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152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1.小华在课外探究:

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____.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

2.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

3.实验结论:

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

4.推论:

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

5.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是否有关;比较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小刚猜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__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拉动木块A;

(3)小刚通过比较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

(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可得结论___.

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压力大小相同时,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实验存在的问题:

___.

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结论是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

(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cm.(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kg/m3)

8.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他的实验步骤是: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

(3)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出大气压为___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

(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___大小.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浮力是___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___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___.

9.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A物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测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N.

(2)小明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应该选择___两图对比得出结论.

(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

(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m3.

1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

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

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g取10N/kg.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13.将一质量为4kg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10−3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在水中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答案与解析

1.小华在课外探究:

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____.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

【答案】2cm;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0-2.5N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cm;

(2)由表中数据知:

由表中数据可知:

在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所以横坐标应从处开始,所以图1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图3错误;所以只有图2符合题意.

(4)当弹簧的长度为7.5cm时,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当弹簧伸长7cm时所受的拉力即可弹簧的最大测量值,为F=G=mg=0.25x10=2.5N;所以量程为0-2.5N

2.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

3.实验结论:

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

4.推论:

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

5.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答案】

(1)同一高度,速度;

(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不同高度,同一粗糙;(6)D

【解析】

(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故答案为:

同一高度;速度.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

重力和支持力.

(3)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故答案为:

慢.

(4)在上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可以推理得出:

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做匀速直线运动.

(5)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将小车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即可.

故答案为:

不同高度;同一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故选:

D.

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

【答案】

(1)相反;钩码的数量;

(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将卡片从中间剪开;(4)A;(5)给木块下面装轮子等.

【解析】

(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

(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选A.

(5)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误差,可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给木块下面加轮子.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是否有关;比较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答案】:

(1)必须;等于;

(2)甲;(3)压力;乙、丙;(4)错误;(5)不一定.

【解析】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示四次实验可知,在实验丁中,物体间的压力最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最小,因此滑动摩擦力最小;

(3)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应用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丙所示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5)由图戊所示实验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保持不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小刚猜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__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拉动木块A;

(3)小刚通过比较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

(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可得结论___.

【答案】

(1)接触面粗糙程度;

(2)匀速直线;(3)甲、乙;(4)当接触面粗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

(1)由题目情境可知:

柏油马路与雨后路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猜想到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三幅图中可知甲乙符合要求;

(4)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的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所示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压力大小相同时,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实验存在的问题:

___.

【答案】

(1)海绵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越小;(3)甲、丙;(4)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

【解析】

(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结论是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

(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cm.(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kg/m3)

【答案】

(1)U形管压强计;

(2)无关;(3)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乙丙;(5)相等;(6)高度差;气密性;不漏气;(7)9.1.

【解析】

(1)由图可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工具是U形管压强计;

(2)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3)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6)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

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压强计的有漏气的地方,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反之,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7)已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

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则金属盒探头在盐水中所处的深度:

8.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他的实验步骤是: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

(3)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出大气压为___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1)a、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b、刚拉动;

(2)刻度尺;(3)1.5×105;(4)B.

【解析】

(1)a、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的压力.

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因此除了: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还要有刻度尺.

(3)已知注射器容积为2.5ml,即2.5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5cm,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其体积公积可得,

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