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796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

XX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有效实施,根据《XX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令第44号,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对象主要是因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毁损等。

第三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安排资金,对历史遗留的、政策性关闭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第四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

〔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点工程;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五条自治区、盟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应依据《XX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等技术标准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含首期治理方案。

第六条《治理方案》应由符合以下资质条件的单位

〔一〕由国土资源部受理发证的矿山,编制单位资质要求从其规定;

〔二〕由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发证的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乙级以上资质之一和具有乙级以上土地规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之一;

〔三〕由盟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发证的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丙级以上资质之一和具有乙级以上土地规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之一。

〔四〕涉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的《治理方案》应具备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

第七条采矿权人应当根据《治理方案》,每3年编制一期《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含闭坑〕》〔以下简称《分期治理方案》〕,并依据《分期治理方案》进行治理。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在3年以上的,每个治理分期到期前90日,应编制《分期治理方案》;矿山剩余服务年限在3年以下的,上一个治理分期到期前90日,应编制闭坑治理方案。

第八条《分期治理方案》应按《XX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由符合以下资质的单位

〔一〕生产规模为大中型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乙级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之一,或具有乙级以上土地规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之一。

〔二〕生产规模为小型的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丙级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之一,或具有乙级以上土地规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之一。

〔三〕涉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当具备相应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

第九条盟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除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以外的矿山《治理方案》的审查和辖区内所有矿山《分期治理方案》的审查工作,并委托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负责具体的评审工作。

第十条《治理方案》以与《分期治理方案》应聘请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从XX自治区地质环境和土地复垦专家库中,按照回避制度要求,根据评审需要,分专业随机抽取。

专家人数按照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确定,大型的7名以上、中型5名以上、小型3名以上。

评审专家应遵循公平、公正、客观、XX的原则,对治理方案的合法性、规X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评审单位和评审专家的评审事务。

第十一条采矿权人或采矿权申请人申请《治理方案》评审,需向负责评审的单位提交以下资料: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评审申报表〔附件1〕;

2、方案编制委托书或协议书;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正文、附图、附表〕;

4、采矿许可证或划定矿区X围批复文件复印件;

5、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6、土地利用现状图;

7、旗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现场踏勘证明文件中,还应明确是否损毁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意见;

8、公众参与相关资料;

9、编制单位对所提供的《治理方案》内容真实性负责的承诺。

第十二条《治理方案》审查程序和要求。

〔一〕负责评审单位自接到申请材料2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

对不符合受理要求的,予以退回,并书面说明理由。

符合受理要求的,评审单位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工作。

〔二〕负责评审单位抽取专家,并组织评审。

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组认为有必要进行实地核查的,负责评审单位应组织评审专家进行实地核查。

专家评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方案》申报人矿业权依据是否合法有效;

2、编制单位是否符合资质要求;

3、《治理方案》格式、章节安排等是否符合编制要求;

4、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土地利用现状是否清楚,评估是否准确,预测是否科学;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是否明确,监测与治理、复垦工程部署与措施是否可行;

6、经费估算依据是否正确,分期费用、总费用估算是否合理、明确,估算结果是否可靠。

〔三〕评审专家需提出署名评审意见,填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专家评审意见表》〔附件2〕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专家评审评分表》〔附件3〕;专家组长填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审查表》〔附件4〕中的专家评审意见内容,专家组成员签字认可。

〔四〕评审组织单位负责对评审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进行核查,建立评审资料档案。

建立编制单位、主要编写人〔项目负责人与前两名编写人〕、评审专家执业信誉档案。

〔五〕《治理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后,评审组织单位应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审查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盟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

〔六〕盟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审查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专用章。

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1、评审程序是否合理;

2、评审专家组成是否合适;

3、评审结论是否获得通过;

4、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修改;

〔七〕《分期治理方案》评审审查程序和要求,参照《治理方案》的评审审查执行。

第十三条盟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对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粘土、地热、矿泉水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评审适当简化。

第十四条《办法》施行前已经领取采矿许可证,未编制过《治理方案》,且《办法》施行后继续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采矿权人,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按照本办法规定补充编制《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采矿权人应当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质量控制制度,矿山生产前首先要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有效保护地表熟土资源不流失、不浪费,表土要求单独存放、保护,防止流失,不得与弃土石混堆,剥离的表土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第十六条采矿权人应每年向矿山所在地的旗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况,并如实提交监测资料。

旗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年元月底前向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资料。

第十七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后的土地权属和用途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登记相关手续。

第三章保证金缴存与管理

第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额,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估算的治理费用和因素法计算的保证金缴存额度,按就高原则核定。

因素法计算是根据缴存标准、年缴存X围面积、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等影响因素确定。

因素法计算采用分段累积计算的方法,首先要计算年缴存面积〔年缴存面积=矿山评估面积÷矿山剩余服务年限〕,根据年缴存面积采用分段累积法,按年缴存标准计算矿山年缴存基本金额,然后由年缴存基本金额×采矿种类影响系数×采矿方式影响系数,得出年缴存额。

每期保证金缴存额=年缴存额×3年。

第十九条《办法》施行前已经缴存保证金的露天开采的矿山,缴存保证金到期后,应按《办法》标准重新核定保证金,并补足因采矿方式影响系数调整后的差额部分保证金。

第二十条负责保证金缴存管理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需与当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签订保证金存储管理协议,专户储存,专账核算。

第二十一条因矿山开采方式、矿区X围、生产规模、主要开采矿种发生变更而重新编制《治理方案》的,应当重新核定并缴存保证金、重新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

《分期治理方案》〔闭坑治理方案除外〕所估算的治理费用不作为保证金缴存额核定依据。

闭坑治理方案估算的治理费用高于原核定保证金额度的,应当依据闭坑治理方案估算的治理费用核定最后一期保证金缴存额。

第二十二条矿山企业在一个治理期内,因技术改造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停产,本期未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已经完成本期已破坏地质环境治理的,经旗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并出具证明,上期缴存的保证金可直接转存,《分期治理方案》编制工作也一并顺延,直到开工时间达到3年治理期。

第二十三条保证金的缴存程序和要求:

〔一〕采矿权申请人持经审查通过的《治理方案》〔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证的,应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到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核定保证金缴存额度,同时领取由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开具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开户和缴存通知书》〔附件5〕。

〔二〕采矿权申请人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开户和缴存通知书》到当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缴存保证金。

〔三〕采矿权申请人持保证金缴存回执单与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附件6〕,

第二十四条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凭保证金缴存回执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治理方案》或《分期治理方案》和采矿登记所需的其他有关资料,办理采矿权登记、延续、变更、年检手续。

第二十五条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办法》和本细则要求,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不得降低缴存标准、减免保证金额或延缓缴存时限,不得以任何资产抵押的形式代替缴存保证金。

第二十六条采矿权人在治理分期到期前45日,应向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提出本期治理工程验收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二〕治理方案中规定完成的任务、工程量与治理面积,以与实际治理完成的工程量、面积、投入资金;

〔三〕治理区的描述与治理工程坐标X围〔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竣工图〕。

第二十七条负责组织验收的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自接到验收申请之日起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不予受理的,书面说明理由。

受理的,应在30日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书。

验收专家从XX自治区地质环境和土地复垦专家库中,根据需要专业随机抽取,专家人数参照第十一条执行。

第二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程序和要求。

〔一〕查阅前期《治理方案》、《分期治理方案》等有关工程施工、监测和质量管理的原始资料。

〔二〕现场查看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检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质量,是否全部完成本期治理任务。

〔三〕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还应听取当地乡镇、苏木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代表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意见。

〔四〕验收组成员讨论验收意见和验收结论。

〔五〕编写《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工程验收意见书》〔附件7,以下简称《验收意见书》〕

〔六〕《验收意见书》加盖组织验收单位公章并附具验收组成人员〔本人签名〕。

第二十九条分期治理工程验收经验收合格的,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应在10日内,向采矿权人出具《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工程验收意见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结转通知书》〔附件8,以下简称《结转通知书》〕,保证金结转到下一分期。

分期治理工程验收结论为不合格的,由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关责令采矿权人限期完成本期治理内容,逾期仍验收不合格的,按《办法》第三十四条执行,本期保证金不予结转,下一分期继续缴存保证金。

第三十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连续两期验收合格且矿山剩余服务年限在6年以上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