污染源。

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沛。

水、电、路、通讯设施完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质优良,很适宜有机蔬菜生产的发展。

2、蔬菜生产基础较好。

滕州市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生产,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

滕州市被国家命名为马铃薯之乡。

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90万亩,总产260万吨。

近几年,我市通过实施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欧盟和FDA蔬菜IMP援华项目,大大提高了蔬菜基地管理水平,当地菜农对蔬菜病虫害防治、施肥、喷药等技术,严格执行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提高了产品质量。

3、蔬菜加工滞后。

滕州市无有机蔬菜加工企业,一些蔬菜出口厂商来我市争相购买原材料,绿色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为该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4、企业有机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

企业已建有自己的有机蔬菜基地20000亩,可为加工提供充足的货源。

项目区内建有一座有机肥料生产厂和一座大型沼气工程,年提供有机肥料1.5万吨和大量的沼渣、沼液,满足本项目有机蔬菜基地生产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项目建设对于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开发农业增收潜力的需要。

通过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有机蔬菜新品种和栽培技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使项目区蔬菜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出口产品水平,从而打破或跨越国际贸易壁垒,扩大有机蔬菜产品出口创汇,提高农业效益。

二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创新经营机制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提高企业蔬菜加工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有机蔬菜生产,通过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农民和龙头企业紧紧地连接起来,变蔬菜生产基地为出口创汇蔬菜产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需要。

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将不断地引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加工设备,并严格按照引进、试验、示范的步骤,对农民和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社会生产力。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依靠项目建设,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档次和规模,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农民的致富步伐,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建设此项目有很大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就农业粮油种植业与蔬菜种植业经济效益分析。

蔬菜种植经济收入相当于粮食种植经济收入的三倍。

特别是有机蔬菜产品出口价格一般高于普通产品数倍甚至10余倍,项目实施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二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蔬菜生产加工的基准点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该项目可有效遏制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保护耕地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目前滕州市蔬菜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小,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蔬菜生产的稳定发展。

实施该项目,可使基地、龙头企业、国际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企业通过深加工也将发展壮大。

四有利于增加企业效益。

承担单位是肉鸡熟食出口企业,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外商对食品品种多元化要求越来越迫切,需要企业为他们生产多种调理食品,即肉+蔬菜、肉+面食,这就必须建设有机蔬菜加工车间,增量出口产品,增加企业效益。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泰沂山区边缘,东径116°48′—117°41′、北纬34°50′—35°20′,东与山亭区接壤,南和薛城区交界,西濒微山湖与微山县相连,北与邹城市毗邻,面积1485平方公里。

地处我国农业南北区域结合带,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

2、项目区自然资源情况

(1)水文气象。

滕州市地处北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气候潮湿,秋季天高气爽,日照充沛,冬季较短,全年无霜期长达210多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2383小时,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水量773毫米。

(2)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土类,占可利用土壤面积的41.5%,潮土土类占40%,棕壤等土类占18.5%,PH值6.8-7.2左右,是较好的土壤类型。

表土为中壤,土质肥沃,0-20cm土层养分含量为:

有机质1.2%,碱解氮105ppm,速效磷25ppm,速效钾80ppm。

(3)河流水系。

滕州市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处于泰沂山脉西南边缘和南四湖东岸。

境内河流多源于东部山区,流经中部平原,由东向西流入微山湖。

贯穿东西境内的十字河、城河、郭河、北沙河、界河五条主要河流分布比较均匀,担负着全市的灌溉任务。

(4)水资源。

项目区水源一是降雨;二是开采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并且水质较好,适宜于人畜饮用和灌溉。

(5)建设用地。

该项目建设选址在xx牧工商公司规划建设的盈泰食品城,建设用地已征用,不需新征土地。

水、电、路,污水处理等设施完善,环评合格。

3、社会经济状况

滕州市辖21个镇(街),总人口1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4.4万人,农业劳动力68.1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