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763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docx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自转》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初-学生

课时:

2

提供者:

苏建宇

单位:

文水县孝义镇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学习地理课的基础知识,难点知识,所以很重要,先跟学生讲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利用地球仪和flash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过程与方法】

●利用手电当太阳,关上窗帘,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并用flash和ppt课件演示地球自转。

通过引导讨论总结出各地时差产生的原因,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知识的实用性,到达异国他乡时能换算时间。

培养出学习本学科的热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这地球仪这方面知识是空白,教师通过直观的地球仪、图和FLASH课件、ppt课件,理解自转,昼夜,时差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            导语

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

为什么当我国的最东端已是黎明时,而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黑夜?

为什么新疆的小朋友是在早上9点才去上学?

(那里时间较迟)

学生回答出部分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

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用flash动画和实物分别演示

请2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演示,谁演示的正确!

(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老师再示范演示一遍,大家在观察一遍。

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大家互相指正。

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地球自转方向:

从赤道上空观察,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

在黑板上快速汇出三幅图:

图1,正侧视图;图2,北极上空俯视图;图3,南极上空俯视图。

分别用粉笔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教师总结口诀:

“南顺北逆”(教师适当解释)PPT展示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

一天(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

利用手电,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

地球不自转,正面向太阳(手电)和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也就是昼)还是白天(也就是夜)?

第二步:

转地球仪(在北极上空看时呈逆时针方向),看某地(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用不同样色的粉笔标出:

如北京、伦敦、华盛顿等)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如何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

在如上演示一遍,观察是思考:

这几个城市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注意:

这几个城市是怎样经过日出(清晨)、中午、日落(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如北京、伦敦、华盛顿等)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同一时刻(就好比是地球在不动的一瞬间)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要早地方时时刻是东早西迟。

(教师适当补充总结)

课堂小练:

看着教材上的昼夜平面图或ppt,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

过渡

开课时咱们说到为什么新疆的小朋友是在早上9点才去上学?

(那里时间较迟)

因为地方时有差异,那么不同地方时差有多少呢?

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

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古时人们判断时间,是以太阳升到最高也就是正午时为12点,各地太阳最高时刻不同,所以正午时间不同,所以各地时间就不同,存在时间的差异。

人们为了相互交流,人为规定了24个时间,经度每15度为一个时间,叫区时,使用这个时间的15经度范围内的地方叫时区,绘制成地图就叫时区表。

要想知道某地现在是什么时间,不需要记忆,只需要使用时区表,如图就可以查出。

(下图置于大屏幕上,教材上有)

 

问题:

明确已知时区和时间,求已知时区的未知时间。

(所用知识点:

往东数过一个时区加一个小时,往西数过一时区减一个小时。

看图:

当北京时间为18点时,伦敦时间是当日10点,开罗时间是12点……,可以读出图上任意城市的区时

 

当堂练习,老师任意出题,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以便当堂掌握。

课堂小结

学生自我总结,放权给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更深刻。

教师注意指正和引导。

课外作业布置:

绘制图1,正侧视图;图2,北极上空俯视图;图3,南极上空俯视图。

分别用笔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观察地图上为什么有一条曲折的红虚线?

那是什么线?

为什么要画成曲线?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教学方法】实验法,引导讨论观察讨论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语

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

为什么当我国的最东端已是黎明时,而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黑夜?

为什么新疆的小朋友是在早上9点才去上学?

(那里时间较迟)

学生回答出部分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

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请2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演示,谁演示的正确!

(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老师再示范演示一遍,大家在观察一遍。

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大家互相指正。

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地球自转方向:

从赤道上空观察,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

在黑板上快速汇出三幅图:

图1,正侧视图;图2,北极上空俯视图;图3,南极上空俯视图。

分别用粉笔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教师总结口诀:

“南顺北逆”(教师适当解释)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

一天(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

利用手电和flash,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

地球不自转,正面向太阳(手电)和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也就是昼)还是白天(也就是夜)?

第二步:

转地球仪(在北极上空看时呈逆时针方向),看某地(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用不同样色的粉笔标出:

如北京、伦敦、华盛顿等)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如何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

在如上演示一遍,观察是思考:

这几个城市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注意:

这几个城市是怎样经过日出(清晨)、中午、日落(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如北京、伦敦、华盛顿等)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同一时刻(就好比是地球在不动的一瞬间)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要早地方时时刻是东早西迟。

(教师适当补充总结)

课堂小练:

看着教材上的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

 

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要早地方时时刻是东早西迟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该教学内容总体难度较大,一节课完成不了,得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得用两节课。

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要当堂练习,有利于当堂掌握牢靠。

教学时注重用教具演示很重要,没此无从教学。

先把实验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在此时充当课堂秩序的维持者获得知识的方法的引导者。

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这样掌握的知识也比较牢靠。

单个的学生不可能发现本课教学目标中的所有问题或知识,所以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让所有的学生脑子都动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分组讨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才能使课堂有的放矢,完成教学目标,这也是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

就是说学生和教师,本课教学内容而言,双主体地位就是这样突出的。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

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

怎样挖掘学生潜能?

……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

  

 

 

 

 

 

八、板书设计

 

 

见下 

 

 

 

 

 

 

地球自转南北极俯视图南顺北逆

 

地球仪上指出晨、午、昏、夜

时区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