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docx
《最新《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
《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
《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
广元市青川县凉水中学李兴芝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历来传诵不衰,很早就被选入中学教材以及各种文学作品选编。
这篇散文如诗、如画、有情,在那诗情画意里,尽显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风格。
此文自发表以来,鉴赏评论之作颇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最值得我们去品味的就是:
诗人不但以敏感的触觉去感受它,游目骋怀地去观察它,严变淄渑地品味它,而且用出神入化、高超娴熟的修辞技巧,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从修辞艺术这一角度对《荷塘月色》进行赏析,一方面,是为了学习,领悟他那种出神入化的处理技巧;更重要的,是深刻地领悟朱自清这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孤独、迷惘和痛苦。
要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就得“根据题旨情趣精心选择语言材料,这就是修辞。
”①从修辞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要使用修辞技巧,在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时,必须根据“题旨情趣”,所谓题旨情趣,是指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交际环境。
首先,我们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其目的都是要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神”,修辞艺术是“形”,“形”必须依附于“神”并为“神”服务。
其次,修辞手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再者,对于一篇文章,其修辞手法的运用,受制于诞生该文的环境,环境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只有从这一点切入,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准确的体验在一九二七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面临选择的彷徨、困惑,他们理想破灭的怅惘,灵魂的痛楚与感情的孤独。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是在观赏景物,不如说是在透视其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有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所以说,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
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和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可以说是朱自清的一个梦。
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矛盾、纠缠,作家的灵魂在困苦中挣扎,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欲超脱而不可得。
对比、衬托,尽显现实世界的淡淡的哀愁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
”②通过对比,可鲜明的显示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好的就更好,坏的就更坏。
文章开篇明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本文定下情感基调,但“今晚”是“满月”,这静谧的“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出奇地“宁静”,这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既表现了“我”内心的“不宁静”,更表现了“我”内心的孤独,连自己最心爱的妻子都无法倾述。
所以,作者寄情于景,借月夜荷塘美景来抒发情怀,排遣内心的郁闷。
第三段中“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这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内心的真实写照,即朱自清所说“性格与时代的矛盾”。
一方面,国共斗争的现实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纪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但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
即文中所说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我”爱“热闹”,“群居”,但“我”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我”就自然的陷入了迷惘---路在何方的惶惶然中,所以心中“不宁静”:
后来他选择了避难所——“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来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但他们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这内在的矛盾导致了朱自清内心的“不平静”。
朱自清在描写荷塘里的月色时,有动一静、虚一实、浓—淡、疏一密的对比,这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意的安排,这样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另外,第五段中,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与“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对比,越发显得轻俏。
“烘云托月”及衬托,这是文学创作常用的表达法,它是利用某些事物来陪衬突出另一事物。
它用来突出被陪衬的主体,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语言深化。
作者的内心是“不宁静”的,第二段中“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静”,这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它从正面衬托了作者孤寂的心情。
那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态,那就是想摆脱心里的“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宁静”,所以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
零星的花、缕缕的香、微微的风、淡淡的月。
追求刹那间的“宁静”,是为了暂时的忘却,但毕竟不能超脱,一听到树上的蝉声,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感慨: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从反面衬托了“我”内心的“不宁静”,这一正一反的衬托,更见作者内心的愁绪。
比喻、通感、拟人,尽显理想世界的淡淡的喜悦
比喻,在古代有两种意义。
一是“辟也者,举它物而明之也。
”③这相当于现在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和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另一种就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④它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把甲事物比做乙事物”。
“荷塘月色”、“月色荷塘”,这宁静的大自然,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一个理想世界。
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瞌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的氛围与意境。
作者由于“心情颇不宁静“到月下荷塘漫步,以驱散一时的苦闷心情。
而荷塘月色的美,使作者沉浸在朦胧恬淡的意境之中,此时作者眼中的荷塘已经是“情中景,景中情”了,情景交融,物我同一。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此时,作者仿佛不是在欣赏月下的荷塘,而是欣赏一组优美的芭蕾舞。
在写荷花时说它“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如果说“明珠”和“星星”两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那么美人则用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带给人以无限的美的空间和无尽的遐想,更能突出了作者不平静心绪中暂得的一份安宁。
细致的工笔和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分别对荷叶、荷花的形神、色香、资质作了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使我们感受到了荷叶、荷花的美。
这是静态的月下荷塘美景,但这一美感还是零散的。
这时,作者笔下生风,一掠“微风”从天而降: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更见风致了。
”此时,叶动花颤,流香如歌,溢彩如波,叶与花、形与神、色与香浑然一体。
借着一股风力,将一切景物统摄于一个运动节奏之中,并夹带着从这些景物中摄来的味与声,让读者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受到美的诱惑。
通感,人们也称移觉,钱钟书说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人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各种感觉息息相关。
凭借感觉相通来转移感觉,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可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给人以新鲜的异乎寻常的感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缕缕清香”是由嗅觉感觉到的,“渺茫的歌声”是由听觉才能感觉到的,“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事物,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感觉由嗅觉转向听觉,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
“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啊玲上奏着的名曲。
”
这是由视觉向听觉的转移。
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以致带入一种幻境。
拟人手法的运用,让人感到“荷”与“月”也有人性,她们好象也洞察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有了一点淡淡的喜悦。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如刚出浴的美人。
”
“袅娜”、“羞涩”拟人情致,写出了荷花开放时的千娇百媚的情态,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荷花的灵气与“仙气”。
运用这几种修辞手法,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出神入化的“荷塘月色”美景图。
表现了作者暂时得到安宁时的淡淡的喜悦。
引用,回归现实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蝉声”与“蛙声”一方面衬托了此时的宁静;另一方面,作者宁静的心情又被打破,由“宁静”——“不宁静”,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不由得想起采莲的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蠲首徐回,兼传羽杯;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廷顾步;夏始青余,叶殿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据。
”
六朝的“少年的女子”“荡着小舟”“唱着艳歌”的“热闹”,“风流”,向往《采莲赋》的“妖童媛女”“嬉游光景”之“有趣”令作者神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的郁闷,作者又觉得“无福消受”不得不回到现实,于是想起《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采莲赋》那“群居”的热闹和《西洲曲》那“独处”的妙处正好应证了作者那复杂的内心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我们将它们连在一起,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完整的“江南采莲图”。
作者正是在这种貌似反复的历史记忆中寻找宁静,从而表现了作者那种欲超脱而不可得的矛盾心情,又不得不回归现实。
这里有的只是一种期盼、回忆、自赏、失落,因而更加孤独寂寞。
这是流连理想追求的怅然,面对现实的孤独。
作者以这两段引文结束全文,所显示的是有节制的含蓄的美,这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荷塘月色》一文,体现了朱自清高度圆熟,为其代表作之一,其典型环境下典型心情与典型形象的完美结合,所显现出的不衰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该文因此而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明珠。
该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修辞的成功,解读该文,当然重点也就在对文中修辞手法运用的把握与理解上。
而要贴切与深刻的做到这一点,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与内心追求、苦闷处着手,即从“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着手,才有可能从形式和感情上(即文与质上)对文章以丰富生动的理解,真实感受到作者的激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感受到文章魅力之真正所在。
二OO四年三月五日
注释:
①刑福义《现代汉语》
②刑福义《现代汉语》
③《墨子》
④朱熹
参考文献:
1.刘泰隆《诗情画意——〈荷塘月色〉赏析》
2.程军升《〈荷塘月色〉新增内容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