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896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docx

煤矿工作面回撤措施未采措施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第二章:

……………………………………………水害评价

第三章:

……………………………………………撤除主要设备

第四章:

……………………………………………劳动组织

第五章:

……………………………………………撤除前的准备工作

第六章:

……………………………………………危险源辨识

第七章:

……………………………………………运输装车及通防要求

第八章:

……………………………………………设备撤除具体措施和施工步骤

第九章: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章:

……………………………………………灾害预防

1

第十一章:

…………………………………………避灾路线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一、工作面概况:

北东为一采区保护煤柱,南西为一采轨道上山,东南邻102回采工作面(设计)

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方解石脉。

普氏硬度系数

15。

灰黑色,结构破碎,较软,含砂质,节理裂隙发

育。

2

 

2.断层

103在进风顺槽揭露103F1断层,但其落差小,进入面内应基本尖灭,对回采无影响;瓦斯尾巷揭露的103F2断层,落差虽1.0m,但其在工作面停采线外,故对工作面回采基本无影响;另

在瓦斯尾巷揭露的103F3断层,落差虽1.5m,但在回风顺槽掘进时并未揭露,说明其在进入103工作面前就已尖灭。

断层名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103工作面面长165米,工作面平均高度为2.8米,工作面最大坡度为10度,工作面顶板支护采用双层菱形网+钢丝绳联合支护,同时支设一排贴帮柱。

工作面端面距为3.3米,净高不低于2.6米。

2、撤面前工作面顶板管理

1距停采线12m处加大采高,在距停采线8m处保证在3.0±0.1m。

2工作面推进至煤壁距停采线12m处,开始全面铺设单层金属顶网,长边搭接200mm,短边搭接400mm,扣扣相联,推进2m后,全面改铺双层金属网,鱼鳞对接,隔扣相联,直至停采线止;端头顶网探入巷道1m并与巷道顶网联好。

停采后,靠煤壁侧铺单层金属网垂到距底板0.5m,长短边均搭接100mm,横向联结,竖向不联。

3挂钢丝绳:

距停采线8.4m时开始上第一根钢丝绳,之后每隔0.7m上一根,最后一根(第12根)距停采时的煤壁不大于0.7m。

钢丝绳应拉紧,保持偏差不超过0.1m,每隔0.5m用联网丝将钢丝绳固定在网上。

钢丝绳每根间应保持平直,并在两端头用8#铁丝牢固拴在两巷不采帮的锚杆或帮网上。

钢丝绳联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5m,至少用3个匹配的绳卡子卡紧。

④距停采线6m,开始在两端头的1

#

~4

#

架及106

#

~109

#

架的顶梁及前梁上4对倾向

工字钢,要求工字钢走向间距1米,倾向交错搭接不小于500mm,最外侧支架上工字钢外露500mm。

绞车布置见附图。

第二章:

水害评价

1、地面水域概述

本工作面位于后窑堤村东,天池矿回风井东北,地面无河流、湖泊。

3

2、含水层概述

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开采煤厚有直接关系,据初设资料,15号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51m,据兖矿综采放顶煤及华东华北部分矿井水体下开采经验,综放冒裂带高度一般为采煤厚度的11.3倍加20米,据此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为78.2米。

3号煤层与15号煤层的层间距为130.24~143.23/139.15m,3号煤层老窑水一般不会通过导水裂隙带进入工作面,但若遇较大断裂构造及导水性及强的陷落柱,上部老空水可会进入工作面。

该面主要充水含水层为15号煤层顶板和K2石灰岩,其次为K3石灰岩、细砂岩和K4石灰岩,含水层平均厚约24.98m。

石灰岩属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砂岩属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

涌水方式以顶板淋水和采后涌水为主。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K2石灰岩的单位涌水量为0.00037L/s.m,小于0.01L/s.m,富水性弱。

103工作面跨度大,采空区汇水面积大,而且工作面内还发育有一向斜富水构造,预计工作面回采时有采后涌水现象,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5m3/h,应加强涌水量观测,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提高防排水能力,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

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2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

3、采空区概述

周围无采空区,上部130.24~143.23/139.15m为3#煤层老空水,对工作面回撤影响不大,但还需要加强防范。

4、总结

根据矿方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显示:

工作面撤除时无大的水害威胁,但还需加以防范:

当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

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

①立即停止作业,切断所有电源,撤除现场人员,并立即向矿方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说明出水地点、类型,待查明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无危险后方可恢复作业;②现场发生水害后,人员撤离由盯班人员、当班班长清点人数,按向高处走的原则沿避水路线行走,升井后将人数报调度室。

第三章:

撤除主要设备

1、撤除ZFS5600G17/35型支架102;撤除ZTF650019/32型端头支架8架(共110架);2、撤除SGZ-960/800型刮板运输机1部;

3、撤除SGZ-900/800H型刮板输送机1部;

4、撤除MGTY400/900-3.3D型采煤机1部;

5、撤除SZZ1000/400桥式转载机1部及PCM-200破碎机1台;

6、撤除GRB-315乳化液泵2泵1箱;HPB-315/10喷雾泵2泵1箱;

7、撤除SSJ-1200/3*25型皮带输送机1部。

8、辅助工作量:

①撤除移变、开关、电缆等设备。

4

2切眼内单体(或摩擦)支柱的回撤。

3各类绞车的安装、撤除及开关电缆敷设、撤除。

第四章:

劳动组织

为合理组织好劳动力,以较快的速度安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此项工程由刘志琢项目部分早班、中班、夜班三班施工,项目经理刘志琢总负责,其他管理人员分班盯岗,负责施工中的安全、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等。

第五章:

撤除前的准备工作

1、地面准备工作

1准备拆卸、起吊、拖运设备用的各类工具;

2检修好下井装设备用的平盘车,根据支架重心割好封车眼;并准备好螺栓、摽子棍、摽子绳等;

3按要求准备好撤除用的各部绞车(缠好各类绞车绳、插接好钩头、保险绳)、开关、电缆、信号、红灯、照明灯、泵站等;

4检修、加工各种通用起吊工具、索具、装车平台等;

5准备各种型号的轻、重型滑轮、圆环链、马蹬等;

2、为保证该工作面能够安全顺利的撤除,撤除前矿方需根据我方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工作面上、下端头正对后部溜子及前部溜子处各开一绞车硐室,14T绞车硐室规格为高×宽×深(2m×2m×3m),28T绞车硐室规格为高×宽×深(3m×3m×4m)。

2工作面停采前,将底板顺平、清净浮煤,便于铺设滑板。

3工作面停采后,要求净高不低于2.6米,端面距不低于3.3米(支架顶梁至煤壁子)。

4上、下出口拐弯处抹角分别为3.0m×3.0m、2.0m×2.0m。

5准备足够滑板用于支架的拖运。

6分别在上、下出口以外15m左右处设置装车平台,在装车平台各打设4-6组起吊锚杆,(要求锚杆间距为0.8m),并在轨道的两侧各打一根锚杆用于锁平盘车,另在拆除溜头、溜尾、煤机处及转载机头、转载机尾、皮带机头、皮带机尾处等相对应处打设起吊锚杆。

7按绞车布置图安装对应的绞车及钢丝绳,完善好各部绞车信号、红绿灯,各绞车设置独立的信号,严禁信号串联。

并按照要求插接滑头及保险绳。

8工作面回撤支架前完善好通防设施,要求双风机双电源,实现风电闭锁并能自动切换,按规定配齐瓦斯监控设备,并将瓦斯传感器、风筒敷至回撤迎头不大于10m范围内。

9在上、下端头各加使两架锚索梁,间距不大于0.8米,加强支护。

10在108#、109#架上方各使一架锚索梁,避免撤除支架后空顶(撤后部溜槽前,需

5

先撤除108#、109#支架)

3、上下井物料装车固定捆绑的要求:

1凡上、下井装车物料(包括大小平盘车、花车、转盘车)等车辆装运钢轨、钢棚、钢管、锚带、锚杆、锚索、设备大件等,必须使用封车器封车,封车时,设备、物料与封车器链条之间要垫皮子或其他物料进行软接触,以防设备运输时打滑,严禁出现铁碰铁现象。

2物料装车前,必须首先考虑车辆连接装置摘挂方便并留有适当空间,如不具备以上条件必须提前将标准矿车插销及链环或绳套固定于车辆插销孔内,以适应运送或提升。

在地面起吊设备大件时,起吊前必须先试吊,由当班管理人员及安监员检查现场无问题后,方可进行起吊。

起吊作业现场必须清理好杂物疏通安全退路,并且5米范围内不得有非本起吊人员。

在起吊、下放重物时,所有人员应远距离或站在非运行趋势范围内操作,严禁站在被起吊的重物上作业,严禁站在重物下面及起吊作业可能波及的范围内,站在非运行趋势范围内操作人员距被吊物体距离不得小于1m,远距离操作人员距被吊物体距离不得小于物体高度。

卸下物体前,应事先垫好衬物,待物体放置平稳后,再下放被吊物体,拆除绳索和吊具。

起吊用具(手拉葫芦、绳索)在使用前,必须由当班班组长(安监员)检查,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做好自保互保工作,多人协同施工时,要明确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协调好;施工人员的手脚及身体其它部位放位应安全,并留出安全躲闪余地,拖、拉、扛、抬、撬,要相互叫应好,一齐用力。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施工作业现场必须清理干净杂物,并疏通好安全退路。

第六章: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

设备拖运、支架撤除、支架调向、支架装车、提升运输、开关解火、顶板来压、绳道有人、断绳伤人、行车行人、起吊管理、闸把失灵、突然断电、设备下滑、信号不灵不清、绳道管理、绞车钢丝绳断丝超限、滑头不合格、控制按钮不灵敏、绞车固定不合格等。

第七章:

运输装车及通防要求

一、设备拖运装车及运输方式:

1、根据现场条件,本次综采工作面设备撤除顺序为:

撤除泵站、开关站→运输巷桥式转载机(及破碎机)→运输巷皮带输送机→工作面煤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液压支架等。

施工时,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机尾由轨道巷撤除装车,其它设备均由运输巷装车升井。

1、车辆运输时采用倒滑头方式进行运输:

撤除支架时,由1#回柱绞车将支架抽出后,经2#、3#回柱绞车拖运至装车平台装车,支架装车固定牢固后,利用4#绞车下松至一采轨道上山下车场,由矿方负责运走。

撤除工作面前后溜尾时,用1#绞车提至上出口,利用3#绞车外拖至平巷段并装车。

1、支架、设备运输时,信号把钩工必须用喊话器通知绞车司机,同时清出运输区段

6

内所有人员,然后挂上绞车滑头,再连好保险绳,检查一遍连接装置情况,安全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发信号,绞车司机(或信号把钩工)回点后,才准许绞车司机打点开始提、松车。

绞车司机要集中精力,目视车辆及钢丝绳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打点停车。

车辆运行时,人员必须躲至躲避硐内等安全地点,严禁绳道内有人,严禁其下坡方向有人员行走或逗留。

4、各部绞车的安装固定及使用情况如下:

(1)1#28T回柱绞车:

开始安装固定在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